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乐夜未央-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臣者掌握实权,为君自然只能被架空。

    刘贺很清楚,他这种被架空与惠帝、武帝当初根本不同——霍光的权位不是来自于他,相反,是他必须倚靠霍光才真正立足,可是,只要想想从最初被征召入京以来的一切待遇,霍光对他是何想法简直就不言而喻了

    这种情况下,他能怎么办?

    ——他是不想惹怒霍光,但是,他更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吧

    刘贺都想象过,自己也许哪一次吃了什么又或者在哪儿睡着之后,就再也不知道后来了

    这种情况,他能安心在未央宫做这个皇帝吗?

    ——他宁可与自己一贯的亲信在一起,离未央宫、离长安都越远越好

    安乐与龚遂的谏言,他都听了,也听懂了,但是,让他把一切都寄望于自己妥协后得到霍光的支持……他不敢

    ——归根结底,霍光需要与他妥协吗?

    ——如果霍光真的维护他,当初他又怎么会那么狼狈地入京呢?

    刘贺并不笨,只要看清这一点,他就知道,当皇帝这件事,从开始就不由他决定,那么,如何结束也不会由他决定。

    事实上,刘贺也没有想错,只是他并不清楚,直到现在,霍光也还没有想好,该在何时、以何种形式将这一切结束。

    刘贺的惶恐也在霍光的意料之中——他越惶恐就越需要更多的力量拱卫,自然而然地,也就很成功地将汉臣推到了霍光一边——昌邑旧人任职的越多,秩位越高,原来的汉臣能得到的自然就越少。

    张安世一向谨慎,不愿多置一词,杜延年在霍光面前却少有顾忌,他直接问霍光:“将军尚有何顾虑?”

    只有他们二人,又是在自己府中,霍光也没有对他隐瞒,沉吟着说了两个字:“原由?”

    ——是的,霍光担心的就是这个。

    ——史笔昭昭,他倒不担心自己的身前身后,而是担心,若废得不够名正言顺,再立的新君可能天下归心?

    杜延年有同样的担忧——刘贺所行的确有诸多的不合规矩,但是,毕竟没有真的做下什么天怒人怨的残酷错事,毕竟,天下权柄本就不在他手中,自然也做不得大事,做不得也就不会错了……

    正因为刘贺的举动,杜延年更担忧另一件事:“将军以为县官之举是否刻意?”

    ——刘贺的确不是什么贤王,但是,诸侯王本也不需要多贤达,可是,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也曾听进劝谏的少年,他真的会在成为皇帝后如此妄为吗?毕竟,他即位才数日,不是数年……有那么难以忍耐吗?

    霍光没有回答,张安世倒是说了一句:“县官亦在试将军。”

    ——经历过先帝,他们就不会对皇帝的能量有丝毫轻视。

    ——那个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霍光点头,轻拍了一下面前的漆案,对二人直言:“我本拟让官吏上,劾天子无道……”

    张安世与杜延年并不惊讶,毕竟这个计划本就是他们一起拟定的,毕竟,群臣能议立,也就能议废,而且,刘贺让昌邑旧臣入朝实在是触动太多官吏的利益了,想挑动这个矛盾实在不是难事,但是,现在,霍光这样措辞,显然是另有想法了。

    “将军欲如何?”张安世沉默了一会儿,还是问了出来——有他在,杜延年素来不会接这样明显的话题。

    霍光似乎也在犹豫,沉吟了片记得才道:“昭帝葬毕,县官即有乱行,太后废之若何?”

    昭帝刚葬数日,刘贺就不断出游,完全可以说是不孝,上官太后有充足理由出面……比起朝臣出面更加名正言顺

    张安世与杜延年都是一怔——这个计划的确比之前那个更妥当,但是,这样也会让皇太后的权势更盛……霍光究竟是遗漏了,还是有意为之呢?

    两人同时沉默,霍光倒也没有再追问,毕竟,事情还没有到必须立刻做决定的地步,因此,过了一会儿,他便转开话题:“这些暂且不急,县官任命甚多,我等也当出声了。幼公。”这话是对杜延年说的,杜延年也没有推辞,立刻就应下:“诺。”

    从霍光幕府离开,两人也没有再说什么,说了两句话便各自去自己的官署。

    自从刘贺即位,霍光便严令宫禁宿卫之人不离宫,张安世自然也不例外,除了霍光召他议事,他一直都在宫中的光禄勋寺,其他人也是如此。

    到了光禄勋寺,张安世还没上堂,就见自己的长子匆匆迎了上来,行礼之后便低声道:“大人,太后诏,明日迁长乐。”

    张安世稍稍愣了一下,随后便想起昨日,霍光出宫时随口对说了一句:“长乐宫已备,子孺可选郎宿卫。”回过神来,他就听到长子轻声赞叹:“太后有胆略。”

    皇太后搬到长乐宫是定制,只不过长乐空置太久,先帝在世时也不便先把长乐宫整理出来,只能按制维持,直到先帝崩,少府才开始布置宫室,其中又要考虑皇太后的喜恶,再精益求精,能在两个月完成,少府上下也真是竭尽全力了。不过,张千秋如此赞叹的原因却是因为,就在数日前,皇帝罢免了霍光的女婿,将自己原来的相任命为了长乐卫尉,执掌长乐宫的宫门守卫,其中的意味昭然若揭。这种情况下,皇太后还敢移官,就不能不说一声有胆略了。

    张安世却不由皱眉,心中隐隐觉得,自己似乎遗漏了什么。

    他承认,霍光的这个外孙女确实不同寻常,但是,这位幼年入宫的皇太后真的会行险吗?

    ——是有什么事上官太后明白了,他却不明白吗?

    想了一会儿还是没有想通,张安世便暂时抛开这个问题,召来属吏,商议调哪些人去长乐宫宿卫。

    杜延年是太仆,皇太后移驾这种事是必然要他参与的,因此,他与张安世同样得到了消息,甚至,他还接到了皇太后的诏,明确地要他清点皇太后所属的马匹车驾,除移宫所需,其余尽先入长乐。

    使者离开后,杜延年对太仆丞道:“这就是没有中太仆的结果。”

    当值的太仆丞是张敞,对主官的抱怨,他只是听着,没有宽解,也没有附和,等杜延年说完,他才问是不是由他去办这件事?

    杜延年却摇头:“太后有诏于我,不宜另遣人行事,君……可自便。”说到最后却是笑了。

    张敞一愣——这话可不想是主官平素的语气措辞了。

    “太仆?”张敞有些犹疑——是自己想的那样吗?

    杜延年点头:“君所正当时。”

    “诺。”张敞立刻行礼谢过,他是杜延年任太仆后亲自简拔的人,因此,前些天,安乐当上长乐卫尉,他就准备了谏章,却没有直接奏上,而是先给杜延年看了,当时杜延年摇头让他暂时不要奏上,说是时机未到,他也就没有往上送,这些天等下来,他正有些着急——若是有人先上了相似的奏章,他写的就没有意义——杜延年却松口了。

    张敞没有多问,回去后,第二天就呈上了那份谏章。不过,第二天,最重要的事并不是任何国家大事,而是皇太后移宫。(。)

72 定策() 
    上官太后从椒房殿搬到长乐宫,看起来不过是依礼而行,理所当然,但是,朝中很多人都与张安世一样,隐隐觉得不对劲。

    张安世甚至问了杜延年,杜延年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移宫长乐,太后则正位,诸事亦当奏东宫。”

    如果说,皇帝的身份对臣下是威慑,那么,长乐宫中名正言顺的皇太后对皇帝又何尝不是威慑呢?

    奏事东宫则是一贯的规则,代表着皇太后可以与闻国事甚至决定国事的权力,只不过,实际上还是要看两宫的强弱究竟如何,只是,长乐宫已经无主太久了——大汉已经整整五十二年没有皇太后了——大多数人对皇太后的权力根本没有认识,自然也就想不到。

    张安世讶然,半晌才开口,却是说一件根本不相干的事情:“大将军并未定策……”

    ——昨天,霍光明显是还没有决定。

    杜延年轻叹:“太后已定策……”

    两人站在未央东阙,看着皇太后法驾浩浩荡荡地从未央宫往长乐宫去,却是同时沉默了。

    ——皇太后与皇后终究是不同的。

    事实上,想到这一点的不止是他们,在看到皇太后摆开驾势移宫之后,很多人都反应了过来——不管年纪如何,上官氏都是大汉的皇太后,是大汉天下最尊贵的人,即使是皇帝,也是要在她面前低头称臣的

    刘贺就是其中之一。

    在行礼恭送皇太后登车的瞬间,刘贺几乎想把人拦下来了,但是,他知道自己做不到,因为霍光与朝中的公卿大臣都在,因为负责警跸的是张安世。

    上官嫱年少,刘贺也未及弱冠,自从刘贺入京,除非必要,上官嫱从不见他,就是见他,也是侍御围绕,端坐帷中,从不多话。刘贺一直以为,这位皇太后就是霍光的一个傀儡,但是,看今天这个场面,他却有点拿不准了。

    其实,与朝臣一样,霍光也是昨天才知道自己的外孙女准备搬去长乐宫的,不过,这本就是他承诺过,也应当是她自己拿主意的事情,所以,惊讶之后,他也没有着急见兮君,直到今天早上,他才到椒房殿见兮君,却只是问了问长乐宫是否诸样齐备,椒房诸物是否皆已迁。

    这种问题自有詹事回答,兮君只说自己去看过长信宫了,诸样都还算妥贴,最后还笑道:“县官未备长秋宫,纵有遗漏,亦可再来。”

    霍光也是同样的心思,因此,当他听到兮君登车时对刘贺说的话时,他才真正凝神。

    兮君很认真地刘贺说:“长乐卫尉为县官故相,县官之心可安矣”

    刘贺当时就是一怔,兮君的声音并不高,除了霍光离得近能听清之外,其余朝臣只当皇太后在与皇帝说正常的套话——就如兮君之前每次与刘贺相见时一样。

    与杜延年想的一样,霍光当时也明白了自己外孙女的想法——她并不想做一个被新帝拿捏住当摆设的皇太后。

    ——皇帝安心了,她呢?

    ——当她不能安心时,其他人呢?

    同样在低头恭送皇太后的霍光忍不住笑了一下。

    ——他的外孙女终于长大了,不再是总让他担心能不能长大……能不能活下去的孩子了

    ——雏鸟总是不安分地想飞,却不知道,当她长大,为了她能更好地活着,成鸟会毫不犹豫地将她推出安全的巢穴,让她自己去飞,去寻找……

    霍光思忖着,却还是不忍心——人终究与禽兽不同,纵然知道放手最好,但是,总是忍不住想让自己再多护着孩子一点……

    对自己的孩子,很少有人能硬起心肠,但是,对其他人就不一样了。送走皇太后,霍光领着群臣向刘贺告退,神色顿时就变得肃然起来。

    ——兮君明显是在表达着什么……

    ——只可能是这位皇帝做了什么……

    霍光知道,自己之前的退让终究还是刘贺有了一丝可乘之机——最起码,后宫之中,昌邑人已经可以把持住了……

    ——至少是让兮君已经不敢再安住在未央宫了。

    从未央宫到长乐宫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但是,出了未央东阙,兮君才开始放松下来——她也真的担心皇帝会不放行。

    倚华与太后同乘,也同时松了一口气,这几日,不仅是兮君,所有中宫侍御的心都是提着的。

    ——这些天下来,谁也拿不准刘贺究竟会做什么了。

    真正到了长信宫,兮君才终于安心,即使如此,她交代的第一件事还是让亲信中人接掌长乐宫中各门户——宫门她没有办法,但是,宫门之内,卫尉是管不着的。

    ——宫殿掖门户是光禄勋的职责,皇帝不在长乐宫,长乐宫只有侍郎与郎中,人数并不多,掌门户不过是名义上的职守,主要还是皇太后出行时充作仪仗,因此,长乐宫的宿卫主要还是由中人在做。

    本来,昭帝崩,掖庭的贵人、宫人都去守陵,宦者中除了天子近从去帝陵寝庙侍使,其他人却是仍然要在宫禁之中继续原来的职守的,但是,刘贺这十来天的举动却让少府不得不将很多人调到长乐宫——长乐宫能整理得这么快,人手增加了至少一倍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兮君也就只安排了这一件带,其它的都还没来得及交代,霍山就到了。

    “大父有命?”不等霍山行礼,兮君就直接问了。

    霍山很是意外,却还是向她行了礼才回答:“大将军问陛下,县官可曾无礼?”

    兮君一怔——霍光如此匆匆地派人来,竟是担心她之前受了委屈……

    “……陛下?”皇太后面前,霍山不便随意抬头,但是,兮君沉默得有些久了,他不禁也变了神色。

    兮君回神,摇了摇头:“县官朝见都是在长秋门行礼即还。”

    ——刘贺与她根本就没有见过几次,又怎么可能无礼呢?

    霍山稍稍松了一口气,刚想再开口,就听兮君道:“我有给大人,请表兄代我转致。”话音方落,就有长御将一只素囊放到他的膝前,封泥上是“颀君”二字——这是兮君的私印。

    霍山将囊收起,行礼请退后又说了一句:“陛下且安心。”

    兮君一怔,直到霍山退出东厢,殿内明暗陡变,她才回过神来,随即便苦笑起来:“安心?”

    她的声音不高,但是已足够殿上的侍御都听见了,于是,或站立或跽坐的众人都立刻低头屏息,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此时随侍的人都算是兮君亲信倚重的,自然知道这段时间后宫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实上,宫中所有知道情况的人都是提心吊胆的,即使现在,这些跟着皇太后离开的人与那些之前已经通过各种手段想方设法调出未央宫的人都还在担心,自己究竟会不会被灭口。

    倚华同样担心,但是,这种担心并不能宣之于口,因此,她与殿内其他人一样,只能沉默地等待。

    苦笑之后,兮君也沉默了下来,殿上的气氛更显凝重,半晌,她才抬眼看了一圈殿上诸人,随后轻抚玉几,一字一句,低声但轻晰地对众人说:“朕不安心,尔等亦然。故,势在必行。”

    此次移宫,兮君郑重地送走了保傅,因此,此刻,离她最近的就是倚华等亲信长御,众人几乎是提着心听太后说完最后一个字,随即便同时松了一口气。

    ——都是在宫禁之中侍使多年的人,谁都知道,这繁华宫禁之中,最危险的不是犯错,而是犹豫

    ——犹豫只会错过机会,然后便是万劫不复。

    ——对他们这些奴婢中人来说,贵人们的犹豫更加可怕。

    ——因为那些贵人犹豫一瞬,他们这些人可能就多死一些。

    ——此时此刻,无论皇帝如何,只要皇太后有决定,就代表要有结果了。

    倚华比其他人知道得更多一些,因此,稍稍松了一口气之后,她又有了新的担心——皇太后决定了,霍光呢?

    ——没有霍光,皇太后又能做什么呢?

    这个担心直到皇太后就寝时,倚华趁着单独侍使的机会才低声问了兮君:“陛下,大将军可知陛下之意?”

    兮君轻笑:“大父吗?此时必知。”

    倚华立刻会意,自然是大惊:“陛下……”

    兮君看向这位一直随侍的长御,神色有些凄凉,却一直在笑:“大父要的只是名正言顺……大义所在……”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