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乐夜未央-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许……

    ——或许……那才是孝武皇帝期待的……

    ……

    ——只是,李广利终究不是刘姓宗室,他最多也只是想用军功平复孝武皇帝的怒意……

    ——即使是投降,也不能完全说是李广利的错。

    ——征和三年,六月壬寅,刘屈屈氂厨车以徇,要斩东市,妻子枭首华阳街。不过,李广利的家人还只是收系。消息泄露,李广利听说之后,自然忧惧不已,正好其掾胡亚夫也是避罪从军,便游说李广利:“夫人、室家皆在吏,若还,不称意,适与狱会,郅居以北,可复得见乎!”李广利狐疑难决,不过,还是听了胡亚夫的劝,深入要功,大军遂北至郅居水上。然而,匈奴早已退去,李广利便遣护军将二万骑度郅居之水,却正好撞上了左贤王、左大将带领的二万骑。匈奴是早有准备,与汉军合战一日,却被汉军杀了左大将,死伤也甚众。然而,就在这时,李广利的军长史与决眭都尉煇渠侯谋划:“将军怀异心,欲危众求功,恐必败。”计划一起将李广利抓了,却被李广利得知,于是,李广利当即斩杀长史,随即引兵还至燕然山。士气可鼓不可泄。明明占着上风却撤退,汉军的士气一落千丈,而匈奴单于却趁机自将五万骑阻击李广利的大军,两军相杀伤甚众;到了夜里,匈奴又在汉军的前路挖了深数尺的沟堑,之后再从后急击之,汉军大乱败;李广利遂降。单于素知其汉大将,以女妻之,尊宠在卫律上。

    ——到此,自然而然,无论李广利对刘屈氂夫人的所作所为是否知情,李家都族定了!

    ……

    ——不过,倒也不能说李广利的选择不是聪明之举……

    ——只看后来的情况就知道,不要说身有嫌疑的李家,就是不过恰逢其会的商丘成、马通等人,又有哪个落得善终的?

    ——马通还是孝武皇帝自己派去办事的!

    ……

    事到如今,霍光不能不承认了。

    ——征和二年之后的孝武皇帝,根本不是在用皇帝的身份考虑事情!

    ——他就是一个痛失爱子,亟待发泄、报复的老人!

    ——他的爱子死得不明不白,那么,他也就不需要任何真相了!

    ——所有人,所有在那件事上有嫌疑的人,都去死吧!

    ——也许其中也有无辜受累的人,但是,那又如何呢?

    ——他是天子啊!

    ——本来就操纵着天下所有人的生死!

    ——更何况那些人就算不曾投向李氏,但是,又有哪一个是真的无辜的?

    ……

    ——无辜受累的人早在征和二年就死了!

    霍光想到了田仁,想到了暴胜之,想到了任安……

    ——他们才真的算得上无辜!

    ——因此,他们死得更早!

    ……

    ——他们的死已经说明,那位天子在盛怒之下,是毫无道理可讲的!

    ……

    ——难道在卫太子死后,孝武皇帝的怒意会减少半分吗?

    ……

    ——怎么可能呢?

    霍光仰起头。

    ——都说那位天子寡情、暴虐、猜忌……但是……

    ——他何尝不是费尽心力地维持卫氏与太子的地位?

    ——都说那位天子不满意卫太子的仁厚,但是……

    ——他的确亲口承诺过“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

    ——从元狩六年到天汉四年,那位天子不是真的对自己的其它子男毫不在意,只是,那些子男,始终不及长子在他心中的份量!

    ——那是他二十九岁才得的长子!

    ——那是卫氏所出的太子!

    ——那位天子的确不在意卫氏!

    ——大汉历经六世,哪一位皇后的父亲不封侯?

    ——只有卫氏。

    ——但是,卫氏也不只是皇后与太子的卫氏!

    ——卫青、霍去病都是卫家人!

    ——那位天子的确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卫青、霍去病留下的卫氏。

    ——包括地位,包括未来……

    ……

    ——得宠的后宫死了。

    ——方兴起的家族便有两人被族。

    ——宠爱的少子立刻封王就国……

    ——新宠也是没有兄弟姊妹,宗族行加到一起就没有几个人的女子!

    ——尧母门又岂止是立给卫氏一家看的?

    ……

    ——还要那位天子怎么做?

    ……

    ——可是,他小心再小心……

    ……

    ——仍然没能保住……

    ……

    ——已经失去很多,最后,连小心守护的唯一一点念想也没有了……

    ……

    ——除了绝望、疯狂……他还能如何?

    ……

    霍光直觉得双眼干涩无比,心一下又一下地撞着已经发疼的胸膛。

    此时,他不能不佩服先帝了。

    ——即使是疯狂,即使是绝望,他也没有真的失去为人君主的判断力!

    ——或者说,他太有自信了。

    ——哪怕是在大狱未止的时候,哪怕是李广利与刘屈氂刚刚在朝中清理过异己,他也敢再次清理他们的人!

    ——他敢杀,就不怕天下大乱!

    ……

    ——孝武皇帝敢……他敢吗?

    霍光扪心自问,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一个敢字。

    可是——为什么不敢?

    ——今时今日,他手中的权力比孝武皇帝当时少半分吗?

    ——他为什么不敢?

    霍光攥紧了拳,转身看向北方。

    ——今时今日,他可以不敢吗?

    ——他岂能不敢?!,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167、终结【第三更】() 
    元凤五年的夏天如期而至。

    这一年又不是风调雨顺的年景。

    ——大旱。

    六月,发三辅及郡国恶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辽东。

    秋,罢象郡,分属郁林、牂柯。

    朝堂之上,一切如常,没有任何人觉得异常,也没有任何人觉得会有什么变化。

    ——皇帝仍然寝疾,不能理政。

    ——但是,都十年有余了,大汉上下都习惯了大司马大将军秉政的格局。

    ——所以,有什么异常呢?

    公卿百官都习惯了皇帝病重的情况,再看看霍光不紧不慢,也不提准备其它事情的样子……所有人都估计皇帝只是病重,但是,并没有性命之忧……

    有这种想法的都是外臣,能出入禁中的官吏却都明白——大将军对皇帝是真的不闻不问了。

    ——也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一切都是明摆着的了。

    ——皇帝就是熬时间了。

    ——一年、两年、三年……

    ——只看今上自己想熬多久了。

    杜延年跟张安世抱怨——他的差事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了——却只换来张安世的一个白眼。

    “大将军如此方是我等之幸。”张安世没好气地堵了好友一句。

    ——难道要霍光下手弑君吗?

    ——再说了,刘弗陵能活多久?

    ——何必担上那么一个罪名?

    张安世是很赞同霍光的举动的。

    杜延年也就抱怨一下。

    他是太仆,要处理马政,又是给事中,必须应付霍光交代的差事,再加皇帝的方药……

    ——他只有一个人啊!

    没有得到同情,杜延年只能瞪了张安世一眼,随即便发现了张安世眼中的阴郁,不禁奇怪:“子孺似是心绪……不宁?”

    张安世叹了一口气,随即揉了揉眉心,显出一脸的疲惫,问道:“如此明显?”

    杜延年苦笑:“呃……方才尚可……”

    ——但是,他们真的太熟悉了。

    张安世无奈地道:“吾兄……”

    “掖庭令?”杜延年不解,随即想了起来,“令兄前日似是曾告病……”

    ——他毕竟身在禁中,对少府诸官的消息,还是能听到一些的。

    张安世点头。

    “不是已经……”杜延年更觉得奇怪了——张贺的告病不过几日,这些天仍然在官署啊。

    张安世揉着眉心,再次点头:“兄无碍,乃是其子……”

    杜延年一怔。

    “……医巫都不登门……”张安世低语。

    ——药石罔效……回天乏力……

    杜延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张家的事情,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张贺是刑余之身,仅此一子……

    ——还有一个女孙……

    杜延年低声道:“掖庭令……”

    ——怎么还回官署?

    ——这种情况,不应该在家中陪着亲子吗?

    张安世摇了摇头,什么话都不想了。

    杜延年也不好再多问,只能拍了拍他的肩,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若是为令兄忧,不妨以君少子为掖庭令之子……”

    ——张贺是残缺之人,对无后总是有些忌讳的。

    张安世叹了一口气:“吾嫂不愿。”

    ——兄弟之子犹子,张贺自然是愿意的,可是,张贺的妻子却无论如何也不答应,甚至尖锐地指责张安世谋夺兄财,被张贺狠狠地打了一巴掌,之后,她虽不再说话,却是哭泣不止,张贺与张安世也无可奈何,而张安世適妻因为长嫂的话也恼了,也不愿让儿子给大伯为子。

    这种家事,杜延年只能听听就算了,也不好再多说,最后,只能陪着好友一起沉默。

    虽然不好详细地说,但是,跟杜延年说了一通,张安世倒也舒服了一些。两人分开后,张安世眼中的阴郁也少了不少。

    回到光禄勋寺,张安世还没有登堂,就有掾史奉上一块封检的牍板。

    “掖庭令遣使所送。”掾史恭恭敬敬地说明。

    张安世一怔,下意识地接过了,又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见掾史仍然站在自己跟前,便摆了摆手,让其退下,自己拿着那份牍板默默地站了好一会儿,才走到自己的书几前坐下,拆阅兄长给自己的信。

    迅速地看过之后,张安世倒是松了一口气,张贺并没有说什么让他担忧的话,只是草草地写了一句——“吾将于休沐日至尔家与尔一晤。”

    他们是至亲,张贺又是兄长,措辞上自然是比较随意的——这种措辞多少也说明,张贺要与他说的事情,不会是什么举足轻重的事情。

    ——应该还是家事。

    张安世思忖了一下,觉得可能是张贺不想再当着適妻的面商量以侄为后的事情了。

    ——也是……这种事情,本来也不需要女人说什么!

    张安世与张贺的感情甚好,自然是不乐意见到张贺身后,连个祭祀的人都没有。

    有了这样的想法,直到休沐日回到家中,张安世的心情都很好,然而,等张贺来了,说了第一句话,张安世的好心情顿时就荡然无存了。

    “阿兄说什么?”张安世不敢置信的问张贺。

    张贺扶着凭几,很认真地看着张安世的眼睛,重复了自己方才所说的话:“我欲为曾孙娶妇。”

    张安世抚额,全身都靠在凭几上,根不得自己直接聋了了事。

    “阿兄……”张安世呻吟着唤了一声,“曾孙之事非君与我可定。”

    ——难道他上次说的还不够明白吗?

    ——刘病已的婚事,他们最好不要掺和!

    张贺没有退让,眼神平静地看着张安世,等他说完,才淡淡地说了一句:“曾孙年已十六。”

    ——这已经是娶妇生子的年纪了!

    张安世一怔。

    ——的确……十六岁……应该是成婚的年纪了。

    “大将军……”张安世仍然有些犹豫。

    ——刘病已不是一般的人啊!

    “君可问!”张贺断然言道。

    “啊?”张安世不由一愣。

    张贺抿了抿唇,冷冷地言道:“君可问大将军,可否!”

    张安世坐直了身子,拧着眉看着自己的兄长,半晌才迟疑地问道:“阿兄为何兴此意?”

    ——他知道,这一次,张贺说的不是将自己的女孙嫁给刘病已,因为其父病重,张贺的那个孙女已经提前完了婚。

    ——难道是因为那场婚事让张贺想到了刘病已?

    张贺抿紧双唇,神色格外地冷硬。

    “阿兄……”张安世有些不安了,眼睛一转,就看到张贺扶着凭几的手上,青筋暴起,着实是触目惊心。

    “阿兄!?”张安世是真的惊惧了。

    ——他的兄长究竟想到了什么,竟然会如此……

    “安世……”也许是看出了张安世的惊疑,张贺缓了缓神色,慢慢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今上年十九……无子……”

    “……吾子……”

    张贺说不下去了,扭过头,泪却无论如何也止不住。

    张安世却是顿时凛然。

    ——张贺的想法很明确,虽然有些杞人忧天的意味,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谁能保证那位皇曾孙就一定会无病无灾地活到七老八十呢?

    ——最重要的是……

    ——与自己兄长的那个儿子一样,那位皇曾孙是卫太子唯一的后嗣了……

    看了看兄长坚持的眼神,张安世咬了咬牙,点了头。

    ——霍光未必一定不答应。

    张安世在心里暗暗地盘算,又细细地思考了一下,见了霍光应该如何措辞。

    没等他考虑清楚,张贺已经站了起来。

    “阿兄!”张安世跟着起身。

    张贺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相送:“我回去一趟……”

    沉闷的声音让张安世站在原地,没敢跟上去。

    ——他的兄长已经禁不起一点风吹草动了……

    看着兄长慢慢走下台阶,穿着丝改履,然后慢慢地走出院门,张安世不由闭上眼。

    ——他有种感觉……

    ——他的兄长……

    张安世只觉得心里堵得难受,又闷又痛,半晌都喘不过气来。

    他转身到一旁的书几,提笔写了一份长刺,随即扬声唤自家的大奴。

    “呈大将军府!”

    那个苍头不由一怔,虽然下意识地接过了长刺,不过,还是愣愣地说一句:“吾君,大将军当在未央宫……”

    若是平常,张安世还有心解释一下,但是,这会儿,他实在是没有心情,冷冷地瞥了大奴一眼,见他立刻低头,不再言语,才摆手让他离开。

    ——霍光的确不在幕府,但是,张安世在休沐日将名刺递到大将军府,这种古怪的举动自然是立刻被报给霍光。

    接到长史的奏报,霍光先是不解,想了一会儿,才明白张安世的意思,不由皱眉,却还是吩咐随从准备车马——他要回幕府一趟。

    果然,等霍光回到大将军府,刚刚向长史问清楚事情的前后经过,张安世便来了。

    两人见礼之后,霍光看了看张安世的神色,摆手让左右退到堂下。

    “大将军……”

    张安世慢慢地将张贺的意思说了出来。

    霍光一直认真地听着,神色没有半点波动,等张安世说完了,他稍稍沉默了一会儿,便点头:“可。”

    “大将……啊?!”张安世本来想到说辞要劝霍光的,没想到霍光一点犹豫都没有,直接就应了。

    霍光好笑地看着张安世瞠目结舌的样子,等他回神了,才道:“此事令兄多费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