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乐夜未央-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卧床不起的那种。
田千秋老迈,这两年更是越发的不济了,为此,朝见时,他被特准乘小车入宫殿中。对于丞相卧病这种事,朝中百官真的习惯了。
按惯例,老迈病弱的官吏都可以上书乞归印,但是,田千秋不同。
虽然先帝遗诏中没有提及田千秋,但是,后元二年二月十三,丙寅日,在五柞宫的帝寝内卧,先帝拜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侍中、驸马都尉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随即颁遗诏于霍光,命诸人辅少主,当时与霍光等人一起拜于床下的就有田千秋。
因此,虽然先帝没有明指,但是,田千秋仍然有辅佐少主的责任。
因此,在少帝亲政前,田千秋是不能归印请免的。
霍光等人自然也是如此。
上官桀是入城就接到这个消息的,当时,上官安就奇道:“右将军刚刚病故,难道又轮上君侯了?”
“放肆!”上官桀狠狠地喝斥儿子,“妄言!”
这些话放心里嚷嚷没什么,说出口可就不太妙了。
田千秋虽然不是什么世代仕宦高官的出身,但是,至今已为相九年,谨厚有重德,便是霍光,对其也始终是尊敬有加,上官安如此说辞,实在是不妥。
上官安也不是不明白这些道理,不过是因为周围都是自己人,他才随口一说,被父亲这般教训,他虽有不服,却也明白,自己终究是有错,因此,他撇了撇嘴,却没有再吭声。
此时他们都在城门口,来禀报的是左将军幕府的长史,看了看城外还有等着进城的庶民官吏,长史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道:“将军,百官已经陆续往丞相府去了。”
这是提醒。
上官桀却皱了皱眉,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衣裳,再往儿子那边看了看,终是一脸厌嫌地摇头:“先回家。”
他们在外将就了那么多日,这会儿,实在是受不了了。
上官安比上官桀更加受不了,听父亲如此说,便连连点头。
上官桀毕竟老成一些,吩咐长史代自己前去丞相府探视,说明自己的情况——“方从城外归来,一身风尘,倒不是怕累,而不是沾了什么邪气,匆匆过府,再对君侯有什么不好……”
听父亲这样吩咐了,上官安立刻受教,随手指了一个前来迎接的自家奴婢:“你去车骑将军府,让长史也去丞相府。”
待左将军长史与那名奴婢都离开了,父子俩才得以往自家赶去。
上官桀的妻子已经快急疯了,听说城门开了,便将自家的奴婢派了不少出去,分别在长安城的十二个城门守候,自己更是直接在内院的门口等着,直到有家人匆匆赶回报信——迎到上官桀与上官安了——她才总算松了一口气。
上官桀与上官安回家便往内院走,远远地就看到内院门口的身影,两人同时皱眉,这副模样却是让上官桀的妻子真的恼了。
“你们父子俩还跟我摆脸色!”上官桀的妻子本就是不是温婉贤淑的人,这会儿,瞪着父子俩,指着两人的鼻子,就差破口大骂了。
上官桀的脸色更加不好看了。
——在内院的门口,来往的奴婢不少……
——实在是丢脸!
上官安却不能给母亲摆什么脸色,只能好言好语地哄着,还要毕恭毕敬地受着母亲的怒火。
幸好,再如何着恼,看到父子俩平安归来的喜悦总是更大的,吼了两人——上官安开口后,也就是只吼儿子了——没一会儿,上官家的女主人便消了怒火,一把搂住儿子,竟是大哭起来。
“这是干什么?”上官桀本就不满意妻子的表现,只是念着自己父子两人的确是多日没有消息,她一个妇人,忧心无措,必然难捱,便强自忍耐,再加上,后来,妻子只是一个劲的训儿子,他便更不会多说了,这会儿,见她毫无仪态地失控哭泣,他却是不能不出声了。
被夫君喝斥,再加上之前的心气已散,安阳侯夫人倒是没有再说什么,抹了抹脸,拭了泪,向上官桀告了罪,随后便携着儿子的手,跟着率先迈步的丈夫进了内院。
上官安早已成人,有自己的居所,也不方便进正寝,因此,半道便与父母别过,回自己的院子沐浴更衣。
让妾婢伺候着,彻彻底底地舒坦了一番,上官安才神清气爽地赶去父母的正寝。还没有走到院门,就听到上官桀暴怒的声音,上官安不由一愣,脚下也就停了下来。
虽然没有到院门前,但是,廊道离正寝并不远,却是能够将上官桀与妻子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的。
“谁让自作主张的?皇后?跟她说有什么用?你怎么不干脆去求霍家那个女婢?”上官桀已经是怒不可遏,竟是丝毫没有压制自己的声音,让上官安听得心惊肉跳。
安阳侯夫人似乎是让夫君骂懵了,好一阵儿都没有声音,上官桀的声音停了许久,才听到她啜泣着言道:“我也是没有办法……我……我只是……只是想着……大将军素来疼惜中宫……中宫……中宫也许能打听到什么……”
听到这儿,上官安哪里还不明白,便再不敢再耽搁,立刻赶往正寝。
到了正寝所在的院门前,上官安却是被奴婢拦住了。
守着院门的都是安阳侯夫人最亲信的婢女,上官安也不敢硬闯,只是道:“我与阿翁有约的。快禀报。”
听上官安这样说,婢女也不敢拒绝,但是,方才的情形实在是太可怕,被推进门禀报的婢女磨磨蹭蹭,半晌才走到堂下,却是不敢含糊言语,镇定了一下,才朗声禀报上官安的到来。
正寝的门紧闭,也听不到里面有声音,婢女心中紧张得很,却是不敢作声,就在屏息得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她总算听到了上官桀的回答:“让他到前院等着,我稍后就到。”
婢女长吁了一口,脆声应了,立刻奔了出来。
上官桀的声音不小,倒也不需要婢女再转述了,上官安谢过婢女,便直接往前院去。
——按他们之前商量好的,他们得去霍光家走一趟,自然是要准备的。
上官桀很快就来了,父子俩没有再多说什么,直接登车,便往霍家行去。
——霍光不在家。
——也不在宫中或者大将军府。
父子俩只能无功而返,但是,两人并没有丝毫不悦。
——今天也是王莽出殡的日子,霍光自然是要去王家的。
上官桀与上官安自然也去王家。
——丧家为大。
霍光对上官桀与上官安再不满,也不好在王莽的葬礼上多说什么,三人还是维持了最起码的客套的。
当然,事实上,三人所说的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交谈内容。
待送葬结束,除了至亲,其它宾客都要离开了,霍光与上官桀、上官安的身份最重,与王莽的关系又不同一般,自是留到了最后。
无论如,三人仍是亲戚,出了王家的墓园,当着一干没有离开太远的官吏,三人有礼相别。上官安更是亲自扶霍光登车,霍光上了车也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又与上官安说了一会儿,看上去,翁婿二人倒是仍然颇为亲近。
看着这一幕幕的情形,百官倒是有些拿不准了——这两家,这会儿,究竟是不是反目了?!
他们却是不知道,上官安扶着霍光登车时,对霍光说这么一句:“大将军,家君决定了——我们上书归印!”
这句话一出,霍光却是愣住了,半晌没有回神,直到上了车,扶住铜较,那份凉意才让他惊醒,于是,霍光俯身就问上官安:“少叔决定了?”
“正是。”上官安一脸郑重,咬了咬嘴唇,眼中闪着不甘的神色,轻声道:“家君让臣转告,望大将军信诺毋移!”
霍光已经下来,这会儿,听他这样说,神色也没任何变化,只是淡淡地道:“我素来重诺,少叔当是知晓的。”
对这话,上官安是无法反驳的,低头片刻,他才重新抬头,看着霍光,犹豫了一下,才缓缓言道:“还有一事,是臣想问将军的。”
“问吧……”霍光也无意过份为难他。
上官安没有立刻开口,咬了咬牙,好一会儿才开口,却是问道:“阿公,兮君会如何?”
霍光闻言便皱眉,却是没有再看上官安,而转过身,示意御者登车,准备离开了。
上官安没有料到霍光会是这般反应,不由就愣住了,不等他回神,霍光的轓车就动了,伴着灰尘扬起的还有一句话:“兮君也是霍家人。”
(果然是不能太激动了~~~~对不起了~~~~)(未完待续。)
128、破绽与清白()
为了显示自己的郑重态度,霍光乘的是最正式的安车——硃班轮,倚鹿较,伏熊轼,皁缯盖,黑轓,右輫——又置五吏导从,三车导,二车从,又有骑吏四人,带剑持戟为前列。
——这是相当正式的仪仗了。
看着霍光的车驾骑从声势浩大地离开,上官桀的神色数变,却到底没有在王家墓园门口说什么。
对父亲的想法,上官安是清楚的,抿了抿唇,没有吭声,服侍父亲登车离开。
直到回到家中,父子二子在书房坐定,上官安才轻声道:“阿翁……大将军如今出行……侍从护卫越来越谨慎了。”
上官桀嗯了一声,却没有说什么,只是扶着凭几,低头思忖。
上官安知道父亲必是在盘算计划是否还是疏失,也就没有吭声,直到上官桀抬头看向自己,才重新振奋了精神。
“儿可是有话要说?”上官桀对上官安还是很关注的,也是相当了解的。
上官安拧眉,半晌才道:“阿翁……还是让中宫出面吧……”
“嗯……啊?!”
上官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才陡然意识到上官安在说什么,不由地瞠目结舌,瞪着上官安,半晌都出不了声。
上官安并不是突发其想,而是认认真真地思索之后,才开口的。
——无论如何,如今,兮君是他唯一的孩子。
涉及兮君,上官安也不敢真的毫无顾忌,更何况,他对女儿也是真心疼惜的。
上官桀知道儿子对孙女素来是慈父之心,一直以来,上官安都不愿让兮君卷进他们与霍光的争斗中,这会儿……
“安何出此言?”上官桀不得不好奇了,“是觉得我们原先的计划不妥?”
他们父子原先的计划是让鄂邑长公主出面设宴,邀请霍光,在长公主那儿伏兵,将霍光格杀。
——霍光从不是逞勇之人,既然与上官家撕破了脸,便绝对不会再轻身登门。
——想在上官家对付霍光……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
——若不是这个缘故……上官桀何必着急赶忙地去见鄂邑长公主?
对父亲的询问,上官安点头,随即开口,详细地说明:“阿翁,以大将军如今的戒心……长公主设宴……怕是……不够!”
——霍光对鄂邑长公主人的戒意会比对他们少多少?
上官安不得不怀疑。
事实上,一直以来,霍光对少帝以及长公主都谈不上亲近……那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了。
上官安觉得鄂邑长公主出面……霍光未必会轻身而入……
这么一想,问题就简单了——能让大司马、大将军轻身进入的……
——除了禁中,便再无别处了。
——少帝不合适……论亲近……能让霍光不设防……
——实在是……非椒房殿莫属了!
“中宫设宴自然是可以让霍子孟不设防的。”上官桀点头,眼睛却眯了起来,让人看不清他的神色。
上官安没有多想,只当是父亲认同了自己的想法,连连点头:“臣正是这么想的。”
他的话音还没有落,上官桀就猛地拍了一下手边的竹几,厉声冷斥:“我看你是痴心妄想!”
“阿翁!?”上官安吓了一跳,却是十分的不解。
上官桀见他一脸不解,更加气恼:“我刚以为你稳重周详了,这会儿再看,竟仍是那般轻率狂妄。”
上官安低头受教,心中却是有些不服。
知子莫若父,只看上官安低头不语,上官桀便晓得儿子必是心有不服,不由冷笑:“难不成是进了长安,你便是愚蠢之辈了?这么点小事,还要我点明了不成?”
听到上官桀这样说,上官安倒是不敢再自以为是了,认认真真地将这个想法从头到尾又想了一遍,却还是想不出有什么不妥,最后只能向父亲低头:“臣不肖。”
上官桀见儿子仍然不知错在何处,却是真的有些心灰意懒了。只是,这是他自己的儿子,上官桀不能不指点,想了想,他却是问道:“霍子孟方才跟你说了什么了?”
上官安知道父亲在恼,也不敢犹豫,立刻就将霍光的话重复了一遍,却仍是懵懵懂懂的,不明所以。
——这却是身在局中,不能自明了。
上官桀虽然有些失望,但是,也不好多说什么,沉默了一会儿,还是直接对儿子将原因说明了:“你把椒房殿当成自家的了?中宫也是霍家的外孙。霍子孟是大将军,你当椒房殿中没有大将军的耳目?”
上官桀没有说兮君会不会愿意之类的问题,而不直截了当地说了这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中宫侍御中,有多少是霍光的耳目呢?
虽然霍光没有明着安插任何人,但是,上官桀才不相信——霍光会不将椒房殿掌握在手中?
上官桀这么一说,上官安顿时恍然大悟,随即便满脸通红,恨不得直接在地上找个缝钻进去——只要能从父亲面前消失就行!
上官桀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再者,安,你以为兮君会听从你这般安排吗?”
上官桀还是问了出来。
——他不能不将儿子好好调教一番啊。
对这个问题,上官安倒是蛮不在乎:“谁说一定要告诉兮君实情啊?”
他不这样说还好,听到他说出这样的话,上官桀实在是怒不可遏了:“不说实话?车骑将军好本事,不经皇后准许,便能在椒房殿安排兵卫!”
——简直是笑话!
——兮君若是不知情,不同意,伏兵怎么安排?
上官安哂笑,轻声道:“阿翁,谁说一定要是兵卫了?”
上官桀一怔,随即挑眉:“这倒是个办法……”
——伏兵……谁规定一定要是精锐兵士了?
——黄门、宦者……实在是更加合适的人选……
“这还算有点可取之处!”上官桀冷哼一声,给了一个十分勉强的好评价。
上官安却是一点都不高兴,耷拉着头:“虽然能哄住中宫,但是,这样的消息,大将军那边可是瞒不住的。”
——兮君才九岁,加上他们是亲人,若是用些调解、劝和之类的理由,她不会听不进去,也不会不当真,但是,霍光不会轻易相信,再加上他们还必要有所安排,一旦让霍光知晓,他们的目的也就一目了然了。
……
上官安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连忙抬头询问父亲:“阿翁,长公主身边就一定没有大将军的耳目?”
——中宫毕竟年幼,又与霍家亲近,能做事情极少,相比之下,霍光应该对少帝与长公主更加不放心才对……
——即便以往没有,经过燕王那次的劾奏,霍光又怎么对少帝与长公主毫无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