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乐夜未央-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位窦太主能做到的……我也可以!”鄂邑长公主轻声喃语。

    丁外人心中陡然一紧,喜色却是难以压抑地涌上眉梢。他极尽柔情地低声追问:“长主说什么?”

    鄂邑长公主眉目含笑,瞪了他一眼,同时也放开了手。

    ——她毕竟不比那位姑祖母有放肆的勇气,这一时激动、情动之下的言行……可一却不可再……

    丁外人也知道鄂邑长公主的性子,眉角轻挑,唇带笑意,却是不再言语了。

    毕竟是娇生惯养的帝姊长主,这般走了不一会儿,鄂邑长公主便累了,也不想走了,丁外人极有眼色地将一直跟在后面的车马召来,小意殷勤地将长公主服侍上辎车,随后便要亲自驾车,却被鄂邑长公主拉住不放。

    “御者在,不需汝!”鄂邑长公主轻笑。

    丁外人自然不争辩,顺着长公主的力道便上了辎车。

    一干骑奴侍从见了这般情况,也都十分乖觉地将辎车重重围住,却又尽量远离辎车,一行车骑人马,便以这种相当别扭的阵势,慢慢返回鄂邑长公主在蓝田新置的宅院。

    当然,为了避免意外,一干车骑人马,不仅选了最远的道路,还都做了准备,随时可以再绕远路。

    不过,很显然,今日的情况不是这些骑奴侍从能左右的,一行车骑人马刚行了一刻钟,便有红衣骑者疾驰而来,随行的公主家令立刻迎了上去,眯起眼,十分不悦。

    待那红衣骑又近了一些,家令倒是认出其是谁了——正是上官家平日常用的传信人。

    鄂邑长公主、丁外人与上官桀、上官安关系十分亲近,见是上官家的人,鄂邑长公主的家令却是不敢随便处置了。

    家令正在犹豫难决的时候,那名骑者也到了家令跟前,利落地停下马,翻身下马,一派恭谨地双手递上一只漆匣:“家主与子君请谒长公主。”

    家令心里有数,匣中必是上官桀与上官安的名刺。

    这般情形,却是极郑重的请谒了,家令的神色又凝重了几分。

    漆匣是不能不接的,但是,接过漆匣,家令转头看向后面的辎车,离辎车较近的骑者轻轻摇头。

    家令只能对那名红衣骑者道:“长主稍后便至,请尊家二位稍待。”

    红衣骑会心一笑,向家令一揖,便上马离开。

    上官桀与上官安比通谒的骑者来得慢,再加上对道路不熟,鄂邑长公主又是新置的宅子,寻人问路又花了一番时间,因此,虽然在鄂邑长公主之前到了她的宅子,但是,侍婢刚上了热浆,鄂邑长公主的马车便也回来了。

    不过,辎车却先进了后宅,又过了好一会儿,鄂邑长公主才在侍婢的簇拥下走入上官桀他们所在的正院北堂,当然,丁外人也在随侍之列。

    虽然知道上官家这两父子是不会无事跑来见自己的,但是,因为心情甚好,鄂邑长公主仍然是满面春风地招呼两位,丁外人也相当客气与两位将军见了礼。

    主客安坐之后,丁外人便打算先离开了,上官桀却唤住了丁外人。

    “丁君与樊福可有故交?”(未完待续。)

80、大汉只有一位景桓侯!() 
“丁君与樊福可有故交?”

    上官桀没头没尾地一句却让丁外人当即变了脸色。

    “樊福?那是谁?”鄂邑长公主觉得这个名字挺耳熟的,“我好像听过……”

    上官桀十分客气、恭谨地给长公主行了一个揖礼,眼角同时扫了一眼自己的儿子。

    ——上官安的脸色不比丁外人好看多少。

    鄂邑长公主自然也跟着扫了一眼上官安,不禁就挑了挑眉角,心中也更认真了几分,努力思索“樊福”这个名字是什么时候听说的。

    既然是上官桀说话,没有相问到自己,上官安就不好开口,鄂邑长公主正沉浸在思索的“乐趣”中,丁外人只能自己努力了。

    勉强扯出一抹笑容,丁外艰涩地询问:“左将军怎么想到那人了?”说话间拼命摆出一副感慨怀念的模样。

    上官桀配合着他的情绪,点头感叹:“忽然就想起来了……这都一年多了……一直事情不断,早就想问的,正好今日无事,方才见到丁君……”

    言下之意——见到丁外人,上官桀就想起这事了……

    丁外人的脸色愈发地难看了,原本只是有些发青,这会儿却是青白交加了。

    “左将军就不要故意逗他了。”鄂邑长公主不乐意了,主动开口替丁外人解了围。——毕竟,那是她的男人,这是在她的宅院。

    上官桀微微一笑:“长主是妇道女流,哪里会关心官吏的事情?——那也不是长公主应该管的……”

    鄂邑长公主骤然变色,冷冷地言道:“既然是我管不着的事情,左将军便不必说了。”

    上官桀岿然不动,笑了笑,对鄂邑长公主道:“其实那个樊福跟公主也有缘。”

    鄂邑长公主一愣,倒是顾不得不高兴,切切实实地有了几分好奇。

    “跟我有缘?”鄂邑长公主轻笑,“我可是一点儿都想不起来……”

    听丁外人那个口气,这个樊福明摆着是个死人……

    ——跟个死人有缘……

    鄂邑长公主想一想都觉得恶心。

    上官桀瞥了儿子一眼,示意上官安去说。

    父有命,子焉能不服其劳?

    上官安有些头痛,却更不能拒绝,最后,还是对鄂邑长公主道:“其实……嗯……长主对胡建这个姓名……可有印象?”

    上官安刚说到“胡建”二字,鄂邑长公主便变了脸色,上官安愣了一下,好容易才硬着头皮把话说完。

    “那个疯子!”鄂邑长公主咬牙切齿。

    对鄂邑长公主的评价,上官桀深以为然,点头附和:“的确是狂狷之辈。”

    《论语。子路篇》载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猖平!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那位与霍光一样,字子孟,又同为河东人的的胡建可是将这番话彻底实践了一番。

    那还是孝武皇帝时的天汉年间,胡建暂时代理军正丞一职,生活贫困,没有车马,便常步行,跟一位走卒一起起居,因此,常常慰籍那个走卒,也就得到那个走卒的拥戴。当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建买卖交易的商铺,谋取私利,军正掌的便是军法之事,胡建职责所在,便想诛杀那个御史。

    只是监军御史乃天子所派,连北军诸将校都颇为忌惮,便是他有此心,军中也无人能配合。胡建思索许久,最后与那个走卒商量:“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两人约定妥当,到了选士马之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坐堂皇(注1)之上,胡建带着走卒趋至堂皇下拜谒,随即直上堂皇,走卒也跟进去。

    上堂之后,胡建即指着监御史道:“取彼。”走卒立即上前,将监军御史拖曳下堂皇。在场诸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听胡建放声道:“斩之。”走卒二话没说,胡建的话音未落,便下手斩杀了那个御史。

    护军诸校尉自然都是惊愕非常,不知所以。胡建却早有写好的奏书带在怀中,遂上奏天子:“臣闻军法,立武以威众,诛恶以禁邪。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用文吏议,不至重法。《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窬(注2)不由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臣谨按军法曰:‘正亡属将军(注3),将军有罪以闻,二千石以下行法焉。’丞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臣谨以斩,昧死以闻。”

    天子看过奏书后,制曰:“《司马法》曰‘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何文吏也?三王或誓于军中,欲民先成其虑也;或誓于军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将交刃而誓,致民志也。’建又何疑焉?”

    经此一事,胡建的声名大显。

    连天子亲简的监军御史都敢不告而杀,最后还没有半点事情……

    这样一个人物,等闲,谁都不愿招惹。

    偏偏,鄂邑长公主跟上官安就招惹了这位胡建。

    ——事情……还就是跟那位樊福有关……

    “我想起来了!”咬牙之后,鄂邑长公主倒是想起樊福是谁了。

    “樊福……就是隽不疑因病被免之后,暂守京兆尹之职的那人……”

    隽不疑是始元元年从青州刺史迁为京兆尹的,年纪本就不小了,始元五年时,因为那桩假冒卫太子的案子,又担惊受怕了一些时日,熬到始元六年,实在是撑不住了,终究是上表请免。京兆尹一职便由其属吏樊福暂代。

    隽不疑未入仕时,便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之后更是以临事不惑而被暴胜之举荐,征诣公车,拜为青州刺史,又受其母的影响,为吏严而不残。樊福自然也是同样正直的品性。

    不过,隽不疑素有名望,又因齐王孙谋逆一事有功在身,权贵无可奈何,不敢轻举妄动,樊福却没有这样的条件。

    京兆尹掌治京师,原名内史,孝武皇帝太初元年才更为京兆尹。京师之地,最不缺的就是权贵,正直的官吏……自然更招眼。

    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么巧,樊福守京兆尹不过月余,处置的事情几乎桩桩都跟丁外人有关系。当时,丁外人也是骄恣惯了,被几个门客半挑唆半怂恿地一说,便派了一个善射的门客,将樊福射杀了。

    光天化日地,看到凶手的可不止一个人,丁外人也有些怕了,将那人藏在鄂邑长公主的一处庐舍。京兆尹属下的吏员见是长公主的庐舍,哪里还不明白其中的深度,又怎么敢强行抓捕凶手?

    真是无巧不成书,鄂邑长公主的那个庐舍恰好就在京兆尹属下的渭城县。

    渭城令不是旁人,正是胡建!

    胡建也不是刚为渭城令,而是任职多年,将渭城治理得有声色,也多年没有那般莽撞行事……也许正是因此,那根筋又被挑动了……

    听说射杀京兆尹的凶手就是藏身在自己治下,胡建亲率属吏兵卒赶了过去,将庐舍一围,就要抓人。庐舍的人见机不对,立刻派人通知了主人。

    鄂邑长公主当了几年的长公主,被众人奉承惯了,听说这事,也没有细问,只觉得渭城令欺人太甚,竟是带着丁外人与自家的奴仆门客便赶过去,上官安素来与丁外人交好,又有意结好鄂邑长公主,便也带了人跟着一起过去看看。到了那里,见人围着自己的庐舍,鄂邑长顿时火冒三丈,直接让人将渭城令属下的吏卒驱走,其中自然也动了箭啊刀啊的,渭城县的属吏本也没有多少,自然不敌,很快到逃散了。

    到这时,鄂邑长公主才有闲情打听具体情况,听了前因后果之后,鄂邑长公主自然是对丁外人十分着恼,可是耐不住丁外人一番哭诉哀求,上官安也撺掇着长公主先下手为强。于是,鄂邑长公主派了自家的仆射上书,劾渭城令游徼伤主家奴。奏书上,朝廷向胡建质询,胡建若是服个软,一番训诫也就了事了,最多也就是失官,但是,胡建是那样的人吗?他坦然奏报——游徼奉公,无不法行为,自然无以坐罪。鄂邑长公主无台阶可下,又被落了面子,大怒不已,使人上书告建侵辱长公主,射甲舍门。知吏贼伤奴,辟报故不穷审。

    领尚书事的是霍光,对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自然也知之甚详,但是,鄂邑长公主共养天子,也不好太伤其体面,加上当时,霍光正为燕王与上官家的事情烦心,便寝其奏,将此事搁置不理。

    这也是折衷的办法。——这种事情,不了了之也就是一种解决方法。

    可是,丁外人心虚,见这种情形,更是焦虑不已,最后还是走了上官安的路子,托了上官桀,想尽快了结了此事。

    正好,不久,霍光抱恙,上官桀代其主事,便按照上书,下吏捕胡建入狱。胡建见势不对,便自杀了。

    这种结果,吏民都为胡建称冤,渭城人更是在县中为胡建立了祠。

    ……

    上官桀此时提起旧事……

    “左将军究竟何意?”鄂邑长公主沉声冷言。

    上官桀微笑:“臣不过随口一说……不过……大汉只有一位景恒侯……长主以为然否?”

    注1:堂皇:大堂。室无四壁曰“皇”。

    注2:窬:小门洞。

    注3:军正不隶属于将军。亡,通“无”。(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81、上官将军以为然否?() 
“大汉只有一位景恒侯……长主以为然否?”

    上官桀微笑相询。

    ——诛心之论莫过于此!

    丁外人的脸色已不是苍白可以形容的了。

    ——大汉只有一个景桓侯!

    高皇帝入咸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这三条是大汉律令的根本。

    ——上至王侯,下至庶人,皆不能有所违。

    ——多少王侯、贵戚因为杀人、伤人失爵……甚至被杀……

    汉因秦制,虽然省秦法之繁,然而既设律令,便是以酷烈之刑约束万民。说白了,自萧何立九章之律,汉律中有多少内容承自秦法……恐怕连萧何自己都说不清楚。

    秦尚法家,无论最后结局如何,毕**于一的是秦。

    ——谁又敢说秦法完全无道?

    商君言:“夫民之不治者,君道卑也;法之不明者,君长乱也。故明君不道卑,不长乱,秉权而立,垂法而治,以得奸于上而官无不,赏罚断而器用有度。若此则国制明而民力竭,上爵尊而伦徒举。今世主皆欲治民,而助之以乱;非乐以为乱也,安其故而不窥于时也。是上法古而得其塞,下修今而不时移,而不明世俗之变,不察治民之情,故多赏以致刑,轻刑以去赏。夫上设刑而民不服,赏匮而奸益多。故上之于民也,先刑而后赏。故圣人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故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治宜于时而行之,则不干。故圣王之治也,慎为察务,归心于壹而已矣。”

    也许更清楚明白是另一番话——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明刑之犹,至于无刑也;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

    ——所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也。夫固知愚,贵贱,勇怯,贤不肖,皆尽其胸臆之知,竭其股肱之力,出死而为上用也。天下豪杰贤良从之如流水。是故兵无敌,而令行于天下。万乘之国,不敢苏其兵中原。千乘之国,不敢捍城。万乘之国,若有苏其兵中原者,战将覆其军。千乘之国,若有捍城者,攻将凌其城。战必覆人之军,攻必凌人之城,尽城而有之,尽宾而致之,虽厚庆赏,何费匮之有矣。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同官之人,知而讦之上者,自免于罪。无贵贱,尸袭其官长之官爵田禄。故曰:“重刑连其罪,****不敢试。”民不敢试,故无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