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悠闲包工头-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线要素进行修正。”楚江河道。
对于这一点,其实楚江河一直想提,却一直没找到机会,要不是借助这次机会,楚江河恐怕只好等跟换60钢轨的时候提出,在楚江河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因为抽换枕木的时候,还不是对线路最后一次整修。
加上这次试运营,来的也太突然,一般情况下,试运营都是在电气化改造完之后,进行提速行驶测试,采集列车行驶过程中的数据,用来分析研究。
如今既然赵宗荣提了这事,楚江河也就没在隐瞒,直接说了出来。
设计院一旦修改了曲线要素,等下一次统一更换60钢轨的时候,便可以对曲线地段,进行抬道补充道砟作业,将曲线超高,一次性到位,如此一来,列车在经过曲线时,速度的限制就小许多。
“这件事好说,我这边和设计院联系便可以,至于每一段曲线行驶的具体速度,还得进一步讨论。”赵宗荣道。
“也不用讨论了,在我看来,你只要给出一个行驶的速度区间,设计院便能把这事搞定。”楚江河道。
对于这些技术知识,赵宗荣不是很清楚,对楚江河的话,也是半信半疑,不过见楚江河说的头头是道,有模有样的,最终只好点点头,准备把这件事交给技术方面的人员去解决。
“第二点,要对整条线路,进行一次整修,我说的整修,是严格控制线路的轨距和标高,尤其是标高,两根钢轨的高差,应该要和设计值差不多,甚至以毫米误差来控制,只要保证这么高的精度,才能保证行车的安全和稳定。”楚江河郑重的说道,毕竟改造完之后,要运行客车,安全必须要保证。
这个问题,在今天的试运营中,不止楚江河,就连赵宗荣都感受到了,列车的摆动和震动,在通过曲线的时候,很明显能感觉的到,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线路改造完成,速度一旦提升到160km/h,楚江河担心真会出事。
“赵局,今天的试运营,你也经历过一遍,尤其是经过曲线时,坐在车厢内的感受,你也知道,现有的线路,如果把速度提升到160km/h,你觉得安全吗?”楚江河淡淡的说道。
其实不用楚江河解释,
赵宗荣心里都有结果,尤其是下午从楚潭市返回深市的时候,以110km/h的速度经过曲线地段,都差点翻车。
很明显,赵宗荣已经意识到,这条线路存在问题,就算改造完,最高速度能否跑到160km/h,还是一个未知数!不然的话,赵宗荣也不会这么迫切的把楚江河给招到深市来问话。
主要原因,还是深潭铁路这条线路底子薄,各个方面即便经过改造,也未必能承担如此高的列车行驶速度。
经过下午这件事,赵宗荣已经不奢望,这条线路,能以160km/h均速运行,他只是想,改造完后,是否能突破这个最高速度,这才是他的目的。
也许突破160km/h之后,往后列车将按照120km/h或更低的速度行驶,也是有可能的。
“线路全线整修?”赵宗荣皱眉道。
“不错,其实一点也不麻烦,下月不是开始换60钢轨了吗?你完全可以跟随一批人在轨道车后面,换完一段,对线路整修一段,直线段把两根钢轨的高程误差,到最小,至于曲线地段,尽快联系设计院他们给出曲线超高等一系列的数据,在钢轨更换的时候,一道把曲线拨好便可以,这样一来,也避免了做很多的无用过,减少许多麻烦。”楚江河道。
“看来这160km/h的速度,并不是这么容易打破的啊!”赵宗荣感叹道。
赵宗荣原本以为,只要更换了新型混凝土枕木和扣件,外加更换上60钢轨,列车便能跑到60km/h,现在看来,这一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接下来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干。
“赵局,你这可是打破国内记录,如果这记录这么容易打破,早被人打破了。”楚江河撇嘴道。
在楚江河前世八十年代,并不是说铁道部没有这个实力列车的运行迈入160km/h,而是重视程度问题,不止铁道部没重视,连国家对铁路运营速度方面,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才导致第一次铁路大提速推迟到1997年才进行。
赵宗荣眼眸一闪,他望了楚江河一眼,道:“江河,看你说的头头是道,你这些知识,你到底从哪学来的,比我们局的总工程师还懂啊。”
楚江河神情一愣,随即面不改色,道:“赵局长,你真以为,我开勘察、设计两家公司的那些老专家,都是吃干饭的,他们可教了我不少东西,干了这条铁路,这些东西,我足足学了几个月,才学到这些皮毛的东西!”
凡是把解决不了问题,推给那些公司请来的专家身上,绝对没有错,毕竟这些人都是铁路行业的泰山北斗,传授这些知识给楚江河,也是可以理解的。
赵宗荣一听,也就没有再追问了,他觉得这种可能性比较大,毕竟楚江河不是铁路系统出生。
“赵局,还有一事我要和你说明,电气化改造后,列车行驶速度就算突破了160km/h,我建议往后的正常运营速度,不要超过120km/h。“楚江河道。
“不要超过120km/h?”赵宗荣望着楚江河,抽了一口烟,吐出,很是不解道。
“原因很简单,电气化改造完后,因为线路刚经过整修,不管是轨距还是高程,误差都很小,这个时候列车在上面跑160km/h,我不反对,问题也不大。随着时间推移,依旧在线路上高速行驶,线路是没问题,能承受来自列车的摩擦,可你有没有想过,线路下的路基,是否能满足要求?在新建这条铁路的时候,尤其是路基的验收标准,并不高,而且新建时的设计时速也不高,所以一直以来,这条线路都没出什么问题。”说到这,楚江河顿了顿,道:“如今你把速度提升了将近一倍,对线路下的冲击绝对是致命的,长期下去,线路沉降肯定很厉害,保持高速行驶,显然不现实。”
这个问题,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为什么21世纪,京九铁路常年要进行维修,抢修,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设计京九铁路的时候,一是设计标准不高,二是施工年限太短,抢工期严重等情况,导致京九铁路建成之后,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这一切的原因,主要是京九铁路设计的时候标准就不高,相当于底子薄,就像一栋楼房,基础没打好,你就想建成百层大楼,这是不现实的,这是深潭铁路的致命伤!
就算依靠了一些外部条件,这楼建成了,在各种压力下,迟早也要出问题。
如果真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把这些底子全部换掉,重新打好底子,把高楼的基础重新打好了,再建高楼,这栋大楼安全才有保证。
这就像高铁,就是因为设计的时候,起点高,很多没法解决的问题,直接用钱砸就是了。
现在深潭铁路就是这种情况,线路整修完之后,短时间内将速度提升到一定高度,楚江河并不反对,可长时间的保持这个速度运行,却不是楚江河的。
当然,如果真要这样做,也不是不可以,无非就是加大后期维修投入,线路一旦出现问题,就进行抢修,用这种办法,来弥补深潭铁路的不足!
赵宗荣陷入沉思之中,这个问题,他也思考过,如今楚江河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他不得不深思,很多问题,并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
其实赵宗荣也希望,。nt深潭铁路能保持高速行驶,但现实告诉他,这种概率极低,几乎是不可能。除非对现有的铁路大动手术,不过这种情况,更加是不可能。
因为楚潭铁路总局,不可能保证一条线路的时速,花费的人力物力,这不现实。
“这个我的确也有考虑到,而且深潭铁路还是以货运为主,客运列车极少,对速度的要求并不高。”赵宗荣沉思片刻道。
“所以在我看来,深潭铁路作为试验段,完全是没问题的,甚至打破160km/h的速度,也没问题,但长期保持这个速度,却是个问题。”楚江河道。
“恩,江河你说的对,不过我们现在的目标,是打破国内铁路的运行速度,同时大力的推广你设计的新型混凝土枕木和弹条扣件,以及60钢轨,好让全国的铁路,都能受益!”赵宗荣道。
对于赵宗荣这个目标,楚江河当然不会反对,不管怎么说,他也是给自己宣传专利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fgwsg……>;
第208章 历史的年轮()
十月十五,这一天,楚潭铁路局相当热闹。
一早,楚潭市的各大媒体,便来到铁路局门外,准备对此次深潭铁路试运营,进行一次跟踪报道。
除此之外,中央电视台也派来了记者,紧跟罗部长的脚步,来到了楚潭市。
在此之前,深潭铁路列车行驶速度准备突破160km/h的消息,早已在国内传开了,铁道部以及铁路系统的各级单位,都投来的目光。
甚至其他一些铁路局的领导,也以参观学习的理由,来到楚潭铁路局,希望能感受一番160Km/h的速度。
列车行驶速度一旦突破160Km/h,对国内的铁路行业,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变革。
楚潭铁路局外,一早便有数十名警察,在这里站岗,楚潭铁路局的成员,每一个都要警察证件,除此之外,还要邀请涵,没有邀请涵的人,连楚潭铁路局的大门都进不去。
院内,楚潭铁路局书记孙清华、局长黄长安,带着楚潭铁路局领导班子,早已在此等候部级领导的到来。
这次试运营,将从楚潭站出发,前往深市吃午饭,下午再乘坐列车,回到楚潭市,试运营一个来回。
众人站在院内,都在低声交流,原本排行靠后的副局长赵宗荣,被黄长安要求站到自己前面,不过赵宗荣委婉的拒绝了,依然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在黄长安前面,便是书记孙清华。
赵宗荣很清楚,这种时候,自己越发的要小心,因为当时提出用深潭铁路作为试验段的时候,院内的大部分人,都反对自己。
如今即将要成功,就连铁道部罗部长都亲自下来,虽说自己功劳占大多数,一旦试运营成功,自己的仕途,还可能再上一步,可在此之前,赵宗荣必须保持谨慎。
人群中,众人望向赵宗荣的眼神各异,这一次可以说是楚潭铁路局走在了其他各局的前面列车的行驶速度,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人群中,楚江河也站在后面,他现在的身份,是以一个新型枕木和弹条扣件专利人的身份,参加此次试运营,这也是赵宗荣要求的。
上午八点半左右,几辆车缓缓地向楚潭铁路局驶来,
中间是一辆中巴,车上坐满了人。
其中,铁道部罗部长、副部长李天泽、铁道部各部门的随员,同时,还有第三设计院的一些老专家,乔天虹便是其中一人。
作为铁路系统内的设计大师,的确有资格参加这种划时代的一刻。
在大巴后面,跟随的是楚潭市市政府的车,车队楚潭铁路局大门后,在前方的大院内停了下来。
孙清华和黄长安等人,在车队前来的时候,便已经走上前迎接。
罗部长穿着一身正装,中等,微胖,看上去五十来岁,但楚江河却知道,罗部长实际年龄比黄长安还大,因为某些原因,一直没有退休。
众人互相握手打招呼,由于楚潭铁路局内部,能来迎接的,都是副局级以上,人数也不算多,唯独楚江河比较特殊。
当孙清华给罗部长介绍楚江河的时候,罗部长一侧的乔天虹开口道:“罗部长,他就是楚江河,新II型混凝土枕木和弹条扣件的专利人,此次深潭铁路试运营,敢挑战160km/h的速度,和他脱不了关系。”
罗部长面带微笑,平和道:“此前乔老多次和我提及你,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年纪轻轻,便为国家做出如此大的贡献,值得年轻一辈学习。”
至于专利人之类的东西,直接被罗部长忽略了。
“罗部长过奖了。”楚江河脸上露出激动之色,有些慌忙的和罗部长握手道。
在前世的时候,他和最出名的铁道部部长,都很熟悉,参与了国内绝大部分的高铁设计,因此,和部级领导见面,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可现在他毕竟只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听到铁道部部长夸奖自己,不表现出情绪激动,还以为自己看不起对方。
罗部长和楚江河说了几句,便在孙清华和黄长安的带领下,了楚潭铁路局的办公大厅。
此次试运营将在九点半开始,罗部长等人这么早前来,还要召开一个试运营前的会议,听取楚潭铁路局相关人员汇报工作。
楚江河走在人群后面,因为此次前来参加试运营的人员实在太多,不管是铁路局的成员,还是政府官员,地位都比楚江河高。
虽说刚才罗部长对楚江河夸奖了几句,众人对他还是没怎么在意,主要是因为,楚江河还是太年轻,不足以让人信服,尤其是铁路行业。
正当楚江河考虑,要不要跟随大部分到会议室去的时候,突然感觉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楚江河下意识的回头,发现一个身穿西装的中年男子,微笑着望着自己,中年男子不高,一头黑发,五官还算端正,在看到这张脸的时候,楚江河下意识的一愣,因为他感觉这张脸,自己哪里见过,可就是想不起来。
“你就是楚江河吧,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刘锋,武汉铁路分局副局长。”刘锋说着,伸手,笑道:“很高兴认识你。”
在听到刘锋二字的时候,楚江河浑身不由得一震,他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个看上去眼熟的人,居然是未来铁道部的掌舵人!
不过在楚江河的印象中,86年的时候,刘锋只是武汉铁路分局下属一个火车站的站长,同时还担任分局的常委,87年的时候,调到楚潭铁路局干了一年,88年底,再次调到武汉铁路分局,不过这个时候的刘锋,已经升迁到了武汉铁路分局的局长一职。
然而,此时此刻,刘锋却向楚江河自我介绍说,他现在便是武汉铁路分局的副局长?比前世的职位,似乎还高了一些。
历史的年轮,在自己重生之后,似乎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你好,很高兴认识了。”楚江河一愣之后,伸手和刘锋握手道。
楚江河前世在第三设计院的时候,和刘锋没少打交道,相互间非常熟悉,交情十分深厚,最后对方下台的时候,自己还感到一些惋惜,好在国家对铁路行业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每年都铁路行业拨付的资金,都是以千亿单位来计,到也没有影响国内铁路事业的发展。
因为在刘锋下台的前十年,国内已经了高铁世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意识到,大搞基建对拉动内需的性。
因此,即便刘锋下台,国内的铁路建设,也没有停止,甚至在楚江河出事前期,国家还推出了高铁走出国门的政策。
可楚江河却清楚,如果没有刘锋,未来国家的铁路发展,至少要滞后二十年!当年,市场换技术,汽车行业没有完成,但铁路行业,却被刘锋真真切切的完成了!
“江河,说实话,我自幼是个火车迷,16岁便在铁路上工作,看着火车在铁轨上奔跑,感到很亲切。听说你是此次新型混凝土枕木和弹条扣件的设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