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哥说的在理,我们四房也去淋坟头!”
杨华明赶紧站了出来,为三房摇旗呐喊。
“做人不能忘本,咱的命,都是祖宗给的,咱要尊重祖宗。”杨华明道。
杨华林看着倒戈的杨华明,恨得牙痒痒。章节内容结束……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1020章 孤坟;禁忌()
“既然要淋,那要我说啊,索性把咱爷奶边上那座小坟也一并淋一下得了!”
杨华林扯了扯嘴角道。
这话一出,老杨头和谭氏的脸色都变了。
尤其是老杨头,那脸顿时黑成了锅底。
“老二你扯什么犊子!”老汉愤怒道。
“那座坟,是村南头你岳丈家的,跟我们家没干系!”老汉接着道。
杨华林看到老杨头这反应,心里暗自高兴。
那座孤坟,是老杨家的一个禁忌。
没错,他今个就是要故意说出来,让大家不快的。
“爹,你这话可就说的不在理啦!”杨华岭笑嘻嘻道。
“那座坟里面,埋着的虽说是我岳丈的亲娘。”
“可那女子,年轻时候可是跟我爷做过妾的呀。”
“既然是妾,那可不就是咱老杨家的人么?”
“如今永仙考中了秀才,咱要祭祖昭告祖宗,自然也得让这个妾也乐呵乐呵呀”
“乐呵你个头,你给老子闭嘴!”
老杨头直接喝断了杨华林的话。
“那座坟里面,埋的就是个不知检点的女人,不守妇道,勾搭堂姐夫,挑拨你们爷奶夫妻感情,还以死相挟,是杨氏一族的耻辱!”
“像这种女人,就算死了,也不会有脸埋进老杨家祖坟。”
“给她烧香?淋坟?”
“哼,就算她曝尸荒野,被山里的野兽财狼啃噬尸骨,咱也不能怜悯!”
“往后,谁要是再敢提给那座孤坟祭祖的事,就不是我老杨家的人!”
老杨头愤怒至极,一口气说完这么多,脸膛都涨成了紫红色。
在那大口的喘着粗气。
杨华安赶紧送上一碗热茶,一边数落杨华林:“二弟,你看看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回头把咱爹气坏了,这年节跟下你来服侍?”
杨华林翻了个白眼,双手筒在袖子里,不吭声了。
祭祖的事情暂且定夺了下来,不过,众人却是不欢而散的。
回来的路上,杨若晴又再一次从杨华忠那里,听到了一些关于那座孤坟的事。
以前杨华忠也说过,不过说的不是太多,她也忘得差不多了。
这回重新再听一遍,她心中已有了个大概。
老杨头的爹,也就是她的曾祖父,年轻的时候是个大帅哥,并不姓杨。
她的曾祖母,是长坪村一个杨姓地主家的独生女。
曾祖父入赘了曾祖母家后,成亲五年都没能生下一儿半女,问题好像是在曾祖母身上。
家里的家业没人承接,急了。
于是曾祖父就想着去借别的女人的肚子生个娃。
刚巧曾祖母有个本家堂弟媳,那女人,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标志。
在娘家哪的,姓啥叫啥,杨华忠不晓得。
只晓得是曾祖母的堂弟去镇上赶集,带回来的一个女子。
不过据说很美很美,走在村里勾一勾手指头,笑一笑,一条街的男人都掉了魂儿。
曾祖父的魂儿,自然也掉了。
两个人顺理成章的滚到了一块儿。
可是那个堂弟媳也没怀上身子,照理说,曾祖父该掉头去找别的能怀的呀。
可两个人已经折腾出感情来了,还被族人在牛棚里逮住了。
一番大闹后,那女人最终还是进了曾祖父的家门做了妾。
过了大半年,五年没动静的曾祖母突然生了个孩子,那孩子就是现在的老杨头。
曾祖母生了儿子,那个女人又被撵出来了。
她又被原来的男人接了回去,还生了个儿子。
那个儿子,就是村南头的小老杨头,二妈杨氏的亲爹,杨若兰的嘎公。
后来又过了个一年半载,那个女人怕是忘不掉曾祖父。
又许是看着曾祖父和曾祖母进进出出成双入对的,折磨得心性都要发狂了。
在那一年捡棉花的时候,她拿了一根绳索跑去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屋里,挂死了。
后来她的坟就埋在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坟边上。
老杨头这边是看到那坟就憎恶。
而小老杨头那边,也觉着这娘丢了脸。
那坟就成了无主孤坟,几十年过去了,逢年过节也没人去祭拜。
风吹日晒,土石都塌了,坟头变成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土包,也没人愿意去打理一下。
“哎!”
杨若晴暗暗叹了口气。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傻女人。
自己有男人,有家室,还非要跑去跟别人的男人乱搞男女关系。
这本身就是错的。
后面还在错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后钻了牛角尖把命给搭上。
傻,太傻了!
身为女同胞,她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东厢房。
众人都走了,就剩下老杨头和谭氏。
老杨头喝下了谭氏递过来的茶,火气才稍稍压下去几分。
谭氏坐在一旁,眼睛看不见,可心里那八卦的火花却也在熊熊燃烧。
“我说梅儿爹,你也真是的。”
“不就是一座孤坟,埋着那么一个没脸没皮的女人嘛,是你上一辈的恩怨,又不是你自个的。”
“你犯得着为老二挑起的那话,气成这样?”谭氏劝道。
老杨头看了眼谭氏,没好气道:“你懂个啥?那女的,我恼死她了!”
“啊?她稀罕的是你爹,又不是你,要恼,也是你娘恼她,你恼个啥嘛!”谭氏道。
老杨头皱眉。
“当着孩子们的面,有些话我不好说。”老杨头道。
“今个说起这事儿,我索性跟你说了吧,你莫要出去外道。”
听到老杨头要说上一辈的那些破事,谭氏身为老女人,也来了劲儿。
“咱俩谁跟谁啊,你说,出你口进我耳。”谭氏道。
老杨头看了眼外面,确信没人经过,这才压低声说起了当年的事。
“前面那些事儿,从前跟你说过,就不再说了。”老杨头道。
“我就说后面的。”
“那女人被我娘撵出去后,脑子就不大好,有些疯癫。”
“我听我娘说,小时候我躺在摇篮里,她就溜进来摇摇篮,好几回还把我抱出门,把我爹娘差点吓死了。”
“后面我长大一些,应该就跟咱孙子小安那般大小。”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回我在屋里睡觉。”
“那疯女人冲进来,抱着我,还要我喊她娘”
“太吓人了,我都被吓哭好几回”
“后面我娘跟我爹那说,那回我爹娘躲在我屋里床后面。”
“那女人又跑进来要抱我,我爹娘冲出来,一顿打。”
“我爹还警告她,她要再敢来我们家,就打断她的腿,再撵出长坪村。”
“打从那回后,她就再不来了,过了半个月不到,就吊死了,晦气”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1021章 鱼汤的鲜美()
“吊死鬼最大,听说死了变厉鬼,脖子上还套着根绳子。”
谭氏有些惊恐的道,下意识抬手抚了下手臂,有点发凉。
老杨头摇摇头,又拿起手边的旱烟杆子,重新塞回了嘴里,吧嗒着抽了起来。
谭氏则摸索着来到了八仙桌那边,开始收捡几房送来的礼品。
该藏的藏,该塞的塞。
该给梅儿留着的,全留起来,忙得不亦乐乎。
腊月忙年。
上昼,日头晴好。
杨若晴帮着孙氏在后院水井边杀鱼洗鱼。
这些鱼,都是杨华忠一大早去镇上买回来的,清一色的草鱼。
每一条都有五六斤重,买了七八条家来。
“晴儿,这些草鱼都是用来做咸鱼的嘛?”孙氏一边宰杀边问。
杨若晴也忙得手脚不停,闻言看了眼脚边大盆里的鱼。
“留一条最大的草鱼晌午红烧新鲜的吃,其他的全部做咸鱼干。”她道。
孙氏道:“好嘞!”
“鱼肚子里的鱼籽全取出来,回头跟晌午的鱼块儿一道儿下锅煮。”杨若晴又叮嘱。
孙氏笑着点头。
母女两个把大鱼杀了,洗干净,再把一条立体的鱼剖成一张平面图。
里里外外抹上盐,用事先准备好的竹签子顶住鱼的两侧。
最后往鱼嘴的地方栓一根粗麻绳,挂到院子里的横竹竿上,进行晾晒。
看着这一条条大鱼被挂了上去,在腊月的暖阳下,少数没有刮干净的鳞片泛出淡淡的金色光芒。
杨若晴很是高兴。
孙氏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如今这日子好过得,就跟在做梦似的啊。”孙氏忍不住道。
“搁在从前,做梦都想不到咱过年,还能腌这么多咸鱼。”
“我记得有一年过年,那会子还没分家,年夜饭上就一条筷子长的鲫鱼。”
“你奶还不让大家下筷子,说是要留着正月初一初二来亲戚用,哎!”
忆苦思甜,孙氏轻摇着头,脸上一脸的感慨。
杨若晴仰头打量着这一条条大鱼,唇角勾起愉悦的弧度。
“这些鱼晾晒成咸鱼干了,回头保管得当,能吃到四月份呢!”她道。
孙氏赞同的点头。
“对了晴儿,那香肠今年还灌吗?”她问。
杨若晴道:“灌啊,铁定灌!”
孙氏道:“那就好,去年咱家灌的香肠不多,都没让你嘎婆他们尝到鲜儿,今年咱多灌一些。”
杨若晴欣然一笑:“这事儿啊,娘就甭操心了。”
“我已跟大舅妈那打了招呼,回头那些猪场子我全要了。”
香肠是好东西,家里几个弟弟妹妹都爱吃。
送去几个酒楼做食材,又是招徕顾客的一大亮点。
母女两个回到水井边,把晌午准备烧的那条大草鱼给剁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
合计着待会晌午一锅烧了,然后给嘎婆,老杨头,骆铁匠,还有长庚和大牛这些人家都送一碗去。
“娘,姐,咱村来了好多外乡人”
小安几个蹦蹦跳跳跑来了后院,都很兴奋的大喊着。
孙氏抬头慈爱的看了小安一眼:“来了就来了呗,瞧你这跑的满头汗,快过来,娘给你擦擦。”
杨若晴则抬起头问小安:“都是些啥样的外乡人啊?去谁家的?”
小安道:“一个个老高老大,还有个老伯伯,他们去了里正伯家。”
老高老大?还有个老伯伯?
杨若晴突然就想起了前几日在望海县城遇到的那支从大辽过来的商队。
当时那个为首的阎姓老伯还跟她这打听长坪村怎么走来着呢!
还想再问点啥,擦过了汗的小安,早已欢呼着又跑去了前院。
算了,回头得空了再去看看吧。
接着洗鱼。
母女两个来到灶房,准备烧鱼,刚好杨华忠回来了。
汉子刚从村里过来,也晓得了这事儿。
“听他们说,是从北方大辽国过来的一伙客商呢,这会子在里正家。”
“里正伯把村里几个族老都请过去作陪,对了,先前还把晴儿爷和村南头的小老杨头他们也都找过去了。”
汉子把自己听到的,原原本本跟灶房里的妻女说。
孙氏讶了下,“那伙辽国的客商来咱村做啥?莫不是有啥大事吧?”
妇人胆子小,从前担惊受怕的事与多了。
这会子乍然听到这事儿,忍不住就往不好的方面去想了。
杨华忠赶紧道:“晴儿娘你莫慌。”
“看那些客商,一个个和和气气的样子。里正还把几个村老都请去了,指不定是要给咱修桥铺路也说不准呢!”
汉子赶紧安抚道。
孙氏半信半疑。
这时,一直没出声的杨若晴道:“娘莫慌,我也跟爹想到一块去了。”
接着,她把自己前几日遇到阎姓老者的事儿跟两口子说了。
“指不定就是他们来咱村了。”她道。
大锅烧鱼,用农家最原始的法子来烹饪。
咸,辣,把鱼汤的鲜美熬出来。
估摸着鱼的火候差不多了,孙氏找来好几只碗,分别往碗里装了鱼块鱼籽和汤。
准备给几个亲戚朋友家送。
老杨家后宅。
杨若晴送鱼过来的时候,东厢房门口,谭氏坐在那晒日头,老杨头不在。
“奶,我爷还没家来?”她问。
谭氏没好气的道:“谁晓得呢,半上昼就被里正给叫去了,也晓得是要说个啥事儿,饭都不让回来吃”
杨若晴没兴趣跟谭氏那絮絮叨叨,跟她说了鱼的事儿,转身回来了。
一家人吃了一顿丰盛的晌午饭,全鱼大餐。
到了夜里,老杨头打发杨永青过来传话。
“三叔,爷让你们赶紧去老宅,有事情要说,越快越好!”
撂下这话,杨永青拔腿就跑了。
杨华忠和孙氏面面相觑。
杨华忠皱眉:“昨夜不是才刚召开过家庭会议吗?这么急,出啥事了?”
孙氏也是一头雾水。
杨若晴道:“去看看不就晓得了嘛,走吧爹,咱一道儿过去。”
孙氏留在家里照看大安小安他们,父女两个打着灯笼进了村。
老宅的东厢房里,杨若晴和杨华忠赶到的时候,杨华安,杨华林,杨华明,刘氏他们全都到了。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第1022章 翻脸比翻书还快()
杨若晴一眼扫过去,把这些伯伯叔叔们的反应看在眼底,猜测他们跟自己一样。
都是急吼吼赶来,并不知情。
“爹,老三他们来了,人来齐啦,这下您可以交待事情了吧?”
杨华安把目光从杨华忠和杨若晴父女两个身上移回去,跟老杨头那道。
老杨头含笑点头,他把嘴里最后一口旱烟抽完,吐出一圈烟雾后,出了声。
“今个夜里把大家伙召集过来,还是要说说祭祖的事儿”
“爹,昨夜不是说过了嘛?咋还说呢?”杨华明心直口快,忍不住问道。
“你爹说话,你个兔崽子甭打岔。”
谭氏在一旁嗔了句。
老杨头却不见半点恼色,相反,红光满面。
“老四啊,你这性子太急躁了,等爹我把话说完嘛!”
老汉哈哈一笑,接着道:“我今个想了又想啊,觉着昨日老二那话在理。”
“咱老杨家人,最是尊重祖先长辈的。”
“尤其是在永仙考中了秀才,这样喜庆的事儿下,更要跟老杨家祖上烧香磕头报喜啊!”
“小坟里的那位,是你们曾祖父的妾,虽然她没给咱老杨家留下一儿半女的。”
“可她伺候过你们曾祖父和曾祖母一场,进了咱老杨家的门,也就是咱老杨家的人,死了也是咱老杨家的鬼。”
“所以呀,今年这祭祖,我打算好好的,热热闹闹的搞一场。”
“那小土坟,咱也要给它淋土,再给装个石碑,石碑上刻点啥什么的”
老杨头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
完事儿了,坐在那,抽着旱烟,等着面前的一众儿孙各抒己见。
屋里的众人听到老杨头这提议,一个个都懵逼了。
昨日可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