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13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翠儿的眼睛里都是装不下的惊奇,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好的院落。

    这灶房,比她家的堂屋还大。

    屋子里的家具摆设,都让翠儿大开眼界,同时,也更加的自卑了。

    自己真的是山嘎达里的土包子啊。

    夜里,王翠莲和杨若晴烧了一桌子的好菜,招呼孙家人和杨华忠他们两家过来吃夜饭。。。

    翠儿也被杨若晴郑重邀请过来了。

    此时,骆宝宝已经顺利度过了水痘的风波,小丫头穿着粉色的绵绸小花裙子,梳着双包髻,脖子和手腕上都带着银项圈银手镯,眉心点着一点朱砂,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时,那真的如同年画里走出来的莲花童子,灵动,且仙气十足啊。

    她挨着顺儿的给杨华忠等长辈问好,然后又被杨若晴介绍给翠儿。

    “这是你的翠儿姑姑,孙家沟那边大公公家的孙女儿,往后就住在你嘎婆家了。”杨若晴微笑着道。

    骆宝宝目光一亮,歪着小脑袋看着翠儿,甜甜的叫了一声姑姑。

    翠儿腼腆一笑,轻声应了。

    然后骆宝宝抱着杨若晴的脖子,贴着她耳朵低语了两句。

    杨若晴挑眉,“你当真这么觉着?”

    骆宝宝认真点头,又瞄了一眼翠儿,骆宝宝红了小脸,也扭捏着笑了。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3212章 要乱了() 
“说啥呢?娘两个偷着笑,也说出来让咱笑一笑呀?”

    大孙氏打趣道,眼睛往骆宝宝身上瞟。

    这个小丫头,人小鬼大,跟人精儿似的。

    骆宝宝朝大孙氏那里咯咯笑,道:“这是我和我娘的秘密,不跟跟大舅奶奶说哦,大舅奶奶见谅。”

    然后,小丫头还从杨若晴的怀里挣脱出来,小手牵着裙子的两边,对大孙氏敛衽行礼。

    “唉哟,这么有模有样的行礼,我这做大舅妈的要是不能见谅就真的连孩子都不如了,这小丫头片子,还真是鬼精鬼精啊,竟然让我挑不出错儿来。”

    大孙氏笑着道,忍不住抬手往骆宝宝的眉心处轻轻点了一下,眼角眉梢都是疼爱。

    边上的孙氏他们就更不用说了,一双双眼睛落在骆宝宝的身上,都是疼爱。

    杨若晴站起身来,招呼众人坐下,然后又拉着翠儿过来。

    “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都是自己人,不要拘束。”杨若晴道。

    翠儿腼腆点头。

    杨若晴便转身去准备摆筷子和碗,拿烧酒给男人们喝,拿果酒和冰沙绿豆汤给妇人和孩子们解暑。

    转身之际,视线掠过在场的几个同龄女孩子。

    小花,小朵,小洁,翠儿

    这四个女孩子都差不多的年纪,除了小洁小一点,十三岁,其他几个全都满了十四岁。

    骆宝宝这小家伙眼光还真是锐利,一眼看过去就跟杨若晴这给出了一个‘榜首’。

    那就是四个亭亭玉立的女孩子里面,翠儿是最漂亮的。

    嗯,这几个女孩子里面,如果没有翠儿,小朵应该是姿色最好的,其次是小洁。

    小花的长相很普通,主要是憨厚朴实,温顺可亲。

    娶妻娶贤,大安娶小花,杨若晴和孙氏他们反正是很满意的。

    接下来就是给小朵和翠儿小洁三个留意好人家了,慢慢来,还有两三年的时间。

    这一顿夜饭,菜品可是一点都不比年夜饭差。

    也是大家伙儿这好几天来,吃得最饱最过瘾的一顿。

    翠儿就这么在杨华忠家安顿了下来,杨若晴怕她无聊,让她和小朵一块儿跟着萍儿做针线去了。

    白天几个女孩子结伴来杨若晴家的大院子里,跟萍儿一块儿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做针线活。

    说说笑笑,倒也热闹充实。

    孙家人也收拾了悲伤的情绪,大杰回了县城的书院接着攻读去了,大孙氏和大舅打理猪圈。

    小洁帮着黄毛操持家务,照看老孙头。

    饥饿依旧笼罩着十里八村,大磨回来说,学堂的院墙又有被刨的痕迹。

    杨若晴请了工匠把学堂的院墙加固了的同时,又请了玉枝的公公和老孙头过来一起护校。

    让老孙头一起帮着护校,主要是老汉刚刚失去老伴儿,一个人待在屋子里,难免触景伤情。

    大孙氏要接他过去新宅子那里一块儿住,老汉又死活不乐意。

    说要守着这老院子,这里是他跟孙老太住过的地方。

    看着日渐消瘦的孙老汉,大孙氏没辙,私下里找到了杨若晴,杨若晴给安排了个差事,让嘎公有事做,以此来冲淡哀思。

    七月流火。

    往年的七月,大家伙儿都躲在屋子里避暑,村前村后都是蝉的叫声。

    今年这七月,没了蝉的叫声。

    为啥?

    哪里有蝉的叫声,哪里就有一大拨人拿着网兜在那等着。

    小孩子爬到树上去抓,又或是在有蝉出没的地上某个小洞那里,拿根小树枝进去捣,运气好的话,能搞好几串肥肥大大的蝉出来呢。

    放到锅里炸,饿极了的时候,这点荤腥对一家人来说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呢。

    至于村前池塘,村后河里,那里面的鱼儿估计也早就被捞得一条不剩了吧。

    莲藕鞭子,菱角,还有很多能吃的水草,水里的菜,全都被捞出来果腹。

    在这种情况下,骆铁匠的鱼塘就更要加派人手了,白天,夜里,骆铁匠和几个合伙养鱼塘的人都轮班在那里守着。

    “镇上的米粮价格现在都成天价了,都不再是论斗和升来称量,现在都是照着斤两来卖。”

    傍晚的时候,大家伙儿在村口的老枫树底下纳凉的时候,前任里正王洪涛忧心忡忡的道。

    “今个我去镇上,打算买点米回来熬粥,那米粮铺子前面排了长龙,没有关系的还买不到。”

    听到王洪涛这话,纳凉的人群中随即就有人附和道:“可不就是嘛,我前几天也去镇上了,这当口就算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上米,好多人还得去巴结那米粮铺子的伙计。”

    “哈哈哈,戏文里都只说宰相的门房三品的官,没想到这米粮铺子的伙计也这么吃香了。”

    “还别说,我娘家一个侄女,是他们那村的村花。”

    “之前大灾荒没来前,媒人踏破了门槛,村前村后的后生都没谁能入她的眼。”

    “这会子,嫁给了一个在米粮铺子里做事的伙计,那伙计,丑得要死,可人家在米粮铺子做事啊,方便啊,这会子一堆人要找后门托关系买米,还得给那伙计塞红包”

    “唉哟,你娘家的那个村花好歹还是嫁了个伙计,丑就丑一点,我还听说啊,这大灾荒的时候,开米粮铺子的那些掌柜们真是赚了个飘满钵满。”

    “有个掌柜一斗米纳一房小妾,整整纳了七个,全都是清一色十六岁朝下的,花骨朵似的姑娘呢!”

    “而那个掌柜自个,都四十开外了,这不是老牛吃嫩草,多糟蹋人家姑娘啊!”

    “也不能说糟蹋,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那些给人做妾的年轻女孩子,还不是为了给家里换两斗米,养活家里的兄弟”

    “哎,这大灾荒的时候,有钱人家照样有吃有穿,就是苦了咱这些穷苦老百姓,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官府也一直不发赈灾粮,怪不得说河兰州那边乱了,再这么下去,咱这也要乱咯”

    老枫树底下,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这些吃穿问题。

    杨若晴的寝房里,吃过了夜饭,泡过了香皂花瓣澡,她换了一身雪白的低领软凉绸睡衣,歪在床上随手翻看着手里的扎记。

    身下,是竹子编制的凉席,很是清凉。

    凉风习习,帐幔轻舞。nt

    :。:

第3213章 不做滥好人() 
村里人议论的那些东西,杨若晴一清Щщш。。lā

    现在外面,不仅仅是米粮,一切跟吃有关的物资价格都在蹭蹭的往上涨。

    但相比较零嘴那些,米粮这块因为是维系的根本,是老百姓们的刚需,所以价格涨得是最快,最离谱。

    整个清水镇的米粮铺子,已经倒闭了好几家,现在全镇市场上的米粮基本是控制在两三个掌柜的手里。

    他们囤货居奇,明明仓库里有很多的粮食,却非要做出一副粮食紧缺的样子,每天开仓放一拨出来卖。

    让那些饿得哇哇叫的老百姓们排长队,从早到晚的排队去买。

    而且开仓后就卖半天,然后就关门,说今天的份额卖完了,让大家要买的话明日赶早。

    这就好比现代的时候,某些城市楼盘开盘那样,还得预定,抢购,摇号,让大家挤破头

    不同的是,楼市很多时候紧俏的是销售商导演出来的假象,而这会子米粮却是真正的奇缺,是刚需。

    当然了,镇上那些大户人家,告老还乡的官员们,养尊处优的乡绅,以及村子里的小地主这类人群,他们是不受影响的。

    真正受影响的是广大的穷苦百姓。

    “现在大家伙儿都吃不饱肚子,好多人家都开始琢磨着卖田地了,还有一些人家打算卖儿卖女,”

    “身为长坪村的里正,我真的没脸去见乡亲们啊,这饭菜,也没心思吃了,拿过去吧!”

    隔天吃早饭的时候,杨华忠看着孙氏放到面前的一碗红薯稀饭,还有盘子里的两只大大的白面馒头,叹了口气,把碗推到了一边。

    身为一家之主的杨华忠没有心思吃,孙氏又怎么有心思吃呢?

    同理,爹娘都不吃,身为子女的杨若晴和小花小朵就更不可能吃了。

    大家都跟着放下筷子,桌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孙氏叹了口气,道:“天灾,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这跟你这个里正没关系啊。”

    “何况,咱家那么多田地,今年颗粒无收,咱家才是受灾最严重的,咱的这些吃食,都是晴儿送过来的,也不是咱自家仓库里的,咱也没辙啊”孙氏道。

    杨华忠愁眉紧锁,汉子道:“道理我晓得是这个道理,可是,看着这一家家一户户,老的饿得下不来床,小的饿得哇哇的哭,”

    “好多人家原本就没三五亩田地,如今都在变卖,”

    “这当口买卖田地价格低贱得可怜,二等的田地往年要四两银子一亩,如今二两银子就能买到。”

    “而镇上米粮铺子里,一斤最最低档的大米,也要五十文钱一斤,”

    “那种米里面,一小半都是沙子,稍微好一点的米,一百文一斤。”

    “卖掉一亩田换个二两银子,也就卖二十斤沙子少一点点的米,二十斤米,一家老小数着米粒下锅,顶多也就两个月。”

    “村里有亲戚的,去投奔亲戚去了。没门路的,就在琢磨着卖田地,卖完田地就要卖闺女了,卖了闺女保全儿子,前几天有人伢子去了李家村,带走了四五个女娃娃”

    听到杨华忠的话,孙氏的眼眶就红了。

    “这些事儿,听着都揪心啊,晴儿,我看后院那米缸里还剩下一些米,要不从明日起,我来熬红薯稀饭,每天在村口布施一回吧?你觉着呢?”

    那年洪灾的时候,孙氏和大孙氏她们也是这样,每天家里熬了稀饭,划着船送去村南边那片被困在‘孤岛’上的乡亲们吃。

    但这回,杨若晴却直接摇头拒绝了孙氏的提议。

    “我不赞同布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杨若晴道。

    “一,咱家现在库存的米粮也是有限的,大难当前,我首先必须保证咱们家里人不挨饿。”

    “其次,还有酒楼那块,伙计们是为我做事的,酒楼不能倒,那是咱安身立命的根本。”

    “第二方面,我之所以不想布施,是不想助长大部分村民们的依赖心。”

    “有句话叫斗米恩升米仇,那一年洪涝的时候,我还清楚的记得娘你和大舅妈她们每天两趟的往返孤岛给受灾被困的乡亲们送粥送馒头。”

    “那多么被困的人,真正懂得感恩的,有几个?”

    “大部分人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就等着你们去送吃送喝,到最后还嫌弃白面馒头不好吃,让你们换肉包子,又说小米粥喝多了嘴巴淡,让换成粳米的,糯米的也行,糯米里面最高抓几把红枣”

    听到杨若晴说起那时候的事,孙氏也是苦笑。

    “有些人哪,就是这样,喜欢挑三拣四。”孙氏道。

    杨若晴道:“所以啊,经过那一回后,我就不赞同布施了,到时候你今个布施了,明个呢?”

    “这个月布施了,下个月呢?”

    “朝廷的救济粮不晓得啥时候能下来,就算弄到了救济粮和稻种,新稻成熟入仓也得到明年六月,这中间还有大半年呢,”

    “这大半年里,咱总不能一直养着他们吧?咱养不起啊,官府都不养,咱就更没那个能力和义务去养了!”

    听完杨若晴这番话,孙氏也是默默点头。

    “确实是这个理儿”她喃喃着道。

    杨华忠的脸色也不太好看,因为这些事儿,他还是头一回听到。

    当年洪灾的时候,他正忙着在外面挖河渠来排水,家里这块的事儿他顾不上。

    “这些事儿你们从前咋都不跟我说?”杨华忠问孙氏和杨若晴。

    孙氏道:“那当口你也是忙得有家都不能回,这些事儿不想说,省得你听了心烦。”

    杨华忠有些不悦。

    小花道:“爹,娘,姐,有句话我不知当不当讲,可不讲出来,我心里也不痛快!”

    “不痛快就更要讲!”杨若晴道。

    小花道:“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波人跟我这打听了,问咱家啥时候布施?”

    “啥?”杨华忠皱眉。

    “还主动问了?”他又问。

    小花点点头,“不止是问我,还问小朵呢。”

    “全都是村里那些懒汉懒婆娘,就伸长着脖子等着呢!”

    杨华忠的眉头皱得更紧,孙氏也是哑口无言。

    杨若晴冷笑。

    “咋样?这就是人心!”杨若晴道。

    “咱不做那趁火打劫的坏人,但咱也不做滥好人,布施的事不要再提了,不过,爹你可以去村里走一圈,跟大家伙儿说下,谁要卖田地的,来找我,我来买!”

第3214章 不赚黑心钱() 
“晴儿,好侄女,何必要跟大伯我抢生意呢?”

    堂屋里,杨振邦急吼吼凑到杨若晴跟前,赔着笑道。

    杨若晴吃着糕点,优哉游哉的道:“堂伯,你这话说的,你做你的声音,我做我的,有钱大家各凭本事赚,你怎么能说是我抢了你的生意呢?”

    杨振邦拍着大腿,“二等的水田,我出二两银子收,你来个四两银子,那我还收个屁呢?”

    “屁无色无形,要是堂伯你有那个本事收到,那我真心佩服你。”杨若晴笑嘻嘻道。

    杨振邦气得一个倒仰。

    然后,他看了眼身后,确定这会子这堂屋里就他跟杨若晴两个人在,杨振邦压低声道:“晴儿啊,大伯可是把你当亲闺女才跟你说,这回是个发财的好机会,”

    “那些水田,咱一口价,都二两银子收,有钱咱一块儿赚,为啥要多给钱给那些破落户呢?他们又不会念你的好,又不会把你当菩萨供起来!”他道。

    杨若晴勾唇,不语。

    心里却在想着,我杨若晴不做滥好人,但我杨若晴也不做落井下石的奸商。

    该四两银子的田,她一文钱都不会少给。

    该二两银子的田,她也一文钱不会多给。

    看到杨若晴不说话,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