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第1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若晴握住这样的一双手,心里真的不是滋味。
“晴儿啊,嘎婆好几日没见着你了,你娘说,你这几日都在操心小黑和福儿的事儿?”孙老太微喘着气儿,问杨若晴。
杨若晴点点头:“是的,他们被狗咬伤了,杨若荷他们又一直没个态度,我看不过去,就跟着一起讨公道。”
孙老太微笑着轻轻点头,“这是应该的,你做的对。”
杨若晴也微微笑着,打量着面前已经瘦的露出了尖下巴的孙老太。
“嘎婆,你想吃点啥?跟晴儿说,晴儿去做,我这几天得空了。”她道。
孙老太慈爱的笑着,对杨若晴道:“你有这份心,嘎婆就知足了。”
“嘎婆也不晓得患的是啥病,你娘和你大舅妈天天变着法儿的弄好东西给我吃,我却是吃肉不长肉,反而还掉肉。”
说着,孙老太松开杨若晴的手,去撸自己的袖子,还有裤腿子。
“你看,我从前这手臂,小腿可不是这样子的,你看看,如今这肉都掉光了,这皮都能掐起来。”
本章完
第3103章 该正经些()
杨若晴不忍щww。。lā
孙老太看着杨若晴,眼睛里掠过一抹忐忑,压低声问杨若晴:“晴儿啊,嘎婆问你个事儿啊,你可要跟嘎婆这说老实话。”
杨若晴勾唇,“嘎婆你说。”
孙老太道:“嘎婆得的到底是啥病啊?我问你娘,你大舅妈,他们都不跟我说,都说没病,可我不信。”
“一个人要是没有病,咋会吃这么多好东西还不见长肉的呢?”她道。
杨若晴心里咯噔一声响,怕啥来啥。
“晴儿,你跟嘎婆说,嘎婆是不是得了啥治不好的怪病啊?”孙老太又问。
“嘎婆,你别瞎想了,咋可能呢!”杨若晴微笑着道。
孙老太道:“你也不老实,你也跟着她们一块儿骗我?”
杨若晴道:“嘎婆,真没有,我咋会骗您呢?”
“您这个啊,其实不是病,是身上的火毒和炎症太严重了,算不得病,但得好好调理,长期调理才行。”杨若晴耐心的解释道。
孙老太半信半疑:“还有这样的事儿啊?”
杨若晴点头,“咱慢慢调理,一定会好的。”
杨若晴实在是没有勇气再接着编下去了,她怕等会自己一不小心眼泪掉下来,露馅了,让嘎婆察觉了就不好了。
于是,她帮着孙老太把袖子和裤脚放了下来,“嘎婆,我来帮你梳头好不好?”
“今个天气好,外面日头暖洋洋的,我给您梳个精神点的发型,推你去外面转转。”
孙老太微微一笑,“好啊。”
杨若晴于是起身来到孙老太身后,一手拿着木梳,一手轻抚着孙老太的头发。
老人家的头发估计得有个把月没有洗了吧,因为她生病不方便。
而这段时期又长期卧床,所以头发上有股不太好闻的气味。
这对于极注意个人卫生的杨若晴来说,这种气味若是换做别的老人家,她肯定早逃之夭夭了。
但此刻,她却乖乖的站在孙老太身后,任凭鼻息间充斥着这些气味,手里的木梳子一下一下,轻轻梳过孙老太的发间,将老太太枯萎,且有些蓬乱的头发一根根打理整齐
“晴儿”
孙老太坐在那里,也像个孩子似的,很乖,一动不动,只是轻声唤了杨若晴一声。
“嘎婆,我在呢,咋啦?”杨若晴赶紧问。
孙老太幽幽叹出一口气,沉默了片刻后,突然道:“要是嘎婆能闯过这个难关,你带嘎婆去县城转一圈,嘎婆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清水镇,还不晓得县城是啥样。”
梳子顿住,杨若晴道:“嘎婆,你要是想去县城,我这几天就带你去?”
孙老太轻轻摇头,“不,这会子身上不痛快,走不得,也吃不好,睡不香,去了也没心情玩耍。”
“等我好了,再跟你们去”
后面孙老太到底说了些啥,杨若晴没心思听了。
因为眼泪,早已将她淹没。
模糊的视线中,她帮孙老太把头发挽好,偷偷拿出帕子来把自己脸上的泪水擦干。
然后找来杨华忠为孙老太打制的那辆带着轮子的推车,杨若晴往推车上垫了一块柔软的垫子。
这当口,孙氏又过来了,听到杨若晴说要出去嗮日头,孙氏忙地过来帮忙。
娘俩个把孙老太扶到推车上坐着,孙氏又去找来一件外衣给孙老太穿,接着又去找一块毯子来要给孙老太盖在腿上,被孙老太推开。
“我就出去转一圈,晒晒日头,哪里用得着盖这么多东西哦。”孙老太笑着道。
可孙氏还是担心。
杨若晴对孙氏道:“娘,这会子都五月了,外面不冷。”
孙老太也道:“老古话说,吃完端午粽,寒衣高高送,冷天都过去啦,你就放心好了。”
孙氏方才把手里的毯子放了回去。
“我跟你们一块儿去吧?”她跟了上来道。
杨若晴道:“娘,你要是有其他事儿要忙就先去忙去,我推着嘎婆去对面新宅子那边走走,去路边转转,不多待。”
孙老太也道:“用不着那么多人跟着,有我晴儿就成了。”
孙氏道:“那好吧,晴儿你陪你嘎婆出去转转,一会儿就回来,我刚好趁这功夫把你嘎婆的屋子拾掇下。”
目送这祖孙俩出了院子,孙氏方才转身回来,妇人捞起腰间围着的围裙,悄然抹去眼角的泪水,回了屋子忙活起来。
杨若晴推着孙老太出了院子,先是带着孙老太去了对面孙家的新宅子。
大孙氏正在大灶房那里熬制猪食,大舅和小洁黄毛都在一旁帮忙。
看到杨若晴推着孙老太过来,大孙氏很是诧异,也很是高兴。
“娘你咋想到出来转转啦?真是太好了!”
大孙氏赶紧去洗了手过来扶住推车,其他人也都围拢过来,对孙老太嘘寒问暖。
小洁道:“奶,我正准备帮我娘熬完猪食就过去陪您呢。”
孙老太笑着抬手了下小洁的头,“嘎婆这没事儿,你现在是大姑娘了,是该学着帮你爹娘做点事儿了。”
小洁甜甜一笑,又转身去忙去了。
大舅对大舅妈道:“这里交给我们就成,你陪着娘到院子里去转转吧。”
大孙氏点点头,走过来扶住推车,推着孙老太往院子里阳光灿烂的地方走去。
一边走一边跟孙老太聊天,“娘你今个这头发扎得可真精神,整个人瞬间年轻了几十岁呢,这要是走在外面啊,别人还以为是谁家的小媳妇呢!”
孙老太笑了,“你呀,净说这些贫嘴的话,我都一把老骨头了,再咋涂脂抹粉也是老太太的模样啊!”
大孙氏道:“我是说真的嘛,谁敢拿你说笑了呀?娘你要是不信,尽管问晴儿,看我是不是在说笑。”
杨若晴也在一旁抿着嘴笑,闻言点头道:“嗯,嘎婆今个确实精神了呢。”
孙老太也笑了,脸上都是愉悦。
“你呀,总是有那些俏皮话来逗我开心,自己都快要做奶奶了,说话也该有个正经的了。”孙老太又道。
大孙氏凑到孙老太跟前,“有娘在,我就算九十九岁在你跟前也是小孩子啊。”
孙老太眯着眼睛笑,可这眼底却有些伤感和不舍的成分在。
“等娘不在了,你就不要这样说话没个正经的哦,自己都快要做祖母的人了,该正经些了。”
第3104章 最要紧的()
听到孙老太这番话,大孙氏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眶就红了。
但她硬生生把眼里逼了回去,并俯下身来抱住孙老太。
“娘,不准你说傻话,你要活一百零一岁,李神婆给你掐的呢!”
“你要是不信,尽管问晴儿,当时李神婆说这话的时候她也在场的。”大孙氏道。
杨若晴勾唇,用最大的力量去微笑。
孙老太也笑,“不用问了,我信。”
大孙氏又推着孙老太在院子里到处走了一圈,杨若晴跟在一旁。
孙老太道:“这一上昼咋也没看到你爹呢?死老头子跑哪去了呀?”
大孙氏怔了下,随即道:“我爹去镇上学堂找大杰去了,我做了一些肉丸子,他送去给大杰补身子。”
孙老太点点头,“好,叫大杰念书莫太累了,比起念书,求取功名啥的,身体才是最要紧的,他要是不信,就说着是奶的原话。”
大孙氏连连点头,“嗯,一定把话传到。”
孙老太又道:“这人哪,活蹦乱跳,能吃能走的时候,就想要去求取功名,利禄,金钱啥的,”
“只有像我这样病了,吃不得喝不得睡不好的时候,才会明白,啥都是浮云,只有一副好身体才是最好的本钱,也是最要紧的啊。”
听着孙老太的话,大孙氏和杨若晴都很认真的点头。
这是真话,也是最简单的道理,身体好,真的是最重要的,不曾经历的人,会对此嗤之以鼻。
只有当你经历过病痛的折磨,你才会明白这句话的真谛。
只是明白的代价太大太大。
“你回去接着忙你的吧,我让晴儿送我回去,我有点累了,想躺会。”孙老太又道。
大孙氏道:“娘,我送你回去。”
杨若晴道:“大舅妈你去熬猪食吧,我陪嘎婆回去就行了。”
杨若晴推着孙老太出了孙家院子,来到外面的大路上。
此时,是午后,阳光不错,路的两边都是稻田。
这一季的早稻早就种下去了,这会子,稻子长势不错,入眼之处一片青色。
田间还有在劳作的村民们,拔草,施肥,清理田埂地沟啥的。
庄户人家习惯在田埂上种黄豆,这样一来,等到暑天来临稻谷成熟的时候,黄豆也结了。
来田里收割稻谷,顺便拔几株带着豆荚的黄豆秧回去,晌午的时候用辣椒炒一盘青豆子,又或者用鸡蛋跟青豆子在一块儿做汤,给一家老小改善伙食,增强营养。
庄户人机望天收,也会就地取材,这是农耕时代的智慧,一代一代,在摸索和传承中点点滴滴传下来。
“晴儿,这会子我又突然不想回去了,你推我去那边稻田附近转转吧,看几眼再回去。”孙老太突然道。
“好啊。”杨若晴于是改变了方向,推着孙老太往那边的稻田走去。
“稻花好香啊”
孙老太饱饱的嗅着这稻田里飘来的气味,感叹道。
杨若晴微笑着,在孙老太的身旁半蹲下来,陪着她。
孙老太看着面前的稻田,道:“稻谷都要开始灌浆了呢,再过个把月稻谷就成熟了,这一季的新稻谷就要出来了,真好啊!”
杨若晴也是微笑着轻轻点头,“新米出来了,大家就不用挨饿了。而我看这稻谷的长势不错哦,要是老天爷接下来这个把月功夫里不连续的干旱,就跟这会子这样,这一季稻谷咱这还得丰收呢!”
孙老太道:“丰收好啊,穷苦日子不好过啊,我听说河兰洲那边干旱,老百姓都吃不上饭,纷纷往咱这边逃难呢。”
“大安和子川他们已经过去赈灾去了。”杨若晴道。
孙老太点点头,老人家还想在说啥,前面的水稻田里面,突然传来水花的响动。
“晴儿,那是啥玩意儿在里面动啊?”孙老太诧异的问。
杨若晴顺着那边望去,不禁笑了。
“是鱼。”她道。
“稻花鱼啊?”孙老太眯了眯眼,似乎想到了很久之前的事情。
“你娘和大舅妈小的时候,那会子我和你嘎公正当年轻力壮。”
“我们带着她们姐妹住在孙家沟,山里日子苦,可也有山里的乐趣。”
“每年插田的时候,你嘎公就会去山里的泉水里捉一些鲫鱼的鱼苗来,放在水稻田里养。”
“那些鱼就是靠着吃稻花长大的,咱山里人叫它们稻花鱼。”
“稻花鱼啊?我听我娘说过。”杨若晴道。
“我娘回回吃鱼的时候,都要跟我们这说呢,她说她长这么大,吃过的最好吃的鱼就是稻花鱼,还说嘎婆你用稻花鱼煮面条给她们姐妹吃,那是每年暑天最开心的时刻”
听着杨若晴的话,孙老太的眼睛眯了起来,眼角的每一条皱纹里,都流淌出回忆的美好。
久久之后,就在杨若晴以为老太太是不是要睡着了,孙老太再次开了口。
“好想再给她们姐妹做一回稻香鱼煮面条啊,我怕再不做,这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孙老太喃喃着道。
虽然后面这两句话声音极其的低,低到几乎只有她自己才能听到,可杨若晴却还是听到了。
没办法,谁让她的耳力异于常人呢。
“嘎婆,你在这等着,我去抓鱼。”杨若晴道,随即脱掉了鞋子,撸起了裤脚,下到了那边的水田里。
“晴儿你当心点脚下,莫摔着了。”孙老太叮嘱。
“放心吧嘎婆,没事的。”杨若晴笑着道。
到了稻田里面,这稻田里面的水都淹到了她的小腿肚子,黑色鱼脊背在水里若隐若现。
不一会儿,杨若晴就抓了好几条又肥又大的鲫鱼,用水草给串了鱼的嘴巴拎在手里,举起来朝路边的孙老太晃了晃。
“嘎婆你看,我抓了这么多呢!”
孙老太也眯着眼睛笑,“差不多就上来吧,水凉,当心着凉了。”
“好嘞,我这就上来。”杨若晴道,拎着鱼往回走。
在路过其中一株稻子的旁边时,她原本走了过去,却突然停下脚步又退了回来。
俯下身来,将那稻叶翻了一面放在眼前细细的看,眼底都是疑惑。
第3105章 一丝苦笑()
她忍不住伸出手指去,黏了一点那附着在稻叶背面的黑色东西在眼前细细的看,然后,她脸色大变!
“啥?”老杨头惊得手里的旱烟杆子都掉到了地上,分贝猛地拔高。
“晴儿你说啥?稻叶后面长了蝗虫?晴儿你确定吗?你认得蝗虫吗?”老杨头跌声问。
杨若晴很是肯定的点点头:“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绝对是蝗虫,只不过现在还没有长大,是幼卵。”
老杨头的脸色惊变。
杨若晴接着道:“我一开始以为是特例,后来我又去其他地方找了,我发现那一片的稻谷全都有!”
老杨头整个人坐在凳子上,惊愕得嘴巴半天合不拢。
边上,杨华洲担忧的道:“天哪,前几添在县城,听到别人说北方河兰洲那一带,不仅干旱,还闹从灾!”
“很多地方颗粒无收,庄稼全都被吃完了,很多人吃不上饭,就去剥树皮,一座山的树都要被剥光了,还有的人挖观音土吃。”
“我原本还侥幸了一把,觉着咱这地儿真是不赖,不干旱也没虫。”
“没想到还是没逃过,这要真是蝗虫,那真是完蛋了,这一季的庄稼,甭指望了。”他道。
杨若晴不吭声,蹙着眉头坐在那里,脸色凝重。
老杨头就更是如此,一声接着一声的叹气,就连谭氏,脸上都一样的肃穆。
众人的反应让坐在一旁旁听的菊儿有些迷惑。
“晴儿姐,那蝗虫到底是啥样的虫子啊?听你们这说的好像比老虎还可怕呢,当真有那么可怕吗?”菊儿问。
杨若晴看着菊儿,嘴角挤出一丝苦笑。
“单只的蝗虫一点都不可怕,说白了就是一种虫子,吃庄稼的虫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