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闲人-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俊5彼劳龅囊跤罢嬲衷谕范ナ保志宓睦崴跃苫岵惶安徽牧飨吕础�
可是。他还是握紧了手中的长枪,这是他人性中与凡夫俗子稍有不同的闪亮。
怕归怕,但,不逃避,也不妥协。
艰难地站起身,李素缓缓环视城头剩下的数百残兵,目光最后落在王桩身上。
王桩身上的伤也不少,大小二十余处。长长短短的刀口布满前胸后背,横七竖八。整个人已有些椅了,孔武有力的身躯此刻竟如迟暮老人般佝偻。
李素的目光充满了愧疚,王桩却毫不在乎地朝他咧嘴一笑,一如往常般憨厚无害。
“建功立业,嗯后悔不哭着喊着跟我来西州,一门心思琢磨建功立业,封官封爵的,结果把命赔上了,这笔买卖你亏大了。”李素大笑。
王桩也笑:“不后悔。你莫忘了,我也是大唐府兵,还是陌刀营的府兵。守土抗敌是本分,死在这里,陛下不会亏待我爹娘的,唯一的遗憾是没能让婆姨给我留个种,想想就糟心,不过幸好家里还有老二老四,王家绝不了后。”
李素笑着拍拍他的肩,或许敲拍到伤口,王桩疼得直吸凉气。
转过身看着郑小楼。李素也朝他笑了一下。
郑小楼表情仍旧跟茅坑的石头似的又硬又臭,连眼神都是那种斜眼乜斜的欠抽样子。
李素叹了口气:“当初我救你一命。今日你便当还给我吧,一啄一饮。因果相抵,下世有缘再做兄弟。”
郑小楼嘴角微微一勾,算是笑过,然后点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刀。
城外进军的鼓声越来越急促,李素握紧了手中染满了血迹的长枪,大喝道:“弟兄们,上路了”
搭弓,拉弦,仅剩的四十多个震天雷攒在手心,五百残兵像一棵棵永不倒下的青松,笔直地立于城头,用余生最后一丝力气,最后一丝意志,尽自己的最后一点心力。
进军鼓声越来越急促,城外仍旧是潮水般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整齐地列着阵式,只等最后攻城的号角。
出乎意料的是,鼓声在最急促的时候戛然而止,城外的敌军仍一动不动立于阵中。
良久,中军阵分开左右,让出一条宽阔大道,一个头顶包着头巾,身穿青色长袍的中年男子策马而出,不急不徐地朝城门行来。
离城们尚距一里左右时,李素眯着眼,终于看清了来人的模样,然后笑了。
将手中长枪斜搁在箭垛旁,李素长笑朝他远远抱拳行礼:“那兄多日不见,久违了。”
来人正是龟兹商人那焉,龟兹国相那利的堂侄。
那焉也不惧怕城头一支支对准他的幽冷箭矢,如入无人之境般单人单骑走向城门,甚至连走进了弓箭射程范围之内都毫不在乎。
一直到离城门十步,几乎喘息可闻的距离,那焉才勒住马,抬头仰望城头的李素。
未语先叹息,那焉黯然道:“李别驾,我原以为你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此时此刻不应该在这里。”
李素笑道:“别说是你,就连我都一直以为自己很聪明的,结果直到今日才发现,原来我并不聪明。”
那焉仰着头,看着李素的笑容,深深地道:“为何不走你很清楚,这座城守不住的,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守一座明知守不住的城,到底为了什么这不是你的为人。”
李素指了指身旁的数百残兵,笑道:“谁叫我身边这些人都不聪明呢,蠢笨这东西可能是传染病吧,我被他们传染了,他们不走,所以我也不走。”
那焉摇摇头:“李别驾,你我相识也有一年多了,抛开我们各为其主不说,你我至少应该是朋友,能否对朋友说几句真心话”
李素的笑容渐渐收敛,垂头看着城墙下的那焉,黯然道:“我走不了,死了太多人,他们都在天上看着我,看我会不会懦弱的掉头就跑,我走不了,若离开了,一辈子生不如死。”
那焉叹息不语,垂着头,看不清脸上的表情。
李素朝远处敌人中军阵的帅旗下瞥了一眼,忽然冷笑:“那兄,你们的主将让你单人单骑来到城门下,该不会是为了让咱们聊天叙旧的吧”
那焉抬起头,朝城头拱手道:“我奉主将阿木尔敦之命,来此有一事相求”
“那兄请说。”
组织了一下措辞,那焉缓缓地道:“西州,原本是高昌国的西州,李别驾,不争意气的说,你守这座城并没有占住道理,更不值得为这座城而死”
李素摇头道:“不对,西州城内建的是大唐的府衙,戍守的是大唐关中府兵,官员和百姓也都是唐人,所以,这座城是大唐的城。至于它是抢来的也好,处心积虑谋来的也好,那是高昌国主与我大唐皇帝陛下该商议的事,我们做臣子的职责,唯有为皇帝陛下戍边守土。”
那焉叹了口气,道:“不错,西州究竟谁属,那是国主和你们大唐皇帝陛下该商议的事,我军主将阿木尔敦遣我前来,只想告诉你一件事,从围城到今日,阿木尔敦一直用围三阙一之法,放开的那一面,是你们的生机,只要你们把西州让出来,我军绝对秋毫无犯,任尔离去”
李素的眼睛眯了眯:“你们主将的意思是”
“只要你们离开,让出西州城,阿木尔敦便任你们离去,他愿以真神的名义发誓,绝不追击,绝不杀戮,并且还给你们粮食和水。”
李素眨眨眼,道:“你们主将既然这么客气,何不索性客气得彻底一点,干脆撤军回国算了”
那焉摇头道:“西州,诸国主志在必得,它的位置太重要了,绝不能让它掌控在唐人手中。但是你们,大唐的守城将士,阿木尔敦不想为难你们,说是不想,其实是不敢,攻下西州已算是将天可汗陛下得罪狠了,若再屠戮他的勇士,阿木尔敦和西域诸国主都承担不起天可汗陛下的雷霆震怒”
李素冷笑:“已然死了四千多袍泽弟兄了,现在才说不敢得罪,是不是太晚了”
那焉摇头,很认真地道:“不晚,战归战,和归和,不是一码事,天可汗陛下能明白的,但若西域诸国对你们赶尽杀绝,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诸国主不愿为也,或者说,不敢为也。”
ps:新年快乐希望大家新的一年平安,健康。。
。
第四百二十九章 杀身成仁(上)()
那焉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这场战争快到尾声时,可以用一种双方都体面的方式结束它。
西州城,他们要了,李素和活着的五百残军,可以任其离开,绝不加害。
活着的只有五百人,已经对西域联军没有任何威慑力了,可以说,下一轮的攻城战里,五百人只会被潮水般的敌军碾压成齑粉,毫无悬念。
这个时候派那焉来说合,放李素和将士们一条生路,这是很明显的示好,示好的对象不是李素,而是李世民。
大唐终究太强大了,西域联军夺取西州之后,他们的脚步也只敢到此为止,因为他们惹不起大唐,惹不起天可汗陛下,拿下西州是因为出师有名,在这之前,西州是属于高昌的,拿回来问题并不大,之前的攻城战里,杀了那么多的大唐守军,也交代得过去,毕竟这是战争,战争不可能不死人。
然而到了最后,若还将仅剩的一位大唐天子钦封的爵爷和五百残军也灭掉,那就未免有些过分了,大唐这些年行事霸道,没事都能找出事来,杀了大唐天子钦封的县子,后果很严重。
所以,在最后一战的,最后关头,那焉出现了,带着使命出现在李素眼前。
“回长安,李别驾,你和将士们已尽力了,以五千敌数万,整整坚守了半月,五千守军最后只活了五百,身上个个带伤,已是战后余生之躯,任谁都不会责怪你们,大唐天可汗陛下更不会责怪,你们回去后只会升官晋爵,像挽扶大厦之将倾的英雄一样。接受长安臣民的欢呼拥戴,哪怕城池丢了,你们回去仍是体面的,光荣的,等待你们的只有满城赞颂与褒奖”那焉深深叹息:“李别驾,回去。天可汗陛下交托你的使命,你已做得很好了。”
李素已经很疲倦了,半边身子无力地倚靠在城墙箭垛上,嘴角的笑容仍如往常般懒散。
“天可汗陛下交托我的使命,是守住西州城,我,是西州别驾,不是被人打得抱头鼠窜的逃兵!”
那焉抬头,怔怔看着城头那位形容狼狈的少年。疲倦,颓靡,伤痕累累,可神情依旧倔强,眼中露出绝不妥协的坚毅,那焉忽然间意识到,自己无论怎样舌灿莲花,也根本无济于事。这位少年的意志,比泰山更稳。更硬。
“李别驾,相识一年多,你我算是朋友,难道你真听不进朋友一句劝告么?西州已不可守,何苦葬身于此,留着有用之身。来日复仇也好,一展抱负也好,天下任你驰骋,可是若你今日死了,那便死了。世间所有一切,与你再无干系。”那焉面容黯然,苦苦哀求。
李素缓缓摇头,随即转过身,环视城头上参差不齐的五百袍泽,大声道:“弟兄们,敌军主将说,放我们一条生路,只要退出西州即可,你们退不退?”
五百残军有的连站都站不起了,闻言顿时呆了一下,然后,有人露出犹豫挣扎之色。
沉寂许久,人群里忽然传出一道虚弱却坚定的声音。
“我不退!”
这道声音仿佛开启了洪水的闸口,很快,人群里传出三三两两的附和声。
“不退!我们是大唐的府兵,守大唐的城池,我们不退!”
“不退!凭什么要我们退?要退也是他们退!”
“对,咱们不退!”
最后,乱纷纷的表态如涓水入海,汇聚成异口同声的惊涛骇浪。
“不退!不退!不退!”
仿佛巨浪拍岸,余波不息,坚毅倔强的声音在茫茫沙漠中震荡传扬。
那焉站在城墙下面如土色,脸色不由自主地苍白起来,远处敌军前阵的军士被大唐守军的怒吼声震得一阵骚乱,整个前阵队列竟生生被吓得退了两丈才止住。
李素哈哈一笑,转过身时顺手抄起身旁的长枪,雪亮锋利的枪尖颤巍巍指住城下的那焉,李素神情一肃,厉喝道:“听清楚了吗?要战便战,勿复多言!”
那焉泪如雨下,脸孔迅速涨得通红,单薄的身子颤动半晌,不顾身后中军阵中的主将阿木尔敦冷冷的注视,忽然推金山倒玉柱,面朝城头扑通跪倒,大哭不已。
“李公壮哉!大唐勇士,壮哉!”
恭敬磕了三个头,那焉起身,朝城头投去深深的最后一瞥,似乎要将李素的音容永远印在心中,然后转身朝中军走去。
说合失败,谈判破裂,敌我之间已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
你死我活而已。
中军阵内迎风飘扬的帅旗下,阿木尔敦神情冷酷,眼中凶光毕露,沉思犹豫片刻后,很快做了决定,脸上杀机一闪,右手忽然高高举起,然后,狠狠挥落。
军令已下,号角吹响,前阵轰然向前推进。
李素站在城头惨笑连连,怕死,舍不得死,可终究还是义无返顾地死去,因为身上沉甸甸的责任,还有数千逝去袍泽们的遗愿,以及胸中久抑回荡的一股不平之气。
“备,战——”伤痕累累的蒋权站直了身子,厉声吼道。
轰!
箭上弦,戟平举,黄沙似雾,金戈如钩。
看着步步逼近城墙的敌军,李素也举起了长枪,仰天长吟。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众志士,吾与同往!”
话音落,五百残军齐声厉喝:“杀!”
声震长空,日月变色,天地久低昂!
茫茫无垠大漠里,回荡一股人间英雄气。
****************************************************************
血战!厮杀!
西州城头已成了修罗地狱,浓稠的鲜血如涓涓河流,洒满城头马道。处处可见残肢断臂,火光与血腥交织成一片,如残阳消失前的最后一抹血红。
城中四处火起,一切皆化焦土,城外,一辆辆攻城车的尖木桩正一下又一下地撞击着脆弱的城墙,每一次撞击,夯土垒成的城墙便留下一个深深的大坑。
城头搭上了数十架云梯,无数敌军攀爬上来,仅剩的残军左支右拙,拼命抵挡,然而终究寡不敌众,城头已失去了掌控,潮水般的敌军涌上来,像黑色的巨浪,将数百守军完全淹没在浪潮中。
李素拖拽着长枪且战且退,胸前,后背,大腿布满了刀口,有的长达近尺,有的入肉寸余,鲜血从身上的各处伤口疯涌而出,他的脸色越来越苍白,只觉得浑身的力气越来越小,生机随着鲜血缓缓流逝于体外,留给自己的,只有一副空虚的躯壳,这副躯壳仍在支撑着自己的每一个动作。
长枪平端,双腿扎弓,眼前的一切景象都在椅,模糊中只见人影幢幢,麻木而机械式的一枪又一枪平刺出去,有时候刺空,有时候运气好,听到一声惨叫,每刺出一枪,身上的力气便少一分,到最后他甚至连提枪的力气都没有了,拖拽着长枪一步一步踉跄后退,而敌军则一步一步紧逼而上。
“不知道还能刺出多少次”李素的意识已渐渐浑沌不清,舔了舔干涸的嘴唇,视线仿佛隔着一层浓雾,依稀只见模糊而熟悉的一砖一石,那是自己和袍泽们用生命坚守了数年的防线。
防线已崩裂,败势如山倒。
李素已没了力气,看着步步逼来的敌军,惨笑不已。
“杀!”
一阵金铁相击的脆响,王桩和郑小楼浑身浴血,如天神般一左一右挡在李素身前,郑小楼手执长剑,王桩紧握陌刀,瞋目裂眦地瞪着咫尺之遥的敌军。
二人气喘如牛,显然也到了油尽灯枯之时,所余力气已是强弩之末,唯剩一股不屈的精气,支撑着摇摇欲坠的身躯。
“杀——”
郑小楼忽然暴起发难,瘦弱的身子腾空而起,半空里如旋风般打转,掠起一片雪白的剑影糕,随着一声声凄厉的惨叫,李素身前近丈方圆竟被郑小楼清扫一空,双脚落地,郑小楼脚步一个趔趄,蹬蹬退了两步,止不住去势仰面跌倒。
又一股敌军踩着袍泽的尸首疯拥上前,贪婪的目光死死盯着李素。
在他们眼里,李素是军功,是厚禄,是奖赏,志在必得。
郑小楼坐在地上,面容惨白得吓人,脸颊痛苦地不停抽搐,侧过头望向李素,郑小楼惨然一笑:“对不住了我只能护你到此,当初你花的三十贯”
李素笑了,笑得很温和:“当初花的三十贯,是我今生花得最值的一笔钱,郑兄,多谢你这几年的照顾,下一世,我来护你。”
郑小楼呛咳,大笑,点头。
说话间,敌军又向前逼近了几步。
王桩陌刀在手,横挡于胸,瞠目大喝:“还有我在!杀!”
二十多斤重的陌刀舞得虎虎生风,每一招每一式皆是当年陌刀营的套路。
重剑无锋,一刀横扫,又是一片敌军惨嚎倒地。
****************************************************************
s:还有一更。。。
第四百三十章 杀身成仁(下)()
。城头的混战厮杀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大唐守军已越来越少,被淹没在敌军的黑色潮水里,连浪花都没能溅起一朵。
无所谓统领与指挥,一切已是徒劳,四处升腾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