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浩然儒圣-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诗词甲等,杂文甲等,策论甲等,杂卷甲等!

    金榜四甲,卷试之首!

    “恭喜陆镇国得京试榜首之位!”

    “若能顺利通过殿试,必能成今年状元,前途无量!”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众多读书人纷纷向陆鸣道贺,有些人甚至感觉比自己得了第一名还要高兴。

    严聪却是流露出一幅“果然如此”的表情,对陆鸣一拱手:“恭喜陆镇国夺得榜首,且在一年之内过四门科举,真乃当世奇才!”

    一名读书人扯着嗓子喊道:“一年之内过四门科举的读书人屈指可数,但是陆镇国尚且年轻,就有远超他人的学问,且文名远传七国,应称得上是翰林第一人!”

    “翰林第一人?”

    此言一出,许多翰林文位的读书人立即脸色凝重,向陆鸣投去了异常的目光。

    陆鸣没想到立即会有人给自己扣了个这么大的帽子,无疑就是将自己吹捧到了最高,让所有人都更加关注自己。

    捧得越高,摔得越疼!

    “翰林第一人怎么了?陆鸣文位天赐,文章镇国,名扬天下,我梁国除了他以外,又有哪个翰林能够做到!”,忽然有一人大声喊道。

    “对啊,陆鸣是文章镇国啊!”

    “如果这样还做不了翰林第一,又有何人能够去做那状元?岂不有名无实?”

    “若是其他人自称翰林第一,别说是名门世家,哪怕是前几年的状元都会不服,但是陆鸣不一样!他随杨修远杀过妖立过战功,且有不少镇国文章与传天下的诗词,无论是军功还是文功都足以名留青史,怕是连许多大学士都可望而不可及,他做翰林第一人,我服!”

    “这位兄台所言极是!”

    “翰林第一!翰林第一!翰林第一!”

    忽然间欢呼四起,犹如惊涛骇浪,一层接过一层。

第三百二十五章 金銮殿前() 
    陆鸣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深得民心,有人称他为“翰林第一”,竟然无人出言反驳,反而是非常的高兴。

    若是加以宣扬,定会再次名扬七国,所谓的“翰林第一”也会因此“一锤定音”。

    可怕就怕在人云亦云,若是有人趁机煽风点火,添油加醋,就会让陆鸣在无声之中引来更多人的敌视。

    “诸位暂且安静!”

    范观海突然发话,一股磅礴的力量从天而降,瞬息之间平定了这场风波。

    原本热热闹闹的气氛,迅速变得冷清下来,直到最后,无一人说话。

    这就是院君的力量!

    一人开口,万人不敢言!

    “好一个院君范观海!”,陆鸣目光闪烁。

    范观海继续说道:“金榜题名前一百名次者,立即进入文院圣庙祭拜众圣,换上翰林袍,然后与其他读书人上金銮殿参加殿试!”

    话音落后,众多人无不面露羡慕之色。

    成绩排在前一百名的人,分数可以说是相差无几,故而可优先晋升翰林。

    而后九百人,必须要通过殿试,才能够获得晋升翰林的资格,若是未能通过殿试,就得来年重考。

    严聪瞥了陆鸣一眼,轻轻说道:“陆镇国,您先请吧!”

    “那就当仁不让了。”

    陆鸣微微一笑,率先进入文院圣庙,其他读书人紧随其后。

    一百名读书人跪在圣庙前的团圃上,范观海亲自主持祭拜仪式,先是吟诵了一篇祭圣文章,然后又说了几句经典语录,最后再对圣人雕像及牌位叩首,请天降才气。

    天降才气之后,在场所有的读书人文位正式晋升翰林。

    陆鸣再一次提升才气,实力已经与一般的大学士相差无几,要知道,陆鸣获得过的才气灌顶比其他的读书人还有多出一倍有余。

    单是天赐文位,就比其他人多出了四次。

    陆鸣可以完全感受到其他人的才气与自己才气的强弱,完全就已经不是一个水平线,他甚至相信,若是自己与任何一个大学士文斗,都不会处在下风!

    接下来,范观海替文院发下翰林袍,让众多读书人换上。

    “请诸位整理好衣冠,随我前往金銮殿。”,范观海说道。

    “是!”,众人齐声应道。

    金銮殿是国君商议政事之地,每日朝政,文武百官站立左右,从殿内一直延伸到殿尾。

    虽说是“文武百官”,可在金銮殿议政的官员又何止百名?除去镇守金銮殿的三千御林军外,参与朝政的大小官员足有近千之众。

    朝廷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根据官衔大小依次列班,中间空出一条大道。

    若是有重要且十万火急的情报,无需国君传令,可直接经此大道传至国君案前。

    可今日,这条大道却排满了桌椅板凳,作为殿试之用,不过中间还是习惯性的空出一条小道来,绝不影响接收加急文件。

    此刻,梁君早已坐在金銮殿宝座,身侧下一位坐着两名国学宫的中年儒生,再其下才是文武百官。

    首辅站官首,身后左右二相,接着是两位势同水火的皇子庄宇文与庄宇生。

    各个州牧也与今日一同汇聚金銮殿,虽一言未发,但其中却夹杂着莫名的气氛。

    “范院君到!”

    随着一声清晰的朗声,范观海带领着一千名读书人走进了金銮殿内,对着梁君一同作揖行礼:“臣等参见君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你们都来了啊!”

    梁君眉开眼笑,坐在龙椅上不怒自威,一股天子气势镇压全场。

    “想必陆镇国也在其中吧,走上前来,让朕瞧瞧。”

    陆鸣闻言不敢怠慢,急忙走到前面行礼:“小生陆鸣参见君上!”

    “陆鸣,好久没见了!”

    梁君此言一出,众多读书人立即面露惊讶之色,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陆鸣与梁君在私底下见过,而且听这语气,似乎颇有交情。

    “是啊,的确如此。”

    陆鸣笑着说道:“若非当初梁君深谋远虑,赐我一枚免死金牌,我恐怕早已死于非命了。”

    “原来陆鸣的免死金牌是梁君所赐!”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瞬间知道了其中的缘由,心中无比佩服梁君的远见。

    当初在苏州,陆鸣被前任州牧郭逢林陷害入狱,冤判死刑,幸亏有免死金牌请来圣人才平反昭雪,此事早已人尽皆知,只是无人知道陆鸣一个平常家的读书人怎会有免死金牌那种至宝。

    现在听陆鸣自己说出来,才明白是梁君早已看出有人陷害他,才特地赐了他免死金牌。

    梁君继续说道:“诸位文武百官,你们看看,这陆鸣可是我梁国百年难遇的奇才啊,一年之内连过四门科举,还是天赐文位!”

    “他以前的功绩朕就不提了,咱们就这么讲,如此奇才活在当世,假设他真被人害死,你们难道就不觉得可惜吗!”

    梁君说完一拍案桌,爆发出一股磅礴的气势,如同天威之怒,在场的读书人都在瞬间觉得胸闷气短,十分难受。

    严坤立即向前一步,拱手说道:“启禀君上,郭峰林乃是臣的门生,是臣举荐他当任苏州州牧,此事臣欠陆镇国一个交代,今日臣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陆镇国赔罪了!”

    说完之后便向陆鸣深深作揖,满脸的惭愧之色。

    “这闹的是哪一出啊?”

    陆鸣一头雾水,都说这官场如戏,全靠演技,把旧事重提就是想挫一顿首辅一党的势力,还是想让严坤以退为进,明哲保身?

    “首辅大人严重了,此事错在郭逢林而并非你,再者说事情过去已久,莫要自责。”,陆鸣说道。

    “陆镇国心胸宽广,老夫甚是惭愧啊!”

    严坤说完之后退回班位,面朝梁君侯着,一切恢复如常。

    陆鸣心中恍然,“梁君是在向天下人警告,若有人要害我,必定严惩不贷,他是在借机警告首辅党。”

    杨修远突然发话:“若是有人再敢动陆镇国一根汗毛,不管他是什么人,身居何等官位,且先问过老夫与三十五万镇州军答不答应!”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第三百二十六章 谈治国策() 
    首辅一党的官员不约而同地倒吸了一口凉气,看向杨修远的目光颇为忌惮,同时也对陆鸣更加敌视。

    堂堂镇州大学士,竟然当众警告文武百官,与首辅党直接叫板,这股气势实在可怕!

    陆鸣感激地向杨修远行了一礼,朗声说道:“多谢杨州牧的好意,但我身为一名读书人,又岂能怕了那些鼠辈,若有人要害我,无须您亲自动手,我可将其斩之。”

    话音一落,许多官员不禁轻笑一声,可随后就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急忙掩住嘴巴。

    陆鸣循声看去,皆是站在首辅正身后的官员,心中暗自记下他们。

    梁君说道:“今日本是殿试,不论其他,各位读书人先请入座。”

    “谢君上!”

    陆鸣与众多读书人一同作揖,然后就找了个位置坐下。

    “首先,朕先向各位介绍两位来自国学宫的儒生。”

    梁君继续说道:“左侧这位是国学宫学正‘牧青宏’,右侧这位是‘蒲柯’先生。”

    “见过二位先生!”,众多读书人起身行礼。

    “嗯。”

    二人轻轻点头,算是还礼了。

    读书人相继坐下,没有人敢擅自发话,金銮殿十分的安静。

    牧青宏缓缓说道:“今日殿试,我与蒲柯先生各自带来了两道题目,首先由我先出第一道题。”

    “恭请先生赐题!”,众人异口同声。

    “诸位寒窗苦读多年,无论是课文上的知识,还是实践中的经验,都是在科举之中万里挑一,梁国的将来就是得靠各位来支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说到这里,众多读书人目光闪烁,激起了斗志。

    “第一题考‘文’,要说起这‘文’可就多了去了,三教九流,门派诸多,但是今日殿试,我们不录取无用之人,我仅用‘治国’二字来考你们,若是你们来当国君,你们如何治理梁国?”

    “这……”

    众多考生面面相觑,顿时面露难色,亦有人交头接耳,不知所措。

    要说写诗词、考策问,在座的读书人皆胸有成竹,可若是直接考“治国策”,那简直就是极大的难题。

    因为,在场的读书人,都未曾做过一任县令,除了极少数因为是世家弟子可获得名不副实的官衔以外,都未曾真正意义上的治理过一方。

    若无真材实料,哪怕才高八斗,亦如同纸上谈兵。

    朝廷,不需要只会能说会道的读书人。

    若谈治国策,首先就要自己发现一个问题,然后再用策略去解决它。

    这个问题必须是当务之急,且不得不处理的问题,非常考验读书人的眼光和智慧。

    突然,一名读书人起身说道:“据我所见,论经济发展,我梁国排第四,论军事力量,我梁国排第五,论民心,凡是一个贤良的国君,每个百姓都会拥戴,若是论朝廷人才,我梁国与他国比起来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众人循声看去,竟是严聪首先发表了意见。

    梁君眼前一亮,问道:“我朝文武百官各司其职,各谋其政,如何不如其他国家?”

    严聪回答道:“以三教九流之例,昌国主流纵横家,晋国主流墨家,唐国主流名家,楚国主流法家,封国主流农家,周国主流道家,而我们梁国呢?却是兼儒墨,合名法的杂家,虽集各流派之所长,实际上却无一所长。”

    说到这里,众人纷纷点头,对此颇为赞同。

    “那依你之见,当如何?”,梁君问道。

    “废除杂家主流,推崇儒家学派,以孔圣的教化培养人才,我梁国必定人才济济,方能使国家昌盛,百废俱兴!”,严聪傲然说道。

    “说得好!严兄此言句句在理!”,一人附和道。

    “读书人本就以‘儒家’立本,虽然独尊儒道会让不少学派沉淀下去,但是,以儒道治国,提倡仁、义、礼、智、信,定能使国家昌盛。”

    “不愧是严翰林,目光长远,乃是长久之计。”

    众多读书人大为赞同,说到了大家的心里去。

    梁国杂派众多,可若是与他国比较,都会有很大的差距。

    唯有精通一家主流,方能有足够的力量长盛不衰。

    陆鸣却是摇了摇头,缓缓说道:“严翰林此议虽好,但要实行下去,却要花费很长的一段时间。”

    严聪脸色微变,继续说道:“不管是什么政策,想要长久的推行下去都要花很长的时间,但是我相信,以梁国读书人的能力一定可以迅速适应。”

    陆鸣无言以对,只能是失望的摇了摇头。

    严坤对此也颇为满意,向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心中想道:“真不愧是老夫的儿子。”

    牧青宏说道:“严聪的确目光长远,任何一项能够长久推行的政策,都不可能立即就有效果,君上应当参考。”

    “朕自有分寸。”

    梁君轻轻点头,缓缓说道:“既然严聪抛砖引玉,诸位读书人应当畅所欲言。”

    有了严聪的开头,其他读书人自然不甘示弱,纷纷向梁君进言。

    有的人推崇梁国开发商贸,将梁国特有的产物外销他国,提升经济水平。

    也有人建议朝廷要加紧税收,增加国家的收入,用于各项政策。

    还有人提出开展大规模工业,全力推动梁国生产,从而逐渐走向稳定发展的道路。

    唯独陆鸣一言不发,静静地听大家发表见解,时不时地摇摇头,点点头,一副即不认同,也不否定的态度。

    终于有人按耐不住好奇,问陆鸣:“镇国兄,我等皆已发表言论,你为何还默不作声?”

    一人笑道:“平日里胸有成竹,如今遇上正题,才知道自己所学太浅么?”

    “休要胡说,陆镇国是何许人?他的想法岂是我等所能知也?”

    “这就是所谓的徒有其表,浪得虚名,陆镇国到底是陆镇国,诗词文章写得再好也是无用,若谈诗词,无人可及,若问治国之策,却是胸无点墨。”

    “哈哈……”

    文武百官之中有人起哄,传来了一阵笑声。

    陆鸣目光扫过那些官员,嘴角微微上扬,“笑我之人,必是赃官!”

第三百二十七章 流民之论() 
    “竖子陆鸣,安敢骂我等为赃官!”,一官员勃然大怒。

    “纵然你是镇国诗人,可你在金銮殿前,天子脚下辱骂我等官员,无礼无法该当何罪!”

    “陆鸣口出狂言,请梁君治罪!”

    杨修远面露一丝怒色,声若洪钟道:“放肆!陆鸣在朝中有四品爵位,在军中有少将军衔,斥责你们这些贪官污吏有何不可!”

    “杨修远,你!”

    严坤忽然冷哼一声:“金銮殿前喧哗成何体统,今日是殿试,理应任由读书人畅所欲言,何必跟一年轻人计较?”

    “首辅大人所言极是,我等知错。”

    首辅党的官员立即闭上嘴巴,不敢多说一句话。

    梁君对此却是视若无睹,他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臣子若是不吵架、不斗嘴,那还要他一个国君何用?

    “陆镇国,你到底又何高见,且说来听听。”,梁君说道。

    “启禀君上,小生未曾治理过一方,不敢对朝中政治指手画脚,亦不敢妄言治国策略,但有一点,小生却要与诸位探讨一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