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草根奋斗记-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元平不耐烦的厉声道:“你没吃饭吗?大声一些!”
被他这一喝,众人吓得一愣怔!王力吓得脸都绿了,赶快提高了声音:“职工因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按以下条款进行处理。第一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千元以下但未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责任人通报批评,并罚款一千元第10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上,但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责任人记大过,并罚款五千元,造成恶劣影响的,报厂领导研究处理。书记,类似孙士超同志的事,这里只能以这款来界定”。
“你是管劳资的,你说该怎么处理”?王元平单刀直入的逼问道。
“这个,这个,不好说”。王力又一次掏出手绢边擦汗边结结巴巴的回到道。
“不好说?哦,又来了一个不好说!”王元平喃喃的重复了几句王力的话。
李平心里暗暗骂:王力啊王力,你是真不知道死活,都这时候了,还敢替孙说话,你们到底什么关系,王书记已经怒到极点了,你看不出来吗?真他妈的不可救药了。你等着死吧!
王元平的声音带着几分怒不可遏:“不好说还是不愿意说,或是不方便说?我看是不方便说吧”。王元平连着追问了几句,会场众人大气不敢出。刚才给孙士超讲情的几个人纷纷缩着脑袋,生怕被逼问。
王元平单刀直入:“老好人思想、不得罪人思想在咱们厂看来很盛行啊,是不是王科长?”
王力耷拉着脑袋,不说话也不敢坐下。活像受审的犯人。
王元平横了王力一眼,抬手示意王力坐下。
本书源自看书辋
第96章 理顺检验()
王元平有意识的静默了一小会,眼睛顺着会场扫了一圈在坐的中层们,会场的干部们接触到他的目光纷纷低头,大气不敢出。会议室依旧鸦雀无声。
刚才的发火和现在的静默都是王元平之前早已考虑好的几步,现在已经起到效果。与会干部看样子感到有压力了,这就是我想要的目的。有压力才有动力嘛。
见达到自己的目的,王元平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同志们,现在很多人心里恐怕会在想我不讲道理,上来就耍威风,给自己立威。昨天晚上在赶回厂里的路上,我心里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工厂会出这样的低级错误?为什么曾经困扰我们几年的差点把我们打趴下的问题会再次出现?”
说到这里王元平稍稍一停,再次扫了与会干部一眼,与刚才没有区别,大家仍然低头不敢看他。
王元平咳嗽一声,沉声继续说道:“说白了,其实这就是一个责任心和一个工作态度的问题。假如我们的检验人员能够严格把关;假如我们的外采人员能留点心。恐怕这些问题就不会出现。我们也就不用采取紧急措施补救。那可以节省多少人力物力;节省多少不必要的开支,这个账不用我算,在坐的心里都有数吧。”
讲到这里,王元平下意识的放慢了语速:“同志们,要知道,质量是一个厂的生命啊,实践证明,一个有生命的产品是以厚重的质量基础做保证的,产品的质量不是靠说,而是靠每一位职工精心打造才能铸就。失去安身立命之本,你还能指望这个厂有生命力吗?同志们,质量不仅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道德,更是我们大阳厂全体职工的使命与形象。所以,我们常说的没有质量就没有发展,这句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付诸实施,要实施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去。从今以后,大阳厂全体干部职工,要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第一大事,我在这里立一条规矩,今后,凡是出现质量问题,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严肃处理。”
一口气说到这里停了停,环视了一下会场。与会人员脸上的神情都非常严肃,大气不敢出。会场上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
王元平停了一会,掏出香烟点上一根。狠狠的吸了一口接着道:“关于检验员和检验科的问题,我的意见按厂规厂纪办。从今天开始,大阳厂要以制度为最高准则。制度怎么制定的我们就怎么执行。大阳厂任何人包括我在内,绝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具体的请劳资科按规定办,该罚则罚,该处理则处理,没有例外”。
众人见他训王科长毫不留情、处理孙士超毅然果断。皆都心下骇然。王力的脸色非常难看,低着头一言不发。
王元平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生产各车间的管理,从明天开始,由厂办主任李平同志暂管,赵科长,你们生产科的工作以后向他汇报就行了,另外,我强调一下,从今天开始,检验科的工作今后要直接向我汇报。其它工作还是按原定的执行。”
说完他冲着李平点点头,李平会意,问了一圈有没有事,见大家纷纷摇头,便说了声:“散会。”
走出会议室,李平把王力拉倒一边,小声问道:“王科长,你的脑袋让浆糊糊住了?怎么这个时候还敢替孙士超求情,你不知道这个孙士超给厂里造成多大损失吗?我开会前怎么嘱咐的你。都忘了?”
王力叹了口气:“唉,还不是因为孙士超的哥哥孙士林给我打招呼了,让我务必在会上说一说,还告诉我说没有问题,别看王元平厉害,但他不可能一手遮天。还让我放心,说这次比上次事情小,没事的。我也以为还像上次一样,卫副乡长都没处理孙士超,王元平新来乍到肯定更处理不了。谁知道是这样的情况啊。”
李平又好笑又好气,抬手指了指王力:“你你啊,我真不知道该说你什么,这可好,第一次给王书记留下这个印象,你算麻烦了。”
王力又叹了口气,摇摇头:“谁让我倒霉呢,摊上这个事。”说完,他摇头叹气的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李平摇摇头,对于这个王力他还是比较了解的,此人除了平时有些架子之外,其它还是不错的,这次为孙士超讲情,肯定是受了孙士林的蛊惑,这才上钩的。
此刻,他除了心里为王力感到惋惜之外,再也别无他法。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
几天后,大阳厂的告示栏里贴出“通报”。
鉴于,经研究,对孙士超等职工的处理决定如下:
1、检验科检验员孙士超对工作不负责任,对进出厂产品未能有效检验,导致进厂和出厂产品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导致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厂声誉。给予该员立即开除处分。
2、供销科采购组刘福对工作不负责任,对进厂产品未能有效监控,导致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导致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厂声誉。决定给予该员立即开除处分。
3、检验科科长徐民、供销科采购组长张伟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决定给予就地免职并各处罚款两千元的处分。
这个处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可以说是非常严厉的处分了。大阳厂自建厂投产以来即使出现再大的事故,从没有这么严厉处理过。也是从这之后,大阳厂的风气为之一变。厂规厂纪成了高压线,只要违规违纪的事谁也不敢碰。
被开除的孙士超心里别提多窝囊了,开除的当天,他立刻找到哥哥孙士林说了情况,此时的孙士林已经面临退休,一听弟弟说的这事,他心里恼恨的要命。但也无可奈何,现在的大阳已经不同于之前了。
兄弟俩恨得咬牙切齿,但目前的王元平如日中天,真的没有办法撼动!只能再等机会整治这个王元平了。
大阳厂的检验科调整至一把手亲自分管。
对于检验,王元平还是有过切肤之痛的,南方的事情让他记忆犹新,南方风波过去没多久,又来了一次河西风波,而这次河西风波如果不是处理及时,恐怕大阳厂这次真的就趴下了。
在李平的建议下,王元平重新选拔了检验科科长,原检验科化验室主任李娟被任命为检验科科长。
在她上任前,王元平专门抽出时间和她进行严肃的任前谈话,指出了检验科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薄弱环节,勉励她不要受影响。要记住前任教训,扎扎实实带领检验科开展工作。
李娟今年35岁,18岁进入厂里工作,到现在已经快20年了,一直在检化验的岗位工作,对于机械厂检验科的各项工作都是行家里手。此人为人豪爽,作风泼辣,对于主管的工作敢抓感管,从不怕得罪人,别看是女性,但颇有几分女中豪杰的味道。
王元平就是看中她的这股不怕得罪人的工作劲头。
谈到最后时,王元平说:“李娟,检验工作担负着全厂的质量大局,厂里之所以提拔你,就是希望你能不负众望,担负起这个重任来。旧话重提,连续的几次事故使得我们厂差点趴下,我不希望以后再出现哪怕一丁点问题。好吧。”
李娟用力点头,刚想说话,被王元平抬手止住,就见他继续说道:“还有一条,我看了一下你们的工作。整个检验科分为几大块,恐怕有些问题,需要你赶快拿个方案梳理清楚。工作层次清楚了,分工明确了,责任才能分摊,否则,还是一团乱麻。是吧?另外”
说到这里,王元平桌上的电话铃响了,他接起来说道:“对不起,我在开会,等会再打过来好吗?”说完,不等对方反应过来,“啪”把电话扣上了。
冲着李娟呵呵一笑,说道:“另外,我呢,这几天思考了几项措施,现在已经考虑的差不多了,是关于你们检验科的几项措施。第一是每一台机器、每一个零部件均都实行责任制,在机器上和零配件上直接贴有检验员名字,只要出现问题,责任可以直接追溯到个人。二是增设了线检、点检等岗位,对每个车间,每条生产线均实现无缝隙检验覆盖,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三是增加抽检频次,特别是铸造车间,由原来的两小时一次增加至每小时一次。”
说完后,他端起杯子观察一下李娟的脸色,见对方没什么异样,显然,她对自己的几个措施是持肯定态度的,本来王元平还在心里担心,毕竟自己是个外行,这几项措施能不能行没谱。既然一个老检验都赞同,那就没问题了。
李娟由衷的赞叹道:“书记,您的这几项措施太好了,其实不瞒您说,之前我也这样建议过,但建议提上去就被压下来了。现在好了,有了您的支持,再加上您的这几项措施,我相信我们的检验工作会再上一个台阶。”
王元平点点头,道:“不要被我说的局限住,毕竟在这个领域你们才是专家,回去后仔细斟酌研究,一句话,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方式和方法,都是好的,以后允许你们实验,在不违反厂规厂纪的基础上大胆一些,步子大一些,没关系。好吧。今天就到这里吧。”
李娟连忙点头起身告辞出去。
几天后,在李娟的强力推行下,这几项措施开始实施,这一来使得检验科的检验员工作不得不细致,也不得不小心翼翼。谁都知道一旦出错,那就意味自己的饭碗没了。
从来料检验到过程检验再到出厂检验,每个人都会小心翼翼,生怕出现纰漏被追责。质量工作得到空前提高,检验工作也逐渐正轨起来。
本文来自看书蛧小说
第97章 整合架构()
十天后,河西办事处的善后事宜圆满处理完毕。
在谢副厂长和郭大年的努力下,客户被大阳厂的诚意和勇敢的认错态度感动,不但没有取消订单。还临时决定今后河西木材加工基地的机器全部使用大阳厂的,胜利完成使命后,谢副厂长返回厂里。
一个月后,在把南方办事处工作交给隋勇后,李大海回到厂里任副厂长,分管供销。李大海回归的同时,厂办主任李平被提拔任为大阳厂副厂长,分管生产、技术、机电、动力等工作。
李平出身于生产,对生产各环节可说是了如指掌,一上任,在王元平的大力支持下,李平对生产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整个改革措施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前卫的。
一是设立考核制度。设立质量、产量、能耗、安全等指标,实行厂对车间、车间对班组、班组对个人三级考核制度。完成重奖,完不成处罚;
二是推行浮动工资制度。改变了原来吃大锅饭的局面,生产车间各个岗位只保留很少一部分基本工资,其余的按产品单价核算出具体价格,据此决定岗位的工资,职工完成多少量,发多少工资。完不成只吃基本工资;
三是推行奖金二次分配制。即每月底根据厂里制定的生产任务标准,完成或超额完成的车间可以享受奖金,完不成的一律不发。劳资科据此把奖金打包一起发到各车间。由各车间根据工人的各方面的表现进行二次分配。
几项措施并举之后,各生产车间的干部和工人,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各项生产指标均大幅度提高,尤其是产量,较以前同期相比,增加了一倍多。
大阳厂的生产管理抓上来之后,效率比原来提高了一倍都不止。看着这些数据,王元平打心眼里高兴:这个李平自己没看错,确实是生产管理的能人。
敢于管理的干部肯定会得罪人,这是定律。李平也一样,从他到生产之后,王元平不止一次接到厂里和乡里对李平的投诉,很多人都骂李平是资本家的孝子贤孙,是个吸血恶鬼。
对此,王元平根本不予理睬!要想做事哪能不得罪人!不得罪人的干部不是大阳厂需要的。越是坚持原则敢于做“恶人”,王元平越是高兴,越是欣赏。
因为,他记得南方工厂的管理,要比这个严厉和苛刻多了。一句话,市场化企业不养闲人、懒人和老好人。
就在李平的生产管理整顿的同时,王元平开始思考着手整合大阳厂的中层部门。
借鉴南方木器公司的部门设立原则,他的思路一是设立新的党政办公室,将原来的行政、劳资、办公室和保卫几个部门职能,全部合并到新的党政办公室,四部门变为一部门,部门下设二级主管分职能组别管理。二是设立新的机电动力车间。合并机电、动力、计量三大职能;三是供销分离。将供销科拆分为采购科和销售科。
之所以采取这种设置。是因为他在南方时,发现大部分工厂部门设置非常简单,即使是大厂如木器公司这样的厂,也没有设立很多部门。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可以减少后勤冗员,有效降低成本;二是可以打破部门间壁垒,避免推诿扯皮甚至不合作的现象出现;三是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有了这三项好处,为什么不采用呢,王元平的决心很大!他不但要整合部门,还要利用整合部门之后的契机,逐渐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大阳厂经营方针。
之所以没有明着说,是因为这个提法和国家的政策似乎有些不太协调,八十年代末的市场还是计划经济为主。
这个提法违规不违规,他心里没有把握。但他经历过南方市场的淬火,对这十个字的理解是深入骨髓的。怎么能够引导把这十个字牢牢的刻进大阳厂的每个人心中,可能是他今后一段时间内很重要的任务之一。
涉及到人事变动又让他不得不谨慎。他知道,必须取得乡里的支持,否则,这么大动作的变革,恐怕会引起混乱。
在和吴明德等乡里领导沟通得到支持后。王元平召集了大阳厂的厂级领导们开了一个会,这事太敏感,首先要统一厂级领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