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知全能者-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这嫩芽,是从这棵树“完美”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
任何叶子的摘取,都会造成这棵树生机流溢上的滞碍,虽然那滞碍非常非常之小,但确实是存在着的!而采取嫩芽的时候,就并未发生这样的情况。
仿佛,当那嫩芽长成,就在某种层面上脱离了这棵茶树。
有鉴于此,许广陵更确定,这嫩芽,不应该将之归诸为茶树的叶子,虽然,它确实是叶子。
嫩芽采摘下来之后,这次,就不劳烦章老先生和陈老先生这两位兼职的“制茶大师”来研发它的制茶工艺了。
这嫩芽,不需要任何加工!
同时,它也无法进行任何的加工!
晒?。。
在太阳下晒不到半天,就直接蔫化了。
在自然光下是如此,在任何一种单色光下也都是如此!
晒都是这样,就更不用说什么炒制了。
直接贮藏?
也不行。
第一天早上放在罐子里,木罐、铁罐、玻璃罐,不管密封还是不密封,到第二天早上,那基本就是两种东西了,看着还是嫩芽,但其中的“精气神”,仍佛被抽掉了一半。
水蕴法?
把嫩芽置放在水中保存?
两位老人这段时间以来的制茶经历到底也不算是白费,他们还是有很多想法的,而这个方法被证实为可行,但也只是和上面的几种方法比较而已。
可行。
但也就是能保质约三天!
最终,水蕴加冷冻的方式,让这嫩芽能够保质四天。
至此,工序确立。
对这嫩芽所要做的,也就是这一个保存的工序,其它的制作工艺,一概皆无。而其冲泡的方法,也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开水冲泡。
温水似乎太柔,并不能破开这嫩芽的“壳”,以至于,在温水里放半天,温水还是那温水,嫩芽也还是那嫩芽。
==
感谢“恆行”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叄宇尘哥”的月票捧场。
第615章 谁言宗师百尺高()
确立了这些之后,就是分配的问题了。
其实怎么分配,都是许广陵一句话的事,但那应该是建立在大体合理的基础上。
不合理,则生怨尤。
那不是许广陵的行事原则,更不是一个大宗师的行事原则。
两位老人的用量是必须要保证的,他们的优先级,还被许广陵置于自己之上。
如果有什么东西是他需要,而两位老人也需要,在量上却不足的话,那一定是先两位老人而后他。也无所谓什么尊师重道,许广陵尊的不是师,重的不是道,而是那情。
你给我一滴,我予你沧海。
这不是交换。
只有走过灰暗的人,才知道阳光是多么可贵。
曾经,在他几乎一无所有的时候,两位老人给了他温暖,而现在,在他身登大宗师之后,也可以轻易地予以几乎所有,让两位老人的晚年,顺畅,荣华,以至于登高。
之前的时候,许广陵让两位老人自己研究适合其当前阶段的药物。
一级的。
二级的。
三级的。
当两位老人的层次步入三级,他们的研究也进入了三级。
两位大宗的研究,加一位大宗师的间或指点以及鉴定,足以让那些药物达到“优中再优”的水平,负作用极小以至于无,而正作用,其对两位老人的推动作用,却是极大。
但什么药物,都比不上现在的这嫩芽茶。
就是许广陵亲自出手,殚精竭虑,竭尽全力,研制最极品的药物,从综合性能上来说,也比不上这嫩芽。——也许某些方面的性能会超过,但总体,无法相比。
元气灵气+草木转化。
此正所谓,“天材地宝”!
应该说,它没有任何负作用!至少许广陵没发现。而与此同时,大宗师之前的三个阶段,至少第一个阶段的“一阶三级”,所需要的所有元素,它都能提供!
便是许广陵现在的高度,对这嫩芽茶,也不得不说一个字,“赞”!
除了赞,没有别的好说。
而这嫩芽,也向他昭示了,最高等级的、最理想的、最接近完美或直接就是完美的,这些最最最最最……的药物,应该是什么样子。
就是这个样子!
如果说普通的药材药物,是庸脂俗粉。
那之前的蒲公英茶、桑叶茶等,就是小家碧玉。
荷叶茶,算是大家闺秀。
荷花茶,则是国色天香。
而现在的这嫩芽茶,是……天仙化人。
草木的层次,至此,在许广陵这里可以重新定级了。
若是用“天地人”这种华夏古代思想里经常可以看到的分级法来划分的话,以前的所有种植产出,都是“人”级,而这嫩芽,则显然跻身了“地”级。
至于“天”级应该是什么样子,暂时的许广陵还无法想象。
也不用去想象。
他的大宗师,也才只是走了一小半而已,哪怕成就了完全体的大宗师之后,都可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更惶论其它。
天地无限宽广。。。
只须尽力走下去。
不必自我设限。
就算他现在再怎么天马行空地想象,很可能以后的某时,回首此刻,也只是淡淡一笑而已。——这才是最好的想象和期许!
对未来的想象,对自己的期许。
谁言宗师百尺高,他日下望。
此亦是尘埃。
看着这嫩芽的横空出世,灵韵仙姿,许广陵不自禁地由物而及人。
他能一手造就这样的灵物出来,他又如何不能造就他自身?而事实上,那才是他的大道,那才是他的大宗师之路!
这灵植,再如何灵,再如何仙,于他而言,也只是小道耳。
不是这道小。
而是他的道,应该在其上。
此等种种,只是风景,只是点缀!
两位老人之后,是郑琴,作为一个普通人,这是个用量小户,当然也一并计算在内了。
每周的嫩芽堪采量,大约在八百枚左右。
不多,也不少。
大约思量了一番之后,许广陵将之分为三份。
一份是两位老人、郑琴、他所用,嗯,这也是第一种许广陵会长期正式取用的东西,哪怕之前的荷花茶,也不在他的名单之中。
这嫩芽功效很多,但其全部奥妙,许广陵还不能尽数领略。
大宗师不是万能的,神农诀更不是万能的,许广陵暂时只能依靠身体的本能判断出,哪怕是他,长期地服用这嫩芽,也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好处。
二份是他用来分配给其他一些人的。
如周老师一家。
如大傻佳公子这两位老友。
如昔日长白时结识的那几个人。
如章老的几个弟子,如当初被陈老先生叫过来的那个老农,嗯,还有章老先生的家人。
那位“章伯伯”许广陵还没有见到过。
不过章老的小孙子,他是见了,前半个月,这位小朋友暑假来看他的爷爷,然后在无名山住了一周。
许广陵倒是颇为用心,给他调理了一下。
住了一周后,小朋友被老爷子给轰走了,“回去好好学习!明年再来!”
除了这些人,伊藤姐妹,许广陵也会分润一点,伊藤真桐现在好歹也是尽心尽力地,为他奔劳着。
三份么,就是交给大佬了。
至于交给他之后再怎么分配,那就不关许广陵的事了。
于是,八百枚茶,一分为三,一份三百,两份两百,三份三百。
这也是第一种,以“枚”来计的茶叶,哪怕之前的茶叶茶花茶,也还是按两算的呢。
许广陵甚至有心将这嫩芽加入蒲公英体系的福利中,嗯,最高等级的,但被两位老人和大佬简直是声嘶力竭地否决了,“保质期太短!”“派送不方便!”
好吧,那就算了。
其实就算加入福利,暂时,也没人能领到。
目前为止,除了两位老人外,还没有一人在蒲公英考核体系中进入了七级。
倒是六级已经出现了不少,快破三位数了。
在那些“福利”的支撑下,既是身体条件方面的支撑,也是心理上的引诱,他们,会慢慢地向前突破的。
回到嫩芽茶。
才几天过去,两位老人及郑琴等,包括大佬在内,就已经养成了每天晚上入睡前都喝一杯嫩芽茶的习惯。
喝完之后,很快地进入深度睡眠。
然后早晨醒来,整个身心都焕然一新,好像被从内到外清洗了一样。
嗯,差不多每个人都是这样形容的。
==
感谢“爱好书”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紫妈紫妈紫妈””的月票捧场。
第616章 唯□与□()
于健康而言,胖子无人权。
于养生而言,睡眠不达标的人同样是没有人权的。
很早很早以前,当许广陵还是一个普通人,而章老先生这位一代医之大宗向他传授着医道学前课的时候,便给他普及了这样一个常识:
“食与睡,人身之大事。”
也可以说,是唯二的大事。
想健康,想养生,什么其它的花里胡哨都可以不要,就把这两个抓起来,就可以打八十分了,嗯,满分一百。
这两个,都是关键,关键中之关键。
不把这两个做好,则勿谈其它,也完全没有谈其它的必要。
慢慢地,随着许广陵走进超凡,走进大宗师,这么一条“朴素”的原则,不但没有褪色,反而,愈发地熠熠生辉起来。而许广陵对这条原则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睡里乾坤大,食中滋味长。”
前段时间,当许广陵决定从食起步,开启自己的识窍之路时,在一次闲谈中对两位老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时听了这话,以及许广陵附带着的一些见解和感慨,两位老人都点头而笑。
尤其章老先生,笑得分外开怀,显是想起了以前曾经的授课时光。
基于这样的认识,许广陵在这两点上,也着意地为两位老人安排着。
那散发着清馨的荷花池塘,满足了前者。
夜晚,山中风拂,草木亦与人一样,进入了沉睡,而池塘中的荷花,包括荷叶,其清淡馨香之气,却更加明显。
在其殊胜的氛围中,所有身处池塘附近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安然入眠。
许广陵当时植此荷花,本无此意,但可谓是歪打正着。
所以直到现在,两位老人睡觉的帐篷也依然还在栽种着荷花的池塘边,帐篷门,正对着那一池青玉。
不止此,两位老人还制了药酒。
陈老先生作主打,章老先生为辅助。
从桑椹酒,到双莲酒(藕、莲子),到菱酒,再到荸荠酒,许广陵简直是莫名惊诧。——对两位老人来说,这是无物不可为酒?
酒中,再加入一些相应的药草。
而这些酒的基本要旨,大致就是补气益血、定心安神。
睡前,两位老人都会浅酌一杯。
如此这般,内外交辅,酣然入眠。
后来,还不只是这两个,许广陵更是开发出了一套针法,专为两位老人而开发,命名为“蛰龙针法”。
其核心,就是一个“蛰”字。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可谓是伏羲诀的外用针灸版。
许广陵无法把伏羲诀传授给两位老人,在他身登大宗师之后,干脆以所掌握的人体之妙,开发出了这么一套功用大体类似于伏羲诀的针灸手段。
然后每天晚上,都为两位老人针灸一次。
先是药酒,后是针灸,再是面对着荷塘入睡,如此,三管齐下。
睡里乾坤大。
在这三种手段共同施为的情况下,可以说,在“睡”这一方面,许广陵已经为两位老人做到极致了。——他自己当初,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而完全就是筚路蓝缕过来的。
现在,有了嫩芽茶,这三者,已经都可以退场了。
王者一出,如日月当空,其它萤火灯烛,再无备置之必要。
这是“睡”。
睡之外,便是“食”。
在食上,两位老人都不是太讲究的人。
但本质上,他们是喜欢讲究的。
不是因为讲究而讲究,而是知道,从理而言,应该讲究。
以前,因为客观条件所限,不管是章老先生也罢,还是陈老先生也罢,两位老人都看淡了很多东西,所以基本上,在食之方面,也并没有多少的讲究。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章老先生每次公园晨练后,都就近在公园门口凑合一顿。
陈老先生?
“苞谷稀饭,加大饼子。”
玉米碾成糊糊,做的稀饭,以及饼子、馍馍,了不起馒头包子什么的,就是这位老人家大多数时候的早餐了。
讲究?
讲究个鬼啊!
虽然这些早餐也都还可以,不是太糟糕,但以两位老人的物质条件而言,是真不必如此朴素的。
那又为什么如此朴素呢?
与其说是简单、省事,不如说是知道就算讲究,也用处不大。
一条河流如果日趋干涸了,每天向其中浇个三碗两碗水,济什么事呢?
于是,干脆豁达些。
“以事之省,求心之畅。”
那反而才是正道。
而现在,则不一样了,两位老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不是说什么长生不老,哪怕自己的弟子已经是“大宗师”,并且是让他们都莫测高深甚至是高山仰止,但两位老人对自己的情况,总体上却还是持不太乐观态度的。
然而,好歹是有了前进的方向。
不必再固步自封。
于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三更灯火五更鸡,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好吧,这些都不对。
反正是,在饮食上,两位老人又重新讲究起来了。
许广陵当然顺遂其意。
吃惯了豆腐脑的,那就继续豆腐脑,但不再是公园边的豆腐脑。
而是无名山中的特产豆子,黄豆、小黑豆,还有豌豆苗。
这是章老先生点名要的。
于是每周的早晨都有那么一天或者两天,老人喝着豆腐脑,豆腐脑上覆着开水烫的嫩豌豆苗,再加一个或两个白面或玉米馒头,一手筷子一手勺子,吃得不亦乐乎。
有豆腐脑,也有豆浆。
但这个东西许广陵是不让老人多吃的,一周七天,最多也就是两天吃这个。
其它时候,多种多样。
如面条。
面条本身没什么讲究,也就是无名山中的特产小麦而已。
重点,还是在汤上。
泥鳅或黄鳝,熬炖的汤。
又或者,杂菌汤。
再或者,很传统的复合清汤。
曾经,章老先生给了许广陵一本御厨食谱,那食谱被许广陵冷藏、尘封多时,最近几个月,无名山的生活开始之后,才慢慢解封,“出土”。
那份食谱中,有一道菜,叫“鸡豆花”。
豆腐脑,也叫豆花,幼年的时候许广陵还扒过一部老电影《豆花女》,为了其中的插曲“牵你的手”。当看到食谱上这个名字的时候,许广陵还猜着这是一份什么样的豆腐脑。
他猜错了。
==
感谢“ree路过”的推荐票支持。
感谢“暴走的萝卜条”的月票捧场。
第617章 百草园()
鸡豆花不是豆腐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