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天生反派-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谁能想到,这林平之居然就这般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了他面前!

    青城派的弟子死得如此凄惨,砍头不够,还要斩手,说不定死前还受了些其他的这么,江湖上现在谁人不知林平之有多心狠手辣?

    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生不如死。

    “怎么不说下去了?”乔衡淡淡地说,“好吧,既然你不说,那现在轮到我开口了。”

    官兵趁机堵住了那汉子的嘴。

    江上风大,乔衡皱着眉头咳了两声,说:“我实在好奇,什么时候赚‘买路钱’也能如此理直气壮了?不去劫镖,对于一个本就应该恪守王法的人来说,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事吗?这也值得向我邀功?”

    四周船只上,无论是官兵还是水匪都无人敢再发声,唯有风声、水声入耳,反而显得周围愈发寂静。

    “看来你平日里没少劫镖,以至于你都忘了何为本分。”

    乔衡感慨道:“你说,你这岂不是变相的招供了?”

    他不忘吩咐跟在他身边的官兵:“等事情结束,别忘了再派人去周遭地界打听一下,这位仁兄口中的‘朋友’都是些什么人,看看是否一丘之貉,以防有漏网之鱼。”

    “是!”

    说完,乔衡再没看那汉子一眼。

    有一少年人这时也从船舱里走出来。

    乔衡从金柝手上,拿过一件大氅穿在身上。

    “阿兄,外面风大,我们还是进舱休息吧。”

    乔衡说:“好。”

    金柝很不愿意阿兄就这般离开京城,虽然现在的江湖人已经够不成威胁了,但是此次他想要阿兄留在京城的原因却与武林中事无关。

    这些日子阿兄一直在断断续续的发烧,反复次数至多实乃久前所未有。虽然当初在上京赶考时,或许是由于旅途劳累,也曾有过这么一段日子,然则这一次无论是频率还是持续时间,都远比上一次严重。

    但是阿兄决心要做的事情,他向来是插不上话的,只能愤愤的一同跟来了。

    其实真实原因乔衡自己清楚。

    不过是因为现在这具身体,已经临近承受阈值了。

    继续呆在京城,对目前的他来说,作用不大。

    没人比他更懂得病来如山倒的滋味,倒不如趁着自己如今还能行动自如,抓紧时间把事情收好尾。

    当初江湖上正魔混战,这些邪道中人与日月神教藕断丝连,没少掺和进去,结局当然是元气大伤。朝廷清缴这些绿林水匪几乎没费多少力气,几乎没什么需要乔衡劳心劳力的。

    他离开京城后,并没有多么操心。

    老实说,除了青城派、嵩山派,江湖中其余的名门正派现如今都安然无事。然而所有人不但没有觉得庆幸,反而感到一种步步紧逼的迫切感。

    现在的情形众人有目共睹,但又无计可施。

    论打心理战,自然还是乔衡是行家。

    一旬之后,少林寺——

    方生大师思及近期江湖上的变故,忧道:“朝廷不是不敢动我等,而是在逼我等表态。”

    坐于他对面的方证大师手里捻着念珠,不言不语,沉稳如常。

    方证身为少林方丈,对如今的局面看得要远比方生大师清楚,他道:“师弟,诸行无常,莫慌。”

    方生垂首称是。

    他心知少林不是没有反抗的能力,但一旦开了头,事情就要一发不可收拾了。如果继北魏、北周、唐、后周之后,时隔数百年,于本朝再一次开启灭佛之厄,那少林就是佛门的千古罪人。

    所以少林是注定了要向朝廷低头的。

    但是,如今少林执武林牛耳,可以相见,众江湖人看到身为江湖魁首的少林竟然率先俯首时,这将会在整片武林中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只是如此,怕是要让师兄担上骂名了。”方生大师说。

    方证大师说:“我等佛门弟子,慈悲为怀,只要立守本心,江湖声名不过云烟过眼,师弟何必执于心?”

    “有劳师兄教诲。”说完,然后过了良久,方生大师才习惯性的又道出一声“阿弥陀佛”。

    少室山山腰上,有一队小沙弥双手提着水桶,灰色的僧鞋踏着青石阶,向山上跑去。

    领队的沙弥看上去年岁稍长,但也不过十五六的年纪。他见前方出现一行登山者,就放慢了脚步,以免自己身后的小沙弥路过行人时,木桶里的水溅在他人衣裳上。

    前面那一行登山者足有十数人之多,除一人外,其余众人都穿着统一服饰,见之便让人觉得干练精悍。

    沙弥好奇地看过去,心想大概又是哪家的士绅贵人来上香拜佛了。

    后面的一队小沙弥里,有人啊了一声,紧接着就是木桶磕在地面上的声音响起。

    领先的沙弥立马回头,果不其然,他的一个小师弟摔倒在了石阶上。

    “师弟,摔到哪里了?还好吗?”

    那摔了一跤的小沙弥看上去只有八/九岁,现在已是眼泛泪花,旁边的小沙弥忙七嘴八舌的安慰上了。

    年长的沙弥放下水桶,有些紧张地走过去查看情况,然后松了一口气,虽然水全撒了,但人没有大碍。唯一严重点的就是师弟的脚踝扭伤了,而他又不曾学过正骨,只能再坚持一下等到回到寺里,由大师父们帮忙治疗了。

    “小师傅,怎么了?”那声音好似山涧清溪,清凌凌的被山风吹入耳中。

    这边的动静,早已惊动了前面的登山者。出声发问的人,正是那十数人里唯一一位身着蓝衫的青年。

    “惊扰到这位檀越了,是我师弟不慎将脚扭伤了。”前方那十数人齐刷刷地看向这边,沙弥的声音里带着点紧张。

    乔衡看到那跌坐在地的小和尚,心里想着,年龄真小啊,然后就走了过去。

    年长沙弥见那青年来到自家师弟跟前,然后直接半跪了在地上。对方挽起了袖子,褪下了师弟的鞋子,苍白的手指按在脚踝上,似是估量着什么,然后双手一错,脚踝复位,小沙弥疼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好了,上山时小心点。”乔衡站起来。

    沙弥连忙贡献出一桶清水,让乔衡洗手。

    “多谢檀越出手相助。”沙弥双手合十,诚挚地谢道。

    其余的小沙弥也有样学样的说着谢谢。

    “檀越真是个好心人。”

    乔衡轻笑出声,玩味地道:“好心人?”

    ——等会你们的师父见了我,不如临大敌都算好的了。

    他没多说什么,转身继续登山。

第154章 心病不可医() 
乔衡一行人十分显眼; 当他们登上山; 来到少林寺大雄宝殿前时; 不少香客及僧人都注意到了他们。

    已经有香客在与同伴低声私语; 猜测这带着十数个护卫一样的青年是什么人物了。

    乔衡对这些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视若不见。

    他在路经责分发烧香的僧人时,对侍候在他身旁的护卫说:“替我上束香。”他最近肺部不适,要是靠近香炉估计又要咳个不停; 所以他很有自知之明的不瞎掺和了。

    跟在他身后的十数人里; 有一人走出来; 径直走向卖香的僧人。僧人将摆于桌面上的一束香交予他,然后一手执掌,一手挽起念珠继续默诵经文。

    乔衡不知道在这无数世界之上,是否真的有主宰一切的神佛存在,所以他奉行的一贯是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至于这份“敬”里到底有几分真; 他连自己都说不清,否则也不至于让别人代替他给佛祖上香了。

    他如同每一个来到少林寺欣赏寺内风光,顺便上香拜佛的士绅名流一样; 他带着自己的护卫,一路走马观花般地游览而过。

    然后像是终于兴尽了,他来到一名僧人面前; 将一份拜帖递上,说:“麻烦这位师父,将拜帖转呈给贵寺方丈。”

    那被他叫住的僧人,一开始还以为对方是有事香询,没想到对方张口就让他把一封拜帖交给他们方丈。

    他见这青年像是官宦出身的富家子弟; 以他的经验来看,许是对方从小听多了各类江湖传闻,如今一时兴起就想要见一见传说中的少林掌门。

    然而,就算是他这个少林寺自家弟子,也不是想见方丈就能随时随地能见到的。

    不管对方是不是真有急事,他都没法轻易答应下来。

    僧人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名帖,刚要笑着开口婉拒,他脸上的笑容就似是僵住了。

    拜帖红底黑字,字迹极为鲜明。他一眼就从这封拜帖端正的字迹上,攫取到了最为关键的一个名字——

    乔衡。

    这就是那位如今一手搅动江湖风云的林家遗孤,林平之的化名。

    他心想也许只不过是重名了,但他还是出于谨慎地问道:“敢问檀越可是来自京城?”

    乔衡:“正是。”

    僧人的神色变得肃穆,他双手合掌向乔衡一拜,然后说:“檀越稍等,贫僧这就去通传。”

    乔衡平静以对:“有劳。”

    僧人拿着乔衡的拜帖,找上了寺里的衣钵执事僧。衣钵侍者能与方丈直接联系,而且内外庶务皆有涉猎,僧人想了想,觉得把事情告诉对方最为合适。

    那衣钵侍者听完僧人叙说的事情经过,一刻也没有耽误的从蒲团上站了起来,接过了拜帖。

    他眉头紧锁,说:“我知道了,此事交给我处理就好。你把此事再知会几位班首一声,让他们随时做好准备,以应对不测。”他说到最后,声音已经几近叹息。

    他虽然不知道这位心狠手毒的林家遗孤找上少林寺是出于什么原因,但是不用猜也能想到绝对没好事。

    僧人躬身领命。

    乔衡站在一棵银杏树下,他微微仰头看着这满树的金黄。风一吹过,落叶纷纷,如梦如幻。

    “乔檀越。”一名僧人走近,出声唤道。

    乔衡看向出声之人,见有两个僧人来到一旁。看来拜帖已经交到方丈手上了,通传的速度比他想象的还要快,不过这是不是也说明了少林寺对他有多重视。

    方才说话的那名僧人做了一个领路的手势,说:“这边请。”

    乔衡仿佛一个接受友人相邀的踏青文人,极为自然的应道:“好。”

    他跟上去,身侧的十数位同行之人齐齐而动。

    另外一名僧人对乔衡以外的十数人说:“劳烦诸位檀越随贫僧去殿里稍作休息。”

    乔衡的视线扫过两位僧人。

    就在僧人准备出言解释他们没有刁难的意思时,乔衡无所谓地嘱咐道:“你们随着这位师父去吧,好好休息一下。”

    僧人之前还以为要费好一番口舌,见乔衡愿意配合他们,他感激的向乔衡道了一声阿弥陀佛,说:“多谢檀越。”

    少林寺历经数超数代不倒,各殿几经翻修,变得辉煌璀璨。但是这些大多是游人香客的拜佛之地,少林自家子弟反而不住在里面。

    乔衡跟着那僧人一路向着深处走,穿过几道长廊,只见那房舍肉眼可见的朴素下来。

    少林方丈的长相,大概与许许多多不曾见过他的人幻想中的模样不太一样。他身材瘦小,看上去既不高大,又不威严,让人很难相信,他居然就是少林寺如今的第一高手,大概也就只有那把雪白长髯以及脸上慈和的神色,比较符合与众人想象中的样子了。

    除了方丈,他的师弟方生大师也在房间里。方生大师坐于蒲团上,合掌向乔衡点头致礼。

    乔衡不在乎室内有几人,他见室内不止方证在,也只是平和地打招呼道:“没想到方生大师也在。”

    方生见他如此好说话,是真的有些惊讶了。

    毕竟如今江湖、朝廷之间的关系如此紧张,少林寺这边只允许乔衡一人前来,而他们这边却不止一人,任谁遇到这种情况都难免心生不悦。但青年就好像是对这些事情都浑然不觉,他就是单纯的来拜访做客,对主人家安排多少人来待客都不在意。

    方生几乎都要怀疑起眼前的青年,到底是否就是外界传闻中乖张狠厉的林平之了。

    “檀越请坐吧。”掌门方证说道。

    乔衡没有推辞,敛好衣摆在蒲团上坐了下来。他说:“原以为要见到方丈会有些困难,不曾想大师如此平易近人,事情比我预料的要顺利多了。”

    方证笑着说:“其实不仅是檀越想要见一见老衲,老衲也想见檀越。”

    与那些面对乔衡一脸谨慎的僧众不同,方证大师全无把乔衡视作洪水猛兽的意思,脸上的神态唯有和蔼与友善。

    方生大师为几人沏好茶,然后竟然还得了乔衡一声礼貌的道谢。

    “乔大人何必客气。”

    方证说突然说:“老衲倒是有一事要谢谢檀越。”

    方生大师不明所以,他怎么不知道师兄什么时候欠乔衡一声谢谢了。

    乔衡:“方丈请讲。”

    方证温和地说:“檀越此前登山时,对寺中沙弥施以援手,老衲还没来得及道谢。”

    乔衡没把它放在心上,说:“原来是这件事。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方生大师没有随意插口,他眼神有些微妙,在心里默默想道,乔衡要是不曾遭遇福威镖局灭门之祸,怕是能成为第二位君子剑也未可知。

    方证询问:“如果老衲没有猜错,乔大人来少林可是有要事情相商?”

    乔衡没有顾左右而言他,他坦诚地说:“确实如此。”

    方证虽年迈,但他那双眼睛却不苍老,他看着乔衡,问:“在详谈之前,老衲心中有一疑问,还望檀越解惑。”

    乔衡道:“愿闻其详。”

    方证开门见山地说:“不知檀越此番前来,是自己的意思,还是代表了朝中诸公?”

    方生大师在一旁渐渐放缓了自己的呼吸。

    乔衡笑了笑,说:“其实没什么区别。”

    方生大师没听懂,身为掌门的方证则听明白了。

    乔衡这一次来到少林寺,到底是不是出于朝廷的意思,根本无关紧要。因为他有自信,也有这个能力,把自己的想法,化为朝廷的意图。

    做到极致时,那他本身便成了朝廷意志在江湖上的化身。

    这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方证相信对方的确能做到这个地步。或者该说,对方已经在这么做了。

    在一开始时,几乎没人相信,林平之能从青城派手中活下来,但是他就是活下来了。紧接着,没人相信,他能报林家的灭门之仇,但他同样报仇雪恨了。再加上后来的一桩桩一件件,他想要办到的事情,又有哪样是没能做到的?

    他身上有一种相当恐怖的行动力。

    方证没有妄加指责,他一声轻叹,说:“老衲晓得了,多谢檀越解惑。檀越现在可以说明来意了。”

    乔衡心知是时候了。

    他微垂目,掩去眼底的幽邃,然后稍稍欠身,在行过一礼之后,他才重新坐好不慌不忙地说:“在下欲借阅贵寺经文一卷。”

    方证:“不知是哪一部?”

    乔衡吐出最后三个字:“《易筋经》。”

    方生大师愕然地问:“你在说什么?”

    那《易筋经》传自达摩老祖,莫说放在少林寺内了,哪怕放眼全江湖,都是无上的武学宝典。

    它不属于外功,它一身功夫皆系于脉络及五脏,滋血养气,内力浑而不凝,行而不散,由内而生,惠及体表。练成后,内力心随意动,一呼一吸,如潮汐涨退,好似无处着力,却又有如江流浪涌,力道源源不竭。

    要想修习这部功法,慧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