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天生反派-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而言之,混不出头要被嫌弃,混出头来矛盾更深。

    或许在普通人眼里,哪边更容易出人头地、养家糊口,就会倒向那一边,无所谓文武之分。然而对于那些耕读世家里的传统文人来说,还能指望他们对江湖人有什么好印象吗?虽然他们明面上,也免不了结交江湖门派,甚至每年按时上交供奉以求庇护,但心里想的是什么就不好说了。

    在种种机缘巧合下,本该在几百年后才出现的冷籍制度,在此时竟然开始萌芽了。

    在乔衡看来,这里面实在是充满了黑色幽默般的阿Q精神。自我麻痹般的不断抬高自身身份,然后将对方排斥到自身阶层之外。

    此举不过是给普通人增加了科举难度,使得更多寻常百姓投入江湖行列,除此之外,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然而天赐良机,如今江湖上经过几场巨变,不管是正派、魔教、邪道都损失惨重。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习武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养活自己罢了,现在却要他们跟个马前卒一样去冲锋陷阵,正派内斗完了,还要跟魔教打,闹得整个江湖都人心惶惶。

    哪家父母舍得自己孩子拜入这样的师门?这不是投身江湖,这是踏上了不归路。

    于是就在江湖人对朝廷的动向众说纷纭时,众人先一步等来了朝廷新颁发的一条与科举有关的律令。

    乔衡亲手草拟。

    “……暖籍、冷籍之分实为陋规弊俗,自此令颁布永行禁止。各地凡以冷籍为由敲诈勒索者,以受财枉法罪论处。官吏衙役阻碍参考者,以公事失错罪论处,如有检举者经核实奖银百两。”

    此时不招揽人心,更待何时?

    然后接下来,又是一条足以令天下学子、有志为官的武人兴奋至极的消息,皇帝陛下决定在明年加开恩科,文举、武举同步进行。

    “真是好算计,这是明晃晃的釜底抽薪啊。”岳不群收到消息,禁不住感叹道。

    如今各门各派急需补充弟子,然而此前少林寺大战的阴影还没退去,左冷禅诛杀异己时的手段又委实残酷,那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态度令人记忆犹新,与魔教三万教众对峙的场景同样让人胆寒……这一件件事加起来,各门各派前来拜师的人数骤减。

    朝廷偏偏赶在这个时候接连颁发两条如此内容的告示,就差直接吆喝上与江湖诸派公开抢人了。如果这还勉强算是文斗的话,那之前铁血镇压魔教教众、围剿青城派就是武斗了。

    华山派由于当年的剑气之争,吃够了人才凋敝的苦,没有谁能比岳不群更能体会到朝廷此举的歹毒之处,就是不知道其他门派能不能及时反应过来。

    岳不群说:“也不知道是哪位大臣在背后操的刀。”

    真是捅得又狠又准。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晚安!

    下一更明天~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地牢君、银子、遇见、顾林、晋戈、梦之碎片、夜夜流光相皎洁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明月、一纸春秋 10瓶;秋依 6瓶;寒山秋水 5瓶;25632855、s_meln、泼墨桃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1章 心病不可医() 
这两道由朝廷颁发的公告; 当然俱是出自乔衡之手。

    如果说朝廷以明文律令的形式; 彻底废除民间的潜规则“冷籍制”一事; 令普天下读书人精神一振的话; 那第二年加开恩科一事,在民间造成的轰动不啻于一场另类的地震。

    这里要从科举的举行时间说起。

    如果不加开恩科的话,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 倘若放榜时名落孙山; 便只能再熬三年。而且在待考期间; 考生最好祈祷朝中没有大事发生,否则朝廷诸公说不定会把时间再次推后一年。

    然而即使次次科举都按期举行,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个三年可以等待?

    对于无法习武的普通百姓来说,能活到七十虽已是“古来稀”。

    乔衡曾细数过本朝自开国以来诸位皇帝的寿数,哪怕养尊处优以皇帝之尊;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仍在四十左右驾崩。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举行恩科,就相当于众人能额外得到一次科举参考机会; 如何不振奋人心?

    而提到恩科二字,就不得不再讲一讲宋代的恩科了。

    那时的恩科分为“特奏名”、“特赐第”两类。

    事实上,前者不过是给屡试不第的年高考生的一个安慰奖; 后者承于唐朝的敕赐及第制,是由皇帝自上而下的特赐给符合条件的非进士出身者一个“进士第”,与其说是一种人才选拔方式,倒不如称其为人才嘉奖方式。

    然而无论是哪种,都与后人想象的那种常规意义上的科举考试没有不同。

    后世众人印象中; 那种遭逢朝廷盛典就会举行的“恩科”,要等到清朝才真正意义上崭露头角。

    而现在,乔衡把这在几百年后才会出现的恩科制,提前搬上了历史的舞台。

    且既然能加开一次恩科,那么就能找借口开第二次,凡事缺的就是一个“先例”。

    想当初皇帝在听到乔衡提出这种恩科方式时,先是怔愕,继而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种区别于传统形式的恩科方式,对于现在的局面,简直是再适合不过了。

    纵使江湖上的有识之士,看出了朝廷的背后的真正用意,他们也无力阻挡。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科考盛举。

    ……

    五岳剑派自从重新结盟后以后,各门派弟子纷纷从各地赶来,聚于华山观察着朝廷的动向,随时准备殊死反击。

    在他们看来,朝廷那边接下来剑指五岳的可能性最大。

    结果等了那么些日子都不见朝廷官军再有动静,反倒是那远在京城的皇帝颁发了两道看上去与江湖人牛马不相及的告示。

    就好像近些时日,朝廷江湖两方人马之间,那剑拔弩张的气氛不存在似的。

    “朝廷这是什么意思?”

    “还是说朝廷不过是为了给我等一个下马威,如今见好就收?”

    “是之前嵩山派和魔教闹得太过了吧!”

    嵩山派弟子听了此言,只是沉默以对,不加以任何反驳。

    之前为了五岳并派一事,嵩山派不知得罪了多少江湖同道,在华山上的这段日子没少受人排挤。如今见朝廷似乎暂时放下了江湖之事,就提出了告辞之意。

    岳不群劝道:“是华山派有哪里招待不周吗?今时不比往日,贵派弟子不妨在华山多呆些时日,等确定安全无虞了再离去。”

    嵩山弟子听出岳不群是好意,只是如今朝廷看样子无心理会江湖事,之前两次立威都如此成功,再来第三次就有些画蛇添足,应该不会再多生事端了。而且他们即便留下来也不过是明里暗里受人挤兑,还不如直接回嵩山。

    “岳掌门误会了。只是我等商量着,朝廷那边应该已经出完气了。而我嵩山与福威镖局之间又没有灭门血仇,他就算是想要挑事也轮不到嵩山。”

    嵩山弟子苦笑一声:“当然刁难打压或许少不了,但是……我嵩山如今还有什么好欺压的。”

    他身后的嵩山弟子纷纷附和般的点头。

    嵩山弟子又言:“而且门派内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琐事,早点回去早点处理完。不过如果情况有变,岳掌门只需来信一封,五岳剑派,同气连枝,我等自会快马加鞭而至,倾力相助。”

    岳不群心道,真是良言难劝该死鬼。他表面上却说:“路上多多留心,一路顺风。”

    嵩山弟子向岳不群一抱拳,继而转身离去。

    ……

    太室山上,两条银瀑自胜观峰的峭壁上怒而直泻,携着磅礴的气势落入池里,水石相击,立时便飞珠溅玉。

    顺着崖侧的小路一路往上,隐隐可见亭台楼阁藏于山间,那正是嵩山派所在。

    嵩山派——

    一名身着褐衣的嵩山弟子,正洒扫着大殿前的地面。

    曾经的嵩山派人才济济,十三太保之名在江湖上赫赫有名,但是如今这十三位高手一个也没能活下来。剩下的弟子,比之当年华山派的人数还少。

    这名嵩山弟子一边拿着大扫帚一边哗哗地扫着地面上的落叶,然后突然发觉身侧的动静不太对。

    他凝神细听了会,听起来像是有大队人马正沿着石阶登山。

    他想起前段时间青城派的遭遇,忽而意识到了什么,丢下扫把就跑回了殿内,而心里则暗骂,这是怎么回事,他们刚回嵩山怎么就有官军过来了?

    他这一走,殿外更是一个人也没有人,显得山峰上愈发冷清。

    过了片刻,殿前的脚步声多了起来,期间还伴着甲胄的摩擦声。

    躲在各个殿内、弟子房里的嵩山派弟子,听到一声蕴含了内力的大喝:“嵩山派弟子涉嫌杀害朝廷命官实授参将,今日我等奉圣命前来捉拿涉案弟子。所有嵩山弟子到正殿前方集合,即刻投降,缴械不杀!”

    躲起来的众弟子听到官军口中说的参将,俱是一愣,然后才后知后觉的想到对方口中说的究竟是谁。

    曾经衡山派的二号人物刘正风!

    可是这分明是很久之前的老黄历了。

    官军又喊了一遍,随着这次喊话,随行士兵已经握紧了手中的兵刃。

    有弟子终于认命般地推开门,小心翼翼地从室内走出来。继他之后,剩下的弟子也陆陆续续地走到了殿前。

    不是没有人产生过鱼死网破的想法,但想想青城派吧,弟子人数比嵩山还多呢,不照样败于官军手下了,死得不能再死。那还不如乖乖投降,说不定还能捡回一条命。

    一队官兵负责搜检这些嵩山弟子身上有没有藏有暗器,一队官兵则去挨个搜查房间里是否还有嵩山派余孽。

    在官军确认完毕后,仔细谨慎地封了这些弟子的内力,给他们戴上镣铐,带着他们向山下走去。

    官军与青城派弟子即将离开嵩山的时候,一队衣着朴素的和尚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嵩山派弟子眼露激动。

    来者的身份太明显了,是少林寺的人。

    少林、嵩山派同在嵩山,只不过前者在少室山,后者在太室山。

    因此当少林发现嵩山情况有变时,方生大师与方丈商量了一下,就带人过来了。

    少林没有与朝廷起冲突的意思,虽然少林也是一个江湖门派,但它的立派之基其实是宗教。少林能有今日地位,少不了仰赖朝廷的扶持,众僧远比其他江湖人更清楚一旦触及朝廷的底线,江湖会遭遇怎样的灭顶之灾。

    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已经用血淋淋的现实,给如今的佛门敲响了警钟。

    只是嵩山少林同为武林正教,如今友邻遭难,少林寺不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

    那身为首领的武官见到有和尚拦路,眼睛微眯,手已经握上红缨长/枪,蓄势待攻。

    只见那当先的老僧满脸皱纹,一身气息平和宁静,他开口道:“这位将军,敢问如何称呼?老衲法号方生,身后的四人都是寺中的小辈弟子,我等来此并没有恶意。”

    领兵军官不熟悉方生,但他知道凡是以“方”字开头的少林弟子,都与少林寺掌门同辈,佛法精深,武功高强。

    “我姓旁。”这名旁姓将军清楚陛下如今对江湖是个怎样的态度,因此也无意与这方生大师深交,就只简单地说了一下自己的姓氏。

    方生大师和颜悦色地道:“旁将军,少林与嵩山派毗邻而居,今日偶然得见嵩山弟子被朝廷带走,不知这是所为何事?我等彼此同为江湖正道,向来守望相助,此番既然遇上了,免不了多嘴问上几句,还请将军勿怪。”

    等五岳剑派问起此事来,也好给个交代。

    旁将军见方生大师从头到尾都客客气气,就说:“此事不是什么机密,大师既然问起来了,告诉大师也无妨。这嵩山弟子杀害朝廷命官,刘参将一家被其灭了满门,正要把他们抓回去审理。”

    “将军口中的刘参将可是指的衡山的刘正风?”

    旁将军说:“正是。”

    方生大师闭目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然后带着几位小辈僧人对旁将军谢过:“多谢旁将军告知缘由。”

    然后退到了一边。

    “方生大师!救救我等!”嵩山派弟子急了,忙喊道。

    旁边负责看守的官兵用布把他嘴堵起来,说:“闭嘴,若尔等是无辜的,到时候自然会把你们放回来。”

    嵩山派弟子听了这话,脸上不见庆幸,反而变得一片惨白。

    作者有话要说:  晋江抽了QAQ

    后面还有两更,大家试试能不能刷出来

    今天女配也会更新,不过大概要稍迟一些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黯 2个;晋戈、nihao、贺青菜、遇见、37940891、李闪闪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云狐不归 30瓶;落木洛洛、梦之碎片 20瓶;風散|蝶落丶、wish 10瓶;忍月无光 9瓶;秋依 6瓶;惜兮玦、塔其?米 5瓶;喵蒂雪、凝泉散流 3瓶;30143080、king、衣酒、一条咸鱼、泼墨桃花、s_meln、赫菲斯托斯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2章 心病不可医() 
而今; 随着朝廷的一步步动作; 江湖中尽人皆知那所谓的六元及第的状元郎; 就是福威镖局的遗孤; 乔衡的身份已不再是秘密。

    皇帝早就等着这一日了。

    在年少的皇帝看来,乔卿当初隐姓埋名不过是无奈之举,然而他实在不忍心看着乔卿忍气吞声; 从此顶着一个陌生的名号生活下去。

    乔卿无所求; 是因为对方淡泊名利; 但他这个做皇帝的,要是把这当做理所当然,不予以庇护嘉奖,那他就是废物了。

    林家、刘家灭门案又一次被呈至御案前重新审理。

    这一次乔衡倒是没有责怪小皇帝的自作主张,自从他的身份被江湖人揭开后; 现在的他哪怕再自称乔衡,众人心里默认的依然是林平之这个名字。

    刘芹得知此事后,比起大仇得报的快/感; 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终于尘埃落定的疲惫。

    然后他才在一种惊愕中反应过来,近来的传闻都是真的,他所仰慕着的乔大人; 真的就是福威镖局的少镖头。

    “林平之……”

    怎么可能!

    但是,在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却又忍不住觉得“理应如此”。

    那人明明看上去是个再传统不过的文人,却深藏着一手精妙绝伦的剑法,对江湖事更是熟稔于心。

    江湖上的用剑高手; 大多集中在五岳剑派内,然而曾经身为衡山弟子的刘芹,很清楚五岳里没有这么一号人物。

    至于那些豪侠散客,但凡有人能有乔衡一半的功夫,又怎会在江湖上一直默默无闻?

    那个时候的他完全把福威镖局忽略了过去。

    如今被捅破窗户纸,在初时的震惊过去之后,他心底里的一切疑惑也都迎刃而解。

    福威镖局初创时,同样是以剑法闻名!林家的辟邪剑谱,至今仍搅得江湖上一片腥风血雨。

    当年林远图以一手辟邪剑闯荡江湖时,也曾与衡山派的高手切磋过。比起你的朋友,有的时候反而是你的对手更熟悉你的武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