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爷贵性-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柴珏当时便不解为何有补充契约,此刻才恍然大悟:“那份附加契约写的是这个啊。”

    司马光默默倾听,心中念头急转,筹思着应对的法子。

    倒是欧阳修先他一步想到了:“按照契约,编辑部举办的讲座,你们是有义务服从安排的。但倘若你们不以编辑部的名义来办讲座……”

    一言惊醒梦中人,司马光也道:“对,我们就以各自的名义来办讲座!”

    王安石苦笑道:“君实兄,我们不能。”

    “如何不能?就凭我司马光与你‘甫介’先生的名号,你还愁没有人赏面么?”

    “不,不。”王安石摇头:“不是这个原因。契约的第五章‘股东义务’里面的第四条写着:‘股东不得参与或组织与编辑部举办、承办之活动相抵触之活动。’另外,第三章的第七条还写:‘与本刊有契约之编辑、记者、作者之笔名,视为本刊所有物,未经批准,不得对外使用。’”

    王安石对契约的倒背如流,让乐琳十分惊喜,拍手笑道:“王先生果真细微谨慎!”

    而众人则是讶然于这契约里头,一条一例都考虑周到,滴水不漏。

    但众人对此的想法却各有不同。

    欧阳修啧啧称奇,赞叹道:“这契约真是细致周密,无隙可乘呢。”他又对司马光道:“君实,有机会的话,我真想借阅一番。”

    姚宏逸也道:“某亦是。”

    庞籍默然不语,静观其变。

    却又是文彦博率先表示异议,他对姚宏逸、欧阳修不满道:“这什么劳什子的契约,有什么好瞧的!”

    转头再竖眉道:“这分明是有心人设计无心人,不算,不算!”

    “如何不算?”

    乐琳的语气也隐隐有了不快。

    近日编辑部和育才学馆刚结了年账。

    因着付予编辑、记者们,以及学馆教授们的薪资实在过多,这两门生意竟然都入不敷出。

    而唯二有利润的产业八宝茶楼和八宝餐厅,却因为要筹建员工宿舍、增发花红等,也没有什么盈余了。

    乐琳本以为府中的生意,她既是想了办法开源,自然财源滚滚,于是全然未有考虑节流之事。

    岂料一阔三大,昨日看完总账之后,才知道自己接手以来,这几门生意看似火红,加减相抵之下,其实都没什么赚头。

    如今好不容易《汴京小刊》能有个赚钱的路子,偏偏这些书生们站着说话不腰疼,教她如何能不气?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合理推测() 
“这分明是有心人设计无心人,不算,不算!”文彦博竖眉道。

    乐琳双眼一瞪,道:“如何不算?”

    “‘有义务服从安排,参与或协助编辑部举办之对外活动’,这条勉强还算情理之中,我便不与你理论。但是,什么叫作‘股东不得参与或组织与编辑部举办、承办之活动相抵触之活动’!”

    文彦博顿了顿,越想越怒,大声道:“还有,‘编辑、记者、作者之笔名,视为本刊所有物,未经批准,不得对外使用’,这又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我连自己的笔名都不能用了?”

    乐琳毫不退让道:“对,没错,与《汴京小刊》无关的事情,都不能用!”

    文彦博愈加怒不可遏,手一挥,向庞籍、刘沆道:“相公,阁老,这事情你们来评评理!“又对众人拱手:“大伙儿都来评评理!世间哪有这样霸道无理的契约?”

    乐琳泰然自若,向司马光、王安石问道:“这契约可是有人强迫两位签的?”

    王安石道:“并无强迫。”

    司马光也不情不愿地摇了摇头。

    乐琳又问庞籍和刘沆:“相公,阁老,方才念到的条例,可有与《大宋律》相悖之处?”

    庞籍神情冷冷的,没有接话。

    刘沆摇头道:“条例虽则苛刻,却没有与《大宋律》相悖。”

    乐琳转头对文彦博朗声道:“这份契约既无强迫,也不违法,有三位讼师签字见证,还盖了‘尚诚行’的印鉴,即便文少保告到开封府尹那处、告到大理寺也罢,道理亦是在我这里。”

    文彦博被她问得一窒,涨红着脸,想不出反驳之词。

    ……

    ——“那边好生热闹,不知是发生何事?”

    葛敏才与几个学子正聊得火热,看到不远处的人群里,乐琳和文彦博一个竖眉正色、一个青筋爆现,旁边几人神色各异,于是对身旁的苏轼、陈慥道:“子瞻、季常,咱们去凑凑热闹。”

    苏轼也看了看那边,认出了几个,边走边问道:“葛大人,与东家争吵的那个,你可知道是何人?”

    葛敏才道:“殿中侍御史文彦博,怎的,贵刊副主编你都不认得?”

    方才闲聊之际,葛敏才得悉这两位是新闻部新聘的记者,听得他们这般答话,不由得暗自狐疑。

    陈慥笑道:“我俩初来乍到,文大人贵人事忙,还不曾相见。”

    葛敏才顺势打听:“你们东家……啊,还有三殿下,他们是不是甚少掺和编辑部的事情?”

    陈慥答他:“这两位确实不常见。”

    “那么……投稿是谁审批的?”

    “新闻栏目的稿件由王先生和司马大人审批,其余栏目一概是主编、副主编负责的。”

    葛敏才喃喃自语道:“看来,那草包没有诓我。”

    陈慥就在他身侧,听得真切,好奇问:“草包?你说的是三殿下么?”

    “不,不!”葛敏才讶然否认:“草包是你们东家,季常怎会以为是三殿下?”

    “东家?”

    陈慥比他更惊讶:“东家才思敏捷、见解精辟,怎会是草包?”

    却是苏轼接话道:“因为,东家在官学里头闹过不少笑话……”

    他把从父亲、同窗那处听来的事情娓娓道来。

    陈慥听罢难以置信,道:“定必是有人嫉妒东家才华横溢、年少有为,胡编乱造的。”

    葛敏才吃吃而笑:“他有什么才华可言?更遑论年少有为了。”

    苏轼答他:“晚生之前也以为他是个草包,但经过昨日一事,倒觉得季常的推测最为合理。”

    “哦?”

    ……

第一百九十章 等同名字() 
“所以,今日‘解释大会’说的事情,大多是从昨日东家辩论的观念那里得来的。”

    苏轼略略地把昨日彩排的经过说完,三人不知不觉已来到了朱栏板桥前。

    ——“这又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我连自己的笔名都不能用?”

    恰好,听得了文彦博这么一句。

    欧阳修站得最后,正好在他们跟前,葛敏才拍了拍他的肩膀:“永叔兄?”

    对方回头一看,微微有些诧异,悄声问:“哦,昭岚你也来了?”

    昭岚,是葛敏才的表字。

    他拱手回道:“买了门票,也来凑凑热闹。”又问:“文大人他怎么了?”

    欧阳修附在他耳边,把事情始末简要说了一遍。

    葛敏才听了,眉毛一挑,望了眼“乐琅”那边,又回想到方才苏轼告诉他的事情,眼珠子不停转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昭岚?”欧阳修推了推他。

    葛敏才摸了下拇指上的扳指,似笑非笑道:“有趣,有趣!”

    ——“即便文少保告到开封府尹那处也好、告到大理寺也罢,道理亦是在我这里。”

    “乐琅”的声音传来,他们二人的注意力也集中到那边去。

    文彦博听“他”毫无悔改之意,反而砌词狡辩,东拉西扯的,越来越不成话,偏偏被对方问得一窒,想不出反驳之词,只好在那处涨红着脸,指著“乐琅”的脸,怒道:“你,你……歪理,歪理!”

    葛敏才飞快地掰转手上的玉扳指,心念一动,慢慢踱将出去,行到文彦博的身旁,道:“安国侯,未必,未必啊!”

    众人望向他,文彦博见脸有喜色——竟然是他来出言相助!

    姚宏逸皱了皱眉,没有说什么。

    庞籍脸色依旧。

    只得刘沆眼中精光闪动,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乐琳自觉道理在自己这里,没有半分迟疑,道:“葛大人有何高见,晚辈愿闻其详。”

    “律法,不外乎人情。”葛敏才言之凿凿:“确实,契约上有讼师、牙行的担保,亦并非不容于《大宋律》,更不是强迫签得的。”

    乐琳脸色一沉,似乎想得到他要说的是什么。

    果不其然,葛敏才接着道:“只不过,笔者无法用自己笔名这一点,是不是不合常理,不合人情,不合礼仪?”

    “哼,”乐琳冷哼一声:“常理?人情?”

    葛敏才颔首道:“《楚辞》有云:‘齐名字於天地兮,并光明於列星’。春秋鲁国大夫申儒曾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孔夫子亦云:‘名不正,则言不顺’。由此可见,人之名、字,乃是各自身份之象征、述表,何其重要!”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

    文彦博觉得扳回一城,顿时喜上眉梢,悄声对刘沆说:“阁老真高着!怎的想到把他也邀来?”

    “不是我邀的。”刘沆淡淡然回道。

    “不是?”

    “嗯,不是。宽夫莫要开心太早,说不定来者不善呢。”

    “来者不善?”

    文彦博不以为然。

    那边厢,葛敏才继续道:“笔名,乃是笔者所起,同样代表其身份,更寄托笔者对自身的愿景,理应等同于名、字,若是由他人来定夺何时能用、何时不可用,岂非荒唐胡闹,贻笑大方?”

    ……

第一百九十一章 道德绑架() 
一阵清劲的风吹过。

    乐琳略感到清醒了一些。

    但葛敏才的话仍旧让她闹心:“依照常理人情,安国侯这份契约似乎不太妥当,若真要闹到上开封府尹那处……”

    他顿了顿,粲然一笑,道:“指不定几位编辑的胜算更大一些。”

    文彦博、苏轼等人纷纷点头称是。

    王安石低声问司马光:“那位是……?”

    “礼部侍郎葛敏才,”司马光答道:“去年参表奏疏二百多封,人称‘葛二百’。”

    “听起来是个仗义执言的人呢。”王安石微笑着道。

    “介甫,相信我,你不会想和他交手的。”司马光摇头道。

    ……

    而另一边,刘沆对柴珏问道:“三殿下,闻说……翰墨斋、缬绣坊,还有尚诚行均有意向‘赞助’编辑部举办的活动?”

    柴珏淡淡一笑:“不是有意向。”

    “哦?”

    “已经签好契约,钱也交收了。除了今天这个‘解释大会’不算,编辑部往后举办的三场大型活动都由这三家商号赞助:翰墨斋二百六十贯、尚诚行一百五十贯、缬绣坊一百二十贯,拢共是五百三十贯钱的赞助费。”

    刘沆未料到数目这么大,微微意外,又问:“乐琅他……难道是还未得悉此事?”

    “嗯。”

    “殿下要不要去圆个场?”

    柴珏微微含笑,明知故问道:“阁老何出此言?”

    “葛敏才出名的伶牙俐齿、口若悬河……”

    “阁老觉得他说得在理么?”柴珏打断他,问道。

    刘沆颔首道:“似乎比乐琅说的要在理一些。”

    柴珏明眸微动,目不转睛看向乐琳,嘴角微微莞尔,道:“阁老的看法,本殿不敢苟同。”

    ……

    ——“……再者,文大人是安国侯在官学里的先生,学生诓骗先生签下这种严厉苛刻的契约,岂非大逆……”

    “葛大人!”

    葛敏才那句“大逆不道”还未说完,便被乐琳冷冷地打断了:“敢问一句,为什么反对收费?”

    “嗯?”

    乐琳眉目肃然,重复道:“此番争执,根源是《汴京小刊》举办的活动收费与否。乐某不懂,为何诸位大人、先生执意反对收费?收费对你们而言,到底是有什么损失吗?”

    葛敏才嗤笑了几声,仿似她说的是个笑话趣闻,不屑道:“自古著书立说,是为文以载道,《文子》有云:‘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读书人岂能终日将阿堵物挂于口边?有失斯文!”

    他看到“乐琅”默然不语,以为“他”被自己说得哑口无言,于是得意洋洋地嘲讽道:“‘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的这句话,安国侯似乎不太懂得呢。”

    “我确实不懂,”乐琳皱眉道:“乐某真真是挠破头皮也想不通,究竟名利双收对你们有什么不好?”

    她转身,环视众人,眼神里的倔强看得柴珏心中莫名悸动。

    只听得她朗声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慕名利的人,并不见得就比追求名利的人更高尚、贡献更大些。

    葛敏才眉毛微蹙,哼一声,说道:“歪谈乱道!“

    乐琳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确实可敬,‘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听起来也是写意闲适。然而,即便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生活依旧穷困艰苦,最后甚至连孩子被饿死了。这种‘淡泊名利’对他自己,对他的家庭,甚至对百姓又有什么实质的意义呢?”

    葛敏才不发一言,默默转着手里的扳指,似是被说服,又更像是寻思反驳的词措。

    一旁的文彦博却是比争辩中的二人还要激动,铁青了脸,气愤愤的大声道:“竖子,乐琅你这个竖子!”

    说着,他呸的一声,在地下吐了口唾沫,再道:“陶渊明不趋炎附势,品格高洁、铁骨铮铮,岂是你这样不学无术的竖子能信口污蔑的!”

    乐琳不以为然道:“我不觉得我说的有错,倘若他肯为五斗米折腰,为官一方,先不说造福一方百姓,最起码能做个更称职一点的父亲,莫让亲儿惨死啊。”

    文彦博说不过她,又不想认输,冷哼了一声,用力甩了甩衣袖,背过身去。

    ……

    那边,王安石抚着长须,饶有趣味地对司马光道:“这位葛大人,看来也不外如是。”

    司马光不赞同也不否认,淡淡道:“安国侯倒是有些辩才,让人始料未及呢。”

    “确实后生可畏。”

    “可惜懒散了些。”

    “嗯。”

    ……

    乐琳说得起劲,继续道:“陶渊明身体力行,致死都没有为钱财屈服,这个我倒是真心佩服的。但是有些人,标榜不慕名利,只不过是为了显得有气节、有风骨。更有一些人,自己得不来名利,就假装自己不爱,最起码可以得个不慕名利的虚名,虚伪至极!最最坏的,是还有一些人,他们高声大喊自己是不慕名利的,其实暗地里早已名利双收!”

    司马光听到这话,脸上微微有些红了。

    文彦博依旧怒气冲冲,不发一言。

    倒是庞籍,自乐琳开口说话以来,便一直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乐琳反倒是渐渐平静了下来,神色从容道:“你们所说的‘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我觉得指的并非不追求名利,而是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不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

    ……

    “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不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苏轼喃喃地重复这句话,心下顿觉恍然。

    却听得乐琳再道:“人之所以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就是因为人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啊!……有人喜爱建功立业、名利双收,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