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爷贵性-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生应道:“治乱世,用重典。”

    “对!就是这个,用重典!若果每个盗窃的人都判死罪,那大宋就必定没人敢当小偷了。”

    “大叔说的是!太有道理了。”

    旁边几个路人纷纷赞同。

    这场闹剧,庞籍有点看不下去,他皱眉望向乐松。

    乐松还他一个诡异的微笑。

    庞籍能岂不明白他的意思?但无可奈何,无法反驳,只得摇头,又复叹了口气。

    ……

第六十三章 世人皆愚() 
那中年人朗声说道:“若果每个盗窃的人都判死罪,那大宋就必定无人敢当小偷了。”

    旁边几个路人纷纷赞同。

    这场闹剧,庞籍有点看不下去,他皱眉望向乐松。

    乐松还他一个诡异的微笑。

    庞籍能岂不明白他的意思?

    但无可奈何,无法反驳,只得摇头,又复叹了口气。

    忽而,有个黑黑瘦瘦的路人提出了质疑::“若然盗窃就判死刑的话,会不会太重了些?”

    路人纷纷怒道:

    ——“一点儿也不重,他们偷东西之前,就该想到有这个下场!”

    ——“对!被偷的人做错了甚么?偷东西的人不劳而获,就该判死罪!”

    那黑瘦路人还想争辩:“但是,盗窃判死刑的话,那其他罪名不就要罚得更重些?”

    中年人答道:“怕甚么?我们都是一等良民,又不去犯法,除非……”他目光凛凛,伸手指着黑瘦路人,恍然大悟道:“除非你是小偷!”

    旁边的老太婆也帮嘴:“原来你是小偷!难怪,难怪!”

    黑瘦路人百口莫辩:“天地为证,我绝不是小偷!你有何证据啊?可不要血口喷人啊!”

    “你还说你不是?”头发花白的老汉跟口道:“你若不是小偷,又怎么会为小偷说话?”

    “我……我只是路见不平而已!”

    中年人一把提起黑瘦路人:“路见不平?我看你是做贼心虚!”

    他对众人朗声道:“大伙儿,就是这种人渣,害得张老汉一家八口死于非命!咱们现在就带他去衙门,让官老爷发落,你们说可好?”

    “好!”

    “大叔,咱们跟你去!”

    “对!就让官老爷判他个死刑,看还有没有人敢偷东西!”

    “去衙门,去衙门!”

    一呼百应,一百多人浩浩荡荡地往衙门的方向去了。

    ……

    亲眼目睹这荒诞而滑稽的一幕,庞籍哑口无言。

    乐松问他:“少保,可有甚么要说的?”

    庞籍除了摇头,还是摇头,苦笑道:“大开眼界,大开眼界。”

    乐松往朱雀大街的方向作了个“请”的手势,说道:“前面不远的八宝楼,恰好是我家开的,少保陪我去坐坐?”

    “却之不恭,烦请世子做东了。”

    二人漫步而去,庞籍不时望向身边的乐松,满怀心事。

    乐松还不到十四岁,但长得比同龄人要略高一些,并肩而行,只比他矮两三寸,行事作风,也全然不似个少年郎。

    庞籍原本以为自己是在守护一棵珍贵的小树苗,殊不知,这树的品种奇异,长得这般快,假以时日,必定根深叶茂。

    待他遮天蔽日之时,自己还能应对得了吗?

    想着,他的脚步不知不觉放慢了。

    乐松走着走着,发现身旁没了人影,回头发现庞籍皱着而立,满脸愁容,不由得问:“少保?”

    “嗯?”

    庞籍闻言,回过神来。

    乐松问:“你怎么了?”

    千思万绪,庞籍无从说起,强颜道:“一时莫名感触而已,世子莫要见怪。”

    乐松不疑有他,笑道:“少保别想太多,我们先祭了五脏府再详谈。”

    “好。”

    ……

    八宝楼二楼的雅间,虽是富丽堂皇,但推窗而望,便是烦嚣吵闹的东市,比之荷香居和云来阁的雅致怡人,略逊了一筹。更遑论那世外桃源一般的得月楼。

    不过,八宝楼的几道首本名菜,真正是色香味俱全,故而座无虚席,幸而乐松作为少东,在这里有间长留的厢房,庞籍才得以一尝这闻名遐迩的“八宝鸭”。

    “味道还算合你意吗?”

    乐松笑问。

    庞籍点头:“很好,名不虚传。”

    “那为何闷闷不乐?”

    “因为心里有点苦。”

    庞籍说着,不禁叹了口气。

    乐松了然:“因为方才的事情?”

    庞籍不语。

    “世人皆愚昧。”

    似要火上添油,乐松语带嘲讽地说。

    “嗯。”

    庞籍静默许久,终是无奈赞同。

    他又问:“之前在我府邸里,我们说到哪里了?”

    “广览皆听,只为让百姓知道,国君愿意了解他们的心声。但其后的处理,只需按照君王以及官僚的意思。”

    乐松一字不差地答他。

    庞籍有些颓然:“你继续说。”

    乐松道:“这世间的人,大多愚昧不堪,明事理的,十无其一;明事理而敢言者,百无其一;敢言且决断者,千万人里都找不到一个。”

    庞籍长叹一口气,方才的闹剧,足以证明乐松所言。

    乐松又说:“不过,倘若国君漠视黎民的心声,长久以往,必生怨怼之心。故而君主佯装广纳谏言,但实际施行,还是依君主与幕僚的决策。”

    庞籍皱眉:“君主施行的与黎民所想的不同,难道就不会惹来怨怼?”

    乐松笑说:“让黎民以为君主所施行的乃是大多数百姓的决定,那便不会有异议了。”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倘若真的有怨言,君主大可将责任推给百官——‘朕有意为黎民谋福祉,但无奈百官执意阻挠’,如此一来,百姓顶多只会嗟叹生不逢时,并不会迁怒于君主。”

    庞籍闻言,心下久久不能平静。

    他问乐松:“在你眼里,我们这些以百姓社稷为己任的人,是不是也很蠢?”

    乐松不语,托腮望向窗外,似是默认,又似是想着怎样解释。

    约莫一盏茶的时间,他才答道:“以百姓社稷为己任,蠢得很可敬。”

    “但是,”他转头凝视庞籍,语气是不容置疑的肯定:“少保,若你真心想要为世人谋福祉,你便要先记住,这世间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愚昧、聒噪、偏听偏信、自以为是、极其容易被煽动的,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更不知道怎样才是对自己好。保证政令出自君主和幕僚,才是真正为百姓谋福祉。”

    庞籍怔了怔,许久,点了点头。

    他点头的动作是那样的轻,但许下的,却是一个沉重如巨石的承诺。

    乐松举起茶杯,往庞籍的杯子碰了碰,彷如多年前的乐信那样,然后一饮而尽。

    庞籍也举杯,正要喝下去,忽而想到了什么,又放下来。

    “怎么了?”乐松问他。

    庞籍直了直身子,正襟危坐,诚恳问:“你对当今的官家,有何看法?”

    ……

第六十四章 君王何来() 
乐松举起茶杯,往庞籍的杯子碰了碰,彷如多年前的乐信那样,然后一饮而尽。

    庞籍也举杯,正要喝下去,忽而想到了什么,又放下来。

    “怎么了?”乐松问他。

    庞籍直了直身子,正襟危坐,诚恳问:“你对当今的官家,有何看法?”

    乐松反问:“那你呢?你又有何看法?”

    庞籍下意识地换上了朝堂上的表情,说道:“官家自然是英明的。”

    乐松但笑不语。

    “你笑什么?”

    “若然你真心认为官家英明神武,又何必问我看法?”

    庞籍闻言,摇头莞尔,把杯子茶水一饮而尽,叹息道:“我确实颇有微词。”

    乐松为庞籍添满茶杯,想了想,淡然道:“官家已是竭尽所能,尽力而为了。”

    庞籍冷哼一声,道:“为师又不会告发你,何必对我虚与委蛇?”

    乐松问:“少保,历代的君王是如何成为君王的?”

    他问得那样随意,似是问庞籍吃完饭要去哪儿消遣一般。

    ……

    黑夜。

    浓厚得似涂了数层墨水的夜幕。

    零碎的星光,挣破夜幕探出来。

    夜的潮气在空气中漫漫地浸润、扩散。

    澄净,清明。

    “怿工,”

    庞籍把当时乐松问他的问题,交给了姚宏逸:“历代的君王是如何成为君王的?”

    姚宏逸思考片刻,毫不犹豫回道:“天命所归。”

    庞籍摇头,停了一下,想了想,还是摇头,嘴角泛起难以言喻的苦笑。

    这算是师徒之间的默契吗?

    当年,他也是这样回答乐松的,正正就是“天命所归”这四个字。

    “不是天命,那是为何?”

    姚宏逸问庞籍道,一如当年庞籍问乐松那样。

    “君王不是由贵族拥立,便是由百姓拥立。”

    庞籍几近是一字一顿地说。

    这一番话,他一直记得清清楚楚。如今再说出口,都未有一丝遗漏,仿佛乐松就站在自己身后,他说一句,自己便跟着说一句一般。

    ……

    “当贵族感到无法与百姓抗衡之时,就抬高他们当中某一个人的威望,让他当上君王,以便依靠他实现贵族们的愿望。”

    乐松不紧不慢地说道。

    庞籍细细咀嚼这话,心下一凛。

    他喃喃接口道:“那些承前启后的中兴之君、守成之君,甚至亡国之君,无一不是这般。”

    乐松继续道:“另一边厢,当百姓感到不能够与贵族抗衡之时,也抬高他们当中某一人的威望,推举他做君主,以借助他的权力保卫自己。”

    庞籍沉吟片刻,道:“自陈胜、吴广以来,历代开国君王走的多是这一条路。”

    乐松点头,夹了块八宝鸭,细嚼慢咽一番,才道:“官家的皇位,是依靠外戚、世家们拥立而得,被他们掣肘也是意料中事。”

    庞籍却是陷入沉思。

    乐松并未理会他的静默,笑问道:“少保,你觉得是哪一种君王比较好当?”

    庞籍回过神来,回他道:“依靠贵族应是比较轻松。”

    乐松摇头:“非也,非也。一个人依靠贵族而得到君权,比依靠百姓而得到君权,更难维持其统治。”

    “何出此言?”

    “假若百姓心怀不满,君王的统治亦难以持久,因为百姓总是占多数的;而君王能够借设立或废黜贵族,泰然自若地对付他们,因为贵族人数甚少。”

    “嗯……”

    “倘若君主能公平处事而不偏颇,虽无法满足贵族之欲望,但是却能够满足百姓,因为百姓的意愿比贵族更光明正大。百姓只是希望不受压迫,而贵族则希望实行压迫。”

    庞籍赞赏道:“此言不虚。”

    乐松又道:“官家恰好把事情做倒反了。”

    “倒反了?”

    “嗯。”

    乐松点头,说道:“他本该是对贵族凶狠,而对百姓仁义,如今却反了过来。”

    庞籍听着,忽而觉得肩背有些阴冷,轻轻一摸,是出了好一身汗。

    自己也说不上来,是因为惊恐?

    抑或因为亢奋。

    这般大逆不道的话,他听在耳里,并无有任何不妥,反倒觉得似金玉良言。

    恍恍然中,他听到乐松在继续说,那淡然的声线,似有使人着魔的力量。

    “贵族伴于君侧,故而应该使其畏惧。因为世人皆是忘恩负义、阳奉阴违,伪善、逐利。比起冒犯畏惧之人,世人冒犯敬爱之人往往要更肆无忌惮一些,因为敬爱是靠恩义维系的,然而人性本恶。面对利与义的抉择之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先摒弃恩义。然而他们却会由于担忧惩罚而有所顾虑。”

    庞籍听着这似是而非的观点,与其说是醍醐灌顶、恍然大悟,莫如说是更迷惑了一些。

    “人性本恶?”

    他茫茫然问。

    “呵。”

    乐松冷笑,靠到庞籍眼前,轻声道:“官家最糟糕的一点,是身边除了不怀好意的外戚贵族,便是你们这般的庸臣。”

    “你!”

    庞籍微愠,不明白他何以有此刻薄的一言。

    乐松却是大笑,笑声里,是毫不掩饰的嘲讽。

    半晌,方才停止了笑,凛然道:“你们这些人,学的是孔圣先贤,说的是仁义道德,但内心深处,其实对人性本恶深信不疑。”

    “我……”庞籍一时无话。

    乐松凝视他,眸子里是庞籍从未在他眼里看见过的亮光。

    是疯狂,是嚣张。

    是气焰。

    他说:“少保,我要著一本书。”

    “什么书?”

    ……

第六十五章 可恨之人() 
乐松凝视他,眸子里是庞籍从未在他眼里看见过的亮光。

    是气焰,是嚣张。

    是疯狂。

    他说:“少保,我要著一本书。”

    “什么书?”

    “一本为君王而写的书,与儒家冠冕堂皇的说辞不同,此书洞察人性之险恶,世人的自私自利、庸劣、趋利赴势、反复多变,均要叙述得入木三分,让往后的君王莫要对人性抱有天真幻想,面对重重陷阱,能主动出击,将命运成败牢牢掌握于手中。”

    或许是乐松眼里的火光太过猛烈,庞籍亦感到心潮澎湃。

    转念一想,又不免嗟叹。

    他对乐松道:“世人皆愚,更遑论那些口是心非的伪君子,这书真的写出来,你便是要遗臭万年了。”

    乐松闻言,又再灿然而笑,笑得那样肆无忌惮。

    他像是又再看到那个自傲又自负的乐信。

    不同的是,乐信少了这一份如魔似怔的狂热。

    “你又笑些什么?”庞籍问。

    乐松答他:“少保糊涂了,我这书是献给想要做储君、君王的人,倘若他们不信我所言,自不会让此书流传,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倘若他们信仰我的王霸之道,将其奉若真理,必不欲此书被任何人所看到,定会收藏于最机密之处,每日待夜深人静之时,方如饥似渴地挑灯细读。”

    庞籍心有戚戚然:“让此书存在于世间,当真无恙?”

    “君王应该是怎样的君王?”

    乐松不答反问。

    庞籍欲言又止,此日亲眼所见的闹剧,还有与乐松的一席话,岂止是胜读十年书?简直是彻底颠覆了以往的想法。

    以往侃侃而谈的仁君之道,他忽而变得半信半疑。

    乐松自答道:“君王需要像狐狸一样狡猾,才能识别陷阱,但又必须似老虎一般凶猛,方可惊骇豺狼。”

    看着庞籍黯然不语,乐松又补充:“此书,若落入臣子手中,造就的是奸佞权臣,那是世间最大的恶;但在储君的手中,打造的将是一代明君,此乃世间最大的善。”

    良久,庞籍才沉重而无奈地颔首。

    ……

    “恩师,乐松真的写了这样一本书?”

    姚宏逸问道。

    庞籍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姚宏逸不由得迷惑,究竟是写了,还是未写?

    只听得庞籍叹息道:“两年,他用了两年时间来写。”

    “两年?”

    “嗯。”

    庞籍娓娓地回忆道:“那两年里,我们依旧隔日便相聚而谈,他每次都把新写的文章给予我细看,往往又是一番争论……”

    “那书写得怎样?”

    “论述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