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侯爷贵性-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醉醺醺地对柴琛道:“那么,你明白了?”

    “嗯。”

    “局势明朗之前,不要蹚这趟浑水。”

    柴琛也将觥中的酒一饮而尽。

    却依旧是心事重重。

    他问:“日后若要庞籍他们附议,必定要有比蔡襄更好的法子,你可有办法?”

    乐琅道:“有。”

    柴琛问:“什么办法?”

    乐琅摇头:“我不说。”

    “为何不说?”

    乐琅转头望向柴琛,因为喝了酒,脸颊红得似火烧。

    但眸子依旧澄明得如无垠的夜空一般。

    他问柴琛:“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你能做到吗?”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旁人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

    此三句,是乐琅在曾曾祖父的札记里看到的。

    初读之时,便觉如大梦初醒,恍然顿悟。

    说罢,他亦不顾柴琛的讶异,奋力将手中觥抛入湖中。

    “殿下,有此志者,方能言变法!”

    ……

第三十八章 拌嘴置气() 
月亮悄悄地露脸。

    是皎洁、硕大的月。

    夜色中,慈元殿庭院里的杂草轻轻摇曳。

    柴琛贪婪地呼吸着充满青草芬芳的大气,持书细读。

    读的是《旧唐书》

    卷六,本纪第六。

    则天皇后纪

    “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父士彟,隋大业末为鹰扬府队正……

    “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

    唐朝高宗皇帝的皇后武氏,有史以来第一个女“皇帝”。

    武氏的这段传记,柴琛读了又读。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他脑海里一直想着的,是“乐琳”和他说的这番话。

    心里第一次对这“女人”感到害怕。

    这般深谋远虑、见微知著,且意志坚定的女子,若放在深宫里,究竟会翻起怎样的惊涛骇浪,柴琛光是想一想,便觉得不寒而栗。

    这个“女子”,他驾驭得了吗?

    驾驭不了。

    一时,退意萌生。

    可是,那双深邃的黑眸又浮现眼前。

    他放得下么?

    放不下。

    ……

    微风轻拂,竹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似有人若有若无地抚着琴弦。

    “我想向令堂提亲。”

    柴琛突如其来说道,似是在说一件颇寻常的事。

    乐琅停下手中正在挥舞的剑,愣愣地看向他。

    柴琛细细解释:“我与赵家订了亲,因此,纳采、问名之礼,都要待我与赵家解除婚约之后方可进行,也不晓得令堂是否介意……”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六礼。

    加上聘书、礼书和迎书。

    此为三书六礼。

    嘉礼初成,良缘遂缔。

    合二姓以嘉姻,敦百年之静好。

    他是真心想要娶“她”的。

    不是做良娣,不是侧妃。

    他要“她”做他堂堂正正,明媒正娶的发妻。

    乐琅的注意力却不在此处:“你与赵家订了亲?”

    电光火石间,他捕捉到一个一直被忽视的细节。

    “此亲事是赵忨所提议的,”柴琛以为“她”在吃醋:“外公替我定下婚约之时,我还未遇到你……琳儿,我定会尽快向外公言明,不会让你委屈的。“

    “亲事是赵忨提议的?”

    乐琅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测了,故而双眉紧皱。

    在柴琛看来,“她”更像是打翻了醋埕,于是笑道:“这当然不是我的主意,你难道还不明白我的心意吗?”

    柴琛正欲与“她”尽诉衷肠。

    不料,

    ——“二哥?”

    他回头,竟是柴珏和“乐琅”。

    ……

    思绪回到眼前,柴琛深深地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

    他与“乐琳”,自相识以来,就充满阴差阳错的误会,还不是走到这一步了么。

    他深信,只要精诚所至,定会金石为开。

    也不差这一日半日。

    ……

    而被柴琛视作不速之客的乐琳,盯着前方柴琛与乐琅的身影,各种怨念、不满一路涌现心头。

    柴珏看“他”脸色阴沉不定的,顿觉有趣。

    他从未见过“乐琅”如此吃瘪的表情,不由得乐了起来。

    乐琳转头瞪了他一眼:“有什么可乐的?”

    “女大向来是不中留的,你想开点。”

    他想起前段时间,“乐琅”情愿置编辑部的事情不顾,也要留在府中陪伴姊姊。他想当然地觉得,好友的不满,是姊弟情深,不愿姊姊外嫁。

    乐琳不明所以,一头雾水:“什么中留不中留的?”

    柴珏笑道:“我二哥是良配,有他做你姐夫,你必定前途无量。”

    乐琳狠狠向柴珏一拳捶去。

    对方毫无防备,痛得眉毛都皱起来了,遂赌气说道:“你再舍不得,你姊姊日后还是要嫁人的。”

    “你妹才要嫁人!”乐琳回嘴道。

    柴珏觉得好笑:“我妹自然也是要嫁人的,难不成做老姑娘吗?”

    乐琳一时间窒住,撇了撇嘴,嘟囔着道:“他们倆,这算是哪门子的事儿啊?”

    “那你倒是说说,我二哥有什么配不上你姊的?”

    柴珏不服气,好友的“姊姊”虽则长相不俗,家世也不差,却未至于连皇子也配不上吧:“你莫要敝扫自珍。”

    乐琳更是不服气:“你说谁是敝扫?”

    柴珏虽然说的是乐琅,但听在乐琳耳中,就似是在说她自己一般:“你看你二哥那手无缚鸡之力的模样,如何保护妻子?”

    “我二哥那是文质彬彬,君子动口不动手,你懂不?”

    “哼!”

    ……

    就在两人吵架拌嘴之际,不经不觉,已经走到竹林的尽头。

    乐琳左顾右盼,心中不解。

    “这里竟是没有围墙的?”

    柴珏猜测道:“大概这个竹林本就是一道屏障吧?你看这茫茫渺渺的十几里,寻常人走到一半就不会再走进去了。”

    乐琳点了点头,觉得甚有道理。

    一行四人出了竹林,又入到沁泉寺的后山,竟是一片连绵不断的松林。

    风雨前夕的风,呼啸而来,撩起松枝的狂颤。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离沁泉寺还有多远啊?”乐琳问。

    柴珏四处看了看,笑道:“不远了,再走一会儿。”

    他又问柴琛:“二哥,你的马车呢?”

    柴琛左顾右盼,也是奇怪得很,入竹林之前,侍卫与马车就在此处附近,怎的不见了影踪?

    “怪了,明明是在此处的啊……”

    说时迟,那时快,

    ——嗖!

    一支利箭直直地向柴琛射来,势如破竹。

    ……

第三十九章 松林激战() 
说时迟,那时快,

    ——嗖!

    一支利箭直直地射来,势如破竹。

    竟是瞄准柴琛而来的,

    乐琅眼明手快,抽出利剑,反手一劈。

    半空中,剑与箭相交,那箭顿时从中间一分为二。

    柴琛呆了一呆,惊魂未定,却突然疾风劲急,又是一阵嗖嗖的声响,在寂静只有风啸的松林中,尤其刺耳。

    此时,柴珏亦抽出身侧的剑,疯狂地挥舞着,与乐琅并肩而战,将乐琳与柴琛护在身后,奋力抵挡住倾巢而出的利箭。

    片刻,箭雨稍歇。

    四人周围竟围满密密麻麻的断箭。

    柴珏大声道:“来者何人?何以鬼鬼祟祟,用着下三滥的手段?!”

    这“段”字刚出口,寒光陡闪,一名穿黑衣之人,手持又薄又窄的长剑,猛地刺过来,直指柴琛。

    他出招快极,招式如梦似幻,变化无穷。

    柴珏差点儿着了这门剑法的道儿,大骇之下,急忙向后退。

    嗤的一声,利剑在他右臂划开一道长长的口子,柴珏虽无受伤,却惊怒交集,锐气大失。

    一旁的乐琳与柴琛眼见柴珏形势危急,心中焦虑万分,但这二人对武功招式一窍不通,唯有空自着急的份儿。

    幸好,乐琅眼见情况不妙,一个反身,还剑相刺。

    他手中剑犹如灵蛇吐信,颤动不绝。在黑衣人的剑光中穿来插去,直逼得对方节节败退。

    霎时之间,柴珏心惊神眩,眼前人剑招变幻,犹如鬼魅,他万料不到一个‘女子’的剑术竟能精妙至如斯境界。

    一点点鲜血从乐琅手中长剑间溅了出来,黑衣人腾挪闪跃,竭力招架,始终脱不出乐琅的步步紧逼,鲜血渐渐在二人身周溅成了一个红圈。

    乐琅高跃而起,将长剑插入黑衣人右胸,一道血泉迸踊而出。」

    四人正要松一口气之时,忽而,四周黑影重重。

    竟是十数个黑衣人接踵而来,将四人团团围住。

    乐琅心道不妙,刚刚不过是险胜,倘若眼前众人的身手亦如方才的黑衣人那般,后果不堪设想。

    正在寻思之际,望见后方的竹林,乐琅心下拿定一个主意。

    他悄然向柴琛身边靠去。

    此刻,万籁无声。

    十数名黑衣人,既不自报家门,又未有任何行动,只定定地围在那儿。

    乐琳他们心中思索解困之计,亦是不言不语。

    两班人马,竟不约而同地,谁都没有出声。霎时间,似是连天公亦动容,众人只听到雪花落在树叶和丛草之上,发出轻柔异常的声音。

    说时迟,那时快,

    ——嗖!

    一支利箭直直地射来,势如破竹。

    竟是瞄准柴琛而来的,

    乐琅眼明手快,抽出利剑,反手一劈。

    半空中,剑与箭相交,那箭顿时从中间一分为二。

    柴琛呆了一呆,惊魂未定,却突然疾风劲急,又是一阵嗖嗖的声响,在寂静只有风啸的松林中,尤其刺耳。

    此时,柴珏亦抽出身侧的剑,疯狂地挥舞着,与乐琅并肩而战,将乐琳与柴琛护在身后,奋力抵挡住倾巢而出的利箭。

    片刻,箭雨稍歇。

    四人周围竟围满密密麻麻的断箭。

    柴珏大声道:“来者何人?何以鬼鬼祟祟,用着下三滥的手段?!”

    这“段”字刚出口,寒光陡闪,一名穿黑衣之人,手持又薄又窄的长剑,猛地刺过来,直指柴琛。

    他出招快极,招式如梦似幻,变化无穷。

    柴珏差点儿着了这门剑法的道儿,大骇之下,急忙向后退。

    嗤的一声,利剑在他右臂划开一道长长的口子,柴珏虽无受伤,却惊怒交集,锐气大失。

    一旁的乐琳与柴琛眼见柴珏形势危急,心中焦虑万分,但这二人对武功招式一窍不通,唯有空自着急的份儿。

    幸好,乐琅眼见情况不妙,一个反身,还剑相刺。

    他手中剑犹如灵蛇吐信,颤动不绝。在黑衣人的剑光中穿来插去,直逼得对方节节败退。

    霎时之间,柴珏心惊神眩,眼前人剑招变幻,犹如鬼魅,他万料不到一个‘女子’的剑术竟能精妙至如斯境界。

    一点点鲜血从乐琅手中长剑间溅了出来,黑衣人腾挪闪跃,竭力招架,始终脱不出乐琅的步步紧逼,鲜血渐渐在二人身周溅成了一个红圈。

    乐琅高跃而起,将长剑插入黑衣人右胸,一道血泉迸踊而出。」

    四人正要松一口气之时,忽而,四周黑影重重。

    竟是十数个黑衣人接踵而来,将四人团团围住。

    乐琅心道不妙,刚刚不过是险胜,倘若眼前众人的身手亦如方才的黑衣人那般,后果不堪设想。

    正在寻思之际,望见后方的竹林,乐琅心下拿定一个主意。

    他悄然向柴琛身边靠去。

    此刻,万籁无声。

    十数名黑衣人,既不自报家门,又未有任何行动,只定定地围在那儿。

    乐琳他们心中思索解困之计,亦是不言不语。

    两班人马,竟不约而同地,谁都没有出声。霎时间,似是连天公亦动容,众人只听到雪花落在树叶和丛草之上,发出轻柔异常的声音。

第四十章 阴谋诡计() 
乐琅冷冷地道:“是赵家。”

    “赵家?”

    柴琛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又惊,又疑,更多的是难以置信。

    外公明明已经和赵忨结盟,赵家为何要杀他?

    他转念一想,恍悟道:“是太后的人?”

    乐琅摇头:“不,是赵忨。”

    “如何会是他?”

    柴琛不信。

    乐琅不语,只盯着他看,盯得他心里发毛,才嗤声冷笑道:“他若是真心助你,便不会与你联姻。”

    柴琛反驳:“此乃外公与赵忨暗中约定之事,待储君一事既定后再履行,并不会招惹太后和父王的疑心。”

    “你太小瞧赵忨了。”

    柴琛看“她”语气笃定,半信半疑问:“你为何有此一说?”

    “你有没有想过,即便他出了滔天的力,助你成了储君、成了官家,有你外公在,难道他赵家还能越得过王家?”

    柴琛闻言,心中渐渐动摇,顿觉心脏怦怦直跳,

    乐琅道:“有太后这个先例,若你是赵忨,还会觉得将女眷嫁入宫中便可一劳永逸?”

    柴琛瞳孔猛的一缩,脑中的锁链似乎在霎那间碎去,只留下了一片空白。

    正是此理!

    在先帝尚在之时,太后一直籍着赵家的势力,来和石家、符家角力。

    当初,她亦必然曾许赵家以倾朝野之权柄。

    听闻父王刚继位之时,赵家确实有过一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时光。

    但据外公所言,太后的父亲赵炅甫一离世,尸骨未寒,她便悄无声息地扶植高家、韩家,借以对赵家收权。

    赵家与太后,早已是面和心不和。

    设身处地,倘若他是赵忨,也必定害怕重蹈覆辙。

    暗中联姻,实质是虚与委蛇!

    想到这一层,柴琛当下恍如雷轰电掣一般,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片刻,他回过神来,抱着最后的微小希望,反驳道:“赵家与高家、韩家亦是势同水火,赵忨他还能押注于……”

    他还能押注于谁?

    这“谁”字还未说出口,电光火石间,柴琛已经想到了。

    “柴璋?!”

    他脱口而出。

    “嗯。”乐琅点了点头:“赵忨不甘与人平分秋色,柴璋的母妃身份低微,是最好的人选。”

    “而柴璋背后无人,纵使继承大统,亦只得万事以赵家为重。”柴琛默契接口道。

    他顿觉茫然失措,木木然似个泥塑木雕的偶人。

    他太天真了,不,就连是外公也太天真了。

    “乐琳”说得对,有外公在,难道还能赵忨越得过王家?他有什么理由非要选自己不可?

    外公利欲熏心,竟没有想到这最简单的一层。

    而自己,实在太过浅薄了。

    柴琛觉得脑袋快要炸了,想安静一会儿,但无论如何平静不下来。

    他恍然问:“旁人都会首先猜想是高、韩所为,你是如何想到赵忨的?”

    “刺客知道你在竹林里,为何不进来寻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