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长子-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安虽然嘴里抱怨,可心中是无条件的信任崔玄的。所以,接下来的两场大比,都被崔玄猜中题目,让纪安更为信任崔玄了。自然,两门大比的魁主就纪安了。而明正书院除了纪安,就没人再得魁主了。
虽然如此,纪安一人得了三门魁主,可比明山书院的两门要强上许多。而且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明正书院很能在明山书院面前挺挺腰了。纪安的大名也从王渊的徒弟,变成了那个中了三门魁主学子。
纪安现在就等着科举过后,和那些中了的贡生们一道去殿试了。依着崔玄的话,不出意外,混个前三甲是没问题的。而这个时候,纪安原本该心情很好的纪安却被崔玄叫到了书房。
然后,纪安就听到了,他两辈子最为惊悚的消息。他,竟然是郑氏的儿子?一个他从心底就很是厌恶的人的儿子,更为重要的是,他被错换了身份,还是白氏动的手。
崔玄没接着说,可纪安也不是真傻。这么多次,崔玄有意无意的试探,纪安其实心中是有些数的。只不过,人对着自己在乎的人,可以给她找好多理由,甚至怨怪旁人,来减轻自己所在乎的人的不是。
纪安一开始是没注意,再崔玄几次的暗示之下,或是在那次毒汤之后,纪安心中还是留下阴影的。可他以为是因为纪博负了白氏,白氏她对着自己感情复杂,既关爱他这个做儿子的,可因为他是纪博的孩子,所以有的时候又有些反常。
纪安试着去理解白氏,他想的很简单,他代替了白氏的儿子而活,对着白氏这样的可怜人,自然是得孝顺的。不然,对不住原身,也对不住良心。
可他所认知的一切,突然间天翻地覆,纪安再也不能自欺欺人的告诉自己,白氏对他的母亲,所以尽管行事方法不对,可爱他的心他不能怀疑也不能不理。
崔玄看着呆呆的纪安,有些心疼,当年,纪博重伤不治,大皇子登基为帝。下旨封了白氏为侯夫人,让纪安继承了侯府。白氏冷眼瞧着,在纪安和大皇子旧部把郑氏一门拔除干净,白氏才说出纪安是郑氏的亲子。
外家亲手毁在自己手里,深信的母亲是害他之人,纪安被激的毒发,虽然,他的大外甥已经登基为帝的大皇子为纪安寻尽了天下名医,甚至找来了另一支血灵芝,可也没能留住纪安的命。
崔玄握紧拳头,无论如何,他既然救了纪安,就一定要救到底。前世的事情,他绝对不允许再发生。
章节目录 第40章 当年(三)
纪安心中闪过很多念头;猛然间,纪安脸色有些惨淡;语气带着一丝悲哀的问道:“师兄;那我的毒到底是谁下的?”
崔玄看着哀伤的纪安;嘴里有千言万语的安慰;可却半句也说不出来。平时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回却是不知该说什么。听到纪安的问话;崔玄看了一眼纪安;在想着怎么回答能让纪安稍稍好受一些。
纪安瞧着崔玄的迟疑,闭上眼睛,眼泪还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果然是白氏吗?那个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见到的人,会慈祥关爱的看着他;会亲口试药的温度,会给他做衣裳做荷包,他当做母亲那样爱护的女子。而这些温情都是假的,假的。
崔玄低下头,他其实并不想见到纪安这么脆弱,甚至这与他认为男子流血不流泪的原则相抵触。可崔玄瞧见了纪安的眼泪,淡淡的顺着眼角流下来。甚至,纪安倔强的闭着眼睛来阻挡眼泪的下滑。
他叹息了一声,说道:“确实是白氏,不过,郑氏的小动作也不少。记得,你曾经和我说过,你和纪晨一出生长得很像。我和郑家有些龌蹉,自然知道郑家一些事情。”
崔玄看着纪安沉默,知道他是想了解的,慢慢开口道:“我是发现当年你的奶嬷嬷,郑氏身边的得力嬷嬷,还有纪老太太身边的赵嬷嬷都在你们出生后一年中相继去世了。事情过巧了,我就猜当年恐怕事情另有隐情。且更为奇怪的是,于嬷嬷独女去世后,她的女婿一家就被人状告,小李氏也没保得住。最后,好像是死在了哪个角落里。我细查之下;才发现是白氏动的手;若是一般情况下;白氏和郑氏不对付;对付郑家人也没什么。可于嬷嬷的女儿是被婆家欺凌而亡,白氏这样做明显的是给于嬷嬷出头。”
崔玄只说到这儿,纪安就明白了,白氏会为郑氏身边得力嬷嬷出头,自然是有事相求。而于嬷嬷又是郑氏孩子一出生跟着去纪老太太去看顾的嬷嬷,白氏想做什么,不言而喻。
崔玄接着说道:“我曾经问过你,你小时候和纪晨长的像不像,你曾说过,你们相貌相差无几。且因为都是早产,你甚至皮肤一直都是像刚刚出生时候那样皱巴巴的。我当时就有些疑惑,所以,我去查了查。”
崔玄知道好多人不喜欢别人探查自己的事情,虽然他和纪安感情很好,但贸贸然的插手他的事情,崔玄怕纪安心中留下疙瘩。所以,他把这件事当年说出来,依着他对纪安的了解,即使以后有人想用这件事情做花样,纪安也会对他心生芥蒂的。
当然,等纪安知道自己的事情之后,纪安也能更了解他为何会有查这件事情的想法。
纪安收拾了自己的心情,两年多的时间,崔玄对于纪安来说亦师亦友,且更多的担任了他指引者的身份。对着崔玄,纪安是感激和信任的,所以当崔玄说出换子的事情,纪安的第一反应是相信,而不是质疑。
现在,他听着崔玄的解释,心中更为的难受。纪安心情很乱,白氏,郑氏,纪晨,纪博,甚至纪老太太。这些人中,他们知道这件事情的有几个,甚至他们对着他的感情和态度又有几分真,几分假?
纪安细细想着,白氏有很多行为看着让他不认同,但纪安从不怀疑白氏是为他好的心思。可现在他想起了,只觉得讽刺。白氏压着他上进,不是因为保护他,而是为了防止他阻碍了纪晨的道。白氏让他交好纪晨,甚至以纪晨马首是瞻,不是为了他的安危前途,而是怕他对纪晨起了坏心,帮着纪晨拉拢自己收服自己。白氏三番两次的在他有机会的时候阻拦,不是怕郑家容不下他,而是怕他太有出息为难纪晨。
安安分分的在纪府做妾,处处让他退让纪晨,看着郑氏为难自己,白氏心里会怎么想?是开心的吧,把情敌的儿子养在自己手里,让亲骨肉分离,仇恨,甚至相见不相识。每每自己被为难,被退让,被冷眼相待,白氏才会觉得解气吧。
确实,站在白氏的角度,她所作所为也只不过是拿了她该拿的。报复了和她有仇的,母债子偿,而他,却是这场恩怨中报仇的工具罢了。
崔玄沉默着,递给了纪安一块素帕,低声说道:“阿安,郑氏已经有所察觉,不日,恐怕你府上就会有唤你回府。”
纪安平复了内心翻涌的思绪,冷静下来,他低哑着声音问道:“当年的事情,只是白氏一个所为吗?我爹,我祖母可有参与其中。”
崔玄看了一眼纪安,慢慢说道:“纪老太太年纪大了,当年纪府又是多事之秋,好多事情并不怎么插手。白氏原先就是侯府夫人,且纪侯是新爵初封,纪府之中很少有家生子,有不少仆妇下人都是从白家直接调过来的。一些在外采买的也都是大部分经了白氏的手。当年,郑氏瞧着威风,可纪府里真正当家的还是白氏。我也不太清楚纪侯是否知情,可我查到,纪侯当年和郑氏本来是一段风流韵事,他是把郑氏当做二房的庶出二小姐,应该是只动了纳妾的心思,从没有想过和白氏和离的。”
前世,纪晨为二皇子而亡,郑氏痛不欲生,白氏却是冷眼瞧着,对着纪安很是温柔慈爱。等到郑家倒了,白氏这才疯癫的告知纪安事情真相,又告知郑氏,纪博从没爱过郑氏,在纪博眼里心里,郑氏只是一个两面三刀的小人,郑家也只是能带给他家族带来利益之人。
所以,崔玄细细想来,纪博应该是知晓纪安和纪晨相换的结果的。而他这几年也根据白氏的话想了很多,也查到了很多东西。这些,本来是想放到最后,用在关键的地方,可不知道为何。崔玄还是心生不忍,不想让纪安活在纪博的虚假之中。更不希望,纪安再有一天,毫无防备的再被纪博放弃。
没有期望,就没有伤痛,让纪安知晓事实,这样,至少纪安不再抱有希望,也不至于最后伤筋动骨。
纪安一愣,对着崔玄问道:“那当年,为何他会另娶郑家女?”纪安从小就被告知,当年正是因为纪博和郑氏这对真爱,才让纪府后院那般的妻不妻,妾不妾的。可陡然间又有人告知他,纪博对着郑氏不是真爱,那郑氏,白氏的恩怨又成了什么?他又成了什么?
崔玄慢慢的就给纪安讲了他所查到的和所推测的。
当年,纪博跟着的主子登基为帝,他自己战功赫赫,年纪轻轻就已封侯。可因为郑家的落井下石,纪博和郑家关系并不怎么好。当时的郑家虽然是皇帝母家,可却没名没分,毕竟皇帝当年能等位的另一个原因之一,他是过继到了崔太后名下的。
崔家才是皇帝名义上的外家,虽然皇帝更为偏向郑家,可郑家当时却面临着后辈青黄不接的局面。而那时,郑贵妃又是和先皇后明争暗斗的关键时刻,娘家没有得力后辈,且又和皇帝心腹有些龌蹉,郑家颇有些烈火烹油却后继无力的势头。
郑氏和纪博相遇,觉得郑氏貌美天真,很是有些动心。后来,他又把郑氏当做了郑家二房的庶女,心中又生了纳妾的心思。郑家是皇帝外家,纪博对着早年的事情耿耿于怀,可若是纪博对上郑家也只能鱼死网破,把好不容易得来的荣华富贵失掉,是纪博万万不愿的。所以,纪博就想恶心恶心郑家,于是,和郑氏山盟海誓,花前月下,哄的郑氏倾心相许。
打算找个时间,就去郑家提一提,毕竟他们私相授受在前,他以贵妾去迎郑家庶女,也算给了一些脸面给郑家了。若是郑家不愿,闹腾出来,这种风流韵事,只会让郑家没脸,他们早年就有龌蹉,再多添一件也无关痛痒。若是愿意,堂堂国公府的千金就算是庶女给他做妾,也算报了当年郑家悔婚之仇。
而郑家这个时候也知道了郑氏和纪博的私情,郑国公很是看好纪博,也想招纪博为乘龙快婿。强强联手,扶持郑贵妃,至于白氏这个原配,郑国公很是不看在眼里。一个四品小官的女儿,他只要使些手段,就能让她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
为了套牢纪博,郑国公让郑氏身边的大丫头香云给纪博下药,让两人生米煮成熟饭。郑国公这个时候才去找纪博算账,纪博也才在这个时候知道郑氏乃是皇帝宠妃郑贵妃一母同胞的亲妹。
纪博原先招惹郑家女也是有分寸的,只是招惹了二房庶女,到时候就是闹到外面去,也是小打小闹,郑国公和郑贵妃也不会多难为他的。可现在庶女变嫡女,宠妃亲妹,这闹出来,让郑氏失了名声,郑贵妃也得跟着被质疑,那郑家和纪家就得不死不休了。
可纪博也不是傻子,前后一想,就发现是郑家算计了他。而郑氏也从天真变成了居心叵测,把他玩弄于鼓掌之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转眼间就掉转了方向,纪博心中的想法无人可知。但形势比人强,他回府和白氏商量,先让白氏和离,等过上几年让郑氏离世,他们再续前缘。
纪博原先想得也好,等郑氏嫁进纪府,有的是法子让她消失。可偏偏白氏有孕了,郑家想要斩草除根,白氏直接去了宫里,崔家,郑家,皇家,三方博弈。纪博冷眼瞧着,并暗中支持白氏,可郑家,特别是郑贵妃在皇帝心中的位置,大大的出乎了纪博的预料。最后,崔太后倒戈相向,纪博被皇帝暗示,白氏才棋差一招。
不过,纪博娶郑氏,一半都是形式所逼,一半是为纪府的利益,对着郑氏,拆掉这些利益纠葛,是没剩下几两真心的。且这些年,为着这件事情,名声毁掉大半,纪博也算是被绑在了郑家的船上,束手束脚,和郑家一荣俱荣一孙,才让纪博对着郑氏礼让三分。
听完这些事情后,纪安的心从没有这么冷过。一个人,能忍着恨意,为着家族,为着利益,数十年如一日的对着郑氏好,心中真能无动于衷?是人都有会有不平,当年,郑家悔婚,纪博都能设计打郑家的脸;郑氏让纪博栽了这么大跟头,他真的能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一切给郑氏之子?让郑家得偿所愿?
不会,如纪博这般心高气傲之人,被如此算计,他无动于衷的原因很好猜,因为猎手和猎物已经转了个边。他也做了一回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幕后之人罢了。
章节目录 第41章 阴差
纪安被告知这件事情没多久;纪府就来人让纪安回去一趟。崔玄不放心,和纪安约好了,回去之后给崔玄送个信报平安。他们都明白,这次回去;恐怕纪安和纪晨将会面临不一样的选择和痛苦。
而崔玄则是担心白氏,他知道有纪老太太和纪博在;白氏不一定会死。就拿纪安的性格来说,他对白氏也做不到赶尽杀绝。可白氏的疯狂纪安不清楚,纪家人也不清楚;但他这个这个真正经历过的人却是心有余悸。
如白氏这般人,若是她以命相博;那结局肯定惨烈无比。崔玄实在不放心,把手里的一件软甲给了纪安。纪安原先不安难受的心情在崔玄难得如临大敌的场景下又散了些心中的不快。
纪安回到纪府之中;宋嬷嬷就在门前等着了。纪安总感觉宋嬷嬷对他的笑比以往的皮笑肉不笑要真诚了很多,同时也恭敬有理了很多。纪安摇摇头,觉得自己自从知道了那件事后,变的多疑了。身份变了,想法也就随着变了。
宋嬷嬷带着纪安既没有去纪老太太的集福堂,又没有去纪博的书房,更没有去郑氏的留园,而是去了纪家的祠堂。
纪安一进祠堂,郑氏就激动的站了起来。纪博瞧着郑氏如此,眼睛闪了闪。白氏眉头却是皱了下,纪老太太脸色有些沉,郑氏把他们找来说是有大事相商,纪老太太自从来了祠堂眼皮总是跳,心就没静过。
纪安是最后一个回来的,纪晨已经坐在最下首的椅子上了。郑氏激动归激动,还是能沉得住气的。她看着人都齐了,对着纪老太太说道:“婆婆,我做纪家妇已经十五载了。今日召集大家到祠堂来,是想弄明白一件事情,还请婆婆为我做个见证。”
纪安确定郑氏是知道了,果然,郑氏没等纪老太太说话,对着众人说道:“近日,我得到了一个消息,称纪府的二子十五年前就被人换了。我是个直性子的,眼里容不得沙子,更何况事关纪家子嗣,不得不慎重,为此,我特意去查了查。发现,十五年前,纪安和纪晨的奶嬷嬷都相继离世。为了慎重起见,验明正身,我想人都齐了,大家滴血认亲总是错不了的。”
纪老太太一听郑氏的话,震惊的睁大了眼睛,愤怒的说道:“荒谬,郑氏,你就凭别人语焉不详的几句话就要滴血认亲,这事情太荒谬了。纪安一出生就被我这个老太太养着,纪晨就在我这待了几天,还有你的心腹嬷嬷一直照看。你现在这样说,是怀疑我这个老太太不安好心,做下恶事。为着别人的三言两语,就质疑自己的亲儿,如此为人母,我还是第一次见。”
纪老太太一点也不信郑氏的话,郑氏护着纪晨,都不让纪晨和纪府其他人来往。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是郑氏自己经手的。现在突然说换孩子,她以为这孩子是阿猫阿狗的,想换就换啊?
郑氏如此,是要伤了纪晨的心,也是打了她这个老太太和纪博的脸面。
郑氏不为所动,她已经大致查清楚了,换子之事她最不想成真,可若是事实如此,她也不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