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变身古典女神-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体短小精悍,却格外吸引外国人的眼球。

    特别是那一声马嘶更是引起在场的外国人的惊呼。

    但相对的在国内,人们却多半认为这两者的搭配并不出彩,这多少还和文化差异有关系。

    不过正因为这样,沈武寰才会选择让这首曲子再次出现在这样的场合。

    外国人喜欢,那么自然我们也要相应的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目的并非是为了哄外国人开心,只不过是单纯的要赚外国人的钱而已。

    当然,这样的说法多少有些俗套,完全的商业化也是艺术家们极度厌恶的现象,但当民乐连基本的经济效益都无法保证的时候,还不作出改变,大家还是一起饿死吧!

    跟别说在原来的世界,最早在国外崭露头角的民族乐器之一便是二胡。

    就连当初郎朗在欧洲表演拉三的时候,BBC的主持人还特意来嘲讽:“你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不拉二胡,反而来弹钢琴,还弹这么高难度的曲子?”

    即便二胡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一句充满了嘲讽意味的话语中,但仍然足以证明他的知名度打开了。

    当音乐声响起之时,钢琴的旋律便呈现极其欢快的伴奏段落,以阶梯式极进,呈现出一种从远处奔跑而来的态势。

    二胡《赛马》的进程同时启动。

    此时的乐曲就像是两只奔驰的骏马在不断角力。

    二胡婉转且极具辨识力度的音色在沈武寰的手中更是响度惊人,整体音色极其饱满。

    余杰成的钢琴虽及不上沈武寰那样夸张,但其本身也是一位专业的钢琴演奏家,这样简单的旋律还是手到擒来的,再加上沈武寰给他特化的演奏方式,整体表现也可圈可点。

    事实上,以二胡和三角钢琴的响度对比来说,二胡是万万无法跟三角钢琴来媲美的,但在特别的安排下,钢琴部分的触键经过调整,凸显出了二胡的声色。

    这是此曲的一大重点。

    骏马奔驰之际,两人你追我赶,钢琴虽然在模仿马蹄声上相较二胡来说是万万不及的,但在悦动的音符行进之中,强弱的变化也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强的观感。

    当二胡的主题部不断发展之时,钢琴的触键也不断增强,连续不断的重击下,比赛的焦灼得以重现。

    可就在这时,二胡声却突然变的缠绵了起来。

    这里采用的同样是《战马奔腾》选段之中较为轻柔的一段,钢琴也随之缓落。

    在节选段落过后,钢琴连续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轰炸来袭了,而二胡也用马蹄声回应着同样的段落,好像两匹马进行着最后的猛烈冲刺。

    当整个音乐进入到了最终时刻时,沈武寰那招牌式的马嘶声响彻整个音乐厅。

    顿时引起一片惊呼。

    一曲终了,部分民乐演奏者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是什么玩意儿的时候,却见整个观众席的最后几排,几个外国记者突然站起来使劲的拍着手掌。

    同时口中大喊道:“Brv!”

    这些外国记者显然陷入了疯狂,而民乐演奏者们却有些不知所措,强烈的反差带给他们极其别扭的感觉。

    就连廖大师都是一头雾水,刚才这段四不像的曲子,到底是触发到了这些老外哪根神经了?

    竟然让他们这么激动?

    真是活见鬼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光靠我一个人,很难(求月票!)() 
    其实道理很简单,外国人的审美观跟我们国人不同,这首曲子对于他们来说充满了异域风情,更重要的是那极具震撼的马嘶声也是他们生平仅见。

    会产生这种效果也是正常的。

    相反,国人,特别是这些固执的民乐演奏者们,现在是万万无法理解沈武寰的这种安排的。

    商业化并非完全是负面的东西,商业化的越成功,就越能抓住受众群体的喜好,这也是一种行业发展到极致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现在沈武寰肯定是不指望这些民乐演奏者们能够接受这种音乐的,但这个消息既然已经放了出去,只要外面有人喜欢,他们逼着也得往这方面靠拢。

    虽然在初期肯定要遭受一些非议,但作为改变的阵痛,是可以接受的。

    整个交流会在此刻落下了帷幕,同时宣告的是此间临时成立的民乐团将准备一首全新的民乐交响曲目。

    记者们争先恐后的向沈武寰提问,她则驾轻就熟的一一作答,看得周围民乐演奏家那真是一愣一愣的。

    说实话,和这些媒体打交道对于这些民间艺人来说还属于稀少的情况,一些演奏者被采访到的时候都显得格外拘谨,和普通市民几乎没什么区别。

    相对的西洋音乐人这边就要好很多了,这些青年音乐家多数都有上台表演和接受采访的经验,日常训练和身后的经纪人也多数都是采用的现代的商业模式。

    当所有的中方记者带着新消息满心欢喜的回去时,久侯多时的外方记者终于挤了上来。

    这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女性白人记者,身后跟着一位摄影师,沈武寰对她有些印象,她激动的询问着:“沈教授,您刚才的表演真是太让人意外了,刚才那件神器的乐器是什么?那马嘶声实在太逼真了!”

    沈武寰提起手中的二胡一边比划一边介绍道:“这件乐器叫做‘二胡’,有两根弦,方便理解的话,你可以叫它中式小提琴。”

    “中式小提琴吗?”记者兴奋的把话筒揣到兜里,然后捧起沈武寰手中的小提琴,试着拉了拉,但拉出来却都是些奇奇怪怪的音色,让她尴尬不已。

    沈武寰笑道:“这件乐器难度非常高,并不在小提琴之下,所以想拉好并不容易。”

    记者当然知道小提琴的难度有多高,在听到沈武寰这么说之后,马上面色好转了不少。

    既然这么难,那也就不能怪我了,嘿嘿。

    化解了尴尬,记者说道:“想不到沈教授不但钢琴、小提琴都是顶尖水平,连这么一门神器的乐器都能熟练演奏,真是太厉害了。”

    接着她话锋一转问道:“不过,您现在推行这种乐器,是否是打算将这件乐器推向世界呢?”

    嘿,就等你这句话呢。

    沈武寰微笑着道:“不不不,我并不是想把这件乐器推向世界,相反,在我的国家有着无数种不亚于二胡的乐器,它们都是这个世界的瑰宝,可它们蛰伏了实在太久,现在有必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们,不然,岂不是他们的遗憾吗?”

    她用的是他们,而不是它们。

    言辞之中的意思自然不言而喻。

    没听过这些C的民族乐器,是世界人们的遗憾!

    多么有魄力的一个人啊。

    记者顿时有点激动,她年纪渐长,外派到C来也有些年头了,她的新闻也一直没有得到欧洲总部的重视,但显然现在机会来了。

    女记者已经下定决心要回去好好大书特书一番,至于标题改成“C独家乐器挑战世界”亦或者是“沈武寰携民族乐器王者归来”这样有噱头的都行啊!

    沈武寰自然知道这些记者心里在想什么,她根本不在意,甚至可以说,这家伙如果不这么写,她还会感觉有些别扭呢。

    只有让这些民乐演奏者们真正的感受到了危机,他们才会下定决心去改变,否则待在原地踏步不前就能改变,他们早就已经完成转型了!

    随后,两人又“开心”的聊了几句后,那名女记者就带着兴奋的表情离开了。

    待送走了最后一波记者,沈武寰方才转过头去,准备招呼着现场的民乐演奏者们进行第一次排练。

    可就在这时,廖大师和方大师结伴找到了她,似乎有话要对她说。

    此时的两人对沈武寰的想法是越来越琢磨不透了。

    “沈教授,您和刚才那位外国记者是朋友?”

    “不算朋友吧,采访过我几次,算是熟面孔。”沈武寰随意的答道。

    廖大师和方大师对视一眼后,方大师问道:“沈教授,刚才那首《赛马》之所以能够吸引到那些老外,和你有没有关系?”

    “当然和我有关系。。。”沈武寰面露奇怪,却突然想到了什么,“不是我说,你们在担心些什么,我可不会在音乐上作假,刚才那都是他们的真实反映,这也是我要告诉你们的。”

    廖大师一脸茫然,他年龄已经大了,显然接受不了沈武寰这么跳跃的思维:“你是要告诉我们什么?”

    “当然是告诉你,民乐想要发展下去需要的必要条件!”沈武寰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廖大师和方大师在音乐方面确实是一把好手,但太过脱离实际情况,以至于在这件事情上反而跟猪队友差不多。

    沈武寰说道:“民乐没有那么多时间慢慢的进行转变,我们必须以极短的速度挖掘出两种不同的道路,一种是针对国内观众,出一些脍炙人口的曲目,而另外一种是抓住国外观众喜好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曲目,刚才那首《赛马》就是给国外观众做准备的,效果很不错。”

    廖大师此时真的有些汗颜,在他们还一脸懵逼的时候,沈武寰已经想到好几步之后的事情去了。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长时间处在封闭的环境之中,他也不可能给出什么有建设性的建议来,这和他的智商无关,只和他接触的领域有关。

    沈武寰见两人有话难说的样子最后补充道:“民乐想要崛起实在太难,必须要所有人全册权利才有希望,所以你们也应该赶紧把观念改编,不然光靠我一个人,很难。”

第三百二十二章 民乐交流大火热!(求月票)() 
    “新时代的来临?民乐和西乐的首次民间交流正式落下帷幕。”

    “民乐与西洋乐器擦出的火花,一曲钢琴二胡二重奏,引来外国记者交口称赞。”

    “新的艺术形态?民族音乐的全新道路?”

    “交流会后,沈教授联合民乐演奏家组建临时大型民乐团,民乐交响时代即将来临?”

    一连串新闻轰炸再次将沈武寰推上了风口浪尖。

    先前,成为众矢之的的沈武寰,马上因为这波风潮立刻再次成为香饽饽。

    说到底,将自己的作品授权给漫画虽然是个挺严重的黑点,但并不算什么原则性错误,而这次牵头民乐和西乐的交流则无论从各个方面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短时间里在网上攻击沈武寰的人就销声匿迹了,转而又开始大肆吹嘘沈武寰作出的贡献。

    虽然现代人民大多数对民乐的概念并不完整,但要说一句振兴民乐,那必然是众志成城,绝对不会有一个人说上一句不好。

    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现在,任何足以形成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都是国家足以炫耀的资本。

    即便这东西在老百姓眼中已经是个老掉牙的东西,即便消失了好像也不怎么影响大局,但仍然不能阻止任何一丝兴起的势头。

    当天采访的记者在文化局指示下合理的安排炒作,一方面是提醒大家,属于民族乐器时代的序幕已经被拉开,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告诉大家,揭开这次序幕的正是由沈武寰组建的民乐团。

    “沈武寰一个西洋音乐人,怎么又和民乐扯上关系了?她凭什么牵头?”

    “我再不懂行也知道西洋音乐和民族音乐那完全是两个概念啊,沈武寰厉害我知道,但她组建的民乐团又能有什么本事呢,隔行如隔山啊!”

    “又是沈武寰,怎么跟音乐一扯上关系就是沈武寰,她只是个人,又不是神啊!”

    没办法啊,那些民乐大佬在自己的领域里确实厉害无比,可你登上报纸谁认识啊?

    这些人的曝光率可能比现在还在小场子里拉曲子的艺人还低呢。

    相反沈武寰就不同,用她的名头登报,即便没人关注,但至少热点有了,这才是新闻报道的核心。

    但新闻不能光有热点,也得有看点,而这次新闻的看点正是这个民乐团。

    民乐团能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不就是演奏音乐吗?可是那些老掉牙的东西谁要听啊。。。要么是乌央乌央像是哭丧一样,要么轰隆轰隆跟过年一样,这种东西真的有必要听吗?”

    “你这么说我就看不过去了,就算沈武寰是行外人,但民乐团里的人总不可能是行外人吧?他们都衰了这么久了会不知道还演奏那种东西,他们又不是傻子!更别说还有沈武寰在呢,她黑点再怎么多,搞音乐可从来没出过错。”

    嘿,真是一语惊醒梦中,沈武寰的实力自然是毋庸置疑,有她监制的曲子会缺少卖点和看点?

    这个真没得黑。

    所以自然而然,全民都从沈武寰的“漫画事件”中抽出了注意力,开始关注起她所组建的民乐团到底在干什么,他们准备的曲子又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

    交流会来得快,去的也快,在交流会之后,全员都进入了紧张的排练状态。

    针对于沈武寰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结合的方法,民乐大佬一开始是万万不愿意的。

    但实践出真知,民乐团单独演奏和增加了大提琴方阵之后再行演奏的差异性是做不了假的。

    这成功的堵上这些老古董的嘴巴。

    《梁祝》是一首标准的叙事曲,缺少了低音弦乐的梁祝就像是缺少了“十八相送”的梁祝故事一样,缺少了那种悲伤沉积的感情。

    整个故事的完整性大打折扣。

    再要面子的民乐演奏者也不得不承认增加了西洋乐器后整首曲子的完成度更高了。

    最终他们不得不妥协。

    “加是可以,就加这一种,只能是这种!”

    啧,死傲娇。

    搞定了这帮傲娇老人之后,沈武寰很自然的把互助会里几个缺乏上台经验的大提琴手安插了进去,即起到了锻炼的作用,又增加了舞台经验,一举多得。

    沈武寰那是一点亏都不会吃的!

    就这样,紧张的排练还在继续,可首音这边已经到了开学的时候。

    因为这会沈武寰正处在风口浪尖上,所以开学典礼为了避嫌,并没有安排她上台表演,也算是给她省了点心,但来自其他人的问候可就多入牛毛了。

    “沈教授,你们在弄什么曲子呢,给我透露一点呗,我指定不跟别人说。”

    呵,你要是不跟别人说,我跟你一个姓。

    “沈教授,民乐和西乐交流的事情你怎么也不叫上我啊,真不够意思。”

    抱歉,没想到您,您还是好好的做您的研究去吧。

    “沈教授,我闲暇时候可一直在研究民乐啊,懂得指定是比你多,就这样吧,请我去当个顾问,指定把这个民乐团办的妥妥的。”

    嘿,您老还是哪凉快哪待着去吧,我怕您走路都得摔着!

    沈武寰虽然对这些问候在心里都给出了极其“恶毒”的吐槽,但实际上还是用非常委婉的方法拒绝了他们。

    有的人称沈武寰瞧不起人,有的人称她不给面子,还有的人觉得自己肯定是没送礼,总之这一串下来,也算是让她心头有些窝火。

    就在她准备回自己办公室备课的时候,转角又遇到一个人。

    那是一个看起来很面善的中年人,好像是哪个学院的老师,见过几次,但没有深入交流过。

    沈武寰做好吐槽的准备时,只听对方说道:“沈教授,我家孩子刚从首音附属高中升上来,学校乐团现在不是刚好有空缺嘛,我就想着让您给看看我家孩子够不够格进。”

    这一句话可让她回过神来了,新学期开始,上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