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变身古典女神-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帕格尼尼的曲子和前人的曲子最大的不同就是以极多的断奏、叠音、八度半音阶组成,他并不会完全依赖极富美感并且极其讨巧的歌唱性旋律。

    而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小提琴的音色,几乎将旋律玩的出神入化。

    这也是他为什么能称之为“小提琴之王”的原因!

    乐团配器也在这时候展现出了极佳的魅力,每一个乐器组的音色都在最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最重要的地方。

    胡亚玲的指挥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她极具个人风格的指挥也在这一刻真正的走入了公众视野中。

    在主题部结束之后,进入B大调大齐奏,更是再次将所有观众们的期待感冲上了最顶峰!

    随着大齐奏的继续,整首乐曲也进入了第一副主题。

    而这同样预示着一个属于沈武寰的时代由此正式开启。

第二百八十三章 帕格尼尼《钟声》2() 
因事实上,钟声这首曲子在原来的中国能够演奏的人并不算太多,正是因为其演奏难度实在太大了!

    甚至有人曾经抱怨过因为练习这首曲子而拉伤过肌肉。

    其复杂的技巧性和音乐性不但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更让无数学琴者痛苦万分。

    这些学琴者不光有小提琴还有钢琴。

    他们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一首曲子弄的这么难?”

    当然没有人知道,帕格尼尼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创作出这首《钟声》的,但光是难度并不足以吸引无数演奏者争相挑战。

    更重要的是它极其悦耳的旋律,让人有一种如坠云端之感。

    仿佛清晨的朝阳,橘黄色的暖阳照在听众的心头,转瞬间便能让你忘记这世间的一切,沉寂在美妙无比旋律之中。

    随着旋律的进行,台下的观众们已经忘记了震惊。

    他们全部沉寂在《钟声》所塑造的美妙空间之中无法自拔。

    那些曾经想要看学生乐团笑话的老师们也不例外。

    甚至在此时此刻,他们脑中根本没有一丝一毫想要他们出错误的念头,甚至开始期望这样的音乐可以一辈子演奏下去,永远不停歇!

    在音乐厅的金顶之下,音乐回荡开来。

    辛向阳手中的小提琴向上昂扬的音色,在婉转的滑音之后,急转而下,却又在转瞬之间飞上云霄。

    犹如过山车一般的惊险刺激给人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

    同时弦乐组的协奏奏出了一股极其宏伟庞大的气势,让整个音乐更富美感。

    吹奏乐器的配合也随着胡亚玲手中的指挥棒完美的调和着交响的色彩,他们要交给观众一幅最佳的画卷!

    辛向阳左手的弓越运越快,右手的手指在极短的时间里连续变化,由飞跃的八分音符转眼间变成连续跳跃的十六分音符。

    穿插在旋律中时隐时现的泛音正是如同钟声一般嘹亮,响彻耳畔。

    这极大的增加了音乐的复杂性和观赏性。

    一连串急速向下坠落的下行音型过后,并没有将整首曲子的立意低落谷底。

    转而一段节奏舒缓的上行音型从辛向阳之间流转而出,给人带来了一股强烈的反差。

    短暂的舒缓过后,小提琴清零俏皮的奏响了一段如同百灵鸟歌唱般的旋律,它在高高的上空盘旋,上下翻飞。

    而乐团奏出的音响却又犹如陪伴在百灵鸟身边飞行的飞禽,他们环绕在它的身边,将整个气势壮大了无数倍!

    待这一整段舒缓轻盈的歌唱性旋律结束之后,辛向阳将正式开始她今天最大的挑战。

    虽然在前半段包括了主题部分的这些旋律之中,依然用到了大量的高难度技巧,但仍然无法和后半部分相提并论。

    超越常理的大量连续快速转音,叠音,大跨度的和弦,左手拨弦,光看谱子就让人咂舌!

    更别说演奏了!

    辛向阳手中的提琴开始了极大跨度的演奏,那跳跃的中弓让人已经看的开始眼花缭乱。

    而随着上低音号的伴奏声,她手中的小提琴越来越快,展现出极其惊人的演奏效果。

    连续相同的叠音如同尖锐的矛盾,在不断的刺激着在场所有观众的心神。

    饱满的音符让这样尖锐的动机变的更加活灵活现。

    同样的极端快速的下行和上行切换之中,却带来了和刚才完全不同的感受。

    狂风暴雨一般的演奏,震慑着全场!

    即便这是一场协奏曲演奏会,但此时的乐团的光芒完全被辛向阳的演奏所掩盖,她身上表现出来的仿佛神女的气质让所有人为之折服!

    乐团配器在这里也刻意的将音色变暗,化身为一度色彩斑斓的背景墙,势要将辛向阳演奏之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展现出来!

    在音型上升到最顶点的时候,等待着观众们的是一连串让人惊异的颤音,这颤音仿佛颤动的并不是琴弦而是他们的心弦。

    接着辛向阳并没有停下她的运弓,仍然是极其快速的运弓,连续不断变幻的音符,上下音型的两级反转,这些凡人无法想到的小提琴音响效果在这一刻被丰富到了极限!

    而在这种上下变幻到了极致的时候,旋律再次变的轻盈。

    如同被上升气流托起的羽毛,它缓缓向天顶上方飞去,当触及那最上方无与伦比的七彩云朵时,却触动了隐藏在云朵背后那美妙的金钟。

    “铃铃铃。”

    再次是主题重现,小提琴和木琴的钟声互动再次来临。

    可这次的感觉和之前那次完全不同。

    这种如同过山车一般的音型变化后,突然出现的钟声仿佛天地初开的第一个声音,那种美妙到极致的感觉,让人如同润下一口百年陈酿,酒不醉人。。。

    心自醉!

    这极富张力的旋律、天才一般的音响设计,再配上如同仙神一般的演奏技巧。

    任谁都意识到,今天的首音必然将出一件大事,这件事大到足以影响音乐史!

    而这首《钟声》也必将成为这个世间最为上佳的古典佳作!

    观众们此时简直头皮发麻!

    和《第二十四》那时候完全不同,第二十四是为了展现更加丰富的技巧而出现的单纯炫技的曲目!

    即便它的艺术性同样无以伦比,但和这首《钟声》的立意却完全相反。

    两首同样是变奏曲,但如果说《第二十四》是用尽可能丰富的技巧展现乐曲的话。

    《钟声》就是用尽可能丰富的音响效果展现乐曲!

    在这一段近乎疯狂的小提琴协奏之中,乐团能够做的很少很少,甚至连润色都极其匮乏。

    但即便如此,辛向阳奏响的《钟声》仍然用让人惊叹的音响效果迎来了一片片的惊异之情!

    这正是这首《钟声》的魅力!

    人类无法抗拒的魅力!

    这一段极富挑战的旋律被辛向阳完美的拿捏下来,但不要忘记,这首曲子始终是一首协奏曲。

    尽情表现的地方有,但乐团表现的地方也有!

    接下来就轮到乐团成员们展现他们实力的时候了。

第二百八十四 帕格尼尼《钟声》3() 
了在一串如同洪钟般响亮的乐团齐奏之后,辛向阳的小提琴再次回归到了主题部。

    悦耳的飞跃断奏再次袭来。

    当叮铃声过后,胡亚玲振臂提醒,整个乐团展现出了一次迄今为止最为强烈的齐奏。

    管乐器洪亮的声音,在定音鼓让人惊异的鼓点声中,烘托出了弦乐器恢弘的气势!

    观众们只觉得一股如同山洪暴发般的庞大声浪向他们面部袭来。

    这种震撼人心的合奏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

    当这一层层的声浪缓缓落幕。

    紧接着乐团进行了模仿宏伟钟声的演奏。

    全团整齐划一的奏响同一个声音。

    如同敲响教堂顶端大钟时的声音感觉,震荡着整个音乐大厅!

    钟声一共震荡了两次,在第二次的结尾部分低沉下去。

    而在这时候,辛向阳的小提琴也随之进入。

    舒缓悦耳的小提琴声音如同高歌的少女,用极为灿烂的音效直冲天际!

    可接下来随之而来的却又是急转直下的断奏。

    连续不断的下行音型叠音连奏,却又马上转变为上行音型,同样的音乐形式,却给人们展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音乐效果。

    这种变化好像无穷无尽一般,观众们此时不由的惊叹:“这真是世间最为自由的一首乐曲了!”

    音符与旋律在此时仿佛可以任意组合。

    在这首曲子之中,人们听到了前所未有的音响效果,配上气魄十足的乐团音响效果,将《钟声》这一主题完美的呈现了出来!

    提琴组的低沉音效宛如那挂在高高教堂顶端,那生长着铜锈的巨大铜钟,每一次齐奏都是一次沉闷的钟声。

    而管弦乐组却犹如那刚刚锻好,发出明亮金属声音的大钟,它们奏出的钟声却又如此的洪亮惊人!

    色彩乐器更是配合的美轮美奂,虽然并非是任何时候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但每一次叮铃作响正响应了《钟声》这个名字。

    《钟声》原文为“La Campanella”,其可以翻译为钟声,也可以翻译为铃声。

    也正因为这是一首协奏曲,同时满足了钟声和铃声这两种音响效果。

    这正是乐团们需要做的。

    作为一首协奏曲,乐团能够做的只是协奏,可这样的协奏却给人们展现出了一种异乎寻常的画面感!

    一些坐在下方的乐团大佬已经开始对坐在台上的乐团成员产生了浓厚兴趣。

    而他们首先选择的并非是那些技巧高超的独奏者,而是那些具备乐团协作能力的交响乐演奏者们。

    这样的演奏者可以更加快速的融入自己的乐团,并且成为中流砥柱!

    当然,更多的关注被放在了舞台最前方的两位美少女身上了。

    胡亚玲如此年轻便可以将乐团指挥到如此地步的学生指挥,人们已经开始隐隐猜测她的未来必将辉煌无比!

    而另外一位,辛向阳,此时俨然已经成为了CN最富生命的年青一代小提琴演奏者。

    因为沈武寰的地位实在太过特殊,她的作曲家身份永远会排在演奏者之前,更重要的是。。。

    真的有人会将她看做是年青一代的演奏者吗?

    想来应该是没有的了!

    因为那样做,完全的不公平!

    曲子终于进入了结尾部分。

    而辛向阳在《钟声》之中,将献上最让人震撼的华彩乐段!

    作为一首协奏曲,它当然拥有自己的华彩乐段。

    但《钟声》的华彩乐段却让人望而生畏。

    极其快速的叠音和大跨度和弦根本不能阻止辛向阳前进的脚步。

    快速无比的运弓之中,旋律在上下翻飞。

    在这段音型的末尾,辛向阳再次奏响了连续的泛音。

    轻盈却高亢的泛音过后,是连续的左手拨弦。

    让人为之一振的拨弦声,如同从高空低落的水滴,敲打在地面上发出的清脆声。

    此时的旋律进入了泛音、拨弦的循环往复之中。

    这种自己与自己的钟声联动,更是让人无法想象一般的惊艳!

    接下来的却是更加让人惊艳的右手连续抛弓和左手拨弦奏法。

    这种奏法,现场的观众们有些是第一次见到,有些之前便以知晓。

    但无论是不是第一次见到的人,都被这种高超的技法所折服。

    甚至只要看到一次就无论如何都无法移开眼睛!

    这种感觉就像是篮球刚刚发明出来,大家都只靠投篮得分的时候。

    突然有个人来了个双手灌篮!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此时他们心中的震惊正是这种感觉的最好诠释!

    小提琴的发明已经有数百年的时间了,可竟然有现代人可以发明出崭新的奏法,而奏出的音响效果也是闻所未闻的,人们如何能够保持镇定?

    “哦,天呐!”

    甚至有些演奏者双手抱头,不愿意承认眼前的这一幕,因为他们根本做不到,甚至脑子里一点能够做到的想法都没有!

    正当一些人陷入无助的时候,辛向阳的华彩乐段终于成为了过去,可她并没有停歇。

    让人精神一震的主题部进入最终重现。

    乐团的声音由低到高的配合着小提琴音符的走向,而辛向阳的主题重现却在最后的最后,转变为了连续的快速运弓。

    音乐在转瞬间激荡开来,连续不断的三十二分音符如同在天空中展开激烈战斗的苍鹰。

    胡亚玲在此刻指挥着乐团,不断提升的力度符号也宣布着整首乐曲进入了尾声。

    乐团的激奏带来的宏大音乐效果在这一瞬间完全爆发开来。

    配合着辛向阳的连续中弓,更是将整首曲子的音响效果带到了极限!

    当辛向阳放下手中弓的那一瞬间,额头的汗水悄悄的滴落在舞台的地板之上。

    汗水滴落地板的过程,是极静的,而当那声打破寂静的“啪嗒”声传来的时候,如同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代替了整个音乐馆所有的声音。

    她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走向从指挥台上下来的胡亚玲,两只手紧紧的捏握在一起。

    她们互相对视一眼,对方心中的喜悦尽收眼底。

    随后,两人面向观众席,深深鞠躬。

    掌声经久不息,那是送给她们最好的礼物。

第二百八十五章 沈教授来一个() 
一看到学生们精彩的表现,沈武寰也难免有些热泪盈眶,她本来就是个爱哭鬼,此时更是有点控制不住泪腺。

    湿润的眼眶并没有让她视线模糊,反而让她看到了更多。

    她看到眼前这个学生乐团闪耀着异样灿烂的光芒。

    这种光芒名叫希望!

    在一众人等不看好的情况下,学生乐团用自己的实力和数个月的刻苦练习证明了自己,他们才是最棒的。

    而身为指导老师的沈武寰,必然是要被提及的。

    在随后的评选典礼之中,学生乐团排练的钟声没有丝毫意外的获得了今年的首音学院奖。

    当学生主持向身为指挥的胡亚玲提出,“获得这个奖,胡同学身为乐队指挥有什么想说的吗?”时。

    胡亚玲对着麦克风说道:“我们确实为了这首曲子进行了数个月的练习,但正如大家所见到的这样,作为一种全新的古典音乐类型和一首完全崭新的曲子,我们能够将它完整的呈现出来,都要归功于一个人。”

    主持非常上道的问道:“是什么人呢?”

    胡亚玲露出灿烂的笑容回过头看向站在乐团成员前的沈武寰:“是我们的老师,沈武寰沈教授,同时她也是这首曲子的作曲人。”

    “那么有请我们的沈教授讲两句好吗?”

    随着主持人的哄抬气氛,现场立马热情高涨了起来。

    热烈的掌声如同山呼海啸一般随之袭来。

    自从进入了首都音乐学院,沈武寰的曝光率少了,但搞事的本事却一直没有衰减。

    观众在乐此不疲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小意见,那就是很少有机会可以见到沈武寰亲自演出的曲目了。

    当然,大家都知道她在成为一名教师,第一要务是为祖国培育出新一代的古典人才,但无形之中这种期待却随之发酵。

    主持人对着走上前来的沈武寰问道:“沈教授,对于您这些学生今天的表现,有什么想说的吗?”

    沈武寰听到问题,回头看向站在身后的乐团成员们,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