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骁骑-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故此,西凉军现有步骑总数量是二十四万大军。这其中还不包括驻守安邑、函谷关、华阴、武关和河东、河西等各处关隘和各郡县的零散驻军,同样也不包括留守武威和张掖二郡的三万武威军步骑。如果把这些散落各处的驻军全部加在一起,西凉境内仍有三十万大军。如此庞大的军力,七成以上都是董卓生前留下的西凉军,这些将士大部分得以成建制的保存下来,没有分崩离析,也没有死在内讧之中。
然而,南郊一战,西凉军和武威军合计出兵三十一万大军,加上守城的两万将士,共计三十三万。但现如今,西凉军只有二十四万将士幸存,余下九万将士大多死于大战之中,只有少部分士兵趁乱逃逸,至今未归。
如果没有南郊一战,武威军并入西凉军之后。董卓生前大肆宣扬四十万西凉军的豪言壮语,将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名副其实。可惜南郊恶战,两军一共阵亡将近九万将士,兵力损失巨大,实力骤降。
不过南郊之战并不是单纯的内讧内耗,而是功过各半。有弊也有利。倘若没有一场正面恶战,武威军和西凉军想要整合为一军,只怕是不大可能,就连西凉军内部都无法统一号令,各将领之间明争暗斗、勾心斗角,分裂在所难免。正是因为有了南郊之战。西凉军将领死的死、伤的伤,还有主要将领被武威军生擒。大战之中,极大削弱了西凉军各部将领的实力,直接扼杀了西凉将领之间的争斗,既而奠定了两军合并的坚实基础。
大战最后,武威军获胜,而西凉军各部却被打散打残了。如此以来。两军合并已成定局,武威军兼并西凉军组成新的西凉大军,已然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难以阻挡。
细说起来,眼下两军其实已经合并了。自南郊之战结束后,无论是武威军还是西凉军,谁也不敢违抗李利的命令。此等形势,岂不等于两军已经归属李利的统治之下。一声令下,全军将士莫敢不从。然而,这种合并只是表面形势,暂时性的。李利若是一直坐镇长安,全军将领自然无人敢捋其虎须,不敢抗命不尊。倘若李利一旦离开长安,那么这种强大的震慑力就会快速消失。随后各部将领仍旧会拥兵自立,各自为政。
故此,全军大整兵势在必行,宜早不宜迟。迟则生变。
既然要全军大整兵,那就得打散西凉军原有的各营建制,各级将领尤其是中低级将领必须重新筛选,提拔一批,打压一批,甚至还得罢免一部分将领。而西凉主要将领的调遣安置极为重要,既要收服其心,又要继续使用其才,让他们真正尽心竭力地替李利打天下,领兵征战或驻守边境。
为此,李利召集贾诩、李玄、李儒、徐荣、波才、张辽、庞德等一众文武反复商议,甚至把驻守张掖郡的滕霄都调了回来。整编之事,早在南郊大战之前,李利就已经开始思量了,并着手布局整个西凉二州的战事和驻军情况。
这两天,李利先后单独会见郭汜和段煨二人,给他们讲解了整编事宜,并许诺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当即表示愿意归降并效忠于李利,听凭调遣,决不食言。除了郭汜和段煨之外,李利还单独召见李蒙、郭猛和王方等将领,并对他们透漏了整编后各自的职务和俸禄。
好生安抚一众西凉将领之后,全军大整兵如期而至。
此次整军,将决定西凉军的未来走向,关系着全军二十余万将士的生死命运,更间接影响着天下的局势。
如此关乎天下局势的大事,让李利不得不慎重,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否则必将后患无穷。
“咚咚咚”
三十名身强力壮的勇士甩开膀子,擂响战鼓,雄厚的战鼓声震八方,笼罩十余里旷野。
全军二十二万将士肃然伫立在旷野上,目不转睛地仰望着高坛上的战鼓,期待全军统帅李利登台现身。他们之中还有很多伤兵,只是今日集结事关重大,直接决定着他们各自的命运,所以他们带伤赶来,期冀着自己能够进入强大的战营,归属一位声名显赫的将军帐下。
普通将士尚且如此,军中各级将领更是翘首以盼。事关自身利益,功名利禄在此一举,他们岂能坐视旁观,心中岂能不忐忑,患得患失。
三通鼓之后,在二十余万将士的仰视中,李利头戴虎纹盔,身着金色麒麟铠,腰系暗红狮蛮带,脚踏祥云战靴,稳步走上高坛,登上九尺高台。
“拜见主公!”
“拜、见、主、公主公!”
顿时间,二十余万人躬身行礼,齐声拜见。声量之大,足可惊天动地,响彻云霄,声传数十里荒野,回声激荡,经久不息。
“众将士起身!”李利居高临下,俯视着密密麻麻的全军将士。心神激荡,豪气干云地朗声道。
待众将士起身后,李利继续大声说道:“我西凉军自建军以来,百战沙场,屡战屡胜,乃天下最强大的军队。昔日董相国掌军,征战十余载。破黄巾、平羌乱,转战南北,踏遍天下大半州郡,功勋卓著,此皆为众将士之功。洛阳一战,我西凉军以一军之力抵挡天下诸侯联盟大军。尽管没有取胜,却虽败犹荣。是役,我军一战成名,震慑天下各路诸侯,威震天下,兵锋所向,无人敢捋其锋芒!”
语气稍顿。虎目俯视着众将士,李利接着说道:“王允等前朝老臣误以为董相国图谋篡逆,挑唆吕布刺杀董相。吕布无道,弑主弑父,乃世间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董相死后,吕布领军剿杀我军各部将士,使我西凉军遭受重创,危如累卵。值此危难之际。李傕将军率军奋起反抗,我武威将士与西凉军同出一脉,岂能坐视,故而两军将士奋勇向前,攻陷长安,使得我军得以保全下来。
南郊一战,两军将士都没有错。两军统帅也没有错。而是军中某些将领居中挑唆,唯恐我西凉军不乱,用心险恶,处心积虑挑起两军厮杀。以便其火中取栗,趁机壮大自身势力。此人就是张济,挑拨离间,促使两军血战,血流成河。天理昭彰,报应不爽。如今张济业已伏诛,而我西凉军也借此契机,合二为一,重新组建更加强大的西、凉、军!”
历数西凉军的过往之后,李利神情肃然地扬声喝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天公作美,艳阳高照。今天是个大日子,两军合并,自此西凉境内不再有其它军队,只能有一支军队,那就是我们的西凉军!
现在本将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从今日起,我西凉军不可分割,谁若是企图分裂我军,一旦被证实,格杀勿论,诛灭九族!
第二道军令:我军统帅只有一个,那就是我李利李文昌!只要我李利不死,众将士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家眷无人照料,父母无人奉养,子女无人抚养。从今往后,凡是我李利麾下将士,战死沙场者,一律按照烈士抚恤,钱粮、土地、牲畜和耕牛,全都足额发放到你家人手中,只要不是好逸恶劳者,都不会饿死!我军自今年年底开始,将在长安城组建长安太学和武威讲武堂,凡是我西凉境内的臣民都可以把子女送进学堂,交纳学费后,自主选择学文习武。烈士的嫡长子免除所有费用,免费入学,次子入学,征收六成费用。除烈士遗孤之外,余者不论身份地位,必须交纳所需费用,无人例外,即便是我李利之子,也不例外!
第三道军令:此次整军,全军打散整编,重新任命各营将领和驻地。原有各营兵马全部解散建制,重新混编,伍长、什长、队率、百夫长、屯长、小校等职位,一律公开筛选比试,能者上,庸者下。千夫长、军侯、军司马等职务,由各营统领初选推荐,经将军府审核考校后,本将会亲自下令任命。凡是没有本将的手令,任何将领不得擅自任命军中将领,否则将视为谋逆,严惩不贷!
以上三道军令,任何人不得违背,本将有生之年,此令不得更改!”
“诺!谨遵主公将令!”
“诺谨、遵、主、公、将、令!”
旷野上,除李利高居帅台之外,所有人躬身领命。响彻云霄的应诺声震动八方,回声悠长,远在数里外的长安城军民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抬手示意众将士起身,李利神态冷峻地沉声令道:“众将士听着,下面由李玄宣读各营整编将令和将领任命,任何人不得喧哗,违令者、、、、、、斩!”
第332章 大整军(续)
自从李利在南门旷野上当众宣布全军整编之后,轰轰烈烈的大整兵运动开始了。
整个西凉军自接到军令之后,立即行动起来,全军打散混编。
将领任命是自上而下,军队整编则是自下而上,全程由武威军和继续留用的西凉军主要将领主导,李玄、李儒、贾诩和李挚手下的金猊卫负责监督。
于是,一场空前浩大的整编运动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李利身边的所有近臣都忙得不亦乐乎,就连滇无瑕都从郿邬赶来,参与到整军之中。
然而,当所有人都忙得跑细腿的时候,李利却闲得无所事事。他整天带着一对亲兵在各大军营中闲逛,东瞅瞅、西望望,偶尔还会和将士们闲聊叙话。他常常食宿在军营中,与普通将士同食同寝,没有一点架子,语气温和,笑容和煦。与将士们聊天,他时常出言无忌,谈天说地,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百无禁忌。
尽管很多将士还是心存顾忌,不敢贸然开口,于是李利往往先开口说话,尽说些将士们感兴趣的话题。话匣子打开之后,将士们就不再拘束了,常常提出一些怪异的问题,甚至还询问他如何找个好媳妇。对于这一类话题,李利绝对算得上是行家里手,唾沫横飞,说得极为细致,听得众将士不住地点头,叹服不已,极为崇拜他。
有了第一次诙谐的聊天,眨眼间便传遍全军各个军营。随之而来的是,将士们都喜欢和李利说话。而李利在原西凉军的军营里待得时间最长,在武威军营的时间相对少很多。但是,无论他走到哪座军营,都是最受将士们欢迎的人。
此次全军整编彻底打破两军之间的所有阻碍,李利一手安抚普通将士,一手强制推行各营打散建制混合整编。凡是抵触之人或是将领,一律就地免职。重则斩首示众,杀一儆百。
整编过程遇到抵触产生矛盾的时候,就体现出李利南门旷野讲话的重要性了。很多西凉将领不愿意交出手中的兵权,更不能接受降职和调任的命令,但他们很快发现自己帐下的兵士根本不愿意跟着他反抗,或是逃离军营占山为王。为此,某些将领不惜恩威并施。企图发动帐下兵士跟随自己一起行动,可惜他随后就被兵士们告发了,以至他人头落地,死不瞑目。这样心存异念的西凉将领不在少数,多达上百人之多,但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
当各级将领再也没有人敢于反抗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帐下的兵士都很信任主公李利,大多数将士对李利都是死忠份子。其根结就在于,李利在全军整编大会上当众下达的三条军令极其深入人心,尤其是第二条军令更是让全军将士愿意替他卖命。因为将士们如果战死了,或者是为了维护李利的将令而死,那他就是烈士,他的家眷和子女反倒生活有了保障。儿子还能读书识字或者习武学兵法。
仅凭这一条,就足以令将士们向往不已,因为大多数将士都是大老粗,一辈子参军打仗也不可能当上将军,但是他的儿子如果能进入讲武堂的话,那就有可能拜将封侯,光耀门楣。这样以来,军中将领若想背叛李利。那就要小心了,绝对不能走漏风声,否则就很容易脑袋搬家,临死时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李利的三道军令蛊惑力实在是太强了,效果显著,影响极其深远。二十多万将士都知道这三道军令,而且也认识李利本人。他们都相信李利不会食言,定然言出必行。如此一来,军中将领想要培养一些嫡系人马真是很不容易,没有数年之功。只怕是难以成事。最为紧要的是,想任命嫡系将领都很困难,而千夫长以下的低级将领还必须经过公开比试选拔之后,才能上任。这样的话,只要他无法掌握军中高级将领,就不可能掌握全营,更无法掌控低级将领的快速升迁。
全军整编事宜如火如荼的稳步推进,等到千夫长以下的低级将领筛选完毕后,就轮到各营中高级将领登场了。
此番整军,全军共分为两大兵种,步军和骑兵。步军又分为郡兵和主力步军两类,骑兵则是轻骑兵和重甲骑兵。
郡兵又称作郡府兵,就是日常负责守城的甲士,而一部分老弱伤残的郡兵则是屯田兵,负责军垦田地的种粮和种菜。眼下长安城有四万郡兵,由金猊卫副统领铁陀担任统领,王方和桓全担任副统领,余下四个万人队全是武威步卒营中的千夫长调任,而营中的其他各级将领也都是武威军低级将领调任。而这四万郡兵大多是张济和樊稠二人的部曲,主将死后,他们就一哄而散。如今这四万将士全是郡兵,负责接手张辽所部的守城之责,进驻长安周边的各县,拱卫皇城。
主战步军眼下有三个营,分别是武卒营、陷阵营和辎重营。
武卒营现有六万将士,统领设立左右两位统领,左统领徐荣,右统领波才,副统领是胡轸、杨定、杨秋、桓双和曹性。武卒营的主力是一万五千长枪兵,堪称死士,是以李傕和郭汜麾下的巨盾兵为基础,加入数千武威步卒和死囚之后,组成这支最强悍的暴徒军。徐荣亲领两万步卒,余下五位副统领各领五千兵马;曹性带领着五千弓弩兵,杨秋掌管五千余车弩兵,胡轸掌管五千人,杨定手下有五千攻城兵,桓双手中有五千投石车兵士。
陷阵营有五千重甲步卒,以原有的七百余陷阵营将士为基础,扩编为一营人马。统领是消失已久的高顺,副统领是成宜和胡峥。目前陷阵营由成宜暂时接管,高顺一直没有现身,而胡峥则是李挚极力举荐之人,李利欣然应允。于是原本名不经传的胡峥一步登天,从一个掌旗手变成军中新贵,担任陷阵营副统领。
辎重营有两万人马,统领一职由休屠城守将李典调任,副统领是桓忠和桓义两个结义兄弟。这支兵马可不是纯粹的辎重兵,更不是老弱病残组成的弱旅,而是一支战力极强的步军。以武威步卒为基础,编入段煨帐下的数千部曲,最终组成此军。
新编的西凉骑兵,无疑是整个西凉大军之中战力最强悍的军队,也是组成最为复杂的队伍。轻骑兵有六个营,重甲骑兵一个营,合计七个骑兵营,共有十二万铁骑。
轻骑兵营分别是虎贲营、武威营、青龙营、金猊卫、龙骧营和无双铁骑。
虎贲营统领共有三万战骑,统领是典韦,副统领鞑鲁、段煨和李蒙,由一万五千原虎贲营骑兵、一万休屠铁骑和五千飞马营组成。李利考虑到段煨是最早主动归降的西凉将领,只好放弃让他戎边的初衷,将他放在虎贲营之中,又把稳重心细的鞑鲁放在典韦身边做副手。如此以来,即便段煨心眼再多,也是徒劳无功。
武威营同样是三万战骑,由一万五千原虎贲营骑兵、八千武威营战骑和七千胡轸所部骑兵组成。统领是滕霄,副统领铁萧、郭猛和金牯三将。正是由于这支骑兵大部分都是西凉骑兵组成,所以李利把老成持重的滕霄调来担任主将,又让张辽辅助他,如此方能万无一失。
青龙营共有两万铁骑,以青龙营本部五千为基础,加上郭汜麾下的七千西凉铁骑和收降的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