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望子成龙-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剩了的悲剧人物了。由此也可以提醒各位看官一句,穿越不是罪,但穿越成庶民的情况下,注意不要张太丑,否则那世道却是很难混的。
而这剩下来的差不多两万五千人,如今还有半天功夫,就要来到留县范围之内。如果还有世家过去挑一下,也可以减少一些负担。只是这样的歪瓜裂枣,只怕那些世家中人也看不上了吧?
每当灾荒之年,世家出手将灾民的土地廉价收购,甚至逼迫他们成为终生制家丁增加家族人口。那些漂亮的女子和有潜力的少女,都会被招募,经过一系列培训之后,可以成为族人房中的玩物,当然更多是世家之间笼络感情的良好润滑剂。
“陈高!我们留县还有多少粮食?!”张铭将情报往桌面上一扔,将头转向旁边,对着八大文系学生之一的陈高(家中行五)问到。
陈高翻了翻账本,回答到:“师尊!留县的粮仓里面只有三千石粮食了!仅仅足够三千人吃上两个月,而且还是熬稀粥的情况才能维持!如果按两万人来计算,只怕只够十五天啊!”
张铭听了,牙根咬得紧紧的,暗骂:前任的混账县太爷!你死了都死了!居然还将府库里面的银钱和粮食都运走了!留县虽然不是大县,但一年下来粮食储备三千石总有吧?那么多年来,就算消耗了一些,五六万石也该有了吧?!可如今呢?我清点的时候居然只有三千石!而且还是你们家没来得及运走的!?简直是欺人太甚啊!
这一刻,张铭真的有千里追杀前任县长的家眷,拿回留县银钱和粮食的想法了。只可惜前任县长的家眷,如今只怕已经去到了洛阳之中,想要追都追不上了,而且就算追上,想要在洛阳夺回粮食和银钱,只怕也不可能了。
唉……真是吃透了经验少的苦啊!可谁知道,前任县长居然将自己的家当做是县衙来办公呢?南华偏偏在搞定搬迁问题之后,就返回赵家村坐镇去了,自己想找个人问问都不行!
最后无奈只能问陈高:“我们张家的库中,有多少粮食可以调用?”
陈高一听,仿佛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跳了起来,大叫:“老爷可是打算用我们张家的库存来救济灾民?这可使不得啊!我们张家初立,各个地方都有待慢慢发展,粮食更是重中之重啊!而且,这两年我们张家的库中也不过五百多石的库藏而已,对那些灾民而言,仿佛就是一颗石头扔进微山湖里面,除了一声响什么都没有了啊!”
张铭摸了摸脑袋,无奈地说道:“目前还不知道这些灾民会在哪边过,我们只是做好准备而已。”
陈高一听,也无话可说了,慢慢坐了回去继续计算着各种账本。他也明白,那么多灾民如果处理不当,对张铭的政治生涯而言,可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污点!
张铭拿出了一个竹简,看着上面空空如也的竹片,叹了口气,然后奋笔疾书起来。内容很简单,就是向彭城报告大批流民的出现,而且留县粮库空虚,希望陈圭可以支援一些粮食……
朝廷赈灾?那就别想了,听说最近刘宏培养起来的宦官,和身为外戚的大将军窦武开始作对了,双方目前为了争夺最高权力还来不及,哪有空管那些‘蚁民‘呢?
徐州的事情,还是得由徐州来处理才行啊……只是陈圭,又能支援自己多少粮食呢?
叹了口气,继续写了一个竹简,是给赵家村南华的。目的很简单,要求将库藏里面可以调用的粮食运到留县备用,另外将家中钱财调用百分之三十,用于在彭城、广陵一带购买粮食,具体可以找糜家帮忙。
召来何曼,让他找人将这两份竹简送到目的地。然后,悄悄在他的耳边说了几句话。何曼点头应是之后,离开了办公室,而张铭背靠着椅子,心中默默祈祷:但愿,你们不要来我们留县吧!
一天后,该来的还是来了。
无处可去的流民们,来到了留县区内。刚开始还有不少世家派出族人出去看了一下,一见一见没什么可以挑选的余地了,就纷纷将家丁武装起来,准备保护家中财产不被这些贱民所哄抢。
没人搭理的流民,骨子里的华夏骄傲还是支撑着他们不断向前移动,肚子饿了,就吃草或者树皮,大口大口喝着湖水。一个两个勒紧了裤腰带,希望能够在留县,得到官府的救助。只是他们非常怀疑,这个小小的留县,会救济他们吗?要知道,之前一路过来,不知道遇到过多少郡县大城,结果救济他们的,几乎没有几个,有也是仅仅施舍了几天粥就没动静了。
华夏人的傲骨啊!让他们坚信官府是会救助他们的,那些被钱黑了心的狗官们,终究还是会得到报应的!一切,都只能盼望留县了……
张铭此刻情绪是非常的低落,暗道自己最近为什么老是好的不灵坏的灵呢?陈圭啊!何曼啊!你们要给力啊!如果你们不给力,那我就真的郁闷了!
此刻,他总算明白了有绝世名臣辅佐的好处了!不由得,羡慕死了那些在别的位面霸气四射,文臣武将俯首称臣的同行们了。
无奈下,他还是招来了留县的县尉秦仲(徐州秦家家主的弟弟,家主不仕)。秦仲这个家伙也是凭着自己背后的秦家,投靠了下邳曹家才有了如今的风光,要不然也不过一个小地主出身的家族而已。而最让张铭无语的是,秦家家主也就是秦仲的五岁侄子,名字叫做秦宜禄……
一会,秦仲来到,张铭笑了笑,说道:“恭升兄,小弟上任以来,未曾与足下相交一番。在此小弟向恭升兄致歉了!”
张铭虽然说了客气话,但秦仲可不敢真的当客气话听。因为和张铭的张家比起来,虽然秦家更有内涵,但双方受曹家的恩宠程度是不同的。张铭可以独立和曹家结为盟友,而秦家只能是曹家的一条狗,由此也可以看出双方的地位差距。
因此在秦仲听来,这是张铭在埋怨他在自己上任那么久了,怎么都不来拜会他一番的意思。
秦仲当即谢罪,低声下气地说道:“贤弟说笑了,仲其实对贤弟也是仰慕多时,早有结交之意。只是奈何手中公务繁多,却是疏忽了与贤弟相聚一番啊!”
张铭知道秦仲是在敷衍,但此刻他不想计较那么多,淡淡说道:“此时暂且不说,改日你我好好亲近一番便是。
恭升兄,可知外面有进两万五千余流民,已经来到了留县境内?”
秦仲一听,暗道:果然是这个事情!
有点歉意地回答:“仲这段时间也是为这些流民而犯愁,万一他们在留县发生暴乱,你我二人只怕都要殃及池鱼啊!”
暗暗嘀咕了一句:别妄想将事情单独推给我,否则要死大家一起死!
张铭挥了挥手,说道:“不劳恭升兄提醒,小弟也是为着两万五千余流民感到为难啊!还好,小弟通过手段拿到了一些粮米可以暂时救急一番,我们还不需那么紧张。只是……”
秦仲不愧是世家出身,立刻靠近张铭,低声说道:“但有吩咐,仲绝对按令行事!”
张铭点了点头,笑道:“县中虽然有粮,但不多,担心这些流民哄抢。所以还是劳烦恭升兄,带上县兵帮忙管理一下秩序可否?”
秦仲一听,原来是小事啊!当即拍着胸部大叫:“没问题!有秦某在!包管那些流民一个两个服服帖帖的!”
张铭笑了笑,和秦仲商量了一下相关事宜之后,秦仲就告辞出去执行命令去了。
张铭看着离去的秦仲,淡淡说道:“听天由命吧!”
秦仲多少对带兵多少还有点手段,一声令下三百多县兵纷纷出城,组织流民秩序领取救济。而张铭则编写了一个救济方案,交给八大文系弟子出面处理,也算是为他们累积一下行政经验吧。
八个文系弟子,其中任伍、赵清二人,由任伍在留县内拜访富户世家,请求其捐出一些粮食应急,并许诺按照捐出粮食的多少,减免在留县内的商业税;赵青则是出城,前往各个世家的府中劝说,希望各个世家捐出一部分粮食救济,并且许诺可以减免今年的赋税,多捐多减!当然,最后的许诺部分,是对方实在不肯捐献的情况下,才允许说出来的。
另外六个,则是考察几个靠近微山湖的小村子的道路情况,准备组织流民修路,并且构建水利工程。按照张铭写出的方案上面说的,这个叫做以工代赈。只是几个小屁孩觉得这样有点多余,这年头,只要有活命的粮食可以吃,流民们自当为张铭做任何事情,这般用工钱的方式招募流民工作的行为,是不是太市侩了?
这其实不能怪张铭,以工代赈出现在清朝,因为经过历史的沉淀,华夏人变得喜欢理所当然地接受官府的施舍,而不去回报,所以出现了这种等价交换的方式。
这年头华夏人们灵魂未死,就算是贱民,也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对于给予他们活命机会的人,只要不反朝廷,哪怕是卖身给恩人,也在所不惜的。当然,能维持自由之身,也是大家最希望得到的结局了。只是如今这个世道,这个结局只能是一种奢望了。
一切很快按照张铭的计划,开始进行起来。张铭甚至非常无耻地,找来了几个留县的居民,冒充流民到处散布救济粮是张家自己出的情报,让这些流民明白,救济他们的是张家,而不是朝廷。
当流民们捧着手中盛放了稀饭的陶碗,将里面的稀饭吃得精光的时候,眼泪已经忍不住流淌了出来。心中暗暗期待,这个县令老爷,不会仅仅施舍几天就作罢了。
当一个小屁孩告诉他们,县令让他们帮忙工作,以工代赈的时候。他们居然欢呼了,因为他们知道,县令之所以能够那么安排,只怕是不会施舍两天就作罢了。
纷纷拿起了县中分配的工具,浩浩荡荡前往施工现场,固堤修路去了。
二万五千人的队伍投入到工作之中,微山湖很快就被围了起来,虽然不算坚固,但抵御因为下雨而上涨的湖水已经绰绰有余了。几条村子的小路,也被用黄泥仔细地休整过一遍。
期间,每人每天两餐,每餐两碗稀饭,一天大概消耗两斤米粮。仅仅十多天,府库的粮食就告罄了,消耗速度大大超过了张铭的预计。
立刻招来任伍和赵清,询问各世家的捐粮情况。
谁知道赵清和任伍沮丧地说:“各大世家推脱说家中没粮,到如今仅仅认捐了二十多石的粮食,不少还是陈粮!”
张铭一愣,猛地喊道:“你们没跟他们说明年降税的事情吗?”
赵青点了点头,说道:“说了!只是他们依然推脱说家中无粮,爱莫能助啊!”
任伍此刻‘哼’了一下,抱怨道:“什么没粮!远远望过去粮仓起码有七八个之多!只是他们知道,师尊处理不了这些流民,仕途就会危险,到时候说不准就不是县令了。那么许下的承诺,只怕下一任县令不认账啊!”
张铭听完,精神变得颓废了起来,挥了挥手,让两个学生退下。
暗暗骂道:这就是世家啊!需要你的时候,你可以是他们的哥们!可不需要你的时候,就好像是遇见了狗屎一般,有多远避开多远!
看着远处的山中,暗暗祈祷:何曼!黄忠!看来果然要依靠你们了吗?
不管未来如何,张铭此刻感到异常的憋屈……
第一卷初入东汉扎根徐州第三十八章 声名鹊起
时间回到三天前,在微山湖区三十里的西山之中,何曼擦了擦身上的血迹,笑着问旁边的黄忠:“汉升,我们如今已经清理了多少个贼窝了?”
黄忠算了算,说道:“谁知道呢?没想到区区一个留县,附近就有十多个山贼窝。虽然规模不一有大有小,最小的也不过百十来号人的小队伍。不过那么多合起来,也让人感到悲哀啊!”
何曼笑了笑,说道:“我早就知道了,整个大汉,说实在的如今早已是乌烟瘴气,明着还是风平浪静,实际上国家早就给那帮世家给侵蚀得七七八八了。假设,我是说假设,如果某天再有一个向楚王那样的人物起兵反汉,大汉的就算不灭,也会被那些趁机扩大势力的世家给毁掉!”
黄忠等了何曼一下,喝骂道:“何曼!你可知道你刚才说的是大逆不道的话?给别人听去,对主公可不利!”
何曼这才意识到自己说过了,赶紧捂住了嘴巴,左看右看那些家丁都在打扫战场,这才松了口气,不过还是小孩子心性,不服输的嘀咕了句:“本来就是嘛!”
黄忠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道?世家大族只顾自己的利益,为了家族最大化不断吞并土地,收拢流民。那些个百来年的老家族,哪个不能是瞬间聚拢起数千人的军队?而大汉如今皇帝年幼大权旁落,宫廷之中斗争不断,只怕也无从管理洛阳以外的地方了吧?
想想自己先祖的荣光,黄忠感到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哀。这年头,当大官都是大世家出来的族人,自己这样已经没落的世家,只怕能当个百人将也差不多到天了吧?或者入赘某个大家族,地位能够提高一些,但这样一来,黄家永远别想出人头地了。
想到家中妻子腹中的胎儿,黄忠渴望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要让自己的儿女,在长大以后,自己可以光荣地对他(她)说:“你爹我啊!带领着大汉雄兵,一路打到了哪里哪里……”
想到这里,又是微微一叹,说道:“但愿主公能够争气吧!”虽说不争气也没用,自己必须一生追随,但如果主公能更加进去,那么就更好了。
何曼对此倒是深信不疑,自豪地说道:“汉升,你就别哀声叹气了!主公不是那些小鱼小虾,只要时机得当,自然会翱翔于九天之间!我们作为他的臣下,自当要为其大业多多努力才是!”
黄忠淡淡一笑,被何曼那么一说,之前有点消极的精神也起来了,起身说道:“好了,休息也够了!我们也快点去下一个贼窝吧!主公,还等着我们呢!”
何曼和黄忠为什么要扫平一个个贼窝,这个就稍后再说。此刻的张铭,实际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从张家运来的粮食最多只够多顶三天,三天如果何曼和黄忠再不回来,一切都免提了。至于去徐州买粮的队伍,带回了糜家的答复:“河南河北大旱,粮铺之内的存粮,大部分已经运往北方贩卖,剩下的也是要预防难民来到彭城时之用……”
还是那个意思,要粮食就是没有!
至于其他粮行,不是没有,但价格足足是十倍!这帮世家,难道不知道时间越久,这灾民就越不安吗?到时候暴动固然我要倒霉,但陈家和你们糜家就会没事?
十倍的粮价?!好一个糜家啊!你以为我不知道徐州地面的粮行,和你糜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吗?最狠的还是赵家!双方不是联姻关系吗?大难临头居然不理不顾,一句:“粮食悉数交给糜家帮忙贩卖……”就推得一干二净了!
说实在的,张铭也在想,是不是贵着也买一点,这样至少可以顶多两天。但南华托家丁带回来的一句话多少给了他一点安慰:“别急!该是你的,别人拿不走!”
既然都那么说了,张铭也不急了。南华是什么人?他是仙人啊!别人不知道自己还不知道吗?他是能掐会算的!
说起来也郁闷,成为了叔父的他,不能使用任何仙术,否则点石成金要多少钱没有?算了,人要知足,有那么一个生活大百科加上老人精在身边,自己这个距离垃圾差不多的现代伪宅男,就应该知足了。
三天,一切就等着三天!张铭默默等待着……
第一天,何曼等人没有情报,灾民们不知道什么人在中间散布谣言,说是留县存粮已经不足,很快就没有救济了。
此刻大家已经在留县开了好几十倾的耕地,并且已经分散组建起了一个个小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