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惠夫妻先是心中戚戚,还是辽兴宗命令的,若是郑朗喜欢,你们就让女儿多上门请教。萧惠很晕,陛下,你想我女儿往火坑里跳?但不敢说。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很正常,一颗心才定下来,然后夫妻常互相开玩笑,说对方草木皆兵,人家是有名的道德君子,怎能做出如此下流的事。是女儿的灵气吸引了此子爱才的心理。

既然没有关系,萧惠听之任之。

史书对此人评价便是喜欢贪小便宜,看到宋朝与西夏在开战,进谏辽兴宗兴兵伐宋。随后宋夏罢兵,看到西夏民不聊生,进谏契丹伐夏。西夏没有钱贿赂契丹,于是契丹成行,结果大败。

郭逵走了进来,郑朗对萧观音说道:“你先写,我与郭将军有事商议。”

“好来。”萧观音嫩声嫩气地说。

两人走进房中,郭逵问道:“郑相公,五月将至,朝廷为何没有派使节前来契丹?”

契丹一般是六月中旬殿试,省试则在五月中下旬。这与宋朝时间也略有不同。毕竟参加科举的人少,不象宋朝科举有成千上万的学子。契丹整个参加省试的学子也不过数百人。到殿试时有可能不到一百人。批卷子速度快,并且出题也单调,要么就是诗赋,要么就是法律,要么就是经义。所以周期短暂。

但能不能参加科举,至少得抢在省试考之前通知一声。

郑朗沉默一会儿,说道:“恐怕朝堂有人动了手脚。”

“可恶!”

“仲通,不用担心。”郑朗说道,但无论贾昌朝怎么做,他疏忽了一个人,自己妻子。一直以来,崔娴站在背后,只有自己知道妻子手腕有多高明。张海返回京城这么件大事,即便妻子呆在郑州,能不听说?可这有一个时间缓冲问题,不能急。

“郑相公,我就担心三人言虎。”

“仲通,那你就更错了。”郑朗得意地笑起来,此时的赵祯非是彼时的赵祯,道:“凭借某人,想遥控陛下,他恐怕远没有那个才能。只要陛下英明,就不会发生三人成虎之事。可惜希文,他不懂啊。太祖与太宗兄弟以及赵普相公三人亲眼目睹多国亡乱替更,不仅是将领专军之权产生的,也有皇帝无能产生的,故做了一些布置,对皇权进行掣肘,让士大夫来掣肘。这个掣肘不是用来削弱皇权,只是监督鞭策人君有作为,以免走上昏君亡国的道路。看似削弱皇权,实际在加强皇权。可惜他没有看透这个核心所在,不顾皇帝感受,以为天下就是士大夫的。休说变革阔大不实际,就是有作用,长久下去,做为人君也无法忍受,早迟必败。”

“范相公也是好心……”郭逵有些不忍,他的一生先受范仲淹之恩,后才受郑朗之恩。

“好心办了坏事,就不是好心,坏心办了好事,就不是坏心。以结果论成败。”

“这……”

“我说的是市侩,但这是国家,一举一动关系到多少百姓?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对百姓会产生多大影响?能不计较得失?”

“是。”郭逵悚然起敬,然后又说道:“还有一件事,虽我们带来许多钱帛,然将士久离家,许多人进入青楼,恐长久下去,用度不足,而且容易为契丹人诱惑。”

“这个倒要注意。”郑朗也郑重起来。

是男人,会有生理需要的,不但将士,就连自己同样有些蛋痛了。为了避免有丑事发生,再三拒绝契丹派出女奴服侍。也幸好萧观音岁数小,若再长几岁,跟着自己学书法,同样准得出事。

想到这里,又看向外面,萧观音正在认真的写字,她心中肯定不会有杂念的。然而郑朗想到一件事,契丹混乱的关系。萧耨斤有五个兄弟,萧孝穆,萧孝先,萧孝忠,萧孝友,萧孝惠,萧孝惠便是萧惠。五兄弟中大哥萧孝穆最为有名,被称为国家宝臣。四弟萧孝先也不错,称为纯德功臣。对萧孝穆评价很中肯,但对萧孝先略过褒奖。老二老三很平庸,但没有犯什么重大的错误。萧惠看似有能力,实际没能力,正是他,才使得契丹于河曲蒙受羞辱。

郑朗想的不是这个。

而是辽兴宗的皇后正是萧孝穆女儿萧挞里,所以萧耨斤在辽兴宗死后对她说,你还年轻,趁早找野男人,照样快活,是自家的外侄女。这也没有关系,乱的是下一代,萧观音年龄虽小,却是耶律洪基的亲表姑。可为什么这门无比近亲的产物,萧观音的儿子耶律浚被史书称为幼而能言,好学知书,十分聪明呢。不仅仅是耶律浚,就连耶律浚的几个亲姐妹,同样美丽贤惠,聪明过人。难道乱、伦在这两人身上不受影响?

看到郑朗眼光瞅着萧观音,郭逵产生误会,说道:“郑相公,不……好啊。”

第五百四十六章 选的人

郑朗一脸黑汗,嘴张了大半天,才说道:“仲通,你在胡说什么啊?”

我能做出那种事么?

但在这个悲催的时代,真有。并且也不算犯罪行列。所以不但郭逵怀疑,连萧惠夫妻与辽兴宗一度产生怀疑。

郭逵嘿嘿一笑。

“仲通,不能乱想,只是我看到这个小女孩子十分灵气,每次来请教,才不忍拒绝。我德操不及希文远矣,可也不会丑陋如此。”郑朗郑重地说。若说十几岁的女孩子,反正也到了这年代,渐渐融入,同样看得开了,但萧观音才多大一点。一转话题,还是谈正事,这件事绝不能再提,即便是议论,也是一种亵渎,说道:“至于钱财倒不用担心,这次我来也准备呆很长时间,知道花销很大,陛下刻意从国库里拨出一笔不菲的款子过来。但时间呆得长,又不能将真相通知兵士,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情绪,最终被契丹人收买。未必会出大问题,可他们终是我们带到契丹来的,投入契丹,是对他们家人的不负责。”

“郑相公,言之有理。”

“等张海来吧,再写信通知陛下,让陛下派一些忠诚灵活的兵士前来替换。也是一种人道。至于他们出入青楼,就不要管了,只要警告他们勿得多饮酒。饮酒可以,饮完酒必须老实的呆在驿馆,想外出不得饮酒,更不得与契丹人打架闹事,毕竟契丹境内有一些权贵对我同样不满意,防止他们寻找借口。还有九个月时间,必须挨过去。”

“应当这样。”郭逵郑重地答道。九个月时间还算短的,若是运气不好,必须等十个月,才能脱身。

事情的发展远不是郑朗所想的那样简单。

……

崔娴听着吕公著的禀报,先是头痛。

想了一会儿,判断出张方平与吴育的矛盾不可调和了。此次争是为了儒学之争,但不仅是因为儒学,还有两府大臣与台阁大臣的争执。两府大臣做事,台阁大臣监督弹劾,这是宋朝的制度。但一做事,必有破绽,必有争议,就会引来台阁大臣口水。故范仲淹去郑州后,对吕夷简说出那番话。不进入两府,就不知道两府的困难。

其实还是张方平对君子党的反感,因此也对吴育反感。

外因是儒学,内因却是这两条,造成这场内斗。

想到这里,崔娴问道:“晦叔,你认为二人当中应选谁?”

情况明确了,想赵祯单独召见的人选并不多,一是朝堂重臣,二是替赵祯进讲的老师。曾公亮虽是郑朗邀请到樊楼五臣之一,一直没有表态,崔娴对朝中大臣也未必了解多少,不会放心。那么只有吴育与张方平两个人选了。否则她进宫,成么?

吕公著说道:“还是张中丞吧,吴相公有些固执,又会将先生牵连到党争中,不妥。”

“晦叔,那你就错啦。”崔娴嗔笑道。这个学生还象以前那么老实。

“难道是吴相公。”

“就是他。”

“我有些不明白。”

“固执是缺点,可固执另一词却是坚持。”

“坚持?”

“官人去了契丹,不在我朝,人在人情在,人去人情走,虽我想法过于悲观,可不得不防万一发生。所以这个人必须有一颗坚持之心。”

“……”

“吴相公与贾相公多次发生争执,有的就在朝会上,也略犯朝争失去朝仪之嫌,然陛下始终无动于衷,说明陛下继续想用贾相公,但对他德操不相信,不得不重用吴相公对其掣肘。所以这时,吴相公十分得陛下重用,有更多单独召见的机会。晦叔,这不容易的,以前范希文回到朝堂,直到变法前夕,陛下才开始单独召见。为此,欧阳永叔还不满地进谏。”

“……”

“看似有党争之嫌,然韩稚圭贬到扬州,范希文贬到杭州,两人远离朝堂,吴相公不会再起朋党之心,有这个心也无这个力。相信他会知道这个大势所趋的。特别他以正人君子自居,难道坐看我家官人有生命危险?”

“大娘子,我倒真没有想到。”

崔娴一乐,坐下来沉思。选吴育有种种优点,最大优点就是绝对的不会出卖丈夫,可有优点便有缺点,太固执了。这时她忽然想到丈夫的其他两个学生。论鬼点子多,还是王家三郎与司马家三郎,特别是司马家的三郎。可惜他们都不在京城,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自己独自思考。

坐下来琢磨了小半个时辰,才说道:“我不便去拜访吴相公,请他来,他重名节,也未必会来。只能你去说服,先问他一句,儒学虽讲了许多治国之道的道理,可我家官人会不会将这些治国的学问授给契丹人。”

“为什么要这么问?”

“他固执,恐怕对我家官人在契丹授儒学都有些不满,必须开解他的心结。再问他,他想不想我家官人平安回来,我家官人回来容不容易?”

“好。”

“他若首肯,再告诉他一件事。出使人选不能选蔡君谟,此时陛下心中有阴影。若看重蔡君谟,不在此时,他与蔡君谟身为君子党,需避嫌疑,要用,必须等我家官人回来,合力向陛下进谏,此时强谏,反惹陛下动怒,牵连到他本人。若他一去,朝堂为贾相公控制,对国家有不有利?他问你是何人选,你告诉他有一人选,曾明仲,只有此人与各方没有多大的牵连,又不失朝廷身份,才得陛下通过,且与我家官人略有交情,不会陷害官人。”

“是啊,他也是樊楼宴……”

“樊楼宴的事以后你休得提,放在心里即可。”

“是。”

“你再看他表情,说官人有妙策,能从契丹脱身,但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不失朝廷制度的情况下,官人做一些变通之术,他能不能支持。若是答应了这些,你才说出真相。托他向陛下进谏,请求陛下恩准同意官人在不担任契丹官职情况下,做一些虚与委蛇的退让,包括科举。”

“好。”

吕公著离开,前往吴家。

吴育没有拒之门外,让他进来,坐下后,吕公著很老实地问:“吴相公,郑相公虽在契丹授了一些儒学。儒学多讲做人治国之道,可郑相公会不会将治国之术授予契丹人?”

吴育奇怪地看着他,反问:“晦叔,怎么想起来问某这个问题。”

“请吴相公回答。”吕公著正色地说。

对吕夷简这个儿子,吴育一直有好感,与郑朗学生无关,是其人忠厚正直,温和地答道:“不会,行知这点轻重还会分的。”

“吴相公希不希望郑相公平安回来?”

吴育有些晕,答道:“你说呢?”

“郑相公想平安回来,容不容易?”

“不容易,晦叔,你怎么今天想问我这些问题?”

“但吴相公能不能在使者事情上做一些让步。”吕公著将崔娴的话复述一遍。

“曾明仲啊,倒是一个好人选,咦,谁教导你来的。”吕公著惊讶地问。他可不相信吕公著有这个眼力。

吕公著很老实地回答:“崔娘子。”

“行知妻子?”

“是她。”

吴育更惊讶,这个女子颇有些胆色,特别是在渭州城的壮举,可没有想到居然有这份智慧。

吕公著也在看他的反应,有好奇,有惊讶,但没有沉思,说明心中并没有其他杂念,又问:“郑相公有方法能从契丹脱身回来,可想回来,必须做一些变通之术,权宜之计,但郑相公不会失去朝廷制度的,请问吴相公会不会支持。”

“只要不失朝廷制度,为什么不支持,我也不是古板的人。”

吕公著长松了一口气,将事情真相说出,包括郑朗托张海带的话,张海被抓,回去京城后被贾昌朝设法套去部分消息,原原本本道了出来。

“契丹居然敢抓我朝信使?”

“吴相公,为什么不敢抓,况且用此法抓了,又能证明什么?现在他们想用郑相公,留了情面,否则定会杀害郑相公,以减少契丹未来大患。”

“张海为什么不说?”

“郑相公与崔娘子已经默契在配合,即便张海也不能多说,契丹人此次留了情面,若是派人拷打,张海受不住刑讯怎么办?”

“倒也是。你回去对崔娘子转告,我一定会替郑行知禀报陛下。”

“谢过吴相公。”

“这也是为了国家,何用谢。”

不过即便吴育想单独面见赵祯也不容易,他坐在家中想了大半天,想出一条主意。于政事堂议事时,他忽然递了一张小纸条给赵祯,上面写了几个字,臣有郑朗消息,求单独面见陛下。

对于吴育来说,这也是破天荒的事。赵祯看到纸条后,冲诸位大臣说道:“诸卿散吧,吴卿,你留下来。”

事情一禀报,赵祯好奇地问:“郑卿担心了,轻重难道朕不知道吗,不过郑朗有何策从契丹脱身?”

“臣也不知。”

赵祯转了转,不好召崔娴进宫的,也不敢借用皇后名义交谈,即便是后宫,同样会泄露消息。想了想,说道:“传吕公著谨见。”

将吕公著带到政事堂,赵祯问:“吕卿,你可知郑卿用何策从契丹脱身?”

“陛下也不知道?”

“朕不是很清楚。”

“臣也不知道。”

“你去问问。”没提崔娴二字,但意思明摆着。结果让赵祯十分失望,崔娴推辞,说郑朗未说,只说做了布置。赵祯先是愕然,后是啼笑皆非,这对小夫妻倒好,连自己也要隐瞒。可想到契丹居然连信使也敢抓,说明契丹不是没有能人的,虽郑朗做了布置,赵祯心中还是万分担心。

第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

外面居然下起小雨。

绵绵的细雨腾起道道雨幕,风雨有声,绿叶有声,或如蚕食桑叶,或如波涛轻诉,一片片碧叶又不堪负重,晶莹剔透的雨珠一滴滴滑落下来。

辽兴宗惊喜地看着窗外道:“下雨了。”

今年幽州情况有些不大美妙,雨水落得少。虽大多数不象后世,水系发达,不缺少灌溉用水,可与两准部分地区一样,幽州有山有旱地,一旦久不落雨,必然影响农业生产。

“恭贺陛下。”郑朗也呆呆地看着窗外,这场雨下得又细又密,使他忽然想到在江南那几年的辰光。

离家久,想家想国了。

“郑卿,我听闻你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否推算一下我朝今年的收成?”

“陛下,不能听百姓传言,臣对格物学略有研究,至于天文地理,谁敢自居之?”

“莫谦虚。”

郑朗不作声了,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不过在他写的格物学中,是讲了一些粗浅的气象原理。但他终不是科学家,仅是在学校里读的知识,有许多都忘记了。更不会指望将这个时代带到科技时代,所指出的,仅是一些科学原理,起的是带路人作用。

辽兴宗手一拍,宫人带进来四个美丽的少女,每一个都是二八年龄,开始表演,轻歌曼舞,秀色可餐。

一曲舞罢,辽兴宗低声问道:“这几女长相如何?”

“美丽动人。”

辽兴宗微笑,说:“她们是朕派人从南京道精挑细选过来的。不但长相美丽,还会女红,识字,也会服侍人。郑卿,你现在孤身一人,朕让她们侍候你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