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憨夫养成记-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元信誓旦旦,倒弄得于斐像是小人之心了。
“大哥,这事儿你和大嫂商量了没有?”李沁问道。
胡元面有难色。李沁一瞧,就知道他肯定没和胡丁氏说。
“二十两不是小数目。我们目前也的确拿得出来。可是大哥,你确定真不要和大嫂说一下?否则这将来的钱对不上,大嫂万一埋怨你有事儿不和她说怎么办?”
胡元有些犹豫。
“大哥你肯定是知道的。有这次,就会有下次。舅舅根本就不是个轻易放手的人。”于斐道。
李沁有些侧面。也不知道于斐是因为她的潜移默化还是怎样,总觉得他如今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
“唉。”胡元叹了口气,“毕竟是我爹。这件事了了,我就合计给他和我娘十两银子,让他俩去别的镇上生活。你们还不知道吧?其实小、三子根本就不是胡家的孩子。”
小、三子是杨氏生的孩子。那他不姓胡,难道,他不是胡大山的孩子?
李沁和于斐面面相觑,然后都瞪大了眼睛看着胡元。
胡元苦笑了一下,随即跟他们解释。
胡大山要回来了,就在前天,忽然有一伙人冲进了三里屯的胡家,把小、三子抢走了。任章氏哭天抢地,也没能阻止他们的行为。
章氏一心盼着胡大山回来能再和他重修旧好,如今杨氏走了,她就盼着好好拉扯杨氏和胡大山的孩子,看在她有功劳的份儿上,胡大山怎么也会再接受她的。可这下,眼瞧着胡大山就要出来了,她的指望竟然没了!她对于胡大山,对于胡氏这个姓早就疯魔了,村里的人都瞧不起她,也懒得帮她。所以她走投无路之下,就进了城里找胡元。她知道找胡丁氏没用,当初她自己做了什么,她心里也有数,又怎么可能去自找不痛快?
自打她被动和胡大山和离,她对自己的这个大儿子就没了好脸。其实他们母子都明白,只要章氏肯服软,胡元这样心软的人是肯定会答应了。
于是,一拍即合,两人便开始找小、三子。
胡元在镇上已经累积了一定的人脉,查来查去,竟然查到了赵员外的府上。
留给胡元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他有心多调查一些,可时间已经到了胡大山出狱这日。
孩子被抢走这事儿在三里屯闹的挺大,就算是胡元和章氏想瞒也是瞒不住的。更何况胡大山是蹲过大牢的,里面的谈资就更多了。昔日,大家有多羡慕胡大山的生活,如今就多幸灾乐祸。所以,还没进村子,大家就把这一年发生的事儿七嘴八舌的告诉胡大山了。
这一年,胡大山的家四分五裂。本以为,至少还能有娇妻幼子的,可是回来之后,发现自己什么什么都没有了。
胡大山大叫一声,心里说不出的屈辱,转身就往镇上跑来。
大家知道胡元在家,也怕出了什么事儿,就赶快去告诉了胡元,胡元便也赶到了镇上。
可是,来的时候,两边已经打起来了。当然,赵员外家人多势众,早就把胡大山打趴下了。只是,他一直死死地抓着杨氏,就是不放。
第258章 自受()
胡大山过去并不时常在镇上住,而杨氏正直芳华,又有风韵,加之出身风尘,哪里是耐得住寂寞的人?所以就在胡大山低调行事的时候,杨氏暗地里也没闲着,早就巴结上了姓赵的一个员外。
这赵员外早年间曾是杨氏的恩客,也听闻杨氏被胡大山赎了去,后来两人在街上偶遇,眉目间稍微暗示,两人便勾搭到了一起。
胡大山对此不是没有察觉,甚至他也曾捉到过一次。他不敢对员外爷如何,便只能拿杨氏出气。奈何杨氏年轻娇俏,一番软硬兼施,胡大山竟难为不得,最后只得让杨氏保证再不与那赵员外来往,复又盯着紧些,后来才算消停。
可是,当村里的所有人都当笑话似的当着胡大山的面儿讲这些的时候,他直感觉自己从头绿到了脚。当初对于杨氏,他就算再愤怒,终究舍不得打她。她细皮嫩肉的,又长的好看,是十个章氏也比不上的,他疼她都来不及,以至于她与别人跑破鞋他都轻轻揭过了,又为了她倾家荡产,都说女表子无情,可他实在想不到杨氏能做到这样的地步!
所以,胡大山连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杨氏必定是又和赵员外弄到一处了。
以前,他是怕赵员外,可是如今他什么都没有了,正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这一刻想的,就是要把杨氏这个不守妇道的贱人弄死!
其实,胡大山对于杨氏还是留了心眼儿的,那时他虽然不敢动赵员外,可是他还是跟踪过他一段时间的,他知道杨氏与赵员外幽会的地方,除却他和杨氏的家之外,便是赵员外外面的一处宅子。那宅子就在闹市旁的小巷里,很容易找寻。
因此,胡大山到了宅子外面的时候,就敲了门。来开门的是一个小厮,胡大山直接就亮出了身份,说要找杨氏。
杨氏这样对胡大山当然也是理亏,听闻胡大山来了,便想着拿些银两打发他走,她吃定了胡大山不敢和赵员外硬碰硬,加上那银两不过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她觉得自己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可是,杨氏低估了一个穷途末路之人的可怕,她连银两都没拿出来,就被胡大山薅住了头发,拽到了巷口。
正赶上街上全都是置办年货的人,胡大山也豁上了,当即就对杨氏一顿拳打脚踢。
杨氏本想低调处理和胡大山的事,便没叫小厮跟着。结果这下就着了胡大山的道。胡大山这一年在牢中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坐牢,而是每天都需要做大量的体力活儿,加上他本来就是农民,三十几岁了,力气还是大的跟牛一样,几个拳脚下去,杨氏便丝毫反抗之力都没有了,只能嗷嗷叫唤。
这时候院子里的小厮也听到了声音,出来一看,这还得了!当即上去痛打胡大山。可是,胡大山已经被他们两个壮年小伙子打的出气多进气少了,就还是死死地抓着杨氏,说什么都不肯放开,甚至其间只要能缓一口气,都会使尽全力打杨氏一下。
胡元听说胡大山跑向了镇上,就知道不好。杨氏刚走的时候,他根本没头绪,不知道杨氏能在哪儿。直到后来杨氏派人来抢孩子,他才知道事情和镇上的赵员外大有关联。对此,他也是有些打怵的,但是调查之后才知道,杨氏从三里屯跑了的时候,正赶上赵员外的原配夫人病入膏肓,杨氏到了镇上,就直接住进了赵员外的这座宅子。赵员外前几年唯一的一个儿子意外死了,只留下一个孙女,而他身体又不太好,这一脉就算是断了香火。本来他也想几年之后续弦,毕竟自己已经一把年纪,只能多花些银两,去穷地方买个漂亮的姑娘回来替他绵延子嗣。没曾想杨氏这就有了。
当然这赵员外并不知道杨氏肚子里是他的骨肉,不过是对杨氏还有着那么几份情谊,就说让杨氏到胡家生下孩子之后,再回来找他。他不能给杨氏名分,但也会好吃好喝的养着她,保证她这辈子衣食无忧。
杨氏乖乖地听着赵员外的话,把孩子生到了胡家,然后就回到了赵员外给她留的宅子里。之后赵员外的夫人去世,她这里就成了赵员外的疗伤之所。
杨氏也是能沉得住气的,她并没有一开始就说孩子其实就是赵员外的,因为她明白,如果说了,以她的出身,就算赵员外再渴望孩子,也不可能让孩子从她的肚子里爬出来,所以便一只隐瞒了孩子的真实情况。直到赵员外和她的小日子进入了正轨,她这才遣人回三里屯抢孩子。
赵员外听闻此事自是震怒,急忙从大宅过来,想要发落杨氏。结果来了之后,一看到孩子的脸,就熄了火。
四个多月的孩子已经完全长开了,那眉眼,就和赵员外长子幼时如出一辙,不用验证,赵员外就知道,这个孩子是他的种。
他虽然气恼杨氏瞒着他,但是一个白白嫩嫩的孩子到了眼前儿,他便是再狠心,这回也不能把杨氏怎么样了。他已经四十多了,这也算是老来得子了,他不敢保证续弦能不能有孩子,也许这个,就是赵家唯一的香火了。
杨氏自是不能进大宅的,所以赵员外就对外声称,自己原配一直重病在床,又因老蚌怀珠伤了身子,这才药石无灵、撒手人寰的。而这个孩子,就成了赵家的嫡子。
这件事根本算不得什么秘密,赵员外夫人都死了两三个月了,才说其实她是生孩子才死的,这事儿根本就瞒不住,所以镇上的人也就对此津津乐道,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生母,就是去年闹的轰轰烈烈的农户养外室的女主角。
胡元打听到了这些,不免有些齿寒,心里也觉得胡大山着实是自作自受,撇家弃子的,最后还被人闹的身败名裂。而再深入想想,恐怕那时候杨氏来胡家闹,就是存了想要甩掉胡大山的心思的。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可是这杨氏为了自己,也太不折手段了些。
胡元也不知道胡大山知道了多少,只是到了地方,就已经发现胡大山被小厮揍了。周围的人虽然不知道胡大山是谁,但还是知道杨氏是赵员外的外室的,所以说起话来,也不免有些幸灾乐祸。
于斐和李沁没进去看热闹不知道,出了这样大的事儿,赵员外接到信儿就过来了。他的手下立刻把胡大山扣了起来,说要去见官。
只是,这官司怎么打、谁能赢都是未知之数。但是其实十有八九是赵员外会赢的。他们这样的边疆大户,每年捐献给镇上、郡上修固城池的钱就不知凡几,这样小节有失的事儿,就算闹的大了,大老爷也不过是罚些钱意思意思,便会轻轻揭过了。
胡元一通跪求,又打着亲情牌,说自己家人在杨氏怀孕的时候是如何对她照顾,在她抛弃幼儿的时候,又是怎样拉扯,这才给孩子养的这般水灵。希望赵员外好歹看在孩子的份儿上,放了胡大山。
赵员外不差钱,也不怕被大老爷罚钱。可是毕竟他以后也是要娶个良家女子做续弦的,这个事儿闹大了终究是不好。又觉得胡元的话怎么也有一定的道理,这事儿也的确是杨氏做的不地道,便不打算深究了。可是今天,所有人都看到了他赵员外的外室被打了,他的面子也是说不过去的,就让胡大山赔二十两银子,并且发誓再不来找杨氏才算完。
胡大山那时候也就是憋着一口气,等这口气泄了,他便也后怕起来。在牢里这一年他也是吃尽了苦头,实在不想再进去了,因此乖乖地发了誓,还央求胡元来给他筹钱,并且跟胡元保证,以后肯定会带着章氏到外面,一心一意好好和她生活。
于斐看着李沁,想要征求她的意见,这钱到底是借还是不借。
这话李沁不好表态。她虽然和于斐在一起过日子,可毕竟还不是夫妻,这也算是人家内部的事,她掺和多了,终究不好。于是垂下眼睑,并没有给于斐回应。
“我觉得这事儿还是问问大嫂才好。”于斐犹豫了片刻方道,“就算是写欠条,好歹也得让大嫂知道。”
胡元想了想,点了点头。“是,是该跟她说一声的。”
待胡元走了,于斐方和李沁说:“我不想给舅舅花钱的。可大哥是大哥,我这也是冲着大哥。”
李沁哪里不明白于斐的意思?要不是因着胡元,他俩怎么会听他说这么多?
也不知道胡元是怎么和胡丁氏说的,晚一些的时候,胡元就和胡丁氏一起来了。
胡丁氏对这件事情抱歉的很。于斐这些年的遭遇她是完全看在眼里的,也知道和他们张口并不好。可是她也说了,这事儿毕竟是家丑,她若是和娘家借,这些钱也是能借出来的。但她毕竟嫁了人,是外人了,不想因为这件事让娘家人瞧不起她的男人。
都是为了胡元,大家商量好了,便打了欠条,连带着利息也写的清清楚楚,也算是为了兄弟感情明算账了。
胡元拿了钱去赎胡大山,接着又要把胡大山送回三里屯,今晚是回不来了,胡丁氏就先在李沁他们这儿睡一宿。
睡在一个炕上,就免不了聊上几句。李沁这才听胡丁氏说,胡锦儿离家出走了。
“什么时候的事儿?”李沁有些惊愕。这个胡锦儿,一肚子的坏水儿,是标准的墙头草。可是要说离家出走,她哪里有这个胆子?或者说,是谁给她的这个胆子?
突然间,一个想法闯进了李沁的脑袋,想到之前做过的梦,她总有种不好的感觉。
“都大半个月了。要不是前几天我们回三里屯办事,还不知道她不见了。娘侍弄那个小、三子,锦儿走了她也顾不得,就是没事儿就在那骂骂咧咧,说锦儿没良心,不知道帮忙。”
“那报官没?”李沁忙问道。胡锦儿毕竟是个小女孩,离家出走还是很危险的。
“报了。”胡丁氏叹了口气,“你大哥知道信儿后就去衙门报案了,还托着自己的关系在镇上打听,可哪儿也找不着。后来听人说就在锦儿收拾行李离开家那天,看见刘癞子给锦儿拽进了小树林,之后锦儿就再没出来过。他们之前以为锦儿是要和刘癞子私奔的。可是看刘癞子还在村里,便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你大哥去找了刘癞子,刘癞子根本就不承认。你大哥也没管那些,把刘癞子好个揍,他还是不承认。后来衙门的人把刘癞子押走了,这会儿还在牢里关着呢。听说要是再找不着锦儿,可能就要判刘癞子大罪了。”
大罪是什么?无疑就是杀人放火了。所以,恐怕衙门是怀疑刘癞子杀人又毁尸灭迹了。但是,只要刘癞子不说出胡锦儿的“尸首”在哪儿,找不到物证,恐怕罪名就不会成立。
“那刘癞子就是进了衙门也没说么?”
“刘癞子就光承认他是把锦儿拽进了小树林,只是后来锦儿抓着一个木棍把他打晕了,他醒了不敢张扬,但也不知道锦儿去了哪儿。”胡丁氏又叹了口气,“唉,你说这锦儿也是,好端端的弄什么离家出走?弄的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凭白让你大哥这么担心。”
“这么大的事儿,怎么没来找我们?”李沁终究还是问出了口。
“唉,我们哪好意思张这口?锦儿对小斐这点勾勾心我们哪儿看不出来?也知道你们根本不能留她。加上知道她出事的时候,正赶上你们的猞猁也出了事儿,都在忙活,我们就没和你张这个嘴。”
这样一来,李沁还真说不好胡锦儿是去哪儿了。不过,她心里始终记挂着她重生之后在胡家住的第一天做的那个梦。有太多的事实为鉴,她总有种感觉,历史还是会慢慢回到前世的轨迹里,那么胡锦儿会不会最后还是在京城呢?
第259章 疑问()
?5t5L?921d??z?????bu3??????t~r??|?6??????? asU1?D??为,以胡大山的为人一定会来找于斐闹上一闹的,但不知道是胡元阻止还是怎样,胡大山一直都没来,直到过了年,她才听胡丁氏说,胡元年前就把胡大山夫妇送走了,连年都没让他们老两口在家过。胡元亲自送了胡大山夫妇去了别的镇上,又给他们寻了住房。只是户籍之类的,一时半会儿落不下去,因为过了小年,衙门基本就休息了,一直到正月十五以后,没特殊情况是不会办理这些手续的。所以胡元只能让他们自己在那落户籍,又给他们留了些许银钱。至于耕地什么的,就要以后抽时间过去给他们置办了。r
过了十五,衙门里依旧没有胡锦儿的消息,她就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