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金手指-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光启听闻,却是整个人都变得颓废起来。
他知道,大秦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避免,眼前这个男人太可怕了,他掌握了太多太多神秘的东西。只怕就算是西洋人,也没办法有这样的先进技术。至于大明,那就更不用说了。
果然如同他说的,总产能跟不上,就用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来弥补?
此刻的徐光启,却是陷入了迷茫,毕竟他的世界观,在这一天被毁掉得太多了。
而张弘斌这边,却是非常的高兴,只因为他知道,最初级的工业化要开始诞生在自己的手中。唯一值得顾虑的,就是工业化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不过值得安心的是,最大的麻烦不会是他,而是大明。
最大的利益损失者,则是大明的那些商人,尤其是布商。按照他们的习惯,只怕一场大秦与大明之间的战争,却是没办法避免的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进击的商品
徐光启不是一个傻瓜。
他知道张弘斌之所以带他来看这些东西,无非是告诉他:大明必然会完蛋,您老也快点识时务为俊杰吧。
这可不是一个统治者居高临下对一个圈禁状态下的俘虏的示威,而是孙女婿对自己亲人的劝说。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老顽固的徐光启,也不得不妥协。
协议:不主动参与对大明的谋划,不直接参与对大明的战争。他是一名学者,最多算是一名研究者,他可以为张弘斌培养足够的人才,甚至可以为他写信去大明给自己的门生故吏,看看他们有谁想要过来的。当然他也可以找一间研究所,默默的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研究和发明。
张弘斌答应了他的要求,只是人才方面自己真的还不需要他帮忙。大明的那些所谓的精英,自己用不惯。
徐光启也懂事,在火器作坊里面当一个研究顾问,凭着他对火器的了解和西方科学的理解,老木头的研究水平几乎是一日千里。不少以前懵懂的,如今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徐光启最大的作用,还在于对年轻研究院的培养,这位对培养年轻人有一套,比起老木头这个只懂得干活研究,不懂得教书育人的不合格老师,徐光启更加的专业,也更加的适合担任老师一职。可想而知,未来核心的研究院,或许都会是他的徒子徒孙。只希望,他老人家可以多活几年。
新的产品试验非常成功,张弘斌自然是立刻投资了三家炼钢厂,两家炼焦厂,五家蒸汽机制作厂和十多家车床制作厂。有点加班加点的意思,不过这些东西还是在始皇纪元1851年的年底完成了建造,并且在始皇纪元1852年开始制造出第一批的产品,一个月后,最新的纺织机、锻压机、轧钢机等一系列机器被制造了出来。
那是春天刚刚到来的日子,第一批布料,在张弘斌等人的见证下,凭借着蒸汽机的带动纺织了出来。这样的一间工厂,原本需要三十多个女工,如今只需要十多个女工小心翼翼的工作即可。强度比以前而言,也降低了许多。
纺织出来的布匹细密滑润,比起土布不知道好了多少。第一批布料推出,直接使得陕西境内的土布被最大限度的压价,甚至根本卖不出去。比起做工差劲的土布,纺织布的品质和手感要高级得多,价格更是低的惊人。
那么好的布匹,以前至少可以卖出土布的三倍价钱。奈何在张弘斌的意见下,这样的布匹只是土布的半价。上市当天,被疯抢殆尽,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第二批也在火热纺织之中,对棉花的收购也在火热进行。
很多农民都看到了商机,二话不说回去改了不少土地种棉花,陕西也不是种不了棉花,他们相信棉花收成了之后,自己家的收入绝对比种粮食要多得多。更别说,张弘斌这边有不少粗粮补充进来,粮价一直不高,当然也不会低。
吃到了甜头之后,商人立刻开始陆陆续续过来,寻找张弘斌合作开办纺织厂。张弘斌让专业的统计员统计之后,批准了三十多家的纺织厂和五家缫丝厂。产品也不仅仅是棉布,涵盖了麻布和丝绸之类的布匹制品。
面对越来越饱和的市场,张弘斌启动了宏观调控机制,其实他也说不好这算不算是宏观调控。一则安排和宣传女工就业,让她们可以在工厂做工,并且规劝不让女子出来工作的家庭。效果不是很好,但还是有不少女子进入了工厂,如此就好,只需要第一个月领了薪水,那么不让女儿去工作的人,只怕不少都会悔青了肠子。
张弘斌就是要确保,土布被挤兑的情况下,那些必须要依靠织布来补充家用的女子,可以凭借着一双巧手来养家糊口。也让那些失去了土布市场,以至于生活变得艰苦的家丁,能够再次富裕起来。
同时,组建了纺织品联合会,所有的纺织厂必须要入会。其根本存在的价值,就是统一市场价值,不要出现内部价格战的现象,确保每一个入会会员都能够获得了利润。同时也会统计大秦的布匹所需和产能之间的关系,确保在大秦内部有足够的布匹出售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出口到大明或者周边的各个地区。
到了1852年的六月,第一批商品已经开始朝着四面八方输送了出去。价钱不变,完全是价格崩坏级别的。最多,在里面加入了一些车费什么的,但提升依然很有限。这种物美价廉的商品,自然很快就畅销到了各地,甚至不需要走太远,拿到山西什么的边境,就能够第一时间被二道贩子给进货。
对于这帮卑鄙的二道贩子,张弘斌的示意是可以出售给他们,同时给他们说好这商品数量会逐年增加。
有聪明的,自然不会让价格提升的太厉害,他们知道若是太厉害,日后价格出现大幅度下滑的之后,那些高价买了他们布匹的人,就会心生不满。偏偏这批第一时间买到高级商品的,基本上都是不能够随便招惹的对象,所以最后根本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知道大秦的可怕产能,自从第一批商品贩卖出去之后,这纺织厂和缫丝厂可又扩大了。
到头来,大规模工业化的结果,就是大秦领地内的工厂主赚了个盆满钵圆,然后是领地的百姓赚了不少的工钱和材料钱,第三个则是二道贩子赚了不少。吃亏的,是大明宁内的布商,以及那些大明境内的自耕农。
可想而知,随着这样的入侵进一步扩大,大明的自耕农会有更多人破产进而变成无产阶级。但是大明没有足够的工坊,所以他们的结果要么就是给别人当佃农,要么就是投军、投贼或者搬家到大秦境内。
不管结果如何,最后大明的税率会降到一个新低,朝廷会变得更加的没有钱。同时大明境内的百姓造反力度会大幅度提升,到时候反贼们乘势而起,天知道会不会变成席卷天下之势。
这些,暂时不是张弘斌需要考虑的。
此刻的救世军,已经有一线作战部队二十万人。
扣除最基本的防御,可调动五万人的部队。全副武装的他们,如今有了一份任务,那就是随着曹文诏和李定国入蜀。是的,张弘斌终于是打算入蜀了。原因很简单,张献忠那厮率先等不及,在今年三月开始入蜀。如今蜀地因为他多少毁了不少,张弘斌可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继续下去,故而立刻发兵那也是在所难免的。
五万勇士,分成三股,以袁宗弟为大将的一万人先锋军,开始从陕西正式进入了巴蜀之地!
第一百二十七章 蜀道遭遇战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古蜀道,没有一条直达的宽敞通道,只有一条条在山间的小路。在这里,你没办法骑马狂奔,同样也没办法利用马车把货物运输出去。马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职业,行走在茶马古道上,往返运输着商品。
从汉中府南下,便是四川。运输难度从一级提升到六级,大型的器具根本没办法运输,重骑兵或者重步兵在这个环境下新军,危险性也非常的大。可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行走,长枪轻步兵或者藤甲兵比较适合一些。
说真的,张弘斌本来没打算那么快派人南下巴蜀之地。
至少,也应该是明年的事情。
可是没办法,张献忠那家伙也看上了这里。而且让张弘斌很在意的是,为什么当时抽签的时候,谁也没有抽中四川?按说,这样的错误是不可能出现的。
那么,四川没有存在于抽奖箱里面都有原因到底是什么?当时张弘斌还不明白,不过如今多少明白了。
自己雄踞陕西,下一步不是山西就是四川,四川很有可能,是王嘉胤给自己的一个缓冲地带。意思也很明确:四川给你,就别攻打别的地方了,要知道其他的同志可都在那里啊!
是的,张弘斌没有抽奖,只是强势的要求陕西这个已经被他们抛弃了的地方。其实抽奖箱里面,一开始就没有陕西,张弘斌要陕西,那么作为补偿,抽奖箱里面就没有四川,这里原本就是许给张弘斌的。
毕竟,野心既然没办法抹杀,那么就转移吧!等到大家在当地站稳脚跟,多少还有一搏,若是张弘斌第一时间就对其他地方进行攻击,他们根本没有防守的能力。代价不过是一个很难打下来的四川,这很划算。
没错,这里很难打下来。
四川人,非常的团结,尤其在这里还有位老名将,还是一位老女将,她的名字叫做秦良玉。
麾下五千白杆兵,在山地来去如飞,四川这种多山地形正是他们的优势战场。在大明末期,秦良玉母子及其麾下的白杆兵,也算是难得的精兵悍将了。奈何朝廷的经济一直拮据,许多战死沙场的士卒都得不到抚恤,最后都是秦老妇人自己出钱垫付的,这样的日子,又能够支持多久?要知道,她虽然爱大明,也可以为大明战死沙场,但也不能够不为自己的后人和士卒们的家人着想吧?
历史或许真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本应该在大凌河之战活跃的秦良玉,在当时并不在辽东。想来,是流传出去的火铳图纸,使得崇祯获得了极大的自信。再说有救世军在陕西,四川没人镇守也说不过去,所以没有调秦良玉过去吧?
不过这样也好,白杆兵不会损失惨重,而她的儿子马祥麟也不会因此丢掉一只眼睛。不好的也有,那就是白杆兵的建制没有被打残,其战斗力正值巅峰状态。最多,就是军饷和粮草的发放存在一定的问题。
“根据目前的情报,秦良玉部已经过去征讨入蜀的张献忠部。换言之,它们会北上拦截我们的可能性会很低。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完全没有这样的概率。要知道在这样的山地地形,对方哪怕只有三千人,都可以当三万人来用。”曹文诏也曾经是名将,自然对秦良玉和白杆兵非常的熟悉。
“我现在担心的不是我们要如何面对秦良玉和白杆兵,而是我们如何顺利突破前方的关隘。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我们的人手根本施展不开,也缺少可以架设火炮的地方,单纯依靠传统的攻城战,危险性太大了。”李定国担心的说道。
“说起来当年邓艾不是也共打过蜀国么?当时邓艾可是绕了小路直达关内发动袭击取得胜利的,如今我们不如也寻找一下当年的哪条捷径?”第一次随军出征的郝摇旗提议到。
“你说书看多了,那是演义里面的事情,史实只怕根本从一开始就没有这条小路。”曹文诏叹了口气说道。
“可不去找找看,又怎么知道?”郝摇旗并不打算和自己这个主管作对,只是对于自己的建议比较坚持。
“你怎么看?”曹文诏没有回复,只是问了问正在沉思状态的李定国。
“我看可以试着派人找找,或者询问一下当地的村民。要知道根据我们的情报,前方不远处可住着一个小村子呢!”李定国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也好……希望这种在我们领地周边,享受了不少好处的村子,可以站在我们这边。”曹文诏回答到。
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陕西秦国是一个天堂之国。只要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吃饱,还能够吃得好。秦国不仅默默的贡献着自己,而且还惠及了周边的百姓,比如这个临近陕西的四川小村。
“各位可是秦军?”不多时,三百秦军已经进入了村子之中,老村长迅速上前迎接。
“我们便是,老丈,我们有点事情想想你打听一下,不知方便否?”为首的自然是郝摇旗。
“没事,我们刚好在休息,各位军爷有何问题尽管道来。”老村长的确是收到了秦国不少的恩惠,自然热情。
“我军要正式攻打四川,给你们带来好日子。可目前明军守在前面的关卡那边,只怕正面的话很难突破。所以我很想问问,有没有别的小径可以过去。听闻三国时代,邓艾就在这一带走过一条捷径来着。”郝摇旗尽量保持一种和气的语气对老村长说道。
“那不过是传说……不过类似的小路也不是没有。那是一条听说已经停走了三百多年的路,大概方位我还知道,毕竟我们靠山吃山,不知道山路的话那还怎么活得下去?那条路近三百年没人走,相比不是崎岖得危险,要么就是已经毁坏得无法行走的地步。但从祖先们那里却是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那条路应该可以绕到对方的后面。”老村长仔细的回忆了一番之后,郑重的说道。
“可否告诉我,那条路到底在哪里?不管多么难走,只要可以让我们以更少的伤亡攻下关卡,那就值得!”郝摇旗非常严肃的说道。
老村长也不废话,立刻带他们来到一个已经长满了杂草,已经看不到路的地方。
只见老村长拿着镰刀收割了好几块草地上的杂草之后,才露出了一条路,或者说是一条像是路的路。和老村长说的一样,年久失修毁得七七八八了。而且最大的麻烦是,还需要一点点的去开路。
”怎么样,要走吗?”曹文诏指了指山路。
他们是骑兵,是不会下马作战的,故而这种只能走步兵的山路,自然只能由李定国来瞎操心。
“让郝摇旗分出五百人的别动队,让他们从那上面小心翼翼的绕过去。结局如何不管,我希望他们可以丝毫不损的,去到关卡的那一边。”李定国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郝摇旗这个新人,自然没什么好说的,立刻带着人马开始启程。一行人路开山一路前进,太阳落山了,也仅仅前进了三里路,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抵达那边。
可不整理杂草不行,早些时候一个踩空,有一名士卒没有割草就随便走,结果不小心踩空了就掉了下去。想来,已经是没得救了。别人,也没有那个时间下去把他的尸骨运上来。
郝摇旗一行人,就在山路上休息了起来。
不过这山路非常的险峻,不少地方甚至只能容许一个人横着移动。这样的山路,难怪会被废除,一个大点的风吹过来,都有可能使得一条鲜活的人命就这样离开了。
次日,一行人继续开路前进,不多时终于在一块开阔地发现了一块石碑。
这是曹魏大将邓艾立下的石碑,是庆贺自己顺利奇袭蜀军的纪念品。不过有这块石碑也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当年邓艾的确走了这条路,而且奇袭了蜀汉并且获得了胜利。
那么,今时今日,自己这些人是不是也可以顺利奇袭大明的关卡?
他们却是忘记了,他们既然知道这条路,那大明的军队岂会不知道?转眼间,就有三千多名手持比较特别的白蜡杆长枪的士卒,从四面八百方围了过来。
看得出来,他们就是传说中的白杆兵了。如此也就意味着,秦良玉或许就在这附近,或者她的儿子马祥麟会在。至于同时在那是不可能的,毕竟秦良玉同样要对付入侵的张献忠部队。
如今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敌人出现,想来是必须要第一时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