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烽-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贾诩站在帐外仰望星空,李政几步上前笑问道:“军师,这里的夜空是不是与奉天的夜空大不一样?”

“呵呵,更清澈,更辽阔!当然,这里的夜空也将记录乌桓的覆灭!”

李政闻言微怔:“正是,不仅是夜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将见证乌桓的覆灭!”

贾诩收回目光,看了看神情激动得李政,问道:“合围的情况如何?逃脱了多少乌桓人?”

“合围已经完成,各师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二十里,且随时有斥候巡逻,乌桓人插翅难飞。  逃脱的乌桓人主要集中在西线,因为12、14龙骑师兵力不足,大约放跑了万余人。  ”李政很有些惋惜道。

贾诩不以为然,反而呵呵笑道:“跑一些也好,可以把我军的强悍与不可战胜传遍鲜卑、匈奴,让他们在考虑劫掠时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够不够!”

“军师,全军何时发起总攻?各部队纷纷请示,看样子都在摩拳擦掌准备狠狠的厮杀一番了!”

“总攻?”贾诩摇了摇头,“乌桓缺衣少吃,饿也能饿得他们投降,何必再浪费军力?先围着,再每日向前推进三十里,但遇反抗立刻全力打压!”

李政挠挠头,问道:“军师的意思是要全部抓活的?”

贾诩拍拍李政的肩膀,指了指南边说道:“当然要抓活的,倭岛的矿、并州的煤石、还有司州的道路,这些都需要劳力来修啊!况且,还能让士兵们趁这几天好好养精蓄锐,等到主公返回之日,便是全军杀向匈奴之时!”

(加班加的头昏脑涨,不过总算熬过去了,万幸啊!情深开始恢复,争取早日返回状态。  )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六章 尘埃落定(5)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六章 尘埃落定(5)

积压起来的政务虽然不多,却也足够让人头痛,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只有站在一定的位置上,才能体会到那份非人的待遇。  大至财政预算的批准,小到定居点的圈定,还有粮食储备的额度,道路施工进度,公路网的规划等等,虽说都有各部门负责全程监管,但是最后的拍板仍需要高勇来做。  故此,在蓟县的两天内,高勇所作的主要工作就是阅读、签字、盖章!

为了西征和安定长安三辅,长安的粮库需要储备至少5500万石的粮食,好在靠近汉中平原,大部分的粮食都能够通过收购解决。  此外还有从西凉高价收购的部分粮草,使得三辅之地暂无粮荒之忧。  倒是西凉的部分地区出现了粮荒,导致饥民外逃,让孙仲和徐荣得到了许多珍贵的敌情信息。  汉中也因为长安粮商的高价恶意收购,令粮价三天一小涨,五天一大涨,除了勉强够维持军队需求外,再也拿不出多余的供应他人了。

而司州的情况就要困难许多,既不靠近产粮地,也难以从周围州郡收购来粮食,只得从三江郡、辽南郡经由海路和陆路运输。  因为要做好随时出兵兖州、豫州的准备,还要招收流民开荒种田,粮食的需求量比长安还要高出一截,达到了6800万石!为此,政务院不得不专门组织车队长途运输,将冀州、幽州的粮食就近优先补充,然后再由其余郡县酌情调拨。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为了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督军府始终将粮草辎重放在第一位,高勇也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坚决倡导者。  特别是思虑到今年可能遭遇到地天灾后,在现有储备基础之上,再特别拨出1000万石的采购额度,用于夷州的粮食储备。  一旦南方遭灾,便可以就近招收流民增强实力。  与这份命令一道。  还有高勇对夷州、扬州驻扎部队的军令,包括夷州舰队在内。  所有部队在四月后进入战备状态,严密监视荆州、徐州动静,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上报,同时做好应对洪涝、疾病的准备。  按照历史记载,南方最有可能爆发的是瘟疫,故而把水煮沸、使用熟透的食物成为各部队必须执行地军令。  当然,口罩还有防止蚊虫叮咬的药剂也在加紧赶制。  期望能够及时送到官兵手中。  至于肥皂地研制已经进入尾声,因为倭岛硫磺矿的量产,使得大批量制造成为可能。

当高勇刚忙完这些工作,陈群和赵胜便同时抵达。  看到陈群脸色略显憔悴,眼圈也微微发黑,高勇深感欣慰,“长文辛苦了!出征近月,政务院一大摊子的细碎工作都压在你身上了!看看。  人都瘦了一圈!”

“有主公这句话,就算再苦再累群也心甘情愿!”陈群躬身施礼,随即调侃道:“不过与赵兄相比,群还算是过的惬意呢!赵兄可真的是奔波不停,眼下钱行的汇票和本票正在推广,效果明显但问题也不少。  ”

“这是必然的嘛!”高勇呵呵笑道。  “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要经过实践地检验,都要有赞同、反对的声音。  文锦啊,汇票和本票可是整个经济的关键,只有切实贯彻下去,深入到各个层面,才能让下一步改进顺利实施。  ”

赵胜放下手中的公文包,很是兴奋道:“关于本票和汇票主公无须担心,这种好处明显的事物已然得到了各钱行的认可和重视。  眼下冀州、幽州内部已经开始实施,两州之间也开始了尝试,估计用不了三五个月就能全面推行。  ”

“很好啊!”高勇长出口气。  “我先跟你们透个底。  等到汇票和本票完全铺开后,下一步就要开始纸钞的推广。  用来进行大额交易的支付,并逐步代替流通地金银铜币。  ”

“啊?”赵胜、陈群同时倒吸凉气,这个新事物可是彻底的超出了他们的意识范围。  “这……用纸钞代替钱币?”

高勇笑着点点头:“心里先有个数,也可以趁着空闲想一想,纸钞比起钱币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最好啊能写一篇感想。  好了,纸钞的事暂时说到这里。  这次找你们来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商量。  ”

“主公请讲!”

“去年曾有人夜观星相,发现今年将有天灾降临!北方很可能是大旱,进而引发蝗灾;南方则为洪涝,随后是瘟疫流行!当然,不发生最好,可一旦被说中……未雨绸缪总没有坏处,你们有何想法?”

“天灾?可是年初到现在还下了一场雪呢?”陈群疑惑道。

高勇不置可否,“有备无患嘛!假设发生了大旱,你们觉得该如何应对?”

赵胜思索道:“大旱之后粮价必然大涨,而青黄不接之际也很可能爆发民乱,虽然主公治下已没有了黄巾贼害,但难保中原没有,由此大乱在所难免。  而主公治下六州虽说粮食充足,但也该多加提防,并且最好能给闲散民夫安排些工作,以防聚众闹事。  至于工作,可以修缮道路、维护城池、开拓新路、修建河堤水坝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招收部分人员到三江郡建设新的城镇,另外打造船舶也是不错地选择。  随着通往夷州的海路日渐繁忙,商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吕宋港的修建已近尾声,新建定居点也将提上日程。  再以吕宋岛为依托辐散开来,周围的数座大岛资源丰富,在其上修建港口、城池也要陆续开始。  由此,至少需要一万人长期驻扎!”陈群不愧是政务参赞,很快发散思维,想到了几个关键之处。

“打造船舶就需要原木,正好组织伐木队到三江郡以北的林海中砍伐。  又可以解决一部分富余劳力!”赵胜补充道。

高勇边听边记,二人所想与自己预想一般无二,不过,限于学识所限,仍局限在可视范围之内。  “真知灼见,就按照刚才所说写一份详细地预案,包括具体的实施、预算、人员安排等。  要尽可能完善。  不过,运输船的打造要提前开始。  如果今年北方真的大旱,除了上述措施外,我还有两个应急办法。  第一,趁着水位下降,彻底清理黄河流经河东郡、司州地地段,修建河堤、清除淤塞,并且扩建引水沟渠。  用以灌溉大河两岸地粮田。  与此同时,还要在河岸两侧十里内退耕还林,建设防治水土流失的树林带,保护这条大河!第二,挑选没有家室地青壮年组成一支特殊的队伍,我打算派兵护送他们到交州以南地地域定居!”

“交州以南?那里可以生存吗?”陈群惊讶的合不拢嘴。

“完全没有问题,南下探寻的程毅已经绘好了海图以及沿岸的地理环境,在交州以南有不输于三江郡的一大片适宜种植谷物的平原。  还有一处天然良港,督军府打算将那里打造成一个基地,目标是供给一支三万人规模的常驻军和一支护航舰队!”

带着满脑子地震惊,陈群、赵胜赶紧返回住处整理思路,提笔书写应对预案。  讨论了这许多,高勇感到有些疲惫。  随手拿起了陈群送来的奏报翻阅起来。  “咦?经过两次精确统计,长安三辅的确切人口才仅有一百零七万,司州四个郡一共才一百二十余万人!唉,人口啊!还需要大量的人口,看来有必要再出台政策鼓励人们生育了!”说到这,高勇眯起眼沉思片刻,随即拿起笔刷刷的写下几条鼓励百姓生育的措施。  不过,高勇谨记过犹不及的教训,在最后仍用横线着重标记,要求人口普查工作必须定期开展。  一旦发现地方人口密度超过标准。  就要开始向外迁徙!

至于人口密度标准,高勇提笔想了想。  呵呵一笑:“除大城市外,一般的城镇就按照人人都能住得上独门独院地标准吧!”

※※※※※※

在高勇为了应对可能的灾害而较劲脑汁之际,丘力居则刚从昏迷中苏醒,看着左右族兵仍带着血迹的脸,忍不住一阵猛烈的咳嗽。  “族人怎么样了?冲出来多少?”

族兵眼睛一红,忍着泪水哽咽道:“汗王!汉军的援军太多,将好不容易撕裂的缺口再次封堵,只有万余族人逃了出来,其余地全被……”

“什么?”丘力居脑袋轰的一下险些再次昏迷过去,不过他仍咬牙挣扎着坐了起来,向四周望去,周围聚集的族人各个面色憔悴满脸悲苦,都在忍受着饥饿与寒冷。  “汉军呢?有没有追来?这里是哪里?距离汉军有多远?”

一连串的问题差点把族兵搞懵,可他很快镇定下来,一一回答道:“汉军追了三十多里就不追了。  然后我们带着汗王狂奔了二百余里,这里没有出现过汉军的影子,距离交战的地方至少有二百二十里!”

“吁!”听到这,丘力居顿时松懈下来,再次软软的躺倒在地上,“叫上族人立刻向北,只要能够进入中部鲜卑的地方我们就能活下去!”

旁边的族兵一愣,低声问道:“汗王,那些被围的族人呢?还要不要回去救?”

丘力居闻言一口气险些憋住,又一阵猛烈地咳嗽后才虚弱道:“救……什么救?拿什么救?现在谁能打得过汉军?就算鲜卑人来了也讨不到好!部落必须修养生息,记住,汉人最容易内乱,我们只要等到他们内乱地时刻……咳咳!别愣着,赶快走!”

族人不足一万,女人更不到两成,看着自己手中的筹码,丘力居地心在掉落,就这点实力,凭什么让慕容部落收留?又怎么才能够报仇雪恨?前方的路太遥远了!

与丘力居死里逃生不同,难楼却在温暖的毡帐内享受着美酒佳肴,旁边还有匈奴的几位好友相伴。  几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叫叫嚷嚷的讨论着是先洗劫并州?还是杀个回马枪,到幽州抢吃抢喝?

“难楼兄弟,照你看丘力居这次算是彻底的载了!那高勇会不会在灭掉丘力居后再来这里呢?”小有智谋的匈奴千夫长德翰满嘴酒气问道。

“这……”难楼摇了摇头,“不好说啊!按道理说,贵部和我难楼部落都没怎么与高勇结仇。  相反,东部鲜卑与他确是仇怨甚深。  但是高勇此人向来难以猜度,天知道他会怎么想!”

另一名匈奴千夫长伦巴塔一边撕扯羊腿,一边道:“那还要不要去汉朝抢些吃喝女人?这一两年并州把守的严密,弟兄们几次偷袭都没得手。  一来是兵力少,二来是上头不让招惹,三来则是汉朝边塞的防守忒厉害,搞得族兵都冲不过去!”

难楼的心腹爱将库尔加问言呵呵一笑,“二位千夫长放心,匈奴加上难楼部落至少可以出动十万族兵,别说几座边塞小城,就算是雁门郡也能打下来!”

“不错,这话我爱听!”伦巴塔笑的很**,一双贼眼已经飘到旁边伺候的乌桓美女身上。

难楼哪里不懂,如今寄人篱下,也只得做出牺牲。  一个眼神,那名乌桓女子便成了伦巴塔今晚的玩物。  “德翰老兄,回去还请多跟匈奴贤王美言,只要我们两族联合起来,不但可以北拒鲜卑,东抗高勇,更可寻机西进拓展势力。  正所谓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

德翰嘿嘿一笑,酒醉的眼睛仍闪过一丝精明,“老弟说得好,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相信贤王也能领会!哈哈,这个女人……

难楼陪着笑脸送走了二人,可转过身便阴冷道:“先暂时让你们得意一阵,咱们的路还长着。  嘿嘿,合则两利,分则两害!高勇啊,赶紧过来吧,我要借你的刀杀匈奴人了!哈哈哈!”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六章 尘埃落定(6)

第九卷 厚积薄发 第六章 尘埃落定(6)

不断地压缩,游走于恐惧与死亡的边缘,超过三十万丘力居部落的族人在短短的几日内耗尽了最后的傲气与希望。  呆滞的眼神,凄凉的表情,仿佛流浪的野猫野狗紧紧的拥挤在一起,茫然的等待着明天。  汗王生死不明,族兵伤亡殆尽,没有了最后的依靠,剩下的只有沉默,或者爆发,或者死亡!

于是,随着高勇军坚定而严密的收缩压迫,苦难的丘力居族人开始了投降。  从最初的个人行为很快发展到小队伍、小部落,三五人到百十人、上千人只用了不到两天!

贾诩分析眼前的形式之后,立即下令给与主动投降的乌桓人明显好于俘虏的待遇,除了可以马上吃到热饭之外,还能得到一件保暖的衣物,病人也会得到妥善的安置。  接到军令,虽然心有疑虑,可各部队仍然严格的执行。  而这种受到高勇熏染的方法,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乌桓人的投降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个别部队甚至一天的大半时间都用来接收、整编投降的乌桓人。  好在连通幽州的安全粮道已经运转起来,可以很轻松的将每日收押起来的投降乌桓人运往幽州。

帅帐,李政皱着眉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太史慈送来的战报,“军师,丘力居没有向西投靠匈奴,仍继续向北找鲜卑去了!这里是负责跟踪的斥候送回的情报,此刻丘力居手中仅有千余族兵。  不足一万族人,再也掀不起风浪了!”

贾诩微微点头,手捋须髯道:“丘力居不愧是纵横草原多年的人物,在生死抉择面前相当果断。  选择鲜卑,说明他与难楼和匈奴地关系并不好,也反映出他不看好匈奴。  都道大树底下好乘凉,投奔鲜卑至少还能过上三五载的安稳生活。  ”说着。  信步走到地图前,遥指匈奴的势力范围继续道:“从明天开始。  第5龙骑军开始逐步接替第3龙骑军和东侧两个独立师的防线,让太史慈部南下,开始监视难楼动静;两个独立师撤出来休整,待轲最族兵撤下来之后一并西进,作为攻打难楼的先锋。  ”

“八个龙骑师做先锋?”李政羡慕的很,想了想问道:“军师,让我手下一两个师也加入吧。  这样的机会不多啊!”

贾诩呵呵笑道:“莫急,仗肯定有你们打地。  不过,这次试探进攻很关键,故而调动经验较丰富的部队先上。  此外,高将军希望借此机会再锻炼一下陷阵营,为了将来西征准备。  ”

“陷阵营?”李政恍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