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清朝当海盗-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聂文青的想法则比较复杂。他要执行北京“拖延战争”的决定,又要消饵战线上的危机,不得不去主动打击德军。被动防御这个词在大中华帝国国防军的将领脑袋中是不存在的。因此,他制定的三路攻击计划。是为完整防线、牵制德军进攻、迫使德军在防线崩溃的威胁下放弃战役准备,将军队和物资调集到发生危机的雷代尔以北地区。高明的将军是能够指挥敌人的,而现在,聂文青和鲁登道夫都在试图指挥对方。不过现实却是:协约国军在德军放弃兰斯突出部以后,巴黎的威胁已经解除,同样拉平了的战线在英国远征军预备集团军达到法国后,储备了较为充足的人力,战局已经逐渐向有利于协约国军的一面发展。事实上。协约国军在兰斯战役地攻击行动,就是争夺战争主动权,从战略相持转为战略进攻的信号。只不过。聂文青上将,这位协约国军总司令。却在试图阻滞这种变化的速度。
中国的战略很简单,用西线频繁的,近乎势均力敌地。有胜有负的一次次战役最大化地吸了德军到西线。这样一来,俄国战场上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小。濒临崩溃地俄军就有喘息之机。而东线德军力量的最大化削弱,又为东线集团军群未来地主力总攻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因此,南线和中东的战事也几乎是在为这个战略态势的达成而服务。
南线。西西里岛登陆作战完美结束,全岛都在南集团军和英法军队的控制下;埃塞俄比亚的战事也很顺利,一个加强旅的国防军波斯军部队,在英国军队和埃塞俄比亚土著的配合下,已经于4月初扫平了全境3万余意大利军队。这样,南线的危机迫使意大利从巴尔干东北战线(俄西南战线!即俄罗边境)抽调大量军队回国防御协约国军队必然发起地登陆亚平宁战役。
中东。中东集团军在刘亮中将的指挥下。成功“围歼”土巴格达集团军,又千里奇袭耶路撒冷,攻占了这座“三教圣城”(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至此,中东集团军的第一阶段战略任务已经达成,转而做一些政治性的、地方性的工作。首先是积极建立对增援土军的“防线”,从进攻作战转化从休假性质地防御作战;接着是中国籍部队撤出圣城。由波斯军引师一部负责驻守;然后是支持阿拉伯半岛上地王公们反对土耳其统治的“起义”。通过政治、军事、经济地帮助把这些王公聚拢到“泛伊斯兰联盟”的旗帜下,实际上。这个联盟是波斯王国为主,控制在北京手里的联盟。可以这样说,中东已经从军事作战转向政治、经济作战,力图使中国在中东地区一家独大。
德国、意大利、土耳其都相继减少了在俄国战线上的兵力。这样,使得与俄军对垒的其实是以九个德军师加强了的奥匈军队!配合以保加利亚军队而已。俄国人的压力顿时减轻了一半,自然国内紧张局势就减缓了,前线也逐渐归于平静。因为,双方都觉得没有力量去撼动对方,都觉得自己很虚弱!需要通过防御来消耗敌手。这么一来,东线就出现了在要点地段双方掘壕对垒,甚至懒得向对方堑壕开枪开炮的局面。
西线打得热闹,东线平静无战事,南线对同盟国来说危机四伏,中东则是中国在摘取胜利果实。这就是1917年夏天以前的世界大战。
龙剑铭通过强大的大中华帝国国防军和巧妙的战略手段,把西线的堑壕战搬到了东线,却把东线伤亡惨重的麈战转移到了西线,至少在中国远征军到达法国后,战斗就不曾停歇过。海战、空战、陆战轮番上场,热闹非凡却没有多大的战略上的实质意义,唯一触动战略态势的战果就是北海大海战而已。
1917年4月15日,也就是在西线康布雷战役即将发起前夕,龙剑铭带着高等顾问方维志、外交大臣唐绍仪、国防军战略副总司令蔡锷上将、空军司令都志国中将、皇室事务大臣王镛等一行,乘坐海军重巡洋舰重庆号,在两艘驱逐舰的护航下起钴向西。
同一天,俄国政府维特抱病带着总司令阿列克谢夫拜见到了在莫斯科的大中华帝国皇妃珍妮,随后与东线集团军群司令官赵尔陆上将展开实质性的会议。
尽管东线平静无战事,但是有心收回波兰和染指巴尔干的俄国人却是心急如焚啊!机会,机会就在眼前可自己没有力量去把握住!20个师的精锐军队实际战力跟德军相比差不多,却要协助普通的俄军师防守绵延几千公里的战线,根本就无法集中起来用于重要方向的突击。因此,俄国人把目光投向了并不亲密的协约国伙伴——中国。这个国家以参战为要挟,硬生生地中俄国境线推到了叶尼塞河中央水道,使俄国丧失了中西伯利亚(中国将军说地鲜卑利亚);而中东战场上。中国人在赢得了连续的胜利后却莫名其妙地转向了休整性防御,眼看土耳其就要被摧毁了,眼看黑海就要向俄国开放了,可,就是没实现!
这是什么?大饼就在眼前。可俄国人的个子矮了一点,踮起脚的时候只能用手指尖去碰到,想抓?还差一点点。(某人在重庆号上捂嘴偷笑中)
寻找板凳垫脚。就是俄国政府总理和军队总司令来拜访帝国皇妃并与东线集团军群司令官会谈的目地。
“……其实两位都很清楚远东铁路的运输能力。半年的时间,帝国国防军地大量精力花在远东铁路的秩序整顿和基本物资、后勤兵站、双方联络军官地培训上。上将先生(阿列克谢夫)知道。目前我军只有第一师的大部分到达斯模梭斯克,而代集团军群规划的部队是22个这样规模的师团,我集团军群的战略任务是一次性出击摧毁德国。在此之前,绝对不能因为一些小小的眼前利益把我军的战力和战略部署位置暴露给同盟国,那样的话,即使我们能够取得胜利,也会把德国人的注意力从西线转移到东线来。两位先生,面对德军在东线地全面全力出击。我们依靠虚弱的远东铁路补给。能够坚持多久?我不想让我起决定性作用的装甲部队在那个时候成为没有弹药、没有油料的,瘫痪的钢铁。当然,我能够理解两位先生急切的心情,在此!我只能请两位继续忍耐,俄国地对帝国地友好。必然在战争利益的分配上得到回报。荒羌地中鲜卑利亚,换来的是波兰的收复、东普鲁士的接管和加里西亚的利益、巴尔干的利益。这。不是两国政府早先协议好的吗?”
赵尔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相当的成熟,否则,关键性的东线集团军群也不会交给他指挥了。后面,还有蔡锷上将等着呢!
一番话把心痒难忍的俄国人堵得答不上一句话。人家中国将军说的可是句句在理啊!嗫嚼了半天,阿列克谢夫道:“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发起决定性的攻击?”
赵尔陆笑了笑,摊了下手道:“这就要看俄国愿意加派多少人力维护远东铁路并修筑并行公路了。22个陆军师15个空军师以及大量的直属部队,40万人,按照作战一年的物资消耗和军事装备质量来算,大约是七百万吨。目前。远东铁路的运力远远不能满足这个需求。半年时间,三百万吨物资,一个师的陆军,一个师空军和一些后勤辐重部队才到位。将军,您知道,严寒的冬季我们几乎无所作为。夏季,我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夏季的运输上了,这一点!请两位先生务必体谅,我们的机会,就在1917年的夏季!”
阿列克谢夫苦笑着偏头看了一下满脸痛苦表情的总理维特,这位老人家的身体状况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不过,重要的决断还需要这位政府的领导人来做出。
“俄罗斯不缺少人力,但是缺少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将军阁下,要发动民众参与到筑路上来,您知道,这是一条绵延万里的铁路和并行公路,对政府的紧张的财政是摧毁性的。可以这样说,我们还没有摧毁德国,就先被自己给摧毁了。俄国需要帮助,需要大中华帝国更大力的帮助。”维特知道中国将军在提条件了,很明显,交通问题不解决,俄国想谋求在战争中的利益就很难得到中国军队的帮助,而这种帮助是绝对具有主宰性质的。没有中国人,俄国也许早就崩溃了!
1904…1907年的战争。给俄国以沉重的打击。昔日的蒸汽压路机早已经衰弱不堪了,眼看通过“革命”转移国内的不满情绪,通过英法中三国在七年里的支持逐渐恢复了一些元气,却又心甘情愿地卷入了战争。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英法联军在达达尼尔的登陆作战失败了,甚至连累了英国海军在多格尔大战中失利,间接把意大利推到同盟国怀抱,牵连着把局势搞得万分的恶劣。黑海海峡!只有通过击败土耳其才能打通,俄国才能通过海运来得到战略物资的补给。孱弱的管理不善的铁路与海运相比,在运输力量上差得太远!这也是俄国的力量在战争后急剧减弱的主要原因。
对俄国来说,交通就是命脉!现在,维物只能依靠中国来维持、改善这个命脉了。
赵尔陆心里是无比的得意,现在,维特开始为交通的事情求帝国了。
“总理阁下、将军,问题必须加以解决,这是势在必行的。帝国也不想把主战场摆到西线去,尽管帝国完全有这个能力。苏瓦松战役的胜利已经表明了国防军对德军的巨大优势。因此总参谋部正在考虑将东线部队转移到西线去使用,尽快结束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在协约国家都处于战争消耗巨大的情况下,帝国要帮助俄国改善交通,要投入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我想,帝国政府和总参谋部未必会答应啊!”
“所以,这个事情需耍和将军您沟通一下!俄国愿意出人力!但是俄国缺乏筑路机械、桥粱钢铁、沥肴和资金。”维特立即把问题点透了,他必须要在中国将军嘴里得到些什么。
赵尔陆故意沉吟起来,不是吊胃口,而是向俄国人表明一个立场,一个将军对帝国政务、外交不涉足、不干涉的立场,一个愿意帮助俄国朋友的立场。实际上,他知道维特政府目前面临的窘境也在利用这个窘境说事情。
远东铁路,如今有一半已经属于大中华帝国,已经在詹天佑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人员努力之下,边改造边运营,提高运力达,。7倍之多,现在,大量的物资被囤积在新中俄边界的叶尼塞河的“回归城”车站。运力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俄国段。要建设俄国段的铁路,中国在俄国财政虚弱到濒临崩溃边缘的情况下,必然出资金出物资,为俄国解决中鲜卑利亚迁移人口的就业,修谱铁路,新筑并行公路。不过,物资和金钱的投入应该得到回报才行,远东铁路俄国段的共管是符合帝国战略的必要投资,这个投资必须得到俄国政府的认可,签署相应的国际协议。
控制、遏止战后的俄国。是帝国未来世界战略的一部分。
“总理阁下,关于铁路的问题,我还是需要向帝国政府汇报一下,不过,俄国政府方面应该积极地做工作。您知道,皇帝陛下已经启程到伦敦,或许,兵力转用,战略核心转移就会因为这次出访而达成。总理先生、将军,时间无多啊!两位清楚,在这方面我作用军人,能够帮助俄国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一切,还希望俄国作出积极的表态。我想,远东铁路俄国段的利益共享是一个具有诱惑力的条件。”
维特明白了,一阵激动之下咳嗽连连。不过他明白,要解决中国军队尽快发起总共,向俄国兑现战争利益,就要解决铁路问题。而中西伯利亚移民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需要铁路和公路的修筑工程来解决!
俄国没有退路……
第42节 康布雷战役
东南面的马尔库尔小镇,是个有四百多户居民古老的濒临居民点。小镇的东面,圣康坦运河(索姆河)静静地流淌而过。这座几乎只有女人和老人、小孩的村镇,之所以引起了军方的注意,是因为从重镇佩罗内到康布雷的铁路在河边西岸,也就是在小镇的南边与从巴波姆到康布雷的铁路会合,通过马尔库尔铁桥向东北方向延伸到康布雷。实际上,从马尔库尔过河后5英里就是康布雷。
这么一个交通要点,自然受到了负责康布雷战役主攻任务的吴佩孚的亲睐,把前线指挥所设在了镇东口的教堂内,而他麾下的第九师主力部队,也准备在这个地域发起渡河作战、快速建立桥头堡后,总攻康布雷。
指挥部里电话声,电台呼叫声,参谋们会议情况的声音响成了一团。喜欢安静,是光头秀才将军的特点,他走出了指挥部,在门口警卫战士的敬礼声中走向教堂后的一个矮土丘,这个土丘已经算是这里的高地了。
春天的运河是美丽的,可是河对岸的堤坝后,就是德军的阵地。在将军脚下的土丘上,还可以看到炮弹爆炸形成的累累弹坑,显示出这里曾经遭受德军的炮击。不过,自从第九师接到战役命令换防到这里后,德军的炮击就完全被压制了。不,是德军就不愿意没事的时候听炮响,向中国人暴露自己的炮兵阵地方位了。因此,这个时候的山丘是安全的,要不指挥部也不会设在这里。
将军习惯性地揭下军帽,用手指有力地挠着光溜溜的头皮,嘴唇上方的小胡子随着挠头皮地动作一翘一翘的,显得有些滑稽。可吴佩孚中将现在的心情可一点都不好笑。
静静地运河让他想起了黄河。远处断裂的铁桥让他想起黄河上架设的铁路大桥,脚下的山丘让他觉得似乎置身于桃花坳黄河大坝之上。最主要的,是将军在承担战役重担的时候,在万事具备,只欠轰炸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兴许在海上向欧洲而来的皇帝总司令。
他与龙剑铭地个人交道在建国后是越来越少了,长驻河南的第九师师长,只能在参加石家庄陆军学院培训的时候,在参加北京召开的重要军事会议的时候见到总司令,但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则是将军带领部队把总司令从火车上拦截下来,到郑州黄河大堤上那一段短暂的时间。
骨子里有文人傲气地将军到现在也没佩服过几个人,可是龙剑铭是他一直佩服着,在黄河大堤上交谈后更是五体投地的佩服着的唯一一位。因为在那天,将军从总司令脸上看到的不是一个麾下百万,意气疆场的统帅,而是一位心怀山河、心系民生的领袖。看到目前地圣康坦运河。在战役即将发起地时候,将军奇怪地抛开了一切,居然把思想用到了回忆和想象上。他在想象第九师临出发前撤出的黄河水利工程怎么样?他希望回国后,能够带着数万官兵去看看青青地黄河水注入龙门、中牟两处人工湖后的美景。他更希望看到,总司令在看到那样地景象时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也许,总司令会露出前所未有的会心的微笑吧?
将军想着。嘴角露出了微笑。不过,这个笑容没有保持多久。西边的天空。云层里传来了隐约的“霍霍”声,那是战机机群破空而来的声音。将军抬手看了看“上海”牌手表。时间到了!他快步走回了指挥部,躬身站到了炮队观察镜后面凑了上去,嘴里说道:“各旅,报告情况!”
参谋们立即摇通了电话向各旅询问,在飞机临空时的“隆隆”声中大声报告着:“33旅全部就位,34旅就位,预备旅就位!”
由海军航空兵第一、第二联队组成的轰炸、攻击机群几乎不分先后一股脑地出现在天空。
掠夺者轰炸机将肚子里的100枚50公斤炸弹以每秒9枚的速度从三个投弹口倾泻出来。黑压压的机群过后,密密麻麻的炸弹在对岸的德军阵地上铺设了火光、钢铁、硝烟组成的地毯,从大坝开始,这张活动的地毯持续地翻腾着移动到德军阵地的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