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医有毒-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木嬴



第一章 农家小院

破落的农家小院内,倒塌了一半的泥巴墙上站着一只鸡,正东张西望,似瞧见什么宝贝似的,一冲而下,对着泥土一阵乱啜,用爪子一阵扒拉后,又继续乱啜,玩的不亦乐乎。

下一刻,厨房内传来一个声音决定了它的生死,“秀梅,帮娘把它抓住,一会儿炖了给你秦姐姐补身子。”

话音才落,便看到一个八岁大的女孩从厨房走出来,单薄的身子瘦弱的仿佛一阵风就能刮跑,双眼冒光的望着那只鸡,蹑手蹑脚的走过去,正要抓它,那只鸡一惊,也不知道是不是感觉到一股杀气,扑腾着翅膀就跑远了,女孩奋力去追,院子里鸡毛乱飞。

李氏打着哈欠出来,瞧见赵秀梅抓鸡,眼里闪过一抹妒忌,拈酸吃醋道,“这又吃鸡呢,真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咱们一家从早忙到晚,连颗鸡蛋都舍不得吃,有些人出生就穿金戴银,吃的是燕窝鲍鱼,抹的是胭脂水粉……。”

李氏话没说完,赵秀梅抱着鸡回头看着她,瘦弱的脸蛋纠成一团,“二婶儿,秦姐姐要静养呢,你别说话太大声了,再说了,这鸡秦姐姐是付了银子的,她还只喝一碗鸡汤,余下的都给咱们家了,这半个月你也没少吃啊!”

李氏脸色一红,气的要破口大骂,忽然听到吱嘎一声传来,李氏侧过身子就见一个身着紫绡翠纹裙的女子倚门而立,其肌肤剔透如玉,眉似远山青黛,眼如秋水横潭,似烟波荡漾朦胧,又似流云清淡莫测,看着远处的青山雾霭,那修长似扇贝的睫羽轻颤,眸底剔透出一抹流光溢彩。

李氏瞧的怔住,半晌挪不过眼,等回过神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土,上前笑道,“秦姑娘怎么出门了,这做月子的人,见不得风,赶紧回屋养着,我扶你进去。”

知晚微微一笑,朝外走了一步,笑道,“在屋子里憋了半个月了,实在趟不下去了,出来透透气。”

赵秀梅拎着鸡翅膀,不许它乱折腾,对着厨房大喊,“娘,秦姐姐又不听话了,她出门了!”

正在厨房忙活的方氏赶紧丢了手里的活跑出来,“秦姑娘,你怎么出房门了,赶紧回屋去,这要被风吹出个好歹来怎么办?”

知晚不为所动,笑看着方氏,“叫我知晚吧,我都生了两个孩子了,叫我姑娘,我都觉着怪怪的,放心,我有分寸,不会落下病根的。”

方氏一阵苦口婆心的劝,“女人坐月子可不是小事,一个弄不好就是一辈子的病,可别由着性子将来吃苦头啊,不就半个月了,忍忍也就过去了。”

知晚知道方氏是关心她,可屋子里她实在是待不下去了,养了半个月,她身子好了不少,出门走走不会有事的,她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正要说话呢,那边一个姑娘走过来,模样清秀,很是标致,可惜眼神带了火气和敌意,生生坏了三分气韵,只听她哼笑道,“三嫂,你劝她做什么,命是她自己的,你还能比她更爱惜了?人家月子里不洗澡不洗头,她哪件没干,不还好好的站在这里,也没有头痛脑热,你就是把舌头说的发麻,她最后可听过一回,还不是猫舔狗鼻子,自讨没趣,不定人家心里还嫌你吃饱了撑多管闲事!”

知晚没有微蹙,方氏望着知晚,知道她执拗,便没再继续劝了,转而让自己的女儿赵秀梅去拿块红绸给知晚,好歹把额头遮着,别进了凉风,赵秀梅应了一声,正要进屋,想起来知晚爱干净,又赶紧去洗了手,方才进屋。

赵秀梅把红绸递给知晚,眨巴一双乌溜溜大眼睛,湛亮的跟星辰有的一比,声音也软嗕,“秦姐姐,尘哥儿醒了,在床上拽你的绣帕玩呢,一点也不哭,小草像他那么大的时候,哭的奶奶都恨不得扔了她,尘哥儿是我见过最乖的小孩了。”

李氏听了朝屋子里瞄了一眼,这两个孩子真不是一般的听话,甚少哭闹,李氏想起那粉白面团一样的小婴孩,真真是又软又滑,比大馒头还可爱,心道,“这富贵人家的孩子就是跟她们生的不一样,不说漂亮了,就这乖巧懂事也比不上啊!”

赵秀梅忙着去帮方氏干活,知晚就在院子里站在,看着远处群山,随着雾霭散去,更显得青郁了,望着望着,知晚思绪就飘的有些远了,半晌过后,一声轻叹溢出口来。

半个月了,她来到这个世界整整半个月了,她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她始终想不通好好地她怎么就穿越了,她不过就是在爷爷的书房拿本书,不小心被书架上砸下来的医典给砸晕了过去,怎么就莫名其妙的穿到这里来了呢,还穿到了一个刚刚生完一对龙凤胎大出血而死的产妇身上!

知晚想她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一天,自己醒来时,浑身泛疼,有气无力,甚至连嗓子都干涩的说不出话来,还有满屋让人几乎窒息的浓厚浑浊的血腥味,要说最让她难忘的应该还是李氏,一个以为她死了,偷偷取下她耳坠和发簪的女人。

知晚当时没有从穿越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加之浑身无力,着实看了一出好戏,一出赵家上下争抢她遗物的好戏,还听到赵家上下欣喜不已的商议,等她家人寻上门来,会给多少答谢,要是大富大贵之家,攀上这份恩情,最少也得给个上千两银子,此外,还得帮着赵家五儿子赵思明谋个好前程。

让知晚忍无可忍的还是赵思莲,就是之前站出来说方氏多管闲事的姑娘,李氏拿发簪耳坠的时候,她也偷偷进来了,理直气壮的指责李氏做的不对,让李氏把发簪交出来,发现知晚手腕上戴着紫金手镯,用力拽下来,差点脱了知晚一层皮,疼的知晚直叫,知晚这一叫唤,倒是把赵思莲直接给吓晕了过去,梁子就这样结下了,知晚还背负了个恶名:装鬼吓人。

所以,赵思莲对知晚没好脸色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知晚虽然住在赵家,但也没想过让赵思莲对她改观,难道她要把紫金手镯双手奉上求原谅?这不可能。

知晚浑身无力的回过神来,赵家上下女眷全都围了上面,问她家住哪里,父母是谁,赵家妇人多,舌头多,你问一句是不是官家,就有人问官居几品了,问是不是商户,就有人问家里有多少间铺子,又问夫家在哪里,模样如何,性情好不好,更是热情的说要送她回去,并义正言辞的告诉知晚,做人一定要知恩图报,否则会遭天打雷劈。

知晚穿越而来,压根就对现在的自己一无所知,很茫然的睁着双漂亮眼睛看着她们,无论问什么她都摇头,最后赵家上下得出个结论:生孩子用力太大,脑袋又磕在了坚硬的木板上,把脑袋撞坏了!

————————

新书,求收养~

第二章 红绳铜钱

知晚醒了,那些玉簪耳坠又都是有主的东西,赵家脸皮再厚,也不敢偷拿,但是要她把到手的东西交出去,那是拿刀子剜刘氏的心。

刘氏作为赵家当家主母,几个儿媳妇的婆婆,收了发簪耳坠,吩咐几个媳妇好好照顾知晚,至于那些首饰,就当做之前给知晚请接生婆的谢仪,余下的充作知晚在赵家坐月子的房钱饭钱。

迷迷糊糊,浑噩中的知晚也默认了刘氏的做法,她现在除了躺在床上养身子,根本做不了别的,赵家救了她,她谢她们也应该,只是这近乎抢劫挟恩以报的做法,知晚不敢苟同。

花了两天时间,知晚才弄清楚赵家,家主赵东成,赵老爷子,娶妻刘氏,膝下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就是赵思莲,今年十五岁。

大儿子,赵思富,娶妻王氏,生的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

二儿子,赵思贵,娶妻李氏,生的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三儿子,赵思平,娶妻方氏,生了三个女儿。

四儿子和五儿子分别叫赵思安和赵思明,都未曾娶妻,其中赵思明还是个秀才,赵家最大的希望所在。

思富贵平安,从赵家取名再结合之前一而再再而三要求知晚报恩来看,这家人爱钱。

救知晚回来的是赵家老三,方氏夫妻,据说是赶集回来在路边看到她晕倒,就把她救了回来,还把主屋让给她住,赵家上下要拿知晚的首饰,只有方氏觉得这样做不对,可惜她说话分量不够,不但没说服刘氏婆媳,最后还被群喷了,骂的她连头都抬不起来,在她咽气后,她第一时间就是抱着两个孩子去隔壁钱嫂家求她给两个孩子吃口奶水。

知晚占了方氏夫妻的正屋,这对夫妻不得不去三个孩子的屋子里打地铺,方氏更是夜里起来两三回帮她照看两个孩子,这份恩情,知晚都看着眼里,记在心里,就算她不想认,她如今也是两个孩子的娘了。

听方氏说,在她生孩子的时候,嘴里口口声声的喊姚妈妈,除了这个名字之外,还有两个,一个是白芍,一个是茯苓,应该是以前伺候她的下人,就是不知道现在人在哪里,怎么会让她大着肚子晕倒在路边,要说是被人给打劫了,可方氏夫妻救她的时候,包袱和首饰都没丢。

这一切都透着诡异,这半个月,知晚时常想一句名言:知识改变命运,如果她不是急于查一种病症,也不会被砸晕,更不会遇上穿越。

如今,回去应该是奢望了,只能既来之则安之了。

知晚深呼一口,把这半个来的憋闷都吐出去,就听李氏在一旁问道,“秦姑娘还是没想起过往的事吗?这都半个月过去了,怎么也不见人来寻?”

知晚无奈摇头,其实她等的也有些不耐烦了,听到屋子里有哭声传来,知晚便迈步回屋了,留下李氏站在那里跺脚,她竟然不理她,对她摆大家小姐的架子,她不知道落水的凤凰不如鸡吗?!

李氏越想越气,转身进了正屋,对刘氏道,“娘,这都半个月了,整日大鱼大肉的伺候她,我还给孩子洗尿布,这日子何时是个头啊?”

刘氏轻飘飘的扫了李氏一眼,忍不住骂了一声猪脑子,她在赵家呆着有什么不好的,住的越久这份恩情越重,救回来这么个贵人,村子里谁人不羡慕,随便拿根簪子,那就是百十两银子,也只有这蠢驴才会想着把人往外轰,“她大鱼大肉的吃着,你少吃了?我看你吃的比她还多,你要是吃腻了,今儿早饭就省了。”

李氏脸色一哏,恨不得咬断舌头,她怎么在婆婆跟前说这话,婆婆什么人,这些年她还没看清吗,就是要求媳妇做的比牛多,吃的比猫少,最好是能不吃,喝两口水就饱了,这水还不能用缸里的!

不过想想,这半个月她确实没少吃鱼肉,身子骨养结识了不少,几个孩子也使劲的往上长,可这吃着有什么意思,得见着白花花的银子才成,那样心里才踏实,她嫁进赵家都十几年了,就没换过屋子,如今孩子又多,挤的慌,等有了银子,就可以盖间大院,最好是像大户人家那样弄个四五进的,再请三五个丫鬟婆子伺候着,那才是人过得日子,李氏知道刘氏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哄着刘氏就是一通好话,且不说院子了,这一顿饭不吃怎么行?

哄得刘氏松了口,李氏又道,“娘,三弟妹照顾秦姑娘,半个月没去地里干活了,今儿秦姑娘出屋子了,换我照顾她一天吧,我和大嫂都帮着三弟妹做了半个月的活了,太累了。”

刘氏扫了李氏一眼,脸色冷冷的,比起干农活,照顾人自然轻松了,她都想去做,可也得人家秦姑娘愿意吧,方氏是她的救命恩人,在赵家,她最信任的还是方氏,换了别人,她会乐意?

刘氏剥着瓜子,她不管谁去照顾知晚,只要地里的活有人干完,照顾人的工钱紧紧的抓在她手里就成了,刘氏麻利的磕瓜子,心思早飘到那被她压在箱底的白玉簪子上了,捉摸着是不是回屋戴下?

为了能看清自己簪子戴的漂不漂亮,刘氏破天荒买了面铜镜回来,趁着没人就照两回,每照一回,就郁闷一回,她这副皮囊着实配不上那支白玉簪,自己配不上,又想这发簪戴在赵家其余人的头上会是什么模样,怎么想,都觉得是把白玉簪插在牛粪上。

明知道戴着不好看,可就是忍不住往头上试,有了簪子后,刘氏就开始琢磨了,等她百年之后,这簪子该给谁好,给女儿吧,那就是白白便宜了未来女婿家,赵氏虽然疼女儿,可不代表疼女儿之外的人,毕竟一个好婆婆不是那么容易遇上的,像她,当年不就被逼着拿出陪嫁过,要是思莲也跟她一样,那簪子岂不是被亲家给贪墨了,刘氏决不允许!

好在还有副珍珠耳坠,虽然米粒是小了点儿,但胜在饱满有光泽,这对耳坠以后可以给思莲做陪嫁,刘氏想值个三两就不错了,可心里没底,还特地去镇子上找人看了,一听掌柜的估计,竟吓了一跳,竟然值十两!

掌柜的说什么她不懂,她咋知道珍珠还分什么东珠西珠的,只要值钱那就是好珠,可惜小了点,不然要是大三分,那价格得涨十倍!

刘氏想想就心肝肉疼,十两银子的十倍那就是百两啊,怎么就没大三分呢,这珍珠耳坠做陪嫁,那女婿得用多少聘礼来,寻常嫁女儿,有个五六两的陪嫁那就顶天了!

以前刘氏想,谁家能拿二十两聘礼来,她就把思莲嫁出去,可是有了珍珠耳坠后,二十两银子的聘礼,她几乎是把女儿白送给人家,所以赵思莲涨价了,没三五十两,谢绝谈婚论嫁!

刘氏这些日子心情很不错,去年儿子考上了秀才,今年就是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上了,那就是举人老爷,明天开春上京赴考,她正为上京的盘缠苦恼呢,上阳村离京城不算远,靠双腿走也就半个多月的功夫,坐马车两三天就能到,可是进京之后要打点啊,少说也得一二十两银子啊,这笔钱必须要拿,但是拿出来之后,那赵家的家底就挖掉了一半,但是现在有了白玉簪子,刘氏的心定了,心里一高兴,就想着没事再让方氏出去转转,最好是再救个贵夫人回来,那赵家的日子就轻松了。

刘氏正神游着,外面跑进来个小姑娘,七岁的样子,一进门就扑倒李氏怀里,摇着她的手道,“娘,秦姐姐给尘哥儿脚上绑红绳铜钱,你也给我绑一个。”

李氏还没说话,刘氏就不高兴了,刚刚贵妇人给她的金子,她都来得及接手里,人就没了,都是这小兔崽子闹的,刘氏气大了,吐着瓜子壳骂,“绑什么铜钱,钱多了不成?!”

刘氏嗓门很大,吼出来震的人耳膜都疼,赵玉梅都吓哭了,紧紧的拽着李氏的袖子,李氏气的直喘气,她也被吓住了,心里忍不住骂,死老婆子,钱撰的那么紧,连个铜板都舍不得,等哪天你归去了,看谁孝顺你,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没人烧纸钱,在地底下,穷死你!

李氏拍着赵玉梅,让她别哭,那边赵思莲迈步进屋,挨着刘氏坐下,把裙摆提高,露出一双白皙的脚腕,眉飞色舞的问,“娘,你看我这红绳漂不漂亮?”

刘氏瞄了一眼,脸色顿时变的铁青,把手里的瓜子一扔,拎起拳头就锤赵思莲,“谁叫你两只脚都绑红绳铜钱的,你一个未嫁的女儿家知不知羞耻!”

第三章 克夫克子

赵思莲是刘氏唯一的女儿,又是最小的,刘氏从来没打过她,这回可是结结实实的锤了她两下,赵思莲都哭了,不满的叫道,“娘,我不过就是绑了两个红绳而已,什么羞不羞耻的,有你这么说女儿的吗!”

李氏在一旁捂嘴笑道,“这人啊,还是有点见识的好,这一只脚绑铜绳那是辟邪,是吉利,这两只脚全部绑上,那可就是失足,这铜钱是用来贿赂阎王殿里的小鬼的,免得它有事没事就伴你一脚,这要让外人瞧见了,你还怎么嫁人?”

刘氏拽过赵思莲的脚,用力扯下来一个,红绳结识,嘞的赵思莲脚腕都红了,赵思莲也不敢动弹,满脸涨红,又是羞又是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