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燕藏雪-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你知道吗?如果做成了就发财了,发大财了。”卢景裕双眼放光。
古代人都信奉鬼神,特别是皇帝希望长生不老。所以求仙药之事,起于秦始皇派徐福出海。汉武帝时,信奉方士李少君、栾大等,烧炼金石一类矿物,物为石药。
而寒石散属于古代神仙服食范畴中的一种,服之者多称去病强身,实际上为济其色欲。三国魏时清谈家、驸马何晏是寒食散的提倡者。当时,贵族中人相继服用,一时成为风气。
为什么叫寒食散呢?因为这是用钟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黄、赤石脂五种石药合练而成。其药性皆燥热绘烈,服后使人全身发热,顿觉神明开朗,体力增强。服此药后,必须冷食、饮温酒、冷浴、散步、穿薄垢旧衣,如不散发,则须用药发之,因称寒食散。
贺六浑忍不住了,这不是毒药吗?
“怎么是毒药?南朝多少人在用。就连大魏道武帝拓跋珪、大魏献文帝拓跋弘还有各种名士们趋之若鹜,历时整整五百余年而未有间断。”卢景裕争辩道。
“你来就是说这个?”贺六浑心里不屑,这样的东西我碰都不碰。
“是啊,你看啊,沿路而来,这里居然有天然碱,还有品质颇佳的黄铁矿。路上我还发现有食盐、露天湖芒硝。。。。”卢景裕兴高采烈的说话。因为所有人不喜欢的不毛之地,在他看来那是多少的宝藏啊。
“等等,你说什么?芒硝。。。我想想。。。”贺六浑打断了卢景裕的话。脑子里灵光一闪,天啊,黑火药!!!
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就是黑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於神仙长生不老的幻想,驱使一些方士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而黑火药的配方就是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
天啊,贺六浑心底在发抖,这真是老天爷给自己的最大礼物。如果这个能够出现,攻城拔寨就不会那么艰难了。
“你一路看来,有硫磺矿?有芒硝矿?”贺六浑急匆匆问道。
“当然,这里天然碱湖就有十多处。那个,芒硝也是露天湖,稍加提炼就是最好的芒硝。那个路上我们常常看见的跟黄金矿一样的就是硫铁矿,味道很是难闻的。这里其实遍地都是宝。”卢景裕还在做梦,他的梦想就是做出最好的寒食散,卖遍全国。
贺六浑心里兴奋的发抖,这真是捡到宝了。这一趟下来,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个了吧。
一边看见崔蒿也在跃跃欲试,就问道:“贤弟,你也有发现?”
崔蒿说道:“是啊,卢景裕想炼丹。我是看见这里满地都是黑金。实在是心花怒放啊。”
等等,黑金?
“就是石炭,石墨。就是可以燃烧的石块。”崔蒿又以为贺六浑不知道,赶紧解释。
那就是煤啊。贺六浑点点头,别以为我是痴呆,这些我还不知道吗?
崔蒿使劲用脚踩地,说道:“大哥,就在这里啊。”
贺六浑浑身冒汗,我真的是白痴吗?
“大哥,你看看这里,这些黑色的石块都是啊。天哪,这里的石炭居然是露天的,到处都是。我仔细看了,这里石炭资源丰富,分布广、储量大、埋藏浅,而且品质相当的好。我咋没有想过会站在石炭堆上??”崔蒿也是非常激动。
女人玩沙子,男人谋大事,这就是分工不同,作用一样。贺六浑觉得现在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这些矿产的出现一定会在今后的征战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卢景裕见到贺六浑喜出望外的样子,说道:“大哥,你答应做寒食散了?”
贺六浑一脚把他踹出去很远,滚。这个世界还有比寒食散更好的东西了,老子才不去制毒贩毒呢。
第135章 人生的责任就是两个()
贺六浑现在的想法,就是把这个一直嘟囔着的家伙灭口。寒食散算什么,钱算什么,一旦火药出现,整个历史改写。本来自己不多的常识能够发挥出这样的力量,就已经兴奋不已了。卢景裕还在不停的说,没有见识,不知道丹药的重要性。
“有谁知道这些事情?”贺六浑问道。
“没人知道,就我和卢景裕商量过。”崔蒿也有点紧张,贺六浑的眼神比较犀利。很少这样看过。
“你们两个记得,这里的事情谁都不能说,明白了吗?”贺六浑狠狠教代。两个人频频点头。
“再有,我派一队人马给你们,记得把硫磺矿和芒硝带一些走。还是多给点人,多带一点走,特别是芒硝。这个事情就交给卢景裕了,以后这一块你负责。”贺六浑想想还是带点东西走。
“你同意了?大哥”卢景裕惊喜万分。
“我说的不是这一茬,反正你先收集材料。到以后我会和你商量。”贺六浑也不想解释。有的时候,模糊一点反而是好事。能够清晰明白的事情,永远是最简单的事情。
大军继续东行。
按照雅诺的说法,再有一天就到黄河边。那里曾经有座城市,不过现在已经荒无人烟。至于过了黄河怎么样,雅诺也不知道了。
现在大家心里越来越踏实了,因为远征即将结束。根据斥候的汇报,后方没有任何动静。看来破六韩拔陵没有派人追击,就算追击也不敢进入沙漠。而且眼前的景色已经不再是戈壁荒漠,开始有了很大变化。视野开阔,地势平坦,绿草如茵。有点回到塞外草原的感觉,看起来神清气爽。
反而是两位最高长官越来越低调,这时所有人的欢乐不一定是他们的欢乐了。贺六浑几次去与段长将军汇报,段长都是笑眯眯摇摇头,说道你做主就可以了。
真到了遗址,贺六浑也震撼了。
这个城池很大啊!应该有怀朔城池四个那么大,而且更宏伟。现保存的城墙残高约5米,每面长约2000米,周长约8000米,估计是战国时期的城池规模。城内还有一座子城,可能是汉代修建的。东、西、北三面墙体已圮废。但从断壁残垣,仍可想象这座城当年雄踞塞上的英姿。
崔蒿对于城池很有兴趣,带人不断在里面找东西。居然让他翻出了很多东西,有释迦牟尼铜鎏金佛造像,通高28。5厘米,底座背面錾刻有大代太和八岁次甲子十一月十二日……80多字铭文。还有石佛造像碑,高11厘米、宽8厘米、厚3。5厘米。
让崔蒿大为开心的是,在故城遗址西门外的一条田间灌渠出口处,发现堆积约30平方米的古代陶器残片,从中拣到1件印有云中字样的陶罐低部,直径6。3厘米。“云中二字位于罐底左边,通高2。3厘米,宽1。5厘米,为戮印阴文隶书,字迹清晰,浑厚古朴,字体结构严谨,遒劲有力。
“大哥,这里就是传说中的云中城!我敢肯定。”崔蒿大声嚷嚷,这个家伙就是心直口快,虽然满腹经纶,城府不深啊。
“这个名字很好听啊!是谁建造的?”说话的是昭君。只要大军扎营,昭君必然会跟在贺六浑的身边。
“这应该是赵武灵王设置的云中郡的郡治。《虞氏记》中说赵武侯先在黄河东岸上筑城;刚筑起部分城墙便崩塌了,于是改在黄河西面另选新址;根据蓝天白云里翱翔的天鹅指引,寻找到了合适筑城的地方。说是赵武侯白天见有一群天鹅在云中飞翔,整天都在同一个地方的上空来回盘旋,鸟群下方的地面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辉。赵武侯看到这个景象后,认为是吉祥之兆,便决定在这里筑城,并命名为云中城。“崔蒿开始卖弄。
“我觉得这里是不错。你看啊,云中城所在地方,是这个平原的东部,靠近黄河。这里水源丰富,地势乎坦,水草丰美,宜农宜牧,是训练骑兵和放牧战马的好地方。而且一个城市就可以控制住整个河段,绝对的好地方。”司马子如的说法总是离不开战争。
贺六浑也很感慨,这样一个千古闻名的古城,终被历史的潮水所淹没,成为了瓦砾与废墟。
“明明这里很是富饶,适合居住生活。为什么这里会如此荒芜?”昭君问道。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谁都知道,谁都不想说。源头就是导致华北地区人口在八年之内消失90%的五胡乱华。当时北方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留在北方的汉人纷纷建立坞堡以自保。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
华北的六族(汉族、匈奴、鲜卑、羯、羌、氐)之间进行了长期混战和厮杀,如冉闵发布“屠胡令”,汉族群起响应,几乎将羯族杀绝,其他的胡人纷纷逃出中原,路上又因为粮食、牲畜、财产等不断互相残杀,死伤大半。
到五胡乱华的后期,除汉族和鲜卑族仍保持其势力与明显的民族认同外,匈奴、羯(匈奴中的白奴)、羌、氐战败後或被大量屠杀,或是逐渐被同化(汉化或鲜卑化),鲜卑族拓拔部最终获取胜利,建立北魏之后逐渐统治华北地区。
这些话谁能说呢?此刻站立在遗址上的这伙年轻人中,崔蒿卢景裕是留在北方的世家大族;贺六浑这一波人是获胜的鲜卑族;雅诺、侯景是差不多快消亡的羯族。谁是真正的胜利者?没有人知道。
“向前看,我们向前看。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人要向前看;但不能遗忘历史。”贺六浑开始说话了。
“年轻的好处就是没有包袱。前人的功过罪责我们不去评论,现在最主要的是做好现在。我们白桦林兄弟盟走到现在,一个都没有少。从小兵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只军队。现在我们要的就是方向,就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一路行来,兄弟们一直陪在我的左右,不离不弃。人生的责任就是两个:一个是守护。不论是谁当道,守护我们的家园,守护我们的家人肯定是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卢长贵有爹妈,司马子如有了官职,我有了昭君,我们已经拼命拥有的东西,那就需要去守护。谁敢把他拿走,我们就和他拼命!人生第二个责任就是创造。这个兵器不好,我们就去研发一个新的好用的兵器。这个地方不好,我们就创造一个新的城市。那这个世道不好呢?我们就去创造一个新的世道。读书人用笔来书写这个世界,我们军人,将用手中的兵器和我们的鲜血,去建立一个我们自己的世道。
越是在混乱的时代,越需要清醒。越是在绝望的时候,更需要希望。我想我们的兄弟们,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希望,成为这个时代的利剑,成为这个时代的光芒。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为了我们的家园,前进!“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贺六浑身上,都是一种内心敬服的眼神。
崔蒿也激动了:“守护和创造,说的太好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已然求学二十载,今日才明白自己究竟想做点什么。大哥说的与圣人一般,我定将追随大哥,开创一个太平世道,才不辜负此生!”走了这么久的路,崔蒿终于决定,与大哥携手共创天下。没有一个年轻人不想做点什么事情,只是自己不一定找得到方向,不一定跟的对人。一旦有了引路人,那就是迫不及待。
司马子如坚定的说道:“大哥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至死不渝!”
“前进,前进,前进!”热血沸腾的兄弟盟高呼!响声黄河两岸。
昭君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夫君,她知道这辈子选对了人。当初的一见,就是被他露齿一笑的爽朗打动。现在越靠近,越安稳,越觉得胸襟开阔。而且最强的能力就是策略和演说,每次一开讲,再多不同意见的人都会被他的魅力所折服。有这样的男人在身边,那真是一辈子的幸福。
花弧的内心激情澎湃,眼里也只有这一个男人。她知道这辈子很有可能不能和他在一起,但是她更怕的是不能看见他。所以他痛苦一段时间之后,选择的还是继续追随。今天的一段话,更是让她明白,这个男人值得追随,值得一辈子追随下去。
远处观看的还有段长将军,一直微笑着看着这个过程。他心中非常宽慰,自己没有看错人。有这样格局的人,的确比自己强多了。自己充其量就是一个守护者,还做的不好。现在的这个小子,不但能够守得住,还能走得出来。得生如此,夫复何求。
这就是以后天朝史载,著名的云中说。与白桦林兄弟盟不同的是,云中说奠定了兄弟盟奋斗的方向,指明了道路,统一了思想,确立了以贺六浑为首的领导地位,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团结大会,有成效的大会。
其实,无论是现在还是古代,作为人的责任是什么?是自我的奋斗,是为家人去努力,不一而足。真正想明白的,就会颓废。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归宿,那就是死亡。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你选择的是进取,那你留下的就是希望和光芒。你选择的是逃避,那你的心已经在那一刻死亡。
贺六浑在此刻,感觉到现在的自己和前代的自己终于共通了。不管生活在哪个年代,你所追寻的人生意义是一样的。这就是做人的道理,这也是论语之所以成为主流而且至今不变的真理所在。
一是守护,二是创造,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第136章 真的要渡河吗()
安顿下来之后,侯景继续去探路。第二日就回来了,居然还带回来两个渔民。询问后得知,真要渡河,只能是在此地往上走三十里的一黄河渡口,古名叫“君子津”。
这个地名是有来历的。据《资治通通鉴》记载:东汉桓帝刘志(公元147至167年)到西部榆中(今伊盟准格尔旗一带)去巡视,而后又转向东行到代地(今河北省北部)。当时,有一位洛阳的大商人,携带着许多金银货物,跟随在桓帝的后面同行。因夜间行路迷失了方向,投奔到附近黄河渡口的津长那里,要求渡河。津长吩咐子封土送商人渡河。不料,商人突然发病死亡,这痊津长便把他的尸体埋葬了。商人的儿子得知父亲死亡的消息,便远道前来寻找父亲遗体,当打开墓穴取出尸体后,见到父亲带的金银货物原封不动,没有丝毫损失。其子对津长的高尚品质甚为感激,便拿出父亲带的全部金银赠送津长,津长拒不接受。这件事被桓帝听到以后,称赞这位津长:“真是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啊!”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个渡口叫做“君子津”。
其实当地人没有那么多说法,就叫喇嘛湾。
贺六浑没有管他叫什么渡口,只是非常惊讶怎么会有渔民。要知道这一路过来半个月,五六百里,几乎都没有人烟。现在有居民了,说明已经靠近繁华之处了。难道是已经走出来了吗?
崔蒿更是激动,这就意味着他的算法是正确的。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高兴!
“你们是多少人住在这里?对岸是什么地方?有驻军吗?这里离盛乐城远吗?中间有没有路?大概多少距离?。。。”一连串的问题,让两个渔民面面相觑,一下子不敢说话。
花弧过来了,没有理会崔蒿的急迫。先问侯景:“侯景,你一路上和这些渔民肯定聊天了,说了些什么?”
“这些渔民原本是住在对岸的。这边有几个棚子,也顺便种点粮食。这里都是荒地,根本没有人管。“侯景说道。
崔蒿忍不住了:“我是问对面叫什么县,属于那个管辖?”
“属于阳寿县,就是盛乐郡管辖。离开盛乐郡只有二百多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