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金农家女-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相身后一名老臣站出来一说,朝堂之上群臣就议论开了。
马帮的名声哪里人不知道的,马帮是天下第一大帮,在各国都有分舵,司徒天青既然是马帮帮主,那可是黑道之王,别说这样身份的不宜进宫,就是不介意这些,那司徒天青一个堂堂的马帮帮主,岂会屈尊当一名御前侍卫长。
“大王,此人不可用。”魏冉身后一名黑脸武将走了出来。
“马帮乃是天下第一黑帮,自古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样的人岂能进宫?”
“王宫乃皇家重地,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草率!”秦相上前一步说。
“那依丞相看来,什么样的人才合适呢?”宣太后微笑着。
御前侍卫长那可是常伴在大王左右的人,谁的人成为御前侍卫长,谁就等到掌握了大王的行踪和安危。自然这个职务是必争之位。秦相和魏冉谁都不肯放过这块肥肉。
秦相和魏冉你一言我一语争得不可开交。秦相自知宣太后必然向着魏冉,所以情急之下说道,“还请大王明谏。”
是啊,这御前侍卫说白了也就是服侍大王的人。众臣一起看向在椅上一直倾听争吵一言不发的大王。
“我大秦乃重贤纳良之国,只要他有为臣之心,我大秦岂有不纳之理。宣他进殿!”
大王这几句话说地大出众臣意料之外,众臣愣神之间,司徒天青已经大步走上殿来。
“臣司徒天青见过大王。”
“司徒天青,池爱卿保你为御前侍卫长一职,你愿否?”
“臣谢大王!”
“若有人不服怎么办?”
“请与臣比试!”
咦,这家伙可真够狂的。大殿之上众武将纷纷摩拳擦掌,看这小子长得一表人才,美地像个娘们似的,武功能好到哪里去?原先众臣还都听是马帮帮主觉得应该是个中年汉子,没想到这天下第一帮的帮主竟是一个美少年。
结果可想而知,一连八年武将被打倒在地,司徒天青却连站地地方都没挪动一下。众臣不禁骇然。
“还有哪位爱卿要与司徒天青比武?”子稷这样问了一声,见没人应声,就说道,“封司徒天青为御前侍卫长,凭腰牌在宫中行走。正三品。”
正三品,哪有初次上任就封正三品的,众臣惊讶,可刚才看司徒天青那身手,还有司徒天青那森冷的表情,谁会主动去碰这个硬钉子。
这可是新王上任三天以来,第一次行使王的权利,秦相和魏冉面面相觑,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沉了脸,看向太后。宣太后坐在那里脸上毫无表情,倒也看不出是高兴还是生气。
“宣红玉上殿!”
子稷接下来就宣红婆婆上殿,既然要做,那就趁母后和秦相他们没有准备之时,一次把事情做完,等到后宫母后再发脾气,他拒听着就是,反正他是大王,在这大殿之上谁也没有权利阻挡于他。
红婆婆上殿跪倒,口呼万岁。
“红玉在燕国护卫本王有功,此次回国特宣进宫,为咸阳宫主管嬷嬷。”
“谢大王!”
红玉什么时候也回来了?宣太后极为震惊,当年她派荣婆婆和红玉等护送稷儿到燕国为质,当年火烧质子院许多人都烧死了。现在稷儿回国,她也就没有细问当年之事。她一直以为当年那些奴婢中只有荣婆婆一人活了下来,没想到红玉也活着,什么时候回到秦国的,怎么没去宫中见她?
“红玉是当年母后派去护卫本王的人,母后有何嘉奖?”子稷微笑看着宣太后。
“红玉护主有功,池家满门忠烈,特封红玉为二品夫人,赏池家良田千顷,黄金万两!”
宣太后果然是大手笔,子稷心里暗想实力派就是实力派,母后一出口就是黄金万两。真拿国库里的钱不当钱啊!
“谢大王,谢太后!”
池城和红玉姑侄两个跪下谢恩。
“退朝!”这句话是子稷说的,说完他站起来,往回就走。早有小温子紧紧跟在身后,司徒天青迟疑了一下,也紧走两步跟上。
众大臣面面相觑,各自退去了。
魏冉自然没有回去,他紧跟着宣太后去了宣政宫。
“妹妹,这大王一张嘴就封了两个人。事前一点都没和太后商量?”
“看来大王并不是我们想像的大王。”宣太后沉思着。儿子突然变成这样,她也有些奇怪。虽然才与儿子相处几天,她也看得出来这个儿子不是个软弱的。可是这么快就如此强势还是大出她的意外了。
“才认窝就想飞,不是件好事啊?”魏冉阴了脸。
虽说大王是妹妹的亲儿子,是他和妹妹亲手扶上宝座的。可是这个外甥明显不认他这个舅舅的情。
“大王驾到!”真是说谁谁到。两兄妹还没说几句话,随着宫女的喊声,子稷已经大步走了进来。身后紧跟着的就是小温子和司徒天青。
这个御前侍卫长还真够忠心尽职的,这才上任就寸步不离地。看来这个司徒天青和王儿并不像是第一次见面。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宣太后心里就是有些不快,也不会表现出来。
300章 子稷哄太后()
“见过母后。”
子稷向宣太后施礼。
“臣见过大王。”魏冉忙向子稷施礼。
子稷细细打量这个他本来该叫舅舅的人。魏冉五十多岁,头发依然墨染一般,两眼有神,身高体壮,一看就是行伍出身。
“这是在内室,自家亲人不必多理。”子稷扶起魏冉,“寡人初来只不知舅舅家还有些什么人?”
这话问得像是叙亲一样。魏冉不由看一眼宣太后。
“你外公是楚人,在母亲尚在幼年时就病逝了。你外婆二嫁秦国,生下你舅舅魏冉。如今你外公外婆皆已经过世,你舅舅家有舅母和两位表姐一位表弟。你大表姐在宫中是先武王的王后。至于你表弟和小表妹进宫给母后问安时,你就能见到她们了。”
魏冉诧异地看了宣太后一眼,不知姐姐对大王说这些话是做什么。
“魏冉,紫月也快十六了吧?”
宣太后这一问魏冉才如梦初醒,原来姐姐是想要紫月进宫吗?
大女儿当了秦武王的王后,当初就是宣太后一手操作成功的。只可惜大女儿与秦武王一向夫妻不和。也没生下一男半女来。武王死后就寡居在宫中了。
如今新王初立,还没有建立后宫。如果小女儿紫月能成为新的王后,那自然是好事。而且小女儿紫月性格一向柔弱,不比大女儿骄横,而且新王赢稷又是自己的亲外甥,这样安排再好不过了。
魏冉高兴,忙说:“回太后,小女紫月是五月生人,还有三个多月就十六了。”
听了这些话,子稷心里悔得肠子都青了,他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有那么多话可说,他为什么偏就拣了这一句话说。
“荣婆婆呢?”子稷生怕母后再提那事,忙差开话题。
“大王找荣婆婆作什么?”宣太后不由问了一句。
“红玉不是进咸阳宫了吗?听说荣婆婆也在宫中,自然是相熟的姐妹多年不见了,想着见一见,又恐母后不答应,刚才请求寡人向母后求个情。”
说到这里,宣太后又想起当年的事来。算起来红玉和荣婆婆为了完成她交代的任务,终身没嫁,想到这里她心里也不是个滋味,虽然和儿子还有许多事情不能沟通,但亲母子毕竟是亲母子,就是争吵那也是亲的。所以说到红玉,宣太后心里就涌上一种感动。
“红玉也真是的,若想见时,拒到宣政宫来就是。本来我也想着等她安顿下来,派宫女请她来坐一坐的。”
“儿子也是由红玉服侍习惯了,所以才会宣着她进宫。只想着这事母后也一定会同意的,这事也来的突然,儿子也没向母后说一声,还望母后不要生儿子的气才是。”子稷一向说话好听,要不然唐老爷也不能偏**他那么厉害。
宣太后久居宫中,身边只抚养着一个秦武王,毕竟不是自己所生的儿子,她向来为人又严厉,所以秦武王自幼在她身边就拘谨,向在不敢在宣太后面前多说什么,生怕说错了话被责备了去。就是后来她生下女儿启明公主。启明公主又是个生性要强的孩子,一个女孩子家活生生长成了个男孩子的个性。骑马打球,管理宫女,手段都是极强硬的。所以启明公主从小到大也没向宣太后撒过娇。反而和秦武王亲近些。
所以子稷这样一说软话,宣太后心里一暖,自然就说不出责备他的话来。想着儿子毕竟是初进宫,不懂得宫里的诸多规矩,也不知王宫里的权利制衡勾心斗角,所以有些事做得直接了些。以后慢慢教导就是。
“舅舅家的表弟多大了,让他常到宫中行走,让我们兄弟间也多亲近一些。”子稷说这话听地魏冉也高兴。这样的话秦武王是从不曾对魏冉说过的。还是自家的亲外甥。魏冉高兴。
“大王不嫌臣子粗鄙,明天臣唤英儿到宫中进谏就是。”
“舅舅留下来陪母后吃饭吧,宫中日长,母后也寂寞,有了舅舅陪着说话会好一些。”
子稷真是话里抹了蜜,哪一句话不好听,他就不说哪一句话。
“臣就不打扰大王与太后母子叙话了,臣告辞,明日再携英儿进谏。”魏冉看得出宣太后今天心情极好,人家母子情深,要拉些私房话,他一个外人在此就不好了。魏冉是什么人,那可是向来极擅长察言观色的。忙告辞。
宣太后也想和儿子多说说话,母子亲近些,自然也不留魏冉,魏冉告辞后,母子两人又说了会子话。
“母后有一事儿子要向母后道谢。”子稷拉着宣太后的手说。
“有何事王儿拒说就是。”宣太后难得的好心情。
“喜公公是母后用惯了的人,儿子岂能夺人所爱。再说母后身边若没个使着顺手的也不方便。儿子那边有红玉嬷嬷,再说红玉嬷嬷也是儿子使习惯的人。若让喜公公和红玉嬷嬷两个都在咸阳宫管事,红玉嬷嬷怕是不方便。”
子稷这样一说,宣太后欠着红玉的人情,也觉得儿子想得地。她派去的喜公公自然是做大太监的。也是宫中的老人。他和红玉两个人品级职务一般高,两个人都在咸阳宫倒又不好了。
“可是红玉毕竟年纪大了,王儿身边没有伶俐些的太监,母后还是不能放心。”
宣太后这句话本身就有毛病,红玉年纪大了,喜公公年纪也不小啊。
“母后担心儿子,儿子知道。儿子就在宫里找个伶俐些的小太监随身服侍就是,宫里的一切事宜都由红玉嬷嬷打理,母后拒放心。”
找个没有品级的小太监服侍,咸阳宫一切皆由红玉打理,宣太后点头。红玉是儿子使习惯的人,红玉也和荣婆婆一样当年都是她的心腹之人。这样的安排,她觉得可以。
“王儿初到毕竟不了解宫里的人,要不母后给王儿挑一个伶俐的送去?”
“不用了,一个小太监而已。儿子在咸阳宫倒看中了一个。
“小温子还不见过太后?”
子稷这么一喊,小温子多机灵的一个人,忙上前一步跪下给宣太后磕了个头。
“奴才小温子见过太后。”
“抬起头来。”
小温子抬头,宣太后仔细观看了一下,是个面生的小太监,看年纪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眉清目秀看样子倒是个伶俐的。
“几时进宫的?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回太后奴才自幼进宫,早已不记得家在哪里。”
“先前住在哪里?从何职?”
“住在莫雨宫南院,洒扫书院。”
嗯,宣太后点点头,自幼进宫的小太监自然知道宫里的规矩,常在王儿身边提醒着也好。没有家人也就没有麻烦。是个洒扫书院的小太监也没有什么根基,好,这样也好。
“以后服侍王上一定要尽心。”
“谢太后恩典!”
301章 龙凤胎()
“哎哟哟!”屋里传出杀猪般的叫声,屋外子稷满头大汗坐卧不安。自那天两夫妻话别,天青进宫后,子稷在宫内使出他在街头混事的无赖手段,在后宫对母后又哄又劝,在朝堂对大臣一会装聋哑,一会雷厉风行。二个月过去了,秦相那边始终没有找到废掉他的机会,魏冉一心想让小女儿进宫当王后,在朝堂之上也不与他为难。宣太后被子稷哄得心花怒放,有一些事也渐渐放手让他自己去做。他这个大秦帝国的王总算是暂时坐住了。
另一边小小每天都带着化妆品到各位大臣府中拜会那些夫人们,女人们在一起说孩子,说化妆品服装,当然也会说起自己的男人。话说到投机处,就会说起当前咸阳最热的话题,当今大王选妃的事。每到这时候,小小就会有意无意地提到,她在外做生意曾与燕国商人来往,听那些燕国商人传说,他们这位新大王是个相当有才华的大王,只可惜对女人非常,接下来就都是些少儿不宜了。听地那些个夫人心里毛毛的。荣华富贵自然重要,可女儿的幸福也不得不考虑。有些夫人就留下嫡生的女儿,倒把庶出的女儿选了送进宫去。反正为了家族幸福,庶出的女儿是活该牺牲的。
两个月以来宣太后在宫里也忙得不轻,主管选秀的嬷嬷把各地选来的秀女细细过了,然后再送到太后宫里让太后看一遍。有时太后就会叫宫女去请大王来宣政宫坐坐,每每这时就会让那些选送的秀女走上来给大王看看。那些从地方上选送的秀女身份地位低下,做个才人宫女的还行,做妃子就有些不合礼仪了。各府送上来的女子,虽是王侯将相之女,可大多都是些庶出的女儿,有几个嫡出的又太出众。宣太后越选越心烦。传那些夫人进宫一问。要么推说家里没有适龄的女儿,要么就说适龄的女儿都已经嫁了。如此这般忙活了两个月,才勉强选出五位送到明经阁培训。
太后忙着选秀,子稷忙着在朝堂之上和大臣们玩心计,小小忙着到各府走动。两个月转眼就过去了。
直到这天傍晚天青突然进宫见子稷,说小小要生了,子稷慌得连便服也没换就带着小温子从秘道出宫来了。
“什么时候能生出来啊?”子稷着急地问司徒天青。
“不知道!”司徒天青回答的真老实。
子稷瞪了他一眼,又一门前转悠,他也是晕了,问司徒天青能问出什么来啊,他又没生过孩子。
“谁在里面,都是谁在里面,这医生会不会接生啊!都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生出来?”
子稷来来回回走动着,嘴里不停地说着话。小温子站在门边不语。现在大王属于非正常状态,他这当奴才的就当没听见。
“闭嘴!”司徒天青实在是被子稷吵烦了,忍无可忍之下喝斥他一声。
“闭嘴,你叫谁闭嘴,你可知道你是和谁在说话,啊?”子稷心里正烦着,被司徒天青这么一挑,火嗖一下冒出来。
“大王恕罪,大王!”小温子忙趴下磕头,这司徒侍卫长是疯了不成,怎么能喝斥大王呢。
“生了,生了,是位公主!”门哗地开了,稳婆抱着一个襁褓走了来,满脸喜气地跪下向子稷行礼,“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是位公主!”
“你抱着。”子稷本来还一脸发黑地瞪着司徒天青,一听稳婆这么说,立马笑了伸手接过孩子看了一眼递给身边的司徒天青。
“夫人呢?夫人还好吧?”
“夫人?”
啊!稳婆的话还没说完,屋里又传出小小杀猪般的叫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