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流伐清-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完待续。。)
    
   

第六十六章 非战之困难
    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情也不一样,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也就相差甚远。相对于于七、高得捷等人在辽东的顺利,以及他们的乐观,晋王李定国这一路由西北进军的部队,所见到的景象却令他们忧心忡忡,更多的顾虑则是在光复北方之后朝廷的能力。
    随处可见干裂的土地,干旱还在持续,虽然已经不是很严重,但很多地方不是荒芜的问题,而是缺乏水利设施,以致缺水缺到寸草不生。而且很多土地抛荒的时间不短了,李定国看上去觉得至少数年无人耕种。
    成群结队的流民向南而行,战乱又起,撤退的清兵不仅拉伕抢掠,还烧房烧屋。没有了家当,没有了最后一点糊口的粮食,百姓们只能向南逃,期望着王师的拯救。
    镇朔军和讨朔军攻破汉中后,进入陕西,直逼西安。西安清军在户县与明军激战一场,被击败后立即弃城而走,由陕北退往山西。如果西安清军据城死守的话,未必不能坚持些时日,但京师面对山东的败局已经无暇分兵守卫,急于调兵回防,所以,占领陕西的行动,明军并未遇到有力的抵抗。
    按照总参谋部的计划,西路军将攻取陕西、山西,彻底孤立直隶,孤立京师。按照现在清廷急于调兵回防的心理,西路军很有把握实现这个战略目的。但现实的情况却使西路军的行动变得缓慢下来,这让李定国等将领都十分发愁。
    困难是摆在面前的,由于所过地方不仅难以得到物资补给,反倒要拔出军粮来赈济大批的流民,而从后方转运则要耗时耗力,难以在时间上完成总参谋部的要求。
    况且镇朔军中骑兵众多。消耗更是巨大。如果冒险北上,就只能寄希望于缴获的物资粮草,显然这有些一厢情愿了。
    “物资已经改由汉水船运,然后在安康转为陆路。”昌国公高文贵皱着眉头,陪着晋王李定国在漫步巡视,“这已经是最快捷的运输路线了。但数量还是不够。不够我军直入山西,从西面进逼京师。”
    “甘陕的情况显然要比朝廷预料的更困难。”晋王李定国轻轻抚摸着腰带,不无忧虑地说道:“吾已经上奏朝廷,陈述困难,请万岁加拔粮草物资,或者有另行安置流民之策。只是这围攻京师的计划,怕是要因为咱们而改动了。”
    “鞑虏此计甚是毒辣,坚壁清野啊,使我军难以快速推进。”高文贵有些忿忿地跺了下脚。“也是看准了万岁仁厚,我军又号称王师,必不会置流民于不顾吧?”
    李定国无奈地苦笑了一下,说道:“确实如此啊!如果万岁按原计划明年北伐的话,物资会充裕很多。嗯,估计万岁也没想到北方会凋弊如此,鞑虏会行如此毒计吧?”
    “光凭东路大军,攻取京师恐怕不易吧?”高文贵思索着说道:“缺乏骑兵机动保护。便要稳步进军,处处留兵驻守。以保证粮道畅通。这样一来,兵力优势就难以维持。而且冬季将近,作战于我军不甚有利啊!”
    “其实——”李定国犹豫了一下,低沉地说道:“如果今年光复京师,恐怕粮草物资的压力会更大。万岁宅心仁厚,定会竭尽全力赈济难民。如此。倒不如把包袱先留给鞑虏,以免有损英名。”
    高文贵苦笑着连连摇头,并不是不同意李定的说法,而是觉得皇上定不会如此。
    李定国的意思很简单,眼不见心不烦。接收不到难民,也就不用耗费粮草赈济。如果急于将鞑虏驱逐出北地,被破坏得满目疮痍的北地和无数的难民势必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后勤的压力可能会使明军难以继续展开战略行动。这样的话,鞑虏有可能在辽东得到喘息和休养,而现在攻掠辽东的明军很可能难以得到有力的支援。
    但朱永兴的脾气禀性李定国和高文贵都比较了解,估计是不大可能接受这种自欺欺人的冷酷之举。而李定国的话语中,也有些许抱怨朱永兴发动北伐的时间早了些。如果按照原定计划,明年北伐的的话,将不可面临如此大的困难。
    “没有我军的骑兵参战的话,攻克京师怕是有些困难吧?”李定国对不能按期进兵,以致延误整个战略行动感到不安,骑兵是宝贵的,战马是宝贵的,长趋急行不是不行,但马匹的倒毙将是令人极为心痛的事情。
    “嗯,济州岛的骑兵比咱们晚了近一年,即便是不走弯路,怕是也要到明年开春才能够大用。”高文贵猜测着摇了摇头,轻轻叹了口气,“如果咱们这支强军不能在克复京师一役中展露光彩,那可真是太可惜了。”
    镇朔军的骑兵屡经战斗,特别是在户县,终于与八旗展开了骑战厮杀。不出预料,骑兵墙击败了八旗的传统骑兵。虽然明军在人数上占优势,西安的清军八旗也未尽全力,但新战法显现出的威力令李定国等人欣慰激动,自信心大增。而且,从目前来看,镇朔军的骑兵成立最早,人数最多,训练最久,应该是明军中的第一精锐。好钢用在刀刃上,将领们当然希望在光复京师这样历史性的战役中显露风采。
    李定国没有说话,举目望着远处粥棚旁黑压压的人群,大人叫、孩子哭的声音顺风传来,他无奈而又郁闷地长长叹息一声。
    ……………
    “是朕心急了吗?”朱永兴待内阁众臣看过晋王李定国的奏折,似得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停顿半晌,声音突然又激昂起来,“衣冠变为犬羊,江山沦于戎狄,此谁之罪哉?祖宗之地,大明赤子,难道只是辩词力有未逮,便要自塞耳目,视而不见吗?”
    崇祯可以面对甘陕“经年大旱,百姓易子而食”的奏折只说句“朕知道了”,然后该征的税一文不少;他可以不发一粒粮食的赈济,而要求自己的子民舍生取义,饿死也要为国分忧出力。但朱永兴做不到,他也必须想出办法,并把群臣的这种观念彻底掐灭。
    果然,朱永兴的话基本上便是定了调子。仗要打,难民也要赈济,啥都不能耽误。本来群臣中已经有不少人产生了缓一缓的想法,也就是暂时维持住现在的局面,在明年春天前不去占领那些被破坏得很严重的失地。要知道,如果赈济难民,就不仅仅只是粮食问题,还有御寒的衣服、薪炭,这可是极大的财政支出。
    虽然事先也有这方面的估计,但事实上却将大大超出朝廷的供应能力。对此,群臣也有些无奈,谁让皇上宅心仁厚呢,谁让咱是王师呢!
    “启奏万岁。”吴三桂硬着头皮上前奏道:“微臣以为,在保障军用物资供应的基础上,尽力赈济难民自是朝廷之责,然若实在缺口太大,也非人之罪也。”
    朱永兴微微颌首,示意吴三桂退下。他的意思很明显,全力保障军队,然后嘛,便是尽人事而听天命啦!虽然听起来合情合理,但却不是朱永兴所要的最佳答案。
    户部尚书易成上前为朱永兴分忧,说道:“现下海贸愈发兴盛,微臣以为可提高海税,甚至可恢复万历朝时的丈抽法。只是这税钱易得,这物资难集。比如这棉花,即便向大量向海外求购,恐也难以凑齐。”
    “丈抽法,易卿详细说之。”朱永兴不太清楚具体的数字,便开口询问道。
    万历皇帝的海税收费标准被称为丈抽法:船阔一丈六尺者,每尺抽银五两,以后每加阔一尺,加征银五钱。在这个标准下,一丈六尺船就是八十两银,一丈七尺船是九十三两五钱,一丈八尺是一百零八两银子……最大的两丈六尺船则是十两一尺,每船该抽银二百六十两银子整。
    听得易成详细说明,朱永兴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这万历哈,还真是要钱不要命,如此重税固然能使国家财政增收,海贸也有点赚头,但对于商家来说,近一半的利润可就没了。这样疯狂的抽税肯定会让不少人豁出命去走私,这种走私集团虽然也会冒极大的危险,但老老实实的商人利润率实在太低,再加上海贸可能面对的海难等风险,正经商人根本无法同走私集团竞争。
    长此以往,正经商人就会渐渐减少,而走私商不断增多,最终海贸利润还是会流到走私商人手里,一个恶性循环形成后,政府也将无法再从海贸中获益。
    嗯,杀鸡取卵式的短期暴利,朱永兴决定完善海关,决定加税,但加税的幅度绝不会这样大。
    “御寒之物也不是非用棉花不可啊!”朱永兴沉吟着说道:“之前不也预料到这一点,并通过蒙藏购买羊毛、皮货了吗?应该还是不够吧?那就再想想办法。嗯,众卿都集思广益,回去找人商议研究,总有解决之道的。”
    ……………(未完待续。。)
    
   

第六十七章 排除万难
    感谢我想远飞,wq007_007,东门拍马,五陵豪杰,夜中游,龙空鬼畜,爱神啊聪g,色剑,冻冻88,irrevers,大号调羹1,windboy,我才是猪头三,artu,jack7106,青松远情,artu,w123q123,lizd01,christanval等朋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心情愉快,工作顺利。
    *
    “启奏万岁,微臣以为还可再向民间借款。”易成迟疑了一下,继续奏道。
    朱永兴沉默不语,国战以来已经先后发行过数期战争国债,他不太确定民间是否还有余钱。
    “易尚书,国战以来,朝廷已经先后借了近千万两银子了,民间哪里还有银子可借啊?”大理寺正卿郭之奇不是很同意易成的建议,开口说道:“与其涸泽而渔,与民争利,不如由朝廷官员自行捐输吧!万岁,微臣以为臣僚们都是识大义、知大体的,支助朝廷亦是应该应份。”
    自行捐输能有几个钱?朱永兴可不认为自己手下的官员象明末那些官员似的,或者有田产,或者涉足工商,都不指望着俸禄吃饭。而且。这样的旨意一下,为了表示忠心,自然没有敢不捐,但攀比之风,况且这有如摊派般的做法。朱永兴在心里并不赞同。
    “郭大人过虑了。”易成不慌不忙地笑着说道:“朝廷借来的银子并没有扔到海里去啊,借来的银子或者从民间购买粮食物资,或者雇请工匠生产制造,或者给士兵们发放军饷,而士兵们又拿军饷在民间购买商品。这样,银子转了一个圈又大半都回到了百姓手里。民间怎么可能会没有银子呢?”
    郭之奇仔细思索,朱永兴却听明白了。这与后世什么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撬动经济杠杆的道理差不多。再加上一直未间断实行的惠民政策,民间其实并不想他想的那样资金匮乏。相反。由于大半物资被国家占用,民间物资是显得不足的。有钱没物,民间是这样的情形吗?他得考虑一下,并且派人调研。
    之前对难民的安排也有过计划,但如此众多,如此贫困,北地的环境如此恶劣,显然超出了预计。
    “再向民间举债的事情。众卿要尽快商议决定。”朱永兴轻轻抚着龙椅的扶手,思索着说道:“依朕之意,原定向南方安置的难民数量要大幅增加。北地凋弊。又时近寒冬,难民留在当地几乎干不了什么,空耗粮食罢了。南方则不同,越向南越暖和,难民到了那里,可以垦荒。可以兴修水利,可以去工厂做工。还可以减少棉衣被服的需求。众卿以为如何?”
    北地凋弊的最大原因是受小冰河影响大,加之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又没有大规模引进抗旱作物。虽然气温于一六五零年后开始回升,但也不过是气温回暖后灾情减弱罢了,和明朝正常时期比还差很远。按照朱永兴的计算,大概还要十几年,北方的低温和旱情才会大幅度减弱,这也差不多就是满清所谓的“康乾盛世”的起始时间。
    所以,北地,特别是西北地区,留置居民过多,并无益处,就算是种植新大陆的高产抗旱作物,也不见得就能自给自足。而将难民转至南方,则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劳作创造生产力,为大明增长国力添砖加瓦。
    “启奏万岁,微臣担心难民南下后落地生根,日后重建北地将会缺乏劳力。”刑部尚书张煌言上前奏道:“而且,难民数量过大的话,恐与安置地百姓争田,或因习俗各异,而致地方不安。”
    虽然因为移民而出过类似的问题,但朱永兴并不认为是大方向错误,只是地方官员的安置不妥,或者是朝廷的安置措施不够完善。落地生根也好,落叶归根也罢,要紧的是解决目前的困难。至于北方日后的重建恢复,可以效仿四川和湄、河两省的成功经验,以田地和优惠政策来作吸引。
    “张卿所虑不无道理,然亦不可因噎废食。”朱永兴思虑已定,微笑着说道:“川北新复之地尽多荒芜,湄公、河仙两省亦要扩大垦殖,只是安置得当,问题还是能够避免,并且加以解决的。至于日后北方的人口缺乏,也不是没有办法。咱们一步一步慢慢来嘛,目前还是要以大局为重。满清想方设法迟滞我军行动,咱们便偏不如他们的意,不仅京师要尽力攻取,辽东的攻掠也不能停,绝不给满清喘息之机。嗯,具体的章程呢,还需要众卿群策群力,尽快制定并完善。咱们君臣同心,什么困难也不在话下。”
    ……………
    朱永兴说得很自信,其实也是有些发愁。他定下大方向,把具体的事务交给了群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便撒手不管了。相对而言,他的视野,他的眼光,他的知识,往往会想出别人想不到的办法。而且,他思考得长远,思考得科学。
    比如御寒之物,除了棉花外,朱永兴又派人通过茶马交易的口岸从藏蒙购进大量的羊毛和毛皮。羊毛可以擀毡条、做毡毯,还能够纺成毛线织毛衣、手套,再进一步加工的话,便是毛呢。嗯,都是能够御寒的东西。
    而羽绒服也作为短期的御寒衣物进行了生产。为什么说是短期呢,因为朱永兴弄不出高级的面料,解决不了钻毛的问题。好吧,给冻得瑟瑟发抖的老百姓穿。谁又会挑这个毛病呢?哪怕含羽量再大一些,也比单衣保暖不是。以后呢,棉花多了,还是要淘汰这不合格的“羽绒服”。
    除了穿,还有吃的问题。无论是在寒冷地区作战。还是大运动量的训练,士兵们都需要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即便是从改善百姓的生活着想,肉食也是多多益善。在粮食并不充裕的时期,养鸭、养羊、捕鱼似乎是成本最低的副食来源。但朱永兴并不满足于此,他早已盯上了更大的家伙,而且是不用自己饲养的。
    捕鲸。这项活动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当时北极区的人们利用石具来捕鲸。巴斯克是最早从事商业捕鲸的欧洲人,他们冒着风浪行驶很长距离到纽芬兰及冰岛沿岸。这样横渡大西洋的航行早在1372年就已开始。在17世纪内,荷兰人及英格兰人均组成过庞大的捕鲸船队。
    中国海域的鲸鱼主要在东海和南海,黄海有少量。渤海较少见。明军水师的庞大,可以使朱永兴组织捕鲸船队,以济州岛和琉球为基地,一方面进行海上训练,一方面进行捕鲸作业。
    一头鲸鱼身上有以吨计的肉食,以吨计的脂肪,连鲸须、鲸骨也有用途,很是具有商业价值。但中国的捕鲸量历来都很少。只是偶尔对近岸的鲸类进行猎捕。
    有了基地,捕鲸船便可以把捕杀的鲸鱼尽快拖到岸上进行加工。比如把鲸脂提炼成油,把鲸肉制成熏肉、风干肉、腊肉。以便长期保存。
    实际上,这已经并不只是朱永兴的计划和设想。前几天,在济州岛的水师就已经捕获过鲸鱼,并把鲸肉送至南京给万岁尝鲜。嗯,吃起来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