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流伐清-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是恢复了明朝万历十三年时在孟密北部置安抚司的旧地。也就是说。从历史渊源上来看,这样的占领可以被称为收复。
    本来是震慑、示威性的军事行动,却似乎有越打越大的趋势。贺九义深知在国战未止的情况下,得到的物资和人力支援将很有限,又担心弄巧成拙,反倒害了永历君臣的性命。当然。对于新君朱永兴来说,永历完蛋了似乎对他更有利,但这话是不能摆到明面上的。
    鉴于这样的情形,贺九义赶紧上奏朝廷,陈述目前状况。请示如何处理。
    朝廷迅速地派来了使者,而且是在缅甸长时间呆过,对缅甸情况十分了解的郑昭仁,现在的国安部左侍郎。这样一位高官,无疑会承担起所有的责任,贺九义本来有些忐忑的心一下子放松了。
    “万岁估计到缅甸的军力低弱,但如此程度,显然也出乎万岁预料。”作为钦使的郑昭仁首先便向贺九义说明了朱永兴的小失误,也就是说,此次行动的失控,责任不会由贺九义承担,怪也只能怪缅人太不经打了。
    事实上,缅甸二度统一,成立东吁王朝后,因多次与实力强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国(大城王国)交战,并且在万历年间两次与明军大战而耗尽国力。甚至原都城勃固城都在1599年被阿卡族占领,而被迫迁都阿瓦。也就是说,作为中央政权的东吁王国已经没落,而缅北的掸族封建主向来不甚恭服,以恢复旧日的阿瓦王国为念。还有孟族,也不忘旧国阿拉干,对缅人莽氏称王十分不满。
    在这样的情况下,缅甸不太可能抵挡得住正向近代化靠拢的明军。朱永兴得出这样的判断也没有错,只是明军能取得如此大的战果,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不过,他不是那种诿过于人,或者是没有担当的主上,对外战争嘛,打得好就是好,虽然不太符合起初的意图,但他却不会因此而责怪贺九义。
    “有些官员建议圣上效七擒孟获之举,退出所占缅土,以感其心。”郑昭仁的脸上浮起了轻篾与不屑,“圣上言道:孟获虽称异族,却乃我华夏子民,以恩以义可感其心。缅甸乃敌国也,岂有不战而退,骄其心馁自身之举?况蛮莫亦属我大明疆土,缅人趁虚而占,今收复失地,名正言顺,岂能轻易予人?”
    “万岁圣明。”贺九义忙向北拱了拱手,说道:“缅人欺软怕硬,狡诈异常,非以兵威震慑不能令其服膺。至于仁义,恐怕今时不适用。”
    “平朔侯所言有理。”郑昭仁微微一笑,在桌上摊开的地图上指点着,“除了蛮莫,还有这孟养、木邦、孟密等土司也曾归顺我大明,其地呢,说是我大明的亦不为过。万岁便讲过‘谁占领谁拥有’这句话,所以,即便再多抢些地盘也能说成是收复失地。”
    “圣上要对缅甸大举用兵?”贺九义有些惊讶。
    “那就要看缅人的态度了。”郑昭仁微抿嘴角,似乎在冷笑,“其实并不需我军再度增兵多少,只要能成功拉拢掸族,那缅北便是一片混乱。嗯,侯爷可知道万历年时把总高国春一战成名之事?”
    贺九义点了点头,他还真知道这事,万历时明朝把总高国春率五百人一举攻破数万缅军,接连摧毁缅军六座营垒,堪称西南战功第一,受到朝廷的大加封赏,并侪身于名将之列。郑昭仁提起此事,也就意味着在对缅作战中,不必顾虑太多,要尽全力施为。(未完待续。。)

第四十六章 火箭列装
    不行险,不冒进,以最有把握的战斗去赢得胜利,一直是朱永兴所禀持的用兵之道。在逆境时,明军输不起;顺境后,他又想力求少死伤。
    珍惜人命运的观念对于朱永兴来说,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的。或者说,在某些方面他不适合作一个冷血的帝王或政客,把伤亡只看成书面上的文字。但从另一方面,这种宽仁慈恤的表现倒是更有助于明军各部的统合。毕竟在明军中有历史问题的太多,朱永兴这样的性格和处事,更能让他们放下包袱,精诚团结。
    而对于山东、辽东联合战区,朱永兴也是寄予厚望,并调遣了两支精锐部队——剿朔军和破朔军。剿朔军的前身是灭朔军第一师,由魏君重率领,在明军中组建最早,战术、装备更换最早,作战也最多的一支部队;破朔军则同马自德统率,先至崇明岛,在江淮屡经战斗,发展扩弃起来,并且参加了光复江南的战役,也是经验丰富。
    在整个大反攻的作战态势中,如果明军能在山东取得突破,便能既占据运河要冲,又能威胁直隶,甚至京师。同时,山东还是辽东作战的基地和后援,将是配备水陆精兵,以及正在济州岛训练整编的骑兵的一支强有力的混和兵团。
    对于作战力求稳健,对于士兵务求训练和待遇,对于武器,朱永兴比别人更加注重。虽然达不到唯武器论的地步,但在能够改进并装备的条件下,他也力求完善。
    匡国公皮熊等人在海边可不是游玩,而是想见识一下新组建起来并首先调拔给山东战区的新型炮兵部队——火箭兵。
    射速快,射程远,机动灵活。配备爆炸、燃烧、毒烟这三种弹头的火箭终于可以装备部队。虽然还达不到康格列夫火箭的最佳指标,但尾翼经过了改进,射程已经超过两公里,稳定性也大为增强,是对付骑兵部队的一个利器。
    有中国传统的火箭基础,在火箭研制改进中可谓是事半功倍。在试验成功后,兵工厂便开始加班生产,明军则开始抽调军官,招募炮兵,进行相对的训练。特别是成功地筹款措饷后,兵工厂将一些军火物资由自产改为外购,而将腾出来的人力物力全部用于火箭的生产制造。
    ……………。
    陈道博、张南作为老资格的炮兵军官,此时正站在舰船的甲板上,眺首海天。现在。他们已经是炮兵部队的高级军官,军职已经是少校。
    相对于以前的公侯伯等爵位,现在明军中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便是以军衔为尊。讲武堂出身的军官,身着新式军装,佩戴新式军衔标志,校级军官还将由皇上御赐短剑,那种自豪和骄傲是极令人羡慕的。
    “北地利于骑战。而火箭能否有效克制骑兵,还不是十分把握啊!”陈道博对于火箭这个并不算新式的武器很钟爱。但也了解其缺点,所以才会有所担忧。
    “火箭虽好,也是辅助武器,万岁不是说过,不要过分倚仗,而是发挥其威力。为我军获胜增加助力吗?”张南呵呵一笑,说道:“火箭先发,然后是火炮,再是佛朗机,最后是火枪攒射和曲射炮。也就是说。火箭使我军又多了一个层次的打击,并且可能用燃烧弹或爆炸弹惊扰敌人骑兵的战马,以及打乱其阵形。”
    “不光是陆战,水师日后也要装备火箭。”陈道博补充道:“如果不能解决准确问题,将会耗费极多,我担心若是效果不佳,火箭会从军撤除。”
    张南沉思了半晌,摇了摇头,不太确定地说道:“你我都知道兵工厂正大力生产制造火箭,可见万岁之青睐,应该不会如此吧?若说耗费,凭朝廷现在的财力物力,也应该足以支撑。”
    “朝廷的财政也不是很宽裕,万岁颁赐民爵,不也是为筹款所行权宜之策吗?”陈道博微微皱起眉头,低沉地说道:“觐见万岁时,你我都看到了万岁的节俭,皇宫的弊陋,可不敢胡乱耗费,令万岁为难啊!”
    张南深有同感地轻轻叹了口气,若说皇宫的宏伟,宫人的多少,朱永兴确实够节俭简朴的。嗯,皇宫不过是一座中等规模的花园,嫔妃不过两个,餐食亦不过一桌,宫人亦不满百,连当年的永历都比不上。
    “要我说呢,这火箭不可轻用,只要不是大队的清军骑兵,我军的步兵和现在的武器已经足以对付。”陈道博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只有在关键时候突然使用,才能收到特别好的效果,显示火箭的威力,不使其在日后受人诟病。”
    火箭的射程远,发射简便,射速又快,自然是前膛火炮难以比拟的优点。但其准确性却不敢恭维,面对宽广且密集的敌阵自然不用过多考虑,对付小股的敌人便不是很适用。朱永兴坚持生产装备火箭,是因为曾在书上看到鸦片战争时火前挫败蒙古骑兵的战例,这自然是没有错的。而陈道博的忧虑也不无道理,那便是火箭的耗费,要多发射才能保证多命中。
    其实陈道博和张南的担忧是大可不必,或许别人会因为消耗太大而放弃装备火箭,但朱永兴却知道这种武器在新式火炮出现之前会大出风头,会持续数百年,并被称为“没有炮身的火炮灵魂”。
    而且,对于财政的问题,朱永兴比别人更加乐观。虽然现在有些吃紧,也东挪东借欠了很多债,可只要国战胜利了,对外掠夺将会弥补这些,并且会大大赢余。想想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的财富,想想占城、安南、缅甸、真腊这些更容易侵略的对象,朱永兴是不发愁的。
    对内,温良谦恭让是不能舍弃的,是国人精神文明建设所不可或缺的;对外,扩张强横则是必须的。朱永兴早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战略,在这场国战中,海外占领地的物资可谓是至关重要。(未完待续。。)

第五十六章 拒诏
    感谢jack7106,chaorenk,青松远情,kqf,hlhht,zekegu,苍月冥雪,gengxin,飞虎有晴天,白云过隙01,我想远飞2012,jforce,清茶待客,无名无天,120708113011419,我是第二条虫,色剑,铁人,dulangliumo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征战厮杀不是游戏,要收放自如是非常困难,也是非常危险的。哪怕因为永历君臣还在缅人手中,明军也不能表现出软弱和顾虑。这就象英宗被瓦刺俘虏,明廷重立新君后,在对瓦刺的反击中坚决果敢,不让瓦刺觉得有所依恃是一个道理。
    朱永兴让郑昭仁传达的意思很明确,他将承担起与缅甸作战的所有后果,如果缅人丧心病狂地害了永历等人,贺九义也不会被当作替罪羊。
    在国战正在进行的时候,如果缅甸保持起码的中立,明军不会有兴趣发动对缅甸的攻击。但现在缅甸既然表现出了对明军的敌意,朱永兴登基之后也要展露新皇的威权,那明军也就有打击缅甸的必要。当然,若是这场战争能够接回永历,并且缴获大量的物资,那便更是妙不可言。不过,现在的军事行动也只能是有限度的,不可能追求一劳永逸。
    而中缅的关系到了如此地步,缅王莽达的精神错乱是其中关键。在历史上,这个家伙在李定国、白文选等人屡次进缅接驾时,宁可被打得屁滚尿流,甚至被兵逼阿瓦城下,也不把永历交出;而等到满清同样要他交出永历时,这个家伙又以所谓的“不义”来拒绝。
    不知这家伙的脑袋在想什么?这是朱永兴对莽达的评价。活该被政变推翻,活该被沉河溺死。现在似乎又要让历史重演,在屡次大败之后,莽白由缅南带兵增援,而因为战争的损失和莽达的顽固,缅甸廷臣深为不满,转而支持莽白,以结束这场无益的战争。
    不仅无益,且毫无必要,还自不量力。明朝已经重新崛起,不再是被清军逼迫于一隅、败亡有期的时候,真的激怒了明朝,以举国之力攻伐缅甸,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虽然已经偏离了轨道,但在某个局部却依然重演着朱永兴所熟悉的戏码。莽白发动了宫廷政变,然后将神经错乱的哥哥绑在椅子上沉江,又杀掉了自己的嫂子和侄儿,坐上了缅王的宝位。
    ……………
    “明人最讲究忠君爱国,虽然已立新君,这永历的旨意或许也有些作用吧?”莽白夺位称王,便打算体面地结束与明朝的战争,而永历似乎便是这体面的关键。
    说实话,这个莽白杀兄杀嫂杀侄儿,或许过于酷烈,但头脑比莽达还是清醒和理智。莽达只是调兵、调兵,再调兵,非要与明军见个高低。而莽白则考虑到兵力调动之后,对孟族、掸族等的压力减轻,国内有可能出现不稳的迹象,这对于他这个新王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一个臣子提醒道:“若是让永历皇帝知道了前线的战况,他就未必肯听话了。”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永历皇帝肯下诏的话,也不能让他的人带去给明军。”另外一个臣子说道,现在被软禁的永历君臣怨气满腹,如果让他们见到了刚刚取得大胜的明军,还不知道会说出什么话来;如果让明军知道了他们朝廷在缅甸受到的侮辱,恐怕会进一步激怒明军。
    对这两项建议莽白是全盘采纳。这场完全没有必要的战争使缅族人损失不小,如果再折损兵力的话,不说缅南的孟族有可能生出异心,缅北的掸族恐怕也不会安分。而且缅甸和暹罗的关系一向很紧张,莽白并不希望让邻居觉得有机会能与明军联手。
    现在永历天子已经毫无人身自由可言,郑昭仁在缅甸的时候,与缅方还保持着较好的关系,小朝廷内的御林军、宫人、杂役大部分都被送回了滇省。这项举措也让缅方感到放心,因为永历君臣的日常起居都由缅方挑选可靠人员负责,这能更好地控制和看管。
    生死操于人手后,缅人对大明天子的尊敬也就一落千丈了。朱永兴用钱财买宽松的时候,缅人对永历君臣还有些客气,衣食不缺。这一两个月,大明与缅甸的关系进入冰点,永历君臣也就看不到什么好脸色了。冷嘲热讽是常事,连食物也粗陋短缺。对此,无论是皇帝还是臣子都敢怒不敢言,质量差、分量少还饿不死,可如果缅人断了供给,他们就会挨饿,甚至饿死。
    而最近几天,永历君臣感到缅人的态度开始发生了些变化,好象恢复了一些对自己的敬意,而且送来的三餐也日渐丰盛。太后、皇帝、皇后和近臣私下里商议了几次,但是始终不得要领,不知道到底是缅王良心发现,还是缅甸政局有发生了什么变故。
    今天送来的食物依旧不错,太后和皇帝先用膳,等这两位吃完后,就会轮到皇后和嫔妃,然后是寥寥几个留下来的宫人和内侍。
    当莽白派来的官员抵达时,太后已经吃饱了,永历则吃到了一半。缅王的使者一脸的怒色,大步流星地走进来,对永历皇帝粗声粗气地说道:“明皇避难我国三年,可还记得我国的恩惠?”
    现在缅甸已经不以藩属自居,永历也不以忤,客客气气地答道:“贵国数年的照顾,朕深为感激。”
    “那贵队侵我边境,掠我地方一事,皇帝可否知晓?”缅甸官员怒气冲冲地说道:“汝队杀死杀伤我缅军无数,侵占蛮莫,还四处掠抢粮食和百姓。”
    “此事朕不知晓。”永历摇了摇头,他被软禁在行营,缅人又严加封锁消息,如何还能得知外面发生的事情,更不可能知道远在滇缅边境上的战事。
    “既然如此,那还请皇帝给贵军下诏,让他们立刻从我国境内退出。”说着缅甸官员就掏出准备好的纸张和笔墨,放在永历的桌前,跟这个官员一起来的缅甸士兵都虎视眈眈地看着永历。
    “他说今日才接到消息,可这几天来缅人的态度明显有异,莫不是和此事有关?”永历推辞不得,内侍缓缓磨墨的时候,永历也拿起了笔,心里飞快地转着念头:“这里面多半有诈。”
    不过还没有等永历想通到底怎么回事,缅甸官员就不耐烦地催促起来:“皇帝为何还不下诏?难道是认为我国招待不周,存心纵容吗?”
    虽然怀疑这里面有什么文章,但永历也不敢用自己的猜测去赌自家的性命安全,在心里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