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流伐清-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属下估计是洪承畴这个老汉奸献的计策。”叶虎猜测着说道:“他在湖广时便用过这招,以收拢湖广士绅之心。”
    归安知县吴之荣欲谋大功,以庄氏所刊《明史》告发官府。先至杭州将军处,因为牵连杭州将军的幕客程维藩、巡抚朱昌祚、督学胡尚衡,并归安、乌程两学官等,于是被联手压制。而庄氏重贿众人,并删改原书有关的问题字句,重新刊行。吴之荣此计不成,即另购得初版告上京师。情报局追杀不及,事终闻于清廷,遂而案发。
    但令朱永兴大跌眼镜的是,清廷的处理竟与历史大相径庭。告密者吴之荣被罢官流放,庄家被罚以巨款,其余涉及《明史》者不予追究。
    而叶虎所怀疑的洪承畴。在长沙幕府时便有过类似的举动。当时,原南明长沙府役潘正先出首告密时,以陶汝鼐为首的二十多人被捕,受此案牵连的湖南各地人士多达百余人(或说三百多人)。
    在湖南的很多清朝官员坚持“不可不重处以靖根诛”的情况下,洪承畴却一反原任地方官的政策,也改变了清廷过去处理类似复明大案的常态,对此案进行了出人意料的处理。因抗清活动而暴露的湖南士绅被全部无罪释放,而将告密者潘正先却被斩首。
    “收买人心,却也是形势使然。”朱永兴听了叶虎的讲述。一语双关地冷笑,这番评论既是对洪承畴,又是对现在清廷对《明史》案的处置。
    洪承畴初组长沙幕府时,对西南明军采取的战略守势,而湖广士绅则多倾向于明廷。洪承畴特别处理陶汝鼐案件,并非是他个人仁慈或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由当时的形势决定的。也只有缩小打击面,才能极力争取各方支持力量。
    通过这个机会。洪承畴迅速改变了对清军十分不利的微妙形势,取得了稳定局势、争取民心的主动权。这才是此案特殊处理的奥妙所在。而清廷当时对此并无异议,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廷战略收缩的力度和后劲。
    现在的形势与当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江浙处于明军攻击之下,民心动摇,极不利于清廷。若在此时再兴大狱,怕是雪上加霜。更激起民众反抗之心。
    “此番倒是轻视了清廷。”朱永兴自失地一笑,说道:“清廷倒也不尽是无能之辈,对形势的变化也算敏感。”
    “如此处理也是清廷心虚胆怯的表现,想尽量稳定士民之心,以便与我军作战。可见清军在江浙已感吃力。不敢再逞淫威。”叶虎也是这样的判断,对江南形势表示着乐观。
    “不知那帮得蒙大赦的士子文人会有如何反应?”朱永兴若有所思,半晌后释然一笑,说道:“现今之形势,他们已经无关大局,倒是整编来投的郑家兵将乃当务之急。经此一乱,郑经实力大损,已不敢轻动,而我水师实力更为强横,可进行更积极猛烈的攻势……”
    房门被敲响,得到朱永兴允许后,机要室文书匆匆走进,喜色难掩地呈上急报。
    朱永兴一目十行地浏览完急报,笑得畅快,“江西大胜,魏君重干得漂亮,发谕令嘉奖。嗯,刚升了少将,军衔是暂不宜再加,便赏别的吧!“
    …………
    永历十六年(康熙元年)十月初六,由浙江衢州出动的清军参赞军务护军统领桑遏、副都统席布率领援军一万五千抵达横峰地区,与固守此地的征朔军一部展开激战。
    而佯向昌都(现景德镇)推进的征朔军调兵一部急速南下助战,秘密驻于闽省浦城的灭朔军第一师则突然出动,迅猛无比地攻入江西,轻取广丰,再克广信(今上饶),切断了桑遏、席布所率清军的后路。
    十月十一,明军发起了总攻,两师夹击,杀声震天。被困于上饶、横峰之间的清军大败,几近全军覆没。副都统席布没于阵中,参赞军务护军统领桑遏只率数骑得脱。
    明军趁胜而进,克复玉山、常山,杀入浙江作进逼衢州之势。浙江清军紧急调兵增援衢州,明军却于攻克常山县后突然南下,攻克江山县,抄袭仙霞关。
    十月十七,魏君重指挥第一师在炮火掩护下,从背后进攻闽浙要冲仙霞关。被切断退路的仙霞关守军军心已乱,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下只抵抗了两个时辰,便在总兵官祖宏勋率领下,弃械投降。
    至此,闽浙要冲仙霞关、分水关尽为明军占据,攻守皆宜。而险关在握,闽省灭朔军只留两师防守,魏君重的第一师得以彻底解放,再整旗鼓进入江西,攻击饶州,清军饶州鄱阳营兵变,第一师轻取饶州,已经能够乘船由鄱阳湖直进长江,或是越湖攻击江西省府南昌。
    得第一师相助,灭掉了江浙来援的清军后,征朔军再无后顾之忧,由抚州南下吉安,攻击目标直指江西清军主力的所在地之一——赣州。
    一连串的攻击转向,使清军疲于应付。江浙清军丧失了一万多人马,仙霞关、分水关又尽在明军手中,防御的任务陡然艰巨,无法再抽调兵力赴援江西。
    此时江西的清军主力大致分为两大集团,一是屯驻赣州,防御广东明军入境;二是陆续集结于南昌,守卫首府。江西腹地的兵力极为空虚,征朔军能够快速推进。只要与韶关的友军合力夹击,解决了赣州清军,则将又有一部明军腾出手脚,加入战团。江西战局,也将呈一面倒之势。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六章 旗奴家丁、内政外交
    国战,从广泛的意义讲,已远远超出某些个人的利益,它成为了汉民族同异族统治者的再次大较量。
    满清入关虽已近二十年,但人们对这个新主人却仍存有疑忌,不愿接受这一无法改变的现实。当有人——一个有名望、有担当的人,敢于率先行动,他们就会随之而行动起来。朱永兴就是趁势而起,扮演了人们所希望出现的角色,他凭借自己的地位和实力,振臂一呼,天下响应。
    明军攻势如风,参加和响应的,绝大多数都是汉人,其主要成员或骨干,都是原明朝降将、李自成、张献忠、郑成功余部及南明残余部属。兵士也多是绿营,并吸收了当地百姓的参加。
    这些人或者跟现在的明廷有联系,很多人却丝毫无联系。但这无关紧要,只要他们不喜欢异族建立的这个新政权便够了。
    “绿旗军心已乱,江南民心已倾,如之奈何?”清廷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看着奏报,连连摇头。
    这是一份较为粗略的报告,列了至今背叛的“逆臣”名单,共有二十三人,其中十八人是明朝降清的文官武将,其余五人未做过明朝的官,有一个竟然还是清初进士出身。
    以后的数量还会越来越多吧?苏克萨哈偷看了一眼旁边铁青着脸的鳌拜,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江浙乃财赋之地,自然不可轻言放弃。然现之江浙却已成朝廷负担,困兵之所,既不能反攻制胜,亦难增援他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地自为战。但有警讯便抽兵而剿,则落入敌毂中,被敌或牵或歼,个个击破……”
    “当今之弊乃分兵征讨。分兵则势单。以次剿取。兵士疲劳,不堪驰使。岂能胜利?如今之计,当集大兵反守为攻……沿长江布防八旗劲旅,以湖南常德、长沙为聚兵之所,西可扼荆襄。东可与江浙之兵合击赣省敌军,而后由赣入粤,或直捣其巢,或切断敌东西联络。如此,敌势虽大,不难各个击破。”
    鳌拜哼了一声,将条陈愤掷于地。骂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军国大事,战阵凶险,岂是耍嘴皮子这般轻松?”
    苏克萨哈犹豫了一下。上前拾起条陈看了起来。如果从军人角度看,这份条陈确有纸上谈兵之嫌,但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比如所分析的现状和弊端,便有几分道理。大江以南的各地清军岂不正是各自为战,哪里有警,全凭地方主官定夺。江浙困守,入敌毂中,倒也说得不错。战略主动权为明军所握,清军被动应对,岂不是正被明军牵得团团战?
    但苏克萨哈却不想为此条陈说话。江浙不可弃,这是清廷的死穴。聚兵湖南,这个程度的战略收缩不可取。沿长江布防八旗劲旅,那需要多少人马,恐怕要把京师的人马全调过去,也不一定够呢!
    “虽是书生迂腐之见,却也有其可取之处。”鳌拜突然缓和了语气,苏克萨哈有些惊疑地望过去,等着他的下文。
    “处处防,处处难防,那便反守为攻。”鳌拜轻轻一拍大腿,说道:“征召在京诸王、贝勒、贝子以及旗主家奴,可得精兵三万。以此精兵,或攻闽,或入赣,或可扭转战局。”
    苏克萨哈心中有不祥的预感,低下头,不应也不答。
    “苏公——”少有的亲切口吻令苏克萨哈起了鸡皮疙瘩,有些木然地抬起了头。
    “苏公德高望重,此事要想办成,舍苏公其谁啊!”鳌拜的笑容很谦和,但在苏克萨哈眼里却是皮笑肉不笑,令人厌恶。
    虽然从顺治开始,便用御前会议等形式,剥夺了亲王们的大部分权力,但这些亲王、贝勒们并不死心,还幻想着八王议政这个传统模式。征召旗奴家丁可是一件得罪人的苦差,那些亲王、贝勒们可不会乖乖听命。
    那些旗奴、家丁当年确实大都在沙场上征战过,可是,现在不同了。常言说得好,有多大的主子,就有多大的奴才。这些旗奴的主子,在京城里当着王爷,公爷,奴才们便也跟着长了身价,长了威风。又都在京城里成家立业,安享富贵,谁还愿意为了那点饷银去卖命打仗啊?
    “正是,正是。”没等苏克萨哈开口推辞,遏必隆也是笑得一脸真诚地帮腔道:“非苏公之威望,难以召齐旗奴家丁,难以令其听奉号令啊!”
    “那就这么定了。”鳌拜一捶定音,“七日后于南海子阅兵出征,三万倒是有些过苛了,便以两万为准吧!”说完,迈步施施然走了出去。
    遏必隆难得地向着苏克萨哈施了个礼,也转身跟了出去。
    “两个混账王八蛋。”苏克萨哈咬牙切齿,对着鳌拜、遏必隆的背影狠狠啐了一口,然后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声,颓然窝在了椅子中。
    ……………。
    不说清廷辅政大臣互相排挤,要征召旗奴、家丁南下反攻,长江以南的形势却正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急转直下。
    荆襄。
    提督董卫国屡攻香溪口不下,棉被之策无用,又死伤了不少官兵,得到明军沿江而下赶来增援的消息,立刻率军东返,直退到夷陵。
    讨朔军与根据地已联络上,并探听到夷陵清军往攻夔东,马上弃了钟祥,过荆门,向夷陵杀来。而击退了董卫国后,李来亨所部和赶来的援军乘船东下,与讨朔军合击夷陵。
    崇明岛。
    破朔军休整完毕,物资也充分,便与杨彥迪的分舰队联合展开攻势,水陆配合,一举占领海门,并向通州(现南通)推进。
    浙江。
    灭朔军由仙霞岭中路而出,佯攻衢州。
    江西。
    魏君重率灭朔军第一师,连下万年、余干,接防抚州,做出北攻南昌的态势。
    晋世子李嗣兴率征朔军主力攻势极猛,接连光复宜黄、乐安、永丰三县。进抵重镇吉安城下。
    广东。
    郑家再次内乱后,朱永兴立刻抽调广州周边部队,以五千人马赶赴韶关,加强了对赣州的压力。
    抗清大潮汹涌难抑。各地烽火熊熊燃烧。急报连连,“贼势猖獗”、“土寇蜂起”、“营兵哗变”等词不绝。令清廷焦头烂额。
    明军攻势不断,连连取胜,固然有民众支持,清军空虚。绿营不堪战等原因,但根本的变化还是来自于本身。以燧发枪、刺刀、火炮为主要武器的明军,经过初期的磨合改进,已经充分掌握了武器的性能,战场厮杀愈加熟练,排兵布阵也成形并日益发挥出火器的威力。
    而直接指挥作战的前线将领对此显然比朱永兴更加了解,对敌我兵力对战的数量掌握更加精确。再者。这些将领都年富力强,锐意进取,建功立业之心更盛。相对于朱永兴的有些保守,他们更为激进。作战更为凶猛,敢以少搏多,敢以寡敌众。
    当然,他们还保留着某些那个时代的作战传统。比如以反正或投降的官兵打头阵,如果是朱永兴,他对此便持谨慎态度。这么做有利有弊,但却造成了明军的声势越来越大。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三藩之乱时耿部猛将曾养性率部万余人攻入浙江,专攻沿海地区。先至平阳(今仍名),该城游击献城降,合兵后,渡飞云江(今仍名),围瑞安,攻不下,转赴温州。守城总兵官迎降。耿兵势大振,聚兵十万,横行浙江,攻势达到了顶点!
    由万余人到十万大军,这样的扩充速度,这样的兵势大振,着实令人惊讶无比。征战的各路明军也不同程度地使用着这样的办法,暂时的效果却是很好的。既壮大兵势,以势慑人,又能减少本部的伤亡。但也有负面效应,需要明军派人监督军纪,而且本军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扩编。那日后如何安置便只能交给政府,对政府来说,确实是一个负担。
    好在政府已经形成了一套处理办法,主力军补充一些,警备军编组一些,剩下的便发放土地、安置费转兵为民。随着大量地方的光复,大批文职官员从书院而出,接管地方政权,稳定地方秩序,安抚地方民众,以尽快地安定地方,转而为国战提供助力。
    这些年轻的官员基本上都没有科举一途而出的文人学识渊博,但在书院接受的是比较专业化的教育,如何治理地方已有套路,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掌握却比那些吟诗作对、出口成章的士子强。而且,从书院毕业并不意识着学业结束,书院还不定期地编制一些文件资料,发给各地方官员学习进步,算是函授,也算是干到老,学到老吧!
    年轻化,有干劲,是明廷整个文职官员系统的特点。虽然还不能全部根除某些迂腐、守旧的毛病,但已经是很效率,很有破而后立的新气象。
    从军事,到政治、经济,明政府正施行着与以往不同,甚至是完全背离的政策。一切为了抗清,一切为了国战,在大义凛然的口号下,变革正在渗透到各个领域,影响着各个阶层。
    反对者在抗清的大形势下噤若寒蝉,已经有“助清反明”的一小撮坏分子被清除,且遭到了民众唾弃,可谓是臭名远扬,再也无法抬头,何人还敢仗驴马之鸣?
    支持者却是受惠得利的广大民众,这点燃了他们支持国战的热情,国战的潜力正蕴含其中,由此而被充分激发。
    可抵赋税的鱼干、肉干、飧饭、干菜源源不断地被送入军中,为将士们维持补充着体力;油布、被服、军鞋、蚊帐等军需品被百姓制造出来,既增加了个人收入,又使军人无雨淋冷冻之苦;刺刀、纸制弹壳、土硝等不断由军方收购,再次加工后成为战场上克敌制胜的利器……
    在这种几乎全民动员的情况下,明统区一省可抵清廷的数省,滇、粤、桂、闽四省之地便可以十数万大军征战大江以南,何况还有安南占领区,还有湄公、河仙两省之助。
    当然,明军的装备和作战特点。决定了所需资金也要大于清廷。这可不象清军,发个大刀长矛,有粮食吃,便可以上阵打仗。火器犀利是不用说。对弹药物资的依赖也更大。成本也更高。
    光凭自产自制是不够的,起码以目前的军工能力是难以支撑多方向的大规模战事。而除了朱永兴。或许再没有人能洞悉国际形势,纵横捭阖,多方筹措,以维持明军的整个战略反攻。
    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