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流伐清-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地倾斜,光复闽省也似乎指日可待。清廷要再派兵南下,不仅耗时,这种添油战法倒还让朱永兴有些期待了。
    什么谈和啦。偏安啦,是朱永兴根本不会考虑的事情。所以,全国一盘棋,在江南多杀伤其统治的基础,总比在北方与满蒙八骑作战更容易。
    形势一片大好,但这只是表面,郑家内乱在即。难得的联合作战马上便要结束,甚至把握不好的话,明郑就此分裂也不意外。
    “金厦众将对延平王强迁入台皆心存不满,是以拥郑经为主。久不发一船至台湾。”忠勇侯陈霸作为郑家旧将,对郑军内部的情况还是相当清楚的,“郑家实力多在金厦,如果众将抗命,延平王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确实是有心无力啊!不论是台湾的军力,还是郑成功身染疾病,都不可能使其做出亲自出马,前往金厦兴师问罪的举动。朱永兴知道这是历史上的事情,目前又重新上演,他没有刻意去改变,甚至在等着这个时候。
    郑成功因为驱逐荷兰人,收复宝岛台湾,固然可称为民族英雄,但跋扈自雄的思维,从现在的形势看来,对朱永兴的光复大业却无益处。虎父犬子,相对于逆子郑经,朱永兴更有把握对付他,而不愿意面对郑成功。
    事实上,从接纳忠勇侯陈霸开始,一直到最近闽省降将“降明不降郑”,朱永兴已经做好了与郑家摩擦的准备。联合抗清固然难得,也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却也知道这种局面不能长久。在地盘与任命官员的问题上,朱永兴做出了一些让步,但也并不畏惧郑军,没有停止对降兵降将的接纳。
    “随延平王收复台湾的兵将难以与金厦抗衡?但郑经因此也不会再树敌,孤这么想对否?”朱永兴微笑着示意侍女将茶水奉给陈霸。
    “殿下英明。”陈霸顺口说了一句,却有些跟不上,只好停顿下来,想了想,说道:“金厦固然兵多将猛,但延平王虎威犹在,他们也只能求自保,哪敢对台湾有所举动?如果延平王盛怒下亲率兵马兴师问罪,金厦恐也难以抗拒。”
    陈霸当然不知道郑成功已命不久矣,朱永兴却轻轻叹了口气,有些黯然地摆了摆手,“此事断不至此,郑经已经无心再在大陆上扩张,一是保存实力,二来也忙于应对台湾的惩处,闽省战事要全靠我军自己了。”
    陈霸不敢多问,敢收留他,使他对朱永兴的气魄是佩服的,但智谋见识,他更多的则是听说。卜未来,通鬼神,传的神乎其神,他也是将信将疑。
    延平王的爵位,国姓爷的名誉,这都是郑经要获得的,只有这样,他才有慑服所部的资本。而这些,绕不过朝廷,躲不开朱永兴。所以,朱永兴才有底气,才不怕郑经与明军彻底决裂。
    当然,维持与郑家的关系,至少是互不侵犯,朱永兴也不会将郑经逼迫过紧。这个张驰的度,才是朱永兴要把握好的。因为郑成功又病又气而亡,所以没有让郑经袭爵的遗书。而历史上的那个时候,永历已死,朝廷已亡,郑经可以凭实力取得他想要的。但现在却完全不同,取得朝廷的任命和承认,是郑经必须要做到的。除非——他弃明降清,但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
    “郑泰——”朱永兴若有所失,停顿了一下问道:“此人如何?”
    “建平侯郑泰?”陈霸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其乃延平王堂兄,长期担任户官,管理财务及对外贸易,颇受延平王信重。然属下亦曾听得传言,延平王北伐失败后,郑泰颇为心灰意冷,其海贸资金似留倭国,并未全部取回。”
    朱永兴苦笑了一下,郑泰颇受郑成功信重,却又在倭国暗留资金,显得对郑成功的事业失去了信心。也因此而害怕郑成功日后追究吧,或许正是这样,他才抗命,站到了郑经一边。
    ……………

第二百零八章 英年早逝
    忠于大明,做忠臣,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朱永兴亦要把中兴皇明挂在嘴边,永历死后,郑成功亦要挂着明臣的招牌,何况郑经?
    剃发易服,投降清朝,郑经如果敢做,他手下的兵将,以及追随郑家的官绅百姓,首先便不会答应;跋扈自雄,不尊朝廷,能够做到,但与明军兵戎相见,彻底撕破脸皮,他也承担不了“乱臣贼子”的名声。
    当然,朱永兴也不会逼迫过紧。目前的首要敌人是清朝,先靖内后壤外的做法他不会采用,明军水师可是费尽千辛万苦才建立起来,并寄予厚望的,他不会让其在内讧中消耗。
    与陈霸的一番长谈后,朱永兴更确定了自己在这次郑氏内讧中所要采取的策略。很简单,主要就是一个字——拖。拖着延平王的爵位,拖着国姓爷的名誉,使郑经无法强硬,无法取得足够的威望。然后,在郑经的内部清洗中大收其离心之兵将,最好能用急速扩充的实力迫使郑经放弃金厦,回台湾经营。帮不上忙,也不要添乱,把黄金水道让出一半,嗯,朱永兴就是这个思路。
    “潮州一战,汝勇猛冲杀,功不可没。”朱永兴思虑已定,突然一转话题,“忠勇侯可谓名副其实啊!孤已下谕令,恢复汝的爵禄。”
    陈霸一愣,赶忙起身拜谢。
    当初陈霸来投时,为了给郑成功一个台阶,朱永兴收留的同时,也给了陈霸降爵待罪的处分。如今郑氏内讧,为了招揽郑军人心,朱永兴决定好好利用陈霸这个榜样。示恩是一方面,陈霸带来的原郑家兵将分散安插。已经被水师消化是另一方面,朱永兴不再担心陈霸的反复。
    陈霸也是聪明人,多少猜到了朱永兴的一些想法。但对他来说,这不算什么。在明军水师中,象郑家那种家族、裙带的风气几乎没有,只要你杀敌立功。便不会被埋没。而一批批进入水师的讲武堂的见习军官,他们年轻,他们有冲劲,更压缩了老将傲气跋扈的空间。
    这样相对单纯的环境,反倒让陈霸感到心喜。他不必再考虑种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担心自己不是某某的嫡系而遭到冷落,他只需要一门心思的打仗立功便行了。而对于自己的能力,陈霸还是很有信心的。
    尽管朱永兴已经有了仁厚的名声,但陈霸却知道光凭仁厚是无法将南明的分散力量整合起来的。永历也仁厚。还懦弱呢,可又有什么用呢?而在收留他和部属,以及针对郑家的态度和手段上,陈霸还认识到了朱永兴的精明和睿智,以及气魄。
    这虽然是个仁厚的主子,却也是不可欺的,更在骨子里有一股狠厉,严惩广州屠杀的元凶。便是一例。陈霸在意识到这点后,也就明白了为何朱永兴能走到现在这个位置。皇帝都不行。何况宗室留守?时势造英雄,可不仅仅是抗清的力量需要一面稳定人心的旗帜,朱永兴的个人能力也绝不可忽视。
    “忠勇侯,既忠且勇,孤看好你。”朱永兴笑着调侃了一句,伸手取过一个木匣。示意陈霸拿去。
    “多谢殿下恩赏。”陈霸接过木匣,深施一礼。
    不管朱永兴赏的是什么,这代表着认同,再加上官复原职,又可以打出自己的旗号。陈霸自知这木匣的沉重。
    “忠勇侯不必多礼。”朱永兴示意陈霸坐下,又温言慰勉了一番,并交代了一番后,才亲自将陈霸送出。
    …………
    郑成功率师取台湾,命郑经镇守思明(厦门),调度沿海各岛。当时郑经十九岁,已娶尚书唐显悦之孙女为妻,但两不相得,与四弟之乳母陈氏私通,生下一子,取名郑克臧。起初,郑经向父亲报告侍妾生了个儿子,郑成功因添孙高兴,赏了一些财物。
    在当时的伦理观念中,“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也就是说郑经此举在士大夫眼中是乱x伦。于是,唐显悦为孙女鸣不平,写信给郑成功大加非难,责其“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国乎?”
    郑成功闻之大怒,立差都事黄毓持令箭并画龙桶三、漆红头桶一,过金门与兄泰,同到厦门斩其妻董氏治家不严之罪,还有经与其所生孙、乳母陈氏。
    黄廷、洪旭、陈辉、王秀奇等守金、厦诸将接令后大为震惊,力图大事化小,和郑泰、黄毓商议,采取折衷办法,只杀陈氏与所生婴儿,并由诸将联名上启代董夫人及郑经请罪。取得董氏和郑经同意后,即按此办理,由黄毓回台复命。
    但郑成功坚持必须杀掉董夫人和郑经,并解下自己的佩剑让黄毓到金门交郑泰执行。郑泰无奈,只好把黄毓送到厦门向郑经说明事处两难。郑经立即把黄毓拘禁起来,和金、厦文武官员商议对策。正在这时,蔡鸣雷从台湾来搬家眷,郑经等向他探问消息,蔡鸣雷因为在台湾有过失,怕受成功处罚,故意夸大其词,说藩主发誓要除掉董夫人和郑经,如果金、厦诸官拒不遵命就全部处斩。
    至此,谎言将金、厦诸将推到了郑经一边。“世子,子也,不可以拒父;请将,臣也,不可以拒君。惟泰是兄,兄可以拒弟。凡取粮饷诸物,自当应付,若欲加兵,势必御之。”众将的这一决定,摆明了联合抗命,并要以武力抗拒郑成功的兴师问罪。郑泰反复思考,同意后给郑成功送去诸将公启,启本中有“报恩有日,候阙无期”的话,明确地表达了金、厦诸将的意思。
    一向威福擅专、杀伐决断的郑成功,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如此结果。阅信后,他心中愤闷已极,病势更加沉重。但郑成功仍支撑病体,每天登将台手持望远镜眺望澎湖方向有没有船来。直到七日后,他方才完全绝望,气噎而死,享年三十八岁。
    一代民族英雄,竟被逆子气死,英年早逝,着实令人叹惜无语。(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 欺瞒之罪,形势之变
    新晋魏王的马宝位列异姓一字王,可谓是登上了一个人生的巅峰。叩头接旨,三呼万岁,可他心里却跟明镜似的,知道这绝不会是永历颁下的圣旨。但这已经无关紧要,爵位显贵,功勋卓著,他在不断获得荣誉和名位的同时,也就被朱永兴拉上了跳不下来的“贼船”,除非他舍得全部抛弃。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其中可不只有马宝一人。朱永兴对于功赏是极重视的,犒赏的财物尚在其次,又有一批将领加官晋爵,更随着战局的顺利,前途愈加光明。
    “我军休整完毕便直捣耿逆老巢,这首功便让小魏去拿,升到侯爵,看老魏的脸往哪搁?”这一日马宝和众将议完事,心情大好,拿魏君重和他老爹孟津侯魏勇开起了玩笑。
    孟津侯魏勇却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家伙,自己呆在安南不声不响,把儿子推到讲武堂,让其全力投效朱永兴。如今魏君重倒是不负所望,只是这加官晋爵的势头也便成了马宝调侃其父的由头。
    “家父有言道:‘弟子不必不如师傅,儿子定要超过老子’,此方为正理。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新人要比旧人强。”魏君重既晋伯爵,又升为上校,已是讲武堂出身中军衔最高者,心中高兴是不必说的,现在马宝取笑,他也不以为意。
    “老魏精明啊,瞧这话说的。”吴三省象是感慨地轻轻摇头,笑道:“他躲在安南享福,倒是有个出息儿子能撑门面。怎么的,听说他又纳了一个妾侍?”
    “这个——”魏君重此时方有些尴尬,挠着头不知如何说才好。
    “在海外开疆拓土倒是容易得很,祁三升和高启隆领着几千兵便打得那个。对,真腊,不敢应战。他们俩不也纳了妾侍,还是海外蛮夷呢!”马宝并不了解外面国家的情况。说出海外蛮夷这几个字也是正常。
    “王爷。海外便海外,可不要把蛮夷挂在嘴边。”吴三省善意地提醒。
    “对。对,是要慎言。”马宝猛然一醒,赶忙点头。
    说到这里,便要提一下前些日子朱永兴搞出来的事情。安南都统使。猛山克族族长思威随着梦珠一行内眷赶到了广州,马上便向朱永兴请罪。什么罪呢,欺瞒之罪,欺瞒了梦珠的身世。
    在思威讲述中,梦珠原是汉家女,其父姓陈,学识渊博。是他为猛山克族请的教授。在一次与缅人的冲突中,梦珠的父母不幸亡故,他便收养了尚在襁褓中的梦珠为女。久而久之,此事便不为外人知晓。他视梦珠为亲生,族人也以族中公主看待。
    这段明显看出是编造的故事令朱永兴“勃然大怒”,不仅除了思威安南都统使的头衔以观后效,还罚俸三年作为处罚,更禁足了梦珠,令其思过。
    其实,多数人都知道这不过是遮人耳目的花招,并没有什么高深之处。但朱永兴的时机选得好,事情做得妙,让人想反对也无法出声。
    你反对什么,觉得处罚过轻,觉得这事有假,觉得这是为以后作铺垫……那好,我可以再处罚得重一些,反正只要不杀头就行;你说有假,那你拿出证据来呀;至于以后,我还没做什么呢,你凭什么反对!
    可要不反对吧,那就等于默认了此事,默认了梦珠的身世,以后若是真被立为正妃,再反对也就没有理由了。
    这也正是朱永兴看准的关键,让人明知有假,却无从着手,无借口去反对。梦珠和龙儿的身份,虽然是正式纳娶,可没有朝廷旨意,只能算是侍妾。旁人是恭敬,是逢迎,是讨朱永兴欢喜,才以世子妃、王妃相称。在这样的身份下,梦珠的身世问题还真不算什么大事。
    当然,依着朱永兴对梦珠的宠爱,身世问题被坐实,以后便不排除被抬举的可能。但那毕竟是可能,以莫须有的推测去跟朱永兴叫板,不仅师出无名,而且是彻底触了朱永兴的霉头。可现在保持沉默,无疑在日后也丧失了话语权。这便是朱永兴的“指鹿为马”,让别人无奈且无法的无解之招。
    马宝和吴三省等人也只是听说,但也都约略猜出了朱永兴的意图。假的出身到底是假的,这蛮夷老挂在嘴边,自然不是很妥当。朱永兴且不说,日后可能贵为王妃的梦珠,也是不好得罪的。
    众人说了些闲话,正要纷纷告辞而去,有参谋来报,岷王朱永兴送来了密信,是八百里加急。
    马宝情知有变,立刻止住了众将的离开,令机要人员马上译信。时候不大,译好的密信便摆在了马宝的案头,他仔细阅看之后,不禁皱起了眉头,示意吴三省接信观瞧。
    吴三信看过信件,以眼神示意,马宝点头认可,吴三省才朗声读了起来。
    按照明军原来的布署,马宝所率的这一路明军主要是迎战满蒙八旗,如能取胜则在闽省攻城掠地,由西面向福州逼进,与在沿海作战的明郑联军合击耿逆老巢,消灭闽省,甚至是江南还算是强敌的耿逆兵马。
    但郑家内讧后,郑经已经下令集结主力于金厦,准备迎接来自台湾的狂风暴雨,这便使得在沿海地带作战的明军显得有些势孤。朱永兴在信中详细讲述了目前的形势变化,要求西路军抽调出部分兵力,加强南路军的力量,以便继续实施闽省攻略。
    “至少要一个师吧?”马宝揣摸着朱永兴信中所讲的情况,等吴三省念完,也不太敢确定地问道。
    “海军陆战队有一万多,加上水师相助,再有一个师足矣!”吴三省计算了一下两路明军的攻击路线和特点,很笃定地回答。
    马宝点了点头,南路军确实有近海的便利,攻击路线上又有不少可以借助水师而攻取的城镇,有两万多陆军应该足够了。而自己这边,经过补充之后依然能有近三万之众,继续实施原定的战略计划,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

第二百一十章 战局,焦点
    闽省战局虽然因为郑家的内乱而有所变化,但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