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家后院是唐朝-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铁牛沉默了,有些想不通,他最近没出什么纰漏啊?
既然想不通,魏铁牛干脆不去想了,而是和官差说说笑笑到了益州城。
到了王府,魏铁牛报上了姓名和事宜,一个家丁前去通报,回来让他在正殿中先等着。
南院中,李愔正和崔莺莺商议办养殖场的事情,他既然提倡办养殖,那么他就得做这个领头羊,一来是做个榜样,二来也是为了培育耕牛缓解生产力不足的问题。
“牛,驴,马,这些牲畜都需要!”李愔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家禽类的鸡呀,鹅,鸭子也要,这些东西都慢慢来吧,耕牛是首要的。”
崔莺莺点了点头,“这也划入盛唐商会管理?”
“没错,别小看养殖业,这很重要。”李愔一边说,一边起身向正殿去。
正殿中,魏铁牛等了一会儿就见李愔走了进来。
“殿下!”魏铁牛望着李愔严肃的表情,心中有些忐忑。
李愔让他免礼,道:“铁牛,今年种土豆村里赚了不少钱吧。”
“这多亏殿下的恩泽杨树村才能有今天。”魏铁牛回答,不明白李愔为何突然提起这个。
“杨树村以前很穷,现在却都有了余钱,村里的人都很开心吧!”李愔又问。
“是,殿下,他们都记得殿下的恩德呢!”魏铁牛越加糊涂了,心想李愔还不至于找他聊天吧。
李愔问了两句,转口道:“那你知不知道现在和杨树村以前一样穷的村子有多少个?”
第一百七十章 井盐
魏铁牛呆了一下,仔细想了想说:“殿下,铁牛虽然不知道这样的村子多少个,但是肯定不少。”
“不是肯定不少,是绝大多数,他们没有你们杨树村幸运,种土豆赚了大钱,都指望着这季秋稻能够填饱肚子,只是可惜啊……”李愔没有继续说下去。
魏铁牛隐隐明白了什么,他并不是没有听说过现在的传闻,“殿下,你说的是耕牛的事情吗?”
李愔用严厉的眼神看向魏铁牛,“你说呢?现在你们杨树村有钱了,一家都养得起四五头耕牛了,整个益州城的耕牛价格都被你们杨树村抬起来,你们杨树村是春风得意了,但铁牛做人不能忘了本,不能因为有了钱就忘了那些和你们以前一样的贫苦百姓。”
魏铁牛新买的衣衫顿时被冷汗浸湿,李愔还曾来没有用如此严厉的语气和表情和他这样说话,李愔的话句句是事实,他们杨树村人有了钱以后的确是浮躁了许多,耕牛的事情他也觉得不对,但看见乡亲们都这样,他也不好说什么,现在终于惹出了祸事。
“殿下,铁牛这就回去让乡邻们把多余的耕牛用以前的价格卖给其他村里。”魏铁牛斩钉截铁地说道,与耕牛相比,他更在乎的是李愔的信任,现在那个百姓不知道土豆红薯这些东西只有李愔才能搞来,失去了李愔的庇护,用不了几年杨树村又会变回以前的样子。
魏铁牛这样说,李愔的情绪缓和了一些。上官仪来找他除了说农耕这件事,也是来向李愔告魏铁牛的状。只是他没有明说而已,对于杨树村这种破坏整体农耕的事情,上官仪和王银龙肯定觉得不妥,但又不想直接惩治他,毕竟李愔多番照顾杨树村,他们也摸不准李愔的脉,想看看李愔的态度而已。
“卖给邻村就不必要了,免得又生事端。你去找上官仪,他们会给你们合理分配耕牛的。”李愔说道。
魏铁牛小心翼翼道:“是,殿下!”
说完这些,李愔让魏铁牛离开,从王府出来以后,魏铁牛匆匆向官署而去,身上凉飕飕的。李愔平日里平易近人,生气的时候那种上位者的威严直压的他喘不过气来,这时魏铁牛对李愔的认识又深了一层,李愔和他熟归熟,但李愔毕竟是一国皇子,蜀地十州的主人。手里掌握着对他们的生杀大权,那些豪门大族尚且不敢在他面前造次,一个小小的杨树村就更不能了,别的大道理他不懂,但听话的孩子不会挨打他还是懂得。
魏铁牛的到来让上官仪和王银龙两人会意一笑。李愔肯定是听出了他们的弦外之音。
“上官刺史,你有什么吩咐只管说。杨树村绝对照做!”魏铁牛翁声道。
上官仪道:“接下来这段时间,成都府将成立农村合作社,也就是说,到时候会把每个村的村民划分成多个小队,这种小队叫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里耕牛农具全部由队里统一管理,农耕的时候整个生产队相互协作耕地,不再只负责自己的田,而是生产队里田,到时候收成下来,再各取各家的。”
“就是说整个村子里的地由整个村子共同耕种,收成下来了还按照各家的田地分?”魏铁牛明白了大概的意思。
“没错,不过要划分的更详细一些,比如说五十户划分为一个生产小队,你们杨树村是两百户人家就划分成四个小队,每个队里耕牛十只,耕犁十个,这样就避免耕牛的浪费,还能让买不起耕牛的农民也受益于耕牛带来的便利。”王银龙接着话茬说。
魏铁牛点了点头,“这是个好主意呀,杨树村愿意第一个建立合作社。”
上官仪和王银龙闻言都是喜上眉梢,上官仪道:“至于那些多出来的耕牛,官署会用原价收购,你们杨树村民多花的钱就算是惩罚你们的,现在你回去和村民们说说这件事吧,过几天我去一趟杨树村帮你具体把合作社建起来,等成功以后,我会召集其他县乡的里正和县令到你们村子里学习。”
“行,没问题!”魏铁牛兴奋地说,让所有人来学习,他们杨树村得涨多大的脸。
魏铁牛又和两人商量了一些细节就回了杨树村,他接下里的任务可不轻。
“什么!把耕牛按照四贯钱价格卖给官署,我不乐意!”魏铁牛召集村民把合作社的事情说了,前面都还很顺利,但提到耕牛的事情,一些村民开始不愿意了。
“不乐意?那行,那每头六贯钱的差价我补给你,以后你家就不要想种什么土豆了,还是种以前亩产不到一石的水稻去吧!”魏铁牛怒道,魏铁牛现在是里正,考虑的是整个村子的利益,对一些只顾自己的村民他是恨的咬牙切齿。
“铁牛你先不要生气,这一下少了六贯钱,谁不心疼,怎么说这也是咱辛辛苦苦种地换来的钱不是?”一个老者说道,他是杨树村以前的里正,在村里威望很高,他这样说,附和声又高了起来。
魏铁牛没想到阻力会这么大,一时间忽然有些颓然,甚至想扔下他们不管算了,让他们想干嘛就干嘛去。
“说这话就是没良心了。”一个声音响起,魏铁牛道:“娘,你怎么来了?”
“我听说一些没有良心的人在这里捣乱,气不过就来了!”魏母望了眼老者,哼了一声,“老婆子倒是想问问,我家儿子没做这个里正之前,你们都是吃的什么,现在又是吃的什么,你说这钱是你辛辛苦苦种地换来的,以前怎么没见你种地换来这么多钱,啊?”
老者被魏母这样一说,脸是青一阵红一阵,“铁牛是个老实孩子,当初自己进了益州城靠苦力赚了钱就想着也让村子里乡邻们也能吃个饱饭,手里有点余钱,于是回村子里把你们都带去了,殿下说找个村子种土豆,本来是只打算让铁牛试种一下的,铁牛又恳求殿下给你们都种上,这土豆收获了,你们有卖出去的门道吗?还不是殿下特意举办了展销会?”
“娘,你别说了!”魏铁牛不想提这些事情。
“娘就要说,这里正咱不干了,谁愿意干谁干,铁牛你以后也不要在杨树村和益州城来回跑向殿下打听什么赚钱的庄稼了。”魏母说话间就要拉魏铁牛回去。
这下村民们急了,这村子里就靠魏铁牛能认识成都王,其他人找到王府,人家理都不理,这魏铁牛不管,就等于断了财路,养再多的耕牛有什么用,“铁牛,你别急呀,这不正商量着吗?我们也只是唠叨唠叨,我们听你的还不成,这就把牛赶到官署去。”老者拦住铁牛,吃进嘴里的肉谁愿意吐出来,也只是抱怨一下,他们也不敢真的和官署作对。
“真的!”魏铁牛作势要走,闻言停了下来,“这就对了,听殿下的话是不会有错的,现在亏的这点钱,以后会几倍赚回来的。”
魏母也松了口气,这出戏在家的时候魏铁牛就和她商量好了,魏铁牛明白让村民把自己的耕牛再亏本卖出去他们肯定不乐意,生怕到时候杨树村和官署闹得不愉快,惹恼了李愔,所以他就打算先行规劝一下,演一场苦肉戏。
这时候那些一家买十几头耕牛的村民只能摇头叹息了,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吃亏了。
耕牛这件事解决了,魏铁牛兴奋道:“下面咱们商量一下划分生产小队的事情……”
第二天,杨树村村民赶着耕牛浩浩荡荡进了益州城,上官仪依照承诺按照四贯的价格买下,并对杨树村的村民大加赞赏了一番,这总让村民们心里稍微舒服了一些。
而与此同时,王银龙也开始制裁那些乘机抬高耕牛价格的商人,把耕牛的价格统一规定在四贯,李愔也让佟年从大唐其他地方收购耕牛等家畜缓解益州耕牛数量的短缺。
一个月后,上官仪和王银龙首次召集了成都府的所有官吏在益州城召开了一次集体大会,大会的内容就是关于在各村,各县成立合作社的事情,会后还带着官员们去杨树村参观了生产队仓库,公共牛棚,现场讲解生产队的构成和工作的分配。
会议结束以后,在官署的总体控制下,各个乡县都立刻行动起来,一种新的农业模式开始在成都府被推广开来,农业实现了有序管理,而不再是原始的小农经济。
除了新型的农作物,李愔还鼓励桑,茶,麻的种植,蜀锦可是蜀地的特产不能丢了,而明年的春茶李愔将采用炒茶技艺,这茶坊就快建成了,也该投入生产了。
整治了农业,李愔又把目光投向了益州的井盐矿上,唐宋时期,四川云南地区的井盐产量不小,这样宝藏就在李愔的封地,他岂能不利用,何况他还挂着官方的名头。
贞观初年,唐朝的盐业分公盐和私盐两种,并非官方专卖,对一些盐商只是征收赋税而已,盐业相对宽松,正是李愔大展手脚的时候。
第一百七十一章 盐业概略
(感谢方块=板砖的打赏,正在减肥的龙的月票)
这天,李愔把上官仪,王银龙,窦贤德等人叫了过来,以官方的身份巡视成都府的盐矿,同时随行的还有佟年等盛唐商会的人。
“窦贤德!”
路上,李愔唤了一声窦贤德,窦家在益州是大户,盐矿这种暴利行业不可能不了解。
“下官在!”窦贤德闻言催着马和李愔并行,等待李愔的问话。
“本王听说这成都府的盐商基本是来自河东道,本地的豪族只是参与其中拿一些分成是吗?”
窦贤德点了点头,回答道:“殿下,的确是这样的,因为开盐井的价格太高,小井需要两三万贯,大井动辄十几万贯,没有充裕的家资是根本开不起盐井的,而河东道一些传承久远的门阀大族家资丰厚,也只有他们有这个钱钻盐井,因为盐的暴利他们又和本地豪族联合,害怕本地人捣乱。”
“本王听说你们窦家以前也参与过不少盐井的开采,有这会事儿吗?”李愔问道。
窦贤德叹了口气道:“在高权以前的确参与过,但是后来都被高权以各种名义掠走了,而高权走了以后,这些河东道的商人早已在这里站稳了脚跟,也不需要我们了。”语言间甚是惋惜,这也是三个老望族衰败的原因之一。
“成都府盐业算是比较兴旺的了,可百姓们还是吃的是淡食。买不起盐!”上官仪道。
王银龙是深有体会,他自小家贫经常吃不起盐。他道:“虽说兴旺,但也是相对其他地方来说,只是这盐的产量太低,窦司马也说了,只有朝廷和富商豪门才有能力开盐井,这盐井的数量自然不会太多,产盐量也是有限,价格也就高了。”
李愔听他们几个说着。心中也在盘算,这盐是求大于供,市场很大,而且还是消耗品,提高产量,降低价格,那么盐的利润将成倍增长。而对于他们说的盐井问题对李愔根本就不是问题,他们开一个盐井需要消耗两三万贯甚至十几万贯,李愔完全可以省去这些费用,轻便水井钻机在现代可是到处有卖的,盐井无非是用来提取卤水的,和水井差不多。到时候再装一个压力提水器,就是那种前面有一个出水口,后面是一个长长的把手,一提一压就把水提上来的那种手工工具,类似于压力壶。
李愔越想越美。不自觉笑了起来,没办法。现在他家大业大到处用钱,桃园,宝船,盔甲,武器,学院,军队,市政建设,匠人月俸,整个益州的快速发展都靠庞大的资金支撑,他能不想着法子赚钱吗?否则他这个肥羊早晚羊毛要被拔光,变成葛优的脑袋。
众官员望着李愔,不明白李愔为何发笑,都是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李愔道:“这朝廷不许本王私自铸钱,却没说不许本王贩卖井盐,上官仪,这成都府的府库马上就会充裕了。”
“殿下准备办官盐?”上官仪喜道,上官仪上任以来,府库一直没有多少收入,全都依靠王府支持,这让他感到脸上无光,虽说今年征了赋税,除了上缴朝廷以外也没有多少剩余了,而这农村合作社又耗了一大笔费用,府库顿时又空了。
几人闻言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国家赋税,盐利过半,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而历史上更是有唐朝兴于盐利,败于盐利之说,这黄巢就是一个非法走私私盐的家伙,这才能笼络起一帮人。
“那殿下何不收回贩卖私盐的权利,这样我们岂不是可以垄断井盐。”王银龙道。
李愔摇了摇头,与民争利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妙,尤其是这井盐,本是自然产物,他个人占为己有,必定会招惹得很多靠井盐吃饭的人,既然这样,还不如有钱大家赚,“这个就没必要了,井盐的储量很大,我们开采几百年也采不完的,而且虽说这井盐多为豪门占据,但是他们的确也养活了一些失去了土地的百姓,还缴纳了足额的盐税,对我们百利无一害,这盐业发达了,益州的赋税就会成倍的增加,未尝不是好事。”
李愔一番话让几人连连点头,王银龙道:“是下官目光短浅。”
“你的想法虽然不妥,但却是对我们有利,不过咱们虽然不去垄断,但完全可以让这市场上八成的盐是我们生产的。”李愔放出豪言。
窦贤德拧着眉头道,“可是殿下,这盐井的费用可不菲,而且没有一二年很难打出一个盐井的。”
“这个就不必担心了,本王自有办法,你们窦家想不想开采井盐?本王不收你十几万贯,价格合理公道五万贯一个中型盐井,保证三个月内交给你们,如何?”李愔问道。
窦贤德讪笑道:“殿下是在和下官开玩笑吧,这怎么可能?”
“如果可能呢?”
“那窦家愿意买下五个盐井!”窦贤德笑眯眯地说。
“到时候可别反悔?”
“……”
一行人说说笑笑到了益州城外的一个盐井,其实说是盐井,还不如说是小村落,多年的发展,依靠盐井生活的百姓在这里定居,慢慢形成了这个村落。
见到这么多官员,村落里的百姓脸上都露出警惕的神色,一些小孩子撒腿就往村子里跑去。
李愔勒住马头,打量了一下这个村子,上百个茅草屋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在道路的尽头立着一个三角形的木头支架,上面一根装满卤水的竹筒正被提上来,而三角支架的一侧,是一个冒着烟的工坊,工人正进进出出,在工坊外,李愔甚至看到了雪白的盐堆。
一行人在路口等了一会儿,一个穿着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