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遁攻心-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班师回蜀,这一消息被司马懿得知。司马懿怀疑诸葛亮在使用“引蛇出洞”之计,所以不发兵追击蜀军。魏军大将张?建议马上发兵追蜀军,司马懿不准。直到探马证实了诸葛亮退兵的实况,他才率领大军冲出营垒去追击蜀军。可他又怕诸葛亮半路设伏,所以决定先打草惊蛇。
这时,前军先锋张?请求立即前去追击,司马懿就给了五千骑兵,要他仔细谨慎,以防埋伏,自己则率大军在后紧跟。张?早已按捺不住,急着与蜀军决一死战。他带领五千兵马飞驰而去。但正如司马懿所料,诸葛亮确实在一座山谷布下了伏兵。有勇无谋的张?在这道路狭窄、树木丛生的山谷中纵马狂奔。就在他奔到山谷纵深之处时,只听一声呐喊,埋伏于谷中的蜀军突然从树林后杀出,蜀将魏延截住张?一阵厮杀,十几回合后便诈败而逃。张?不知是计,纵兵紧追不舍。此时天色已黑,魏军走进了一条幽深的峡谷。猛然间,四面八方滚下许多大石乱木,堵住了去路。接着,一声梆子响,两边万弩齐发,张?及众军兵皆被射死于深谷中。
司马懿得到了消息,暗自庆幸亏得自己用了“打草惊蛇”计,让张?去探路,否则他的大队人马就难以保全了。
【孔明遗计斩魏延】
诸葛亮遗计斩魏延,是一计成功的打草惊蛇,但却大大的冤枉了魏延,炮制了三国时期蜀之最大的冤假错案。
魏延是个智勇双全、能文能武的大将,其对蜀国的忠诚事实上是不容怀疑的。善于看人的刘备在世的时候没有看偏,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相当于警备司令吧,排名仅在刘备的五虎将之后。
魏延刚刚投靠刘备的时候,诸葛亮就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要杀掉魏延,但被刘备阻止。刘备在位的时候,没有办法奈何魏延,刘备死后,诸葛亮对魏延可就没那么客气了。一方面是不喜欢魏延,一方面又没有办法不用魏延,因为很多时候只有魏延有能力承担先锋大任和力战大任。因此,每次出征要么让魏延打先锋,要么安排一些佯败、诱敌之类有失体面的事让魏延去做,同时,对魏延的建议、意见从不采纳。魏延虽然对诸葛亮不满,但为了大业,倒也尊重这位上司,没有闹到翻脸的程度。
诸葛亮临死前内忧外患,其中就很担心魏延取代自已掌握军权,甚至大规模伐魏,取得比自己还要大的成就,置其弟子姜维于无处。于是遗下了一个诱杀魏延的“打草惊蛇”之计。
诸葛亮一方面是将所有军权赋给长史杨仪,让其领军秘密撤退,而只安排魏延断后,同时又安排了姜维断后;另一方面是叫马岱想法激起魏延造反,自立为王,伺机除掉魏延。
诸葛亮死后,魏延问问自己有何重要工作,发现什么重要工作都没有安排,只是为大军撤退断后,心中很是不满。原认为诸葛亮死后,自己完全有能力与司马懿对抗的魏延却要去给一位没任何战功、约等于司令部办公室主任的文职人员、长史杨仪断后,更是感到受了欺负。仅这点,魏延忍口气,可能还能接收,回去以后向阿斗汇报就行了,但这还未完,接着魏延又发现蜀兵撤退同时还令姜维断后,前军已大半退入谷中了。连给扬仪断后的事都可以不要你魏延做,魏延更无所适从了。
这己明摆着,什么事都没有你魏延的,要么领着你的那点部队跟着回来,要么悉听尊便。战功卓著经常冲动忍了几十年的魏延如何能咽下这口气?这时马岱在背后挑拨丛恿,于是不加思索就领着马岱造起反来。魏延的造反,即没有目标,也没有缘由,更不是叛蜀而投魏,可魏延就这么做了,想先夺取军权,过足领军打仗当元帅,扫平两川展才智的瘾,然后再考虑这是在为谁打仗。
打仗总得多要点军队吧!把杨仪小子想带走的人马全部留下来。就这样,魏延与杨仪对阵了。没想到马岱本身是诸葛亮打草惊蛇的最后一棒,待到魏延与杨仪阵前对话的时候,马岱乘魏延不备,从背后突施黑刀,魏延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做了刀下鬼。
这里,诸葛亮用安排假工作,不授与兵权,暗使人挑拨,逼魏延决策的打草惊蛇办法,将魏延的不满上升到反抗,而当反抗一露的时候,用事先隐蔽的黑刀突然将其斩落马下。计是成功了,但太阴损了。因为此计是用在一位忠心耿耿的同僚身上,是用在一位没有任何反叛迹象,只不过时时爱耍点大牌脾气,顶多不太敬重你诸葛亮的蜀之功臣身上,是用在一位对你诸葛亮没做任何防备的大将身上,这是在杀害一位有功之臣啊!
13…3汉中夜号退曹兵 巧用计谋娶郡主
…………………………………………………………………………………………………………………………………………
【汉中夜号退曹兵】
话说张鲁投降后,汉中归了曹操。三年后,即公元218年,刘备领兵10万围汉中。曹操闻讯大惊,起兵40万亲征,蜀魏开始了汉中争夺战。
定军山一役,蜀将黄忠计斩曹操爱将夏侯渊。曹操大怒,亲率大军抵汉水前线与刘备决战,誓为夏侯渊报仇。蜀军见曹兵势大,退驻汉水之西,两军隔水相持。
诸葛亮见汉水上游有一带大山,可伏兵千余,马上命赵云领兵500,带上鼓角,伏于大山之下,或黄昏,或半夜,只要听到本营炮响一次,便擂鼓吹角呐喊一通,但不出战,诸葛亮却隐在高山上观察敌情。第二天,曹兵到阵前挑战,见蜀营既不出兵,也不射箭,叫喊了一阵便回去了。到了深夜,军士们刚刚歇息,赵云的五百军鼓角齐鸣,喊声震天。曹兵惊慌,疑有蜀兵劫寨,连忙披挂出营迎敌。可出营一看,并没有什么蜀兵劫寨,便回营安歇。但刚刚歇息,号炮又响,鼓角又鸣,唤声又起。一夜数次,弄得曹兵彻夜不得安宁。一连三夜,曹操惊魂不定,寝食难安。有人对曹操说,这是诸葛亮的疑兵计,不用理睬。曹操说,吾岂不知是孔明的诡计,但如果多次皆假,却有一次真来劫营,我军不备,岂不要吃大亏。曹操无奈,只得传令退兵三十里,找空阔之处安营扎寨。
诸葛亮用打草惊蛇的办法吓退了曹操后,乘势挥军渡过汉水,并令背水扎营,故意置蜀军于险地。这时曹操又产生了新的疑虑,不知诸葛亮又将使什么诡计,因为曹操深知“诸葛一生唯谨慎”,认为如果他不是胜券在握,不会行此险棋。诸葛亮也正是准确地看中了曹操的这种心理,用了一着险棋来疑惊曹操。曹操为了探听蜀军虚实,下战书给刘备来日决战。
次天,战斗刚开始,蜀军便佯败后退,往汉水边逃去,并且将军器马匹弃于道路两旁。非常熟悉这些招数的曹操急令鸣金收兵。手下不解,问曹操为何不乘胜追击。曹操说:看到蜀兵背水扎寨,我原本就怀疑,现在蜀兵刚交战就败走,而且一路丢下许多军器马匹,更说明是孔明的诡计,必须火速退兵,以防上当。然而,正当曹兵开始掉头后撤时,诸葛亮却举起旗号,指挥蜀兵返身向曹兵冲杀过来,致使曹兵大溃而逃,损失惨重,再次巧妙地击溃了曹兵。【巧用计谋娶郡主】
赤壁大战之后,刘备趁火打劫得了荆州,周瑜讨要时,刘备以泪洗面,硬要借为安身之地。周瑜被气得七窍生烟,但他面对的是诸葛亮,实在是无可奈何。荆州就这样落入了刘备之手。
刘备的夫人死后,周瑜心生一计,对鲁肃说:“吾计成矣:使刘备束手就缚,荆州反掌可得!”鲁肃问:“计将安出?”周瑜说:“刘备丧妻,必将续娶。主公有一妹,极其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房中军器摆列遍满,虽男子不及。我今上书主公,教人去荆州为媒,说刘备来入赘。赚到南徐,妻子不能勾得,幽囚在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等他交割了荆州城池,我别有主意。于子敬身上,须无事也。”鲁肃称赞这是一条妙计。就带上周瑜的书信去见其主公孙权,并把计策告知孙权。孙权点头称妙,就派吕范到荆州去做媒人,并嘱咐他一定要把刘备哄过来。
刘备得知艳福飞来之后,深知是计,忙与军师诸葛亮商量,说“周瑜定计欲害刘备,岂可以身轻入危险之地”?诸葛亮听后不但不惊,反而笑着向主公贺喜,并派虎将赵云做伴郎保护主公。临行时,诸葛亮交给赵云三个锦囊,教他如此这般去做。
时建安十四年冬十月。玄德与赵长、孙乾取快船十只,随行五百余人,离了荆州,前往南徐进发。荆州之事,皆听孔明裁处。玄德心中怏怏不安。到南徐州,船已傍岸,赵云打开第一个锦囊,看了计策,就叫随行的五百军士过来,按计一一吩咐他们去了;又叫刘备去拜谒孙策和周瑜的岳父乔国老。刘备送了乔国老一份厚礼,并说承孙权看重,今天是来这里做个“入门郎”,要做孙权的妹夫。那五百军士此时正在城里买办喜事用的东西,他们个个披红挂绿,宣扬刘孙联姻,顷刻间传遍全城。
再说乔国老见过刘备之后,喜兹兹地入宫向吴国太孙权的母亲贺喜,国太却不知喜从何来,乔国老笑着说:“令爱已许刘玄德为夫人,今玄德已到,何故相瞒?”国太大惊,于是立刻派人去打听,果然不错,全城都传遍了。国太怒不可遏,命人叫来孙权。孙权一进母亲的屋,就被母亲劈头盖脸痛骂了一顿,他心知不妙,弄巧成拙。心里还纳闷:这么机密的事情怎么会家喻户晓呢?他此时还不知中了诸葛亮的打草惊蛇之计。无奈,便把赚刘备取荆州的计策坦诚告知,劝母亲不要当作一回事。
国太大怒,骂周瑜曰:“汝做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直恁无条计策去取荆州,却将我女儿为名,使美人计!杀了刘备,我女便是望门寡,明日再怎的说亲?须误了我女儿一世!你们好做作!”孙权被训得面红耳赤,呆若木鸡。乔国老也在一旁帮腔说:“用此计取荆州会被人耻笑的。不如将错就错,真把刘备招做女婿!刘备也算得上是英雄呢!”孙权忙说那可不行,年龄差异太大。国老曰:“刘皇叔乃当世豪杰,若招得这个女婿,也不辱了令妹。”国太曰:“我不曾认得刘皇叔。明日约在甘露寺相见:如不中我意,任从你们行事;若中我的意,我自把女儿嫁他!”孙权乃大孝之人,见母亲如此言语,随即应承,出外唤吕范,分付来日甘露寺方丈设宴,国太要见刘备。
第二天,国太如约在甘露寺见到了刘备,真是一见如意。于是吩咐孙权说:“刘备就是我的女婿,从此以后,他和我的儿女一样,你不得加害于他!”就这样,刘备真的娶了孙小妹为妻,两人恩恩爱爱,孙权和周瑜真是弄巧成拙。
13…4仲达打草失大将 孔明遗计斩魏延
…………………………………………………………………………………………………………………………………………
【仲达打草失大将】
打草惊蛇,用作成语比喻行动不谨慎,使对方事先有所察觉;用作计谋则反其意而用之,字面意义为,用打草这一小行动,使隐蔽的蛇惊动而暴露。也就是说,无意识地打草惊蛇,会使对手有所警觉,预作防范;而有意识地打草惊蛇,却可以促使对手惊慌失措,显露原形。
蜀丞相诸葛亮第五次出兵伐魏,对手仍是魏军统师司马懿,两军在祁山长期对峙,司马懿据险固守,拒不与蜀军直接交锋。就在此时,诸葛亮获悉魏国正与东吴联合,想趁诸葛亮外出作战之机,从西面进攻蜀国。为避免陷入两面受敌的境地,诸葛亮决定班师回蜀,这一消息被司马懿得知。司马懿怀疑诸葛亮在使用“引蛇出洞”之计,所以不发兵追击蜀军。魏军大将张?建议马上发兵追蜀军,司马懿不准。直到探马证实了诸葛亮退兵的实况,他才率领大军冲出营垒去追击蜀军。可他又怕诸葛亮半路设伏,所以决定先打草惊蛇。
这时,前军先锋张?请求立即前去追击,司马懿就给了五千骑兵,要他仔细谨慎,以防埋伏,自己则率大军在后紧跟。张?早已按捺不住,急着与蜀军决一死战。他带领五千兵马飞驰而去。但正如司马懿所料,诸葛亮确实在一座山谷布下了伏兵。有勇无谋的张?在这道路狭窄、树木丛生的山谷中纵马狂奔。就在他奔到山谷纵深之处时,只听一声呐喊,埋伏于谷中的蜀军突然从树林后杀出,蜀将魏延截住张?一阵厮杀,十几回合后便诈败而逃。张?不知是计,纵兵紧追不舍。此时天色已黑,魏军走进了一条幽深的峡谷。猛然间,四面八方滚下许多大石乱木,堵住了去路。接着,一声梆子响,两边万弩齐发,张?及众军兵皆被射死于深谷中。
司马懿得到了消息,暗自庆幸亏得自己用了“打草惊蛇”计,让张?去探路,否则他的大队人马就难以保全了。
【孔明遗计斩魏延】
诸葛亮遗计斩魏延,是一计成功的打草惊蛇,但却大大的冤枉了魏延,炮制了三国时期蜀之最大的冤假错案。
魏延是个智勇双全、能文能武的大将,其对蜀国的忠诚事实上是不容怀疑的。善于看人的刘备在世的时候没有看偏,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相当于警备司令吧,排名仅在刘备的五虎将之后。
魏延刚刚投靠刘备的时候,诸葛亮就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要杀掉魏延,但被刘备阻止。刘备在位的时候,没有办法奈何魏延,刘备死后,诸葛亮对魏延可就没那么客气了。一方面是不喜欢魏延,一方面又没有办法不用魏延,因为很多时候只有魏延有能力承担先锋大任和力战大任。因此,每次出征要么让魏延打先锋,要么安排一些佯败、诱敌之类有失体面的事让魏延去做,同时,对魏延的建议、意见从不采纳。魏延虽然对诸葛亮不满,但为了大业,倒也尊重这位上司,没有闹到翻脸的程度。
诸葛亮临死前内忧外患,其中就很担心魏延取代自已掌握军权,甚至大规模伐魏,取得比自己还要大的成就,置其弟子姜维于无处。于是遗下了一个诱杀魏延的“打草惊蛇”之计。
诸葛亮一方面是将所有军权赋给长史杨仪,让其领军秘密撤退,而只安排魏延断后,同时又安排了姜维断后;另一方面是叫马岱想法激起魏延造反,自立为王,伺机除掉魏延。
诸葛亮死后,魏延问问自己有何重要工作,发现什么重要工作都没有安排,只是为大军撤退断后,心中很是不满。原认为诸葛亮死后,自己完全有能力与司马懿对抗的魏延却要去给一位没任何战功、约等于司令部办公室主任的文职人员、长史杨仪断后,更是感到受了欺负。仅这点,魏延忍口气,可能还能接收,回去以后向阿斗汇报就行了,但这还未完,接着魏延又发现蜀兵撤退同时还令姜维断后,前军已大半退入谷中了。连给扬仪断后的事都可以不要你魏延做,魏延更无所适从了。
这己明摆着,什么事都没有你魏延的,要么领着你的那点部队跟着回来,要么悉听尊便。战功卓著经常冲动忍了几十年的魏延如何能咽下这口气?这时马岱在背后挑拨丛恿,于是不加思索就领着马岱造起反来。魏延的造反,即没有目标,也没有缘由,更不是叛蜀而投魏,可魏延就这么做了,想先夺取军权,过足领军打仗当元帅,扫平两川展才智的瘾,然后再考虑这是在为谁打仗。
打仗总得多要点军队吧!把杨仪小子想带走的人马全部留下来。就这样,魏延与杨仪对阵了。没想到马岱本身是诸葛亮打草惊蛇的最后一棒,待到魏延与杨仪阵前对话的时候,马岱乘魏延不备,从背后突施黑刀,魏延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做了刀下鬼。
这里,诸葛亮用安排假工作,不授与兵权,暗使人挑拨,逼魏延决策的打草惊蛇办法,将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