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兴汉-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眼睛,这就是那个众人眼里一文不值,却仗着刘表的宠爱在襄阳城胡作非为的纨绔子弟吗?看来当日中秋比试,张飞输得并不冤枉啊。
黄祖以前开口闭口称刘琮二公子,那是完全看刘表的脸,一个领兵多年的在外将领对于刘琮这种来镀金的公子哥并没有什么好感,尤其是刘琦争功率水军迎敌大败之后,更是窝了一肚子火,但经过刚才的一战,黄祖对刘琮的印象完全改变了。同为公子,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在黄祖看来,这二公子不仅仅是头脑发热,却是是武艺高超,有恃无恐啊。而且带领一千骑兵马不停蹄的赶来救援,可见刘琮多么重视自己和江夏。
刘琮听得黄祖叫自己的表字,知道这回黄祖是发自内心的感谢,自己和黄安年纪相仿,他却叫贤弟,明显是降低身位和自己拉近距离。这也是刘琮想要的结果,连忙回礼。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要不是黄大人舍命挡住敌军,兄长只怕早已落入敌军之手。”
“保护公子是本官的责任,贤弟却不顾个人安危率骑让祖无以为报。”
“黄安与我年纪相仿,我应该尊称您一声叔才对。黄叔,切莫乱了辈分。且你我都是荆州属官,保护荆州子民是你我共同的责任,今日之事无需再言谢。”
“公子说的是,接下来该怎么办?”黄祖见刘琮不愿自己称他为贤弟,还以为是有意与自己拉开距离便恢复了公子的称呼。
“黄叔,你直接唤我名或者夸我一声贤侄便可。”刘琮知道古人称为讲究,这黄祖虽是刘表部下,但在这江夏也算是地头蛇。
“哈哈,就依贤侄。”黄祖见刘琮也不是要疏远自己,便放心了。
要是换了早上,黄祖是江夏郡守,才不会将一个毛小孩放在眼里,自己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只是今日刘琮的表现让他不得不刮目相看。这江夏自己虽是老大,但荆州说到底还是刘表家的。
“孙权那厮占我沙羡无非是为了抢夺财物,今日一战,我想他们应该不会再追击了,只是城中百姓只怕要遭殃了。还有黄射兄长生死不明啊……”刘琮也不知道怎么办,就剩下这点兵,想打回沙羡城是不大可能了。但如果就此离去,黄祖似乎又不甘心。黄祖并不知道刘琮后面还有将近两万的步兵。
先前刚睡醒来一心想着救黄祖,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实在太冒险,不过能救下黄祖总算没白跑。
要是就此产生蝴蝶效应,那他这个和谐后世来的人又会少一个先知先觉的优势了。不过既然救下了黄祖,就先厚着脸皮享受救命恩人的待遇吧,自己也需要有人去襄阳给自己的形象增光添彩,黄祖是荆州老臣,只要他在襄阳城监察院一站,刘琮的威名将从此传遍荆州。
想到此处,刘琮便从地上爬起来:“黄叔,琮以为,南郡援军不久便会到来,我们不如就此扎营,一边派哨兵前往沙羡城打探消息,一边收拢江夏残部,待到我南郡援军来时再与他们一较长短。”
“贤侄后面还有部队?”
“当然有,你在信中说孙权有三万人,我岂能就只派一千骑兵前来。不过两万步兵最快也要等到晚上了。”
“已是很快了!”黄祖现在有点后悔了,是自己不了解刘琮,他更没想到刘琮的骑兵会这么快赶到,后面的步兵晚上就能到,早知道就在沙羡城内固守了。
“这里离沙羡城太近,孙权会不会追来?贤侄你又是何以断定孙权这次只是来抢掠的,如果他准备坚守沙羡不出怎么办?”黄祖虽然在江夏多年,却是被孙权骚扰过多次,但现在朝廷基本上是摆设,从孙坚开始,孙氏都想夺取荆州。
“他还没准备好,以周瑜的军事天分,以及一大批东吴的军事参谋,如果东吴全部出动,拿下荆州的胜算很大,但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拿下荆州就必须要巩固统治,而要巩固荆州的统治,就必须要大力扶植当地士人——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可以把江东当做样板,孙策入主江东,阻力最大的并非军事,而是当地豪族,为了摆平士人的反对,孙策采取血腥振压,杀人如麻才勉强稳定下来。
孙权上台后大力扶持,虽然统治稳固住了,但很快便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孙家与东吴士人硬碰硬,显然不利于统治。
周瑜跟孙权两个人,本就属于不同阶层,周瑜代表的是士人,孙权代表的是寒门,孙权要的是防止士人壮大,周瑜却希望像自己这样辈辈做官的人越来越牛。他们想的东西从根本上就不一样。
周瑜不会考虑荆州士人壮大了以后怎么办的问题,或者说即便想到了也不会出什么对策,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其中一员,难道他会跑到孙权那去出主意让孙权对付自己吗?这种事情当然交给孙权自己去解决。
孙权一定会选择先巩固自己的统治,饭一口一口的吃,步子迈小一点,等到江东士人慢慢服了,再吃荆州。”
“贤侄大才!你如此肯定,想必错不了,只是这里离沙羡县城是在太近了……”黄祖以前一直只是简单以为孙权每次来找自己报仇,但又畏惧荆州军力,才采取骚扰战术,今天听刘琮这么胡诌,顿时觉得豁然开朗,他也不担心安陆黄氏了。甚至隐约觉得刘琮完全不是外人所说的那样不学无术。难怪上次中秋大会他会大放异彩,看来自己还是对这位二公子缺乏了解。
“太远了,我们就无法了解沙羡城的情况,那些准备寻找队伍的兵士也找不到我们。倘若孙权不依不饶,我们再退回安陆不迟。”刘琮当然不能让黄祖瞧出破绽,不过历史上就是这么记载了。况且安陆就在沙羡西北方向,两县之间并无险要可守,相信黄祖也不愿意将战火烧到安陆去,那么就地驻扎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一百零九章 深入虎穴
历史上孙权采纳了鲁肃的连刘抗曹,三分天下,而否定了周瑜的夺荆州划江而治。这里除了有荆州士族跟江东可以说是水火不容,打孙坚时代埋下的祸根,不是能够轻易化解外。孙权的多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周瑜是亲荆州人士,孙权可不想周瑜坐大,与自己分庭抗礼。
“那就依贤侄之言,黄瑞,你去南郡方向迎迎援军,苏飞,你马上安排人收敛下兵士们的遗体,本官这就去坡西扎营。”
黄祖这么说话,他的儿子黄安和部将苏飞都不敢相信,黄祖在江夏多年,连孙权、周瑜都不敢小视,一向自负,几时对刘琮这种小年轻礼遇有加了。
“黄叔,援军方向早已派人去通知,援军该来的时候一定不会迟,琮想让黄瑞晚上带我去沙羡城内打探一下。”
“不可!贤侄万万不可。今日你连伤孙权两员大将,一旦暴露,孙权肯定不会放过你,此时前去太危险了。”黄祖一听说刘琮要去沙羡城,顿时急了。完全不像个五十岁封疆大吏。
“黄叔,刘琮不是自吹,琮虽很少上战场,但轮到近身搏斗,三五个人不在话下,孙权想要抢财宝,劫掳百姓,我们不能让他从容不迫的干坏事。那先锋吕蒙已经受伤,如果敌军中再有大将受伤,相信他们也不敢安心呆下去了。”
刘琮的算盘是,白天虽然不能在千军万马中来去自如,但到了晚上,去城里放几把火,给孙权添点乱肯定没问题,只是城中地形不熟,他就想拉着黄安一起去。
黄瑞见刘琮信心满满,他也跃跃欲试。从刘琮骑马冲上战场的那一刻起,他就彻底的崇拜上了这位公子。虽然当时他也不知道自己父亲和兄长还能不能活下来。
最终黄祖坚持不同意,执意让刘琮留在军中,不过黄瑞也没走,就留在身边负责保护刘琮。黄祖是想既然二公子欣赏黄瑞就让自己的儿子在二公子面前都晃荡,等到真有一天二公子主政荆州,也不会亏了儿子。
待到黄祖等人在坡西建议扎营,刘寅也带着刘琦等人回来了,刘琮这才注意到没有庞统,便问旁人,原来刘琦第一次兵败,庞统就不知道去向,想来这个智囊也是惭愧万分吧,居然辅佐着大公子第一次上阵来个大败啊,不好意思归了,便离去了。
不过这样一来,庞统投孙权的可能性加大了,哎,还是自己的魅力不够啊!
另外一个好消息便是安陆派援军过来了。这安陆县令是黄祖部下,老相识,加上黄家在安陆势大,自然不敢怠慢,仅留了几百老弱病残以防有变。而那些骑兵却实实在在的体现了黄家的家底殷厚,知道黄祖有难,劝派出来了。
这样一来,傍晚苦战剩下两千余名兵士,一些经过简单包扎又能投入战斗的将士,加上以前被打散的江夏兵卒寻来,再会同黄瑞带来的兵士,倒也能勉强凑齐四千人马。人数一多,就相对安全了。孙权想要再包围这四千人马,就得弃沙羡,全军出动。
晚饭刚过,刘琮就谎称要休息,早早睡下,待到黄祖出去巡营,便拉着黄安、黄瑞往沙羡城出发。本来黄祖嘱咐过两个儿子,晚上必须寸步不离的保护刘琮。刘琮知道这黄祖撤退的时候没带家眷,东汉时期,女人没什么地位,黄祖要跑路先想到的肯定是自己的儿子。
只是这黄安、黄瑞尚小,尤其是黄瑞刚过弱冠,对母亲的感情肯定比那些经常出现在战场上的男子对女人的感情深。刘琮便以救母为名,让黄瑞带自己进城。
刚开始黄安、黄瑞既兴奋又紧张,想着父亲的交待,坚决不肯带刘琮前往沙羡县城,刘琮便向两人展示了下自己的防弹衣,并再三强调如何今晚不救人,那么两人的母亲和被擒的兄长可能被孙权带往柴桑甚至可能被就地处决。两个年轻人顿时将黄祖的交待忘记到了九霄云外。
此刻的沙羡城也是乱作一团,孙权万万没想到,黄祖两三千人会将吕蒙打败,而且吕蒙还受了伤,蒋钦被擒。沙羡离荆州虽远,但吕蒙先前已经连续几天围城,要不了一两天襄阳更多的援军肯定会抵达。
孙权确实是来抢劫的,自己只带来三万人马,攻夏口和沙羡县城死伤已经一小半,今日吕蒙带兵追击黄祖又是损失不少。荆州可是有六七万大军,他可不想被刘表困在这沙羡城内,所以从进城的那一刻起就放纵兵士抢掠,只待明日押着百姓返回柴桑。
吕蒙的受伤,让孙权对白天的战况很是关注,待到程普等人汇报之后,孙权就心虚了,刘表的儿子什么时候这么勇猛了,他这么有恃无恐,难道是襄阳的军队马上就要到了?又或者是南郡的部队倾巢而出了?
跟属下们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明天一早就离开沙羡,免得夜长梦多。于是沙羡城的这个夜晚,注定不眠,几千士兵在城内挨家挨户的搜查,但凡青壮年都被赶往军营,准备明天一早带回。
刘琮和黄瑞来到沙羡城下时,城墙上甚至连放哨的卫兵都了了无几,估计以为黄祖已经败退,大部分都去抢劫了,要不就是去抓人了。
两丈高的城墙对刘琮来说不算难事,难的是黄安、黄瑞,刘琮挑了个离岗哨稍远的角落,自己先爬上去,然后放下先前准备好的绳子将黄瑞拉上去。让黄安留在城外接应。
两人一副夜行人打扮,加上黄瑞对沙羡城很是熟悉倒也顺利,根据刘琮的要求,黄瑞先后带这他去了军营、库房和府衙等沙羡重要场所,只是往日江夏的训兵场所变成了吴军临时驻扎地,城内随处可见忙碌的吴军,显然都是在忙于搬运粮草和金银财宝。要么就是四处搜刮壮丁。
两人在府衙前守了一阵,发现不少府衙的没来得及逃跑的属官都被当成了壮丁陆续押往吴军临时军营,中间也夹杂着一些女眷,就是没有黄瑞的母亲和黄府的近侍女。
黄瑞突然想起来,便跟刘琮小声说道:“想必母亲躲到东城去了。”
“东城?”
“就是靠近东门那块,前些年父亲在那买了一座府邸,母亲时常带着侍女前去。”
两人便放弃了在府衙前等待直奔东城。等到到了黄瑞所说的府邸,刘琮才发现这座府邸环境倒是幽静,四处大树环绕。只是可能战乱的原因,前后都没点灯,甚至连个看门的都没。
由于不知道里面的情况,刘琮两人便选择了翻墙而入。
府邸内也是漆黑一片,好在这是黄瑞自己家,两人便摸索着来到内堂。却还是空无一人。
正在两人要失望的离去的时候,听得旁边厢房一女声喊道:“谁?”
“小翠,是我。”
“三公子?”
“是的,我娘呢?”
“夫人她……”
啪啪啪,叫小翠的丫鬟正欲开门迎黄瑞进去,大门外却响起了敲门声。
“不好,可能是孙权的部队搜到这里来了,黄瑞,这府邸有没有后门,你带着人赶紧走,我在这里抵挡一阵。”刘琮明白为什么小翠等人不敢点灯,就是怕招来敌军,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还是搜来了。
“公子……”黄瑞进到屋内,看到了母亲和几个贴身丫鬟都在,心顿时松了口气。可这要是被敌军发现,不但自己和母亲跑不了,还要连累刘琮。黄瑞虽是孝顺,但也分得清轻重。
第一百一十章 虎穴救人
如果让刘琮挡着敌兵,自己带着母亲跑,兴许能跑掉。但就算安全出城,父亲也不会放过自己。刘琮可不管那些,甚至连黄夫人的方位都没搞清楚,便对屋内喊道:“情况紧急,黄瑞你不想大家死在这里就赶紧往东门跑!”
“公子……”
“男子汉大丈夫怎么如此犹豫,你想必也知晓白天的战况了,我只身一人,他们定然抓不住我,倒是你们要小心。”
刘琮一边催促黄瑞等人快走,一边摸索着找了个木棍准备去门口对付敌军。
黄瑞也怕动静太大惹来更多的敌军,便不和刘琮争论,扶着母亲,抹黑向着后门而去。
门口的敌军大概是听得了动静,便迅速砸开了大门一拥而入。孙权的军士进到院内,火把随即照亮了前院,刘琮躲在黑暗中大概数了下有二十多个士兵。
这些士兵不愧是专业的劫匪,进来之后,留下四个人把门,四个方位有人专门的人高举火把照明,剩下的便朝着东西厢房搜。
很快前院被翻了个遍,一伙人又准备进后院,刘琮也不确定黄瑞等人走了没。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让他们进去。便摸到西侧一个兵士跟前,举起木棍狠劲砸了下去,那个士兵来不及反应便倒在了地上。
刘琮这么一下便惊动了四周,很快二十几号人便朝着出事地奔过来。刘琮眼疾手快从士兵手中抢下兵器便朝着大门而去。
四个守大门的知道出事,但他们的职责就是守住大门。见到有人过来,四人迅速的关上大门,两两相对而立,刘琮知道,如果自己大动干戈,这些人也不是干不掉,只是要处理掉二十几号人只怕会招来二百、甚至两千敌军。
既然已经打草惊蛇,不如索性从大门翻墙而出,将这队吴军引开,好让黄瑞等人有时间脱身。大门被四个敌军守住,刘琮只好估计重施,上前砍伤一人后并不恋战,而是找个位置翻墙而出。
院内士兵一见人跑了,随即便有人跟了出来。
刘琮出了院子,并不直接消失,而是和追兵保持一定的距离,等到差不多跑出半里地,才发现追自己的最多也就是十人左右。看来这些家伙老练得很,并没有轻易中了刘琮的调虎离山之计。
不过就算只有十个敌军追自己,刘琮也不愿意在大街上动手,要知道在大街上更容易招来大队敌军。到时候自己跑了,这府邸肯定被敌军包围,黄瑞他们估计还是跑不掉。
再远点吧。刘琮想了想,便和后面的追兵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直到绕了两条横街,才绕道追兵后面将最后一个第军拉近黑巷子悄无声息的干掉,然后穿上士兵的军服折回先前那座院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