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汉-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征南大将军赏识。征南大将军志在纵横天下、匡扶汉室,你又何必死守着一个白水关副将呢?”

吴兰好法正两人在白水关上轮流对雷铜展开攻势。本来雷铜还想劝阻守关将士不要归顺的,后来又把目标定在分道扬镳上,但眼见李恢将不肯归顺斩杀殆尽,雷铜顿时没了底气。

“先生……那征南大将军就真的那么好吗?”雷铜总算第一次正经八百的咨询法正这位故人的意见了。

“正何时欺瞒于你?这征南大将军可是汉室宗亲,刘景升之子,如今陛下钦封的御弟。曹操八十万大军渡奈何不了一个荆州,那刘璋岂能相比?”

“是啊,是啊,当初荆州兵比试时时何等骁勇……”吴兰见雷铜心动,连忙在一旁帮腔。

“罢了,罢了,今日我若再坚持,只怕与他们下场一样。”雷铜有点惋惜的看了看关内躺在地上的益州兵尸体,转过头来向法正说道:“那还要麻烦先生代为引荐,今后就多多依仗先生了。”

“哪里话,你我本是故人,如今又为同一主公效力,相互提携自是分内之事……”

看到雷铜答应归顺,吴兰这边拉着雷铜下关与李恢等人汇合。

白水关三副将悉数归顺,这让将近两万守军也松了一口气。

三将汇合之后,便在法正的带领下来到于禁营中。

“法先生果然厉害哈!”听了法正与吴兰说服雷铜的过程,于禁连连夸道。

“于将军,白水关将士已经基本归顺主公,我等速速拔营回葭萌吧。”

“嗯。”于禁答应道:“几位将军,这白水关还得有人驻守,就先委屈李将军带五千人马暂时驻守白水关,另外两位将军率部队随我回葭萌。”

于禁这个安排虽然只是临时的也是比较稳妥的,虽然攻雒城、成都急需兵士,但汉中张鲁不得不防,白水关地势险要,留下五千人马至少能坚持一段时间。而三名降将之中李恢无疑是最可靠的。其余的将士带回葭萌整顿。

招降白水关将士出奇的顺利也出乎刘琮的预料。他原本派于禁、法正作为代表前去招降。

但随后又让魏延整备兵马,一旦白水关开战,魏延和、庞统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白水关支援于禁。如今大将已死,三员副将悉数归顺,整顿这将近两万人马就要容易得多。

而吴兰好雷铜见了刘琮之后也是十分恭顺,没别的,因为刘琮并没有怠慢他们。亲自迎出来,随后便是大摆筵席款待二人。

随后又令于禁、法正二人在葭萌县内款待归顺的益州兵中下层军官。

次日,刘琮便下达命令,擢李恢为牙门将军驻守白水关,并从葭萌调拨两千人,白水关增加至七千人。而归顺的一万三千人则由于禁统帅,吴兰、雷铜为副将。

而张松也终于在廖化的护送下马不停蹄的赶到了葭萌。张松在路上不停的质问廖化,为何主公要在这个时候回荆州,放着这大好的形势不取益州将来只怕要后悔啊!

廖化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装傻,闷头赶路。

张松郁闷不已,见到刘琮第一句话便是:“明公,不可以着急回荆州,如今成都空虚,明公可率军攻下成都再回师不迟。到时候明公自需留少许人马,松愿与孝直留守,定当传檄诸郡替主公平定益州!”

刘琮见张松深信不疑,便是笑道:“子乔,成都百官都以为本将要回荆州吗?”

“难道明公另有打算?”张松听刘琮话外有话,转而问道。

“没错,具体的事宜,稍后让孝直给你解释吧,来了就好,你先歇息吧。我大军明日便要出发进攻雒城!”

“明公……”张松总算明白为何刘琮这么着急要把自己从成都接来了,原来不是回师,而是要进攻了,怕自己在成都有危险啊!

张松当下跪下谢恩:“多谢明公惦记,多谢明公惦记!”

刘琮则不以为然,安抚了下张松之后便去查看于禁整顿兵马去了,这一万八千人可是股不小的力量,用好了对自己攻取益州作用巨大。不是刘琮心急,而是杨怀和高沛已经被斩杀两日,消息早晚传到雒城和成都。

正如法正、庞统、张松等谋士说的那样,刘琮要想速胜就必须打刘璋一个措手不及。如果等刘璋各郡调兵遣将,自己这三万人就算再加上白水关一万八,也不够刘璋吃的。只有突袭雒城,然后围攻成都,让刘璋速速归降,然后传檄诸郡,有不服者再慢慢征伐。

第二百五十九章 南北夹击

收服白水关守军的第二日张松来到了葭萌县,随后董允派人送来了消息,董和那边开始又松动。而董允更是生怕刘琮错失良机回师荆州亲自赶到了葭萌。

此时的葭萌虽然只是一个县,却是比刘琮新设的上庸郡还要大,在益州也算得上大县。

就在葭萌百姓为如何留下刘琮伤透脑筋时,葭萌县衙贴出了一则布告:征南大将军欲兴兵讨伐不仗义小人刘璋。布告上简要的说出了如今荆州面临的困境以及刘琮向刘璋求援,刘璋所做的表态。

等到老百姓再一打听,原来葭萌关守军都已悉数归顺刘琮。

老百姓其实没有明显的政治立场,但他们当中还有些士子和豪族懂的天下大势。更多的则是因为刘璋的不仗义而指责刘璋。当然也有部分人觉得刘琮出兵攻伐似乎有点过了,不过也只是过了而已。因为这一年来刘琮在葭萌广施仁政,早已深入人心,现在只要战火不少到葭萌就是万幸。

刘琮也没有再犹豫,在白水关守军归顺的第三天便是大军开拔,剑指雒城。尽管白水关守军刚刚降服,但刘琮等不起了,杨怀、高沛被杀的消息一旦传到成都,整个益州必定震惊,同时刘璋也会四处调兵遣将布防。

雒城是最初的益州治所,如今的广汉郡治所所在之地,正横亘于葭萌与成都之间。这广汉郡的太守庞羲与刘璋关系非同一般。

他原本是司隶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汉末三国时期人物。汉灵帝时担任议郎。

刘焉与马腾兵袭长安事败后,花钱营救募得刘焉子孙弃官入蜀,担任益州牧刘焉部属,为刘焉集团东州士领袖。曾是刘焉托孤重臣,与赵韪并为辅佐刘璋即位的功臣。

曾担任巴西太守,是益州防御汉中张鲁的屏障。与刘璋为姻亲关系,其女庞氏嫁予刘璋长子刘循为妻。后因为骄功自重,私自招募賨人为部曲(賨人种类刚猛,汉高祖凭借他们的帮助平定天下),受到刘璋的怀疑,曾想叛璋为诸侯,后为程畿所阻止。后来庞羲费尽心计太好刘璋才重获信任。

刘琮入蜀之后,刘璋便多了个心眼将投降派许靖换回成都,让自己的亲家公庞羲出任广汉郡太守,在自己与刘琮之间架起一道不显眼的屏障。

对于此人,刘琮作为穿越者自然也是很熟悉,能庞羲与刘焉为通家,说明庞羲家族应是世家大族,自父辈起就与皇室宗亲刘焉家族一脉有交情,曾担任汉室议郎,后又担任益州一方太守,也曾长期领兵,说明庞羲颇有才能,兼资文武,文才与名望有名于当下。

同时,庞羲也是一位眼光毒辣的投机分子,纵观其生平,先是刘焉与马腾阴谋袭击长安,庞羲谨慎的投身事外,结果果真兵败,马腾父子与刘焉儿子皆身死;接着他自知自己身为汉臣,又非曹操亲信,加之又是曹操打压的世家大族一员,前途黯淡,于是花钱营救了刘焉的子孙,举家迁往益州投奔刘焉。

凭借旧时交情与营救之恩顺利成为刘焉帐下重臣,且成为刘焉集团东州士族集团的领袖之一;之后刘焉壮志未酬身先死,为了保护自己和东州士人的利益,又力挺生性暗弱又是自己姻亲的刘璋,成为拥立功臣,一举成为益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拥兵一方。

纵观庞羲抵御张鲁的事迹,可谓屡战屡败,原因无非有二:

一是可能说明庞羲此人虽在才学上有所名气,但对于军事方面其实一窍不通,再看蜀志,其领下巴西一地可谓祸乱丛生,也说明庞羲此人名副其实,对于治理民生也是漠不关心。

二是从庞羲屡次兵败以致最后拥兵不出,但巴西一地却从未被张鲁攻占可以看出,他是典型的阴谋家,他并不是打不过张鲁,而是害怕刘璋狡兔死走狗烹,打败张鲁后会失去既有权利和利用价值,所以故意装作兵败不敌但又不失寸土,好拥兵自重做土皇帝。

所以庞羲此人既是投机分子又是阴谋家,一切以自身和家族利益为重,并不是一位心系汉室或为民谋利的良臣。这样的人能被刘璋数番委以重任,刘琮不禁哑然失笑。不过刘琮也并没有因为广汉太守是庞羲久就轻敌,毕竟雒城城中却是驻扎了重兵。离成都也不远,所以刘琮预料真正的恶仗可能便是雒城之战。

却说刘琮斩杀守关大将,尽收白水关将士的消息传回成都,刘璋顿时大惊,急招手下文武商议。

“刘琮小儿欲来夺我基业,汝等有何计策应敌”刘璋问道。此时别驾张松已经莫名失踪,法正也是滞留葭萌,刘璋才恍然大悟。而秦宓、许靖等人,素知刘璋无能欲寻明主,当下坐壁上观,一言不发。

唯有大将张任等人挺身而出。

“主公,刘琮得反贼张松、法正相助,尽收白水关将士。如今已经拿下通往雒城的沿路关隘,事不宜迟,当速派精兵良将前往雒城御敌。雒城乃是成都的门户,只要雒城不失可保成都无忧。主公再派人去张鲁处修好关系,许其好处,让其出兵从葭萌,两面夹击先剿灭刘琮等人,扫清后方障碍。”

只见一人走了出来说道,众人视之乃是黄权,黄公衡,现为刘璋主簿。此黄权非荆州刘琮侍卫长黄权,而是蜀中名士。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薄。后别驾张松议迎刘琮入蜀,黄权也是坚决反对,奈何刘璋不从,他便一直被冷落。

“主公,黄主簿言之有理,可速差人去办任愿替主公挡住刘琮!”大将张任立马站出来请战。虽然张鲁与刘璋一向不和,但刘琮入蜀一来侵占张鲁汉中数县,建上庸郡也是事实。两人虽然不和睦,但如果刘琮夺下益州,张鲁难以独安,所以黄权提出北连张鲁却是也是个好办法。

刘璋听从两人所言,星夜派人传报各处加强戒备,调张任,冷苞、邓贤等人前去雒城迎敌,派费观前去张鲁处修好关系,又从成都调拨粮草去雒城支援前线。

从葭萌到雒城不过四百里路,刘琮这一路走来在法正、董允与雷铜、吴兰等人的帮助下,一路夺关斩将,广积钱粮。前锋魏延听闻张任带三万精兵驻守雒城之后便派庞统回去与刘琮商议下一步计划。

“军师,刘璋派张任等人前来防守,又有细作报刘璋派费观前去汉中和张鲁议和,准备从汉中抽调兵马前来夹击,我军当如何是好?”刘琮招来庞统后问道。

“主公若想攻取西川,眼下光靠我军的兵马是有些力有不殆,我军当把目光放周围,借他人之势为我军所用,分散刘璋的兵力,然后大军直捣成都,只把要成都攻下来,益州可得也”庞统说道。

“借势?请军师细细说来”

“主公,统听闻张鲁的别驾杨松,乃是贪钱的小人,主公可用财帛收买此人,让其向张鲁进言,等我们取得益州便两家瓜分益州。可表面许诺将上庸、葭萌等地让与张鲁。此计若成,刘璋的夹击之势不能形成。再则益州之南有蛮族猖獗,主公可派人结交,令其出兵攻打益州南方,令刘璋首尾不能相顾!

如此我军只要击溃雒城的张任部兵马,就可大军兵临成都了”庞统说道。双方都是想借力打力,不过刘琮若是归还上庸,以张鲁与刘璋的世仇还真不好说。若是再有杨松帮忙,此事可成,这样自己也可安心攻刘璋。刘琮顿时此时好计策。

“军师此计甚妙,可速派人去办”刘琮听完后大喜的说道。

“若想行此计,对待此二处的态度也要各不相同”庞统补充道。

“噢,有何不同请军师说来听听”刘琮最烦卖关子了,急切的问道。

“主公若想行此计态度当一强一弱,南蛮素来猖獗,族中素来敬重勇士,多以武艺的高低划分官职。若派所之人文弱,必遭轻视,当派子一员猛将前往南蛮。此去南蛮可先以武力震慑其心,然后再商议进兵之事,此乃一强。

而汉中张鲁处兵士虽多但无良将,统军之人多是乌合之众,若所派之人态度强硬,必遭张鲁猜忌,为刘璋所用。主公派一文弱书生前去示弱骄敌之心,然后许之以利。张鲁定不会助璋。此乃一弱。”庞统对刘琮详细解释道。

“嗯,那何人出使较好?”

“子龙将军勇冠三军定能然南蛮归附,至于张鲁方面,孝直、休昭都是机智之人此计定能成功。”

刘琮听罢觉得这行军打仗,庞统这个军师还真不是摆设,至少这次比自己想得周到。就连法正对此计策也是连连称赞。北方张鲁本无大志,与张鲁又不和,只要刘琮表明态度无意侵占汉中,张鲁必定不会助刘璋。

虽然引南蛮攻击刘璋,有点引狼入室的味道,却能分散刘璋的兵力,为刘琮攻取整个益州赢得时间。至于将来如何驯化这些蛮人那是后话。刘琮当下便令赵云往南,董允往北分别行动。

第二百六十章 收买杨松

且说董允带着几十名随从前往汉中,按照庞统的吩咐,先去拜会杨松。

对于杨松,穿越者刘琮对他的感觉十分复杂。

杨松在三国演义中是汉中张鲁的重要谋臣,张鲁对其言听计从,先是刘璋对杨松行贿,争取到张鲁出兵以拒刘备,随后是刘备行贿于杨松赚了马超,最后是曹丞相对杨松行贿,收复了汉中,而曹丞相在收复汉中之后对原张鲁部下皆有封赏,唯独斩了杨松。

但是针对杨松,刘琮比较赞同后世易中天先生的评价。刘琮身为军事指挥官,熟读三国志,其中却没有看到对杨松的记载,而易中天先生对杨松一段的描述,刘琮确实印象深刻。

杨松,字慕艾,华阴人,汉末大儒,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战略家,伟大的市场经济学家,隋朝开国君主杨坚曾祖,中国市场经济的奠基人和领路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战略家没什么问题,伟大的市场经济学家就有点夸张。不过其曾孙是杨坚,说明此人连同他的整个家族在内都不简单。

张鲁割据汉中,上下垂30年。汉中富庶,粮草充足,这大体归功于杨松。张鲁是什莫人?道教的开山鼻祖,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大仙,他主张的东西对经济建设是没有好处的。那莫,是谁在汉中率先提出房地产招拍挂制度呢?又是谁率先实现三国时期的商品房开发呢?

这个人就是杨松,包括商品房建设、医疗市场化、教育市场化等一系列措施的推行使得汉中成为川中第一富庶之地。有诗云:

九天开出一汉中;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三国演义对杨松的描写却是很详细,刘备入蜀时曾经派人贿赂他,让他进谗言陷害前往援助刘璋的马超,张鲁听信了他的谗言,使马超进退无路,投降了刘备。这个事实是存在的,但观点是偏颇的。马超有勇无谋,从他与韩遂之争已能瞧出端倪。

杨松谋略过人,早看出马超非忠义之臣,恰好汉中当时实现吸引外资政策,为吸引刘备参股汉中房地产开发,杨松背负千古骂名离间马超,真可谓“千古独一人,日月可同辉”。

建安二十年,当时曹操已经61岁了,还是亲自率领大军开到了阳平关。区区一个张鲁,年岁已大的曹操为何率队亲征呢?即便是为了刘备,完全也可以等打下汉中再亲征东川,其实曹操亲征的目的就是为了杨松,贾诩等谋臣曾进言曰:得杨松者,得天下!诚不可欺也。贾诩是何人?鬼才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