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三国的小人物-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淳于琼说,要是真喝,你现在喝不过我了,我酒量已经练出来了。再说,你那时喝酒,都玩水,没意思。

  曹操说,不跟你谈喝酒的事了,你还是回去跟本初兄去喝吧。

  曹操想起当日在京城时,大家在一起喝酒的交情,动了怜惜之心。他要把淳于琼给放了。

  许攸给拦住了:这人放不得。

  许攸说,如果他第二天醒来,照镜子,看到自己差了半块鼻子,会觉得很羞愧,从而产生报复心理,那可就危险啦。

  曹操想了想,说,那随你吧。

  许攸令手下军士,把淳于琼扔进酒缸里了。

  许攸说,你不是爱喝酒吗?让你喝个够。

  许攸还说,如果不是你,我能背个叛主的骂名吗!

  官渡之战,袁绍一败涂地,和长子袁谭仅带八百余人逃到黄河以北。

  一边逃着,袁绍一边骂许攸。这个叛贼,如果不是你,给曹操出这么一个劫粮之计,我何至于乌巢被烧,官渡大败,如果我能抓住你,定把你剁了,吃你肉,下酒。另外,你还害死我多年的老朋友,让我失去了一个酒友。

  他还是很惋惜淳于琼的。

  淳于琼小传淳于琼,字仲简,豫州颍川人。

  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朝廷初置西园八校尉,淳于琼出任右校尉,与袁绍、曹操同列。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随袁绍回渤海,起兵讨伐董卓。

  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献帝东归抵达河东,沮授建议迎天子,定都邺,挟天子以讨不从。但淳于琼等以为群雄并峙,各欲为帝,如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抗命,诸多不便,袁绍听之而不行,此失计也。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监军沮授谏阻与曹操决战,违背袁绍的意旨,郭图等因是谮授权威太盛,引起袁绍怀疑,遂分其所统为三都督,使淳于琼与郭图、沮授各典一军。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淳于琼与颜良、郭图攻白马,遭曹操轻兵掩袭,仓猝逆战,主将颜良被斩,淳于琼军败走。两军对峙于官渡。10月,袁绍使淳于琼率兵万余,押运粮车,宿营北四十里之乌巢。沮授建议派出蒋奇在其外围,以为巡逻,袁绍没有听从,结果遭叛贼许攸泄密,曹操亲率精兵假扮袁绍兵马偷袭,袁绍派出援军,曹军拼死一战。袁军大败,粮谷被烧,淳于琼被俘,部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战死。曹操因其是旧僚,本有意赦之,后许攸进言而杀之。袁绍认为此时曹操大营空虚,于是派张郃、高览攻击曹操大营。曹操设下重兵,二人不能攻克,反而遭到郭图诬陷,于是投向曹操。袁绍一败涂地,和长子袁谭仅带八百余人逃到黄河以北,官渡之战遂告终。

  第20章 牛辅:眼睛改变命运

  牛辅是董卓的女婿。他成董卓的女婿很有戏剧性。

  这天,牛辅正在河里游泳。牛辅爱好游泳,水性非常好。

  这时,岸上来了两个军卒。两人同时向水里高声喊嚷,牛爷,牛爷。

  牛辅有点发蒙:长了这么大,还没人这么尊称过他,莫非叫错了?

  错不了,就他一个人,光着腚在河里泡着呢。

  牛辅裸身上岸。那两个军卒立即围了过来,一个赶紧抢过毛巾为他擦拭,另一个拿过衣服就往他身上套,殷勤倍至。

  牛辅被闹得很不自在,斜着眼睛,嚷道,做甚呢?做甚呢?

  闹得人挺痒痒的。俺的身体,你们老摸来摸去的,像话吗?

  那两人才停了下来。

  牛辅说,你们是哪个部门的,是不是找错人了。

  二人说,没错呀,你不是牛辅将军吗?我们是董将军的侍卫,是董将军让我们找你呢,好不容易才找到你呀。

  牛辅刚才还挺横的,一听董将军,好玄没坐到地上去,暗叫,爷爷呀,莫非我昨晚出去抢钱的事让董将军知道啦。

  牛辅心里敲着小鼓,扑通扑通的,就跟着两人到了将军府中。

  董卓见到他,上一眼下一眼打量,哈哈大笑:真乃我之乘龙佳婿也。

  当天晚上,牛辅就被人推着进了洞房,跟董卓的女儿成了亲。

  牛辅自己也纳闷着:自己怎么就遇到这等好事了呢?虽然练过武,但武功并不高,虽也学过文,但文才很一般。长相更是马马虎虎,眼睛还有点毛病,斜视眼,俩眼珠往一边挤着。还有一个毛病,胆小如鼠,半夜里闹点小动静,就会惊醒,惊醒了就瞪着眼睛,支着耳朵到天亮。董将军怎么会看上我呢?

  没进洞房前,牛辅还以为董卓的女儿长相跟她父亲一样,很困难。可牛辅错了,这女子不但不困难,还美貌如花,不像是董卓亲生的。牛辅就更加纳闷了。

  后来,牛辅才知道事情的内幕。原来,董卓征讨黄巾军,老是吃败仗,心里很郁闷。就找来一个相面的先生看相。相面的先生给董卓相面,那可不敢不认真,把董卓从头到脚看了个遍,最后目光又盯在了董卓的脸上。他说,董公啊,您的眉毛长得有点小问题。

  董卓问,我的眉毛有什么问题呢?

  相面的说,别人的眉毛都成弧形,对称,您的眉毛有点邪乎,弯曲着,且一边顺。如果再挨紧点,就是斜着的“约等于号”。

  董卓问,这怎么了,这么多年也没什么事啊。

  相面先生说,这说明您命中有劫难啊。

  董卓一听慌了,他最怕劫难,就问,怎么破解呢?

  相面先生说,好办,只要你的亲人中有一个斜视眼就行。

  董卓犯难了:我的亲人中眼睛都挺好的,没斜视眼呀。相面的说,不难,发展一个不就得了吗?就这么着,把斜视眼的牛辅发展到董卓的亲人当中了。

  牛辅心说,敢情这斜视眼也能帮上我大忙啊,我一直为这斜眼苦恼,觉得影响形象,现在看来,斜对了。

  果然,牛辅一入赘,董卓的仕途一帆风顺,很快就进京掌了权,成为当朝丞相。董卓封牛辅为中郎将,军队驻扎在河南陕县。

  中郎将可是不小的官。西凉军团中,董卓是老大,下面就是几个中郎将,比如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等。中郎将下面是校尉,包括日后兵进长安为董卓报仇的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那时,他们只是牛辅手下的校尉。

  单说这天早晨,牛辅走在陕县的大街上,就有好多熟人奇怪地看着他。牛辅觉得奇怪,回家一问,妻子说,哎,你的眼睛怎么好了。牛辅赶紧照镜子,两只眼珠真的很对称,不往一边斜了。牛辅大笑,此乃大吉之兆,定有大喜!

  果然有人来报,京城正筑受禅台,董卓将要称帝。

  牛辅很高兴,赶紧带上礼物,准备进京朝贺。可还没动身就传来消息,受禅台成断头台,董卓被王允、吕布等人杀了。

  牛辅大惊,因为老丈人是他的靠山,老丈人一死,恐怕自己就要倒霉了。

  这时候,有人来找他。谁呀?就是当年给董卓相面的那位先生。先生本来被董卓重金供养着,现在董卓死了,他在京城待不下去了,就来找牛辅。

  相面先生说,你应该感激我呢,你当初不过是一个士卒,现在成了一员将军,不就是我一句话吗?

  牛辅说,可是你相的不准,现在我老丈人被害了。

  先生说,这不能怪我,谁让你的眼睛突然转正了呢?

  牛辅觉得有理,就让他待在身边。

  几天后,朝廷派温侯吕布带领大军来攻打牛辅。

  牛辅吓坏了,他知道自己不是吕布的对手,而陕县弹丸之地,很难守住。更让他害怕的是有一些人已经倒戈,跑到吕布那边去了。

  牛辅现在是草木皆兵了,总觉得有人要反他、行刺他。他眼睛斜着的时候,心很稳,现在眼睛不斜了,心却不稳了。经常有人来要见他,跟他请示汇报,商讨军情。可他总觉得来人是行刺他的。怎么办呢?他想起那相面先生来了。

  牛辅就在帅府外面设一个偏房,让相面先生在那待着。每次有人来见他,先到偏房去让相面先生看两眼,看看脸上有没有反气。如果说有反气,立即推出去问斩;如果说没反气,放进来,说话。

  牛辅还让相面先生对他手下的将官,挨个看相。有反相的,立即斩首,没有反相的,留在身边听用。

  这一来,弄得人心惶惶,骚乱不安。没几天工夫,又跑了不少军兵。而吕布正在猛烈攻城。牛辅一看,大势不好,赶紧背着金银财宝,带着两个亲兵,连夜翻越城墙,逃跑了。这两个亲兵是谁呀,就是当初到河边叫牛辅的两个军卒。董卓一高兴,将他们赏给牛辅了。

  当然,牛辅也没忘了带着那个相面先生。

  跑到半路上,将要渡一条河。相面先生拉过牛辅,低声说,将军,我看你带的这两个人都有劫财谋反之相。牛辅大惊,问,如何是好?相面先生说,先下手为强。牛辅说好,就让大家在河边歇息一夜再走。半夜里,牛辅将熟睡中的两个军卒结果了。

  牛辅长出一口气,背着财宝领着相面先生连夜过河。相面先生说,您背的东西太多了,分点给我吧。牛辅一听,心里忽地一紧,这小子莫非要抢我的钱吗?转身一剑,相面先生立即就仰倒在河里了。

  牛辅背着金银财宝,继续过河。到了河中央,一脚不稳,滑进深水区。按说牛辅水性非常好,别说这点水了,就是过长江也没问题,可是他身上压着金银财宝啊。

  金银财宝的口袋压着他,迅速下滑。

  手越抓越紧,死不松开。

  第21章 赵云:无情未必真丈夫

  早些年,赵子龙手持一柄长剑,一面寻师访友,一面期待着能遇上一位明主。这天,他闯荡到湖北桂阳地界。在城外的樊氏山庄,子龙遇到了一位名师。

  此人叫樊青,乃当年高祖帐下开国功臣樊哙之后。樊青不仅武艺高强,枪法纯熟,而且熟读兵书,通晓韬略。但这老头收徒很严格。许多后生慕名而来,请求传授技艺,都被他婉言拒绝。

  留下少数几个,也因吃不得苦,不到两个月,都偷偷地溜走了。

  子龙的到来,使樊青的眼睛一亮。樊青说,学艺,很苦。

  子龙说,我不怕苦。

  樊青说,为什么要学艺呢?

  子龙说,今汉室倾颓,奸臣窃命,诸侯纷争,刀戈四起。我愿学成武艺,辅佐一位明主,创立基业。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以不负大丈夫之志也。

  樊青说,好,你留下吧。

  自此,子龙在樊氏山庄跟随樊青苦学技艺,勤奋不辍。

  每天早晨,子龙在院中练武的时候,会有一个女子站在花丛后边观看。这女子不施脂粉,天生丽质,在鲜花的映衬下,秀丽的脸庞泛着紫色的光晕,更显得楚楚动人。

  子龙收招换式,立于院中,那女子会跑出来,递给子龙一块罗帕,让子龙擦汗。

  子龙知道,这女子叫紫嫣,是师傅樊青的女儿。

  有一天早上,子龙练完一趟枪,准备回屋的时候,紫嫣从花丛中跑出来,手里举着一方罗帕,子龙伸手要接。紫嫣却绕过他的手,踮起三寸金莲,纤纤素手举起罗帕在子龙的脸上轻拭起来。那宽衣大袖一下子褪到胳膊上,露出粉白如小藕般的一截臂膀晃着子龙的眼,尤其是那张香帕在子龙的脸上一点一点,像彩色的蝴蝶在子龙面前飞舞。子龙的脑海一片空白。

  子龙清醒过来的时候,紫嫣已经娉娉娜娜移步花间。子龙的面前仍有暗香浮动。

  这时候,门口一声咳嗽,樊青走了进来。

  晚上,樊青把子龙叫到屋内。樊青说,紫嫣已经许配给桂阳城中赵太公的大公子赵恒,来年,就要聘过去。你今年也有二十了,大丈夫当有四方之志,不可碌碌无为,终老林泉。北平太守公孙瓒与我有旧,我有荐书一封,你可暂去投他,日后若遇明主,再作良图。

  子龙拜倒在地,多谢恩师。这天晚上,子龙辗转不眠。门一响,紫嫣进来。紫嫣说,我愿与你同往。子龙摇头,你既已许配他人,就是他人的妻子,我乃堂堂丈夫,如何能做出不仁不义之事?紫嫣哭着跑了出去。

  当夜,子龙恍恍惚惚离开樊氏山庄。走出老远,从怀中掏出一样物件来,月光下,看了又看,不由涕泗长流。原是一方罗帕。

  子龙在公孙瓒那里并没有待多久,几经周折,他辅佐了皇叔刘备,并且成了皇叔刘备帐下的一员上将。几年后,他奉刘备之命领一千精兵来取桂阳。桂阳太守赵范开城纳降。

  赵范请子龙过府饮宴。饮之半酣,赵范说,我慕将军大名久矣,如雷贯耳,浩月当空,我想高攀将军,与将军结为兄弟,不知可否?

  子龙欣然答应,两人到院中,摆下香案,面天而拜。拜毕,又到后堂饮酒。正饮间,门帘一响,从外面款款走进一位妇人,一身缟素,更显得清致淡雅。看妇人的眉眼,却含几分幽怨。子龙不由一惊,酒杯差点落地。

  紫嫣!

  赵范说,此乃家嫂樊氏。当年,家嫂未曾过门,家兄赵恒就暴病而亡。家嫂过门就守了望门寡。这十年来,我全家曾多次劝其改嫁,家嫂执意不肯。最后家嫂说,要我改嫁亦可,除非他有三个条件:一要文武双全,二要仪表堂堂,三要与家兄同姓。这三样条件,兄长无一不合,真乃天意。愿兄长勿疑。

  子龙说,此言差矣,我与你既结为兄弟,汝之嫂即吾之嫂也,我堂堂丈夫,岂能做出乱人伦之事。此事万万不可。

  赵范说,兄长言语过于偏执,若兄长觉得不妥,我当与兄长割袍断义,然后再让家嫂与兄长成亲,不知兄长以为如何?

  子龙说,我与你结义在先,你为令嫂提媒在后,我不能舍先取后,乱了纲常,让天下英雄耻笑。

  赵范还想说什么,子龙已经昂然走出厅堂。

  子龙听到厅堂内一声轰响,紧跟着传来赵范哀痛地哭喊,嫂嫂——子龙的脚步稍一犹疑,便大踏步走了出去。

  到了自己的营帐中,子龙悄悄从衣袖中抽出一样物件,看了又看,不由泪如雨下。子龙手里拿着的不是别的物件,正是紫嫣当年送他的那方罗帕。

  刘备听到这件事,对诸葛亮说,子龙真丈夫也。

  诸葛亮点点头,却在心中长叹了一口气。

  第22章 张飞:桃花灿烂

  在没遇到刘备关羽之前,张飞一直在涿郡城外桃花庄桃花居干着屠夫的职业。春天的早晨,张飞先在前院的屠宰场内巡视一周,转身径直穿过中院的住所,阔步走进后院红雨翻浪般的桃林。他立于桃树下,抬起头,黝黑透亮、棱角分明的脸正贴着大朵艳丽的桃花,目光里竭尽温和。忽地,张飞长声怪叫,如雷声滚掠,霎时,花片跌落,桃雨纷飞。叫毕,张飞折身回到前院。

  不一会儿,前院就传来猪儿们此起彼伏的哀叫声,异常惨烈。

  屠宰场上捆着几头待杀的肥猪。它们有的老老实实地躺着,有的不时摇头摆尾,为自己被屠宰的命运作最后的抗争。案板上,有一头肥猪被两个汉子按着。张飞的嘴里叼着一把钢刀,寒气逼人,目露凶光,跟桃园中判若两人。张飞走近一步,两个汉子放开手,站立两厢。张飞伸出左手,扼住猪的下唇,右手在其喉部轻轻挠了两下,那猪立即眯起眼睛,作欲睡状。张飞抬手取下口中钢刀,豁然捅入猪喉。两个汉子赶紧近来,稳住猪头。张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