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朝大老板-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答案似是而非。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因为他们手里确实有银子,但全是从当铺和票号里借来的高利贷;当初他们自己的钱用光了,只能跟钱庄票号借当。
  钱庄票号当然不是慈善机构,他们除了收取高额的利息之外,还需要各种票券做抵押。当时正是物价飞涨,票券无比抢手之时,钱庄和票号十分乐意吃进这些便宜的票券;他们相信随着价格的日新月异,自己的财富也可以哗哗的增长。
  只是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落袋为安”,在票券没有变成银子,收入囊中之钱,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现在票券的价格一落千丈,钱庄票号的财富也是急剧缩水,幕后的老板们心急如焚;台前的当头们,更是如坐针毯。
  刚刚吐过血的元尚武把他们重新凑到一起,合计着该当如何过关,最后还是决定从两方面下手。
  一面督促老百姓尽快还钱,一面向那些发售的商号施压,让他们按照原价赎回票券,总之就是要把手中的票劵变成现钱。
  但事与愿违的是,这两个法子一点用都没有。
  现在的老百姓又不傻,既然那些抵押票劵现在不值钱了,用手上的钱赎回那些已经不值钱的抵押,还不如直接赖账,把钱留下,不要那些越来越贱的券呢。
  第一个无赖出现以后,扬州城的其他老百姓当即有样学样,纷纷赖起帐来。
  当铺和票号还真没办法,因为抵押物价值向来是远高于借出去的钱的,所以一直有“到期两清”的说法,也就是有抵押物的印子钱,如果到期不还了,就不用还了;但抵押物归债权人,这原本是剥削债户的招数,谁知此时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至于发行票券的店家,想让他们用当初的发行价来购回现在等同于废纸的票劵,那就更不可能了。
  因为票券背面写得很清楚——“一经售出,概不赎回”,而且,“如有不同意见,解释权归本店所有”。
  元尚武听说了各店反馈回来的消息后,也只能拍着桌子怒喝道:“要是不给赎,那就全兑现了,咱们一起完蛋。!”
  商家确实没能力兑现,但他们死猪不怕开水烫,纷纷反抗起来,“我们的钱都买粮食券了,现在是一没钱二没货,你们若是逼得紧了,大不了我们倾家荡产,到时候你们手里的券都得变成废纸!大家一起完蛋!”
  面对老百姓和各种商家的无赖,钱庄票号的东家第一有了变成弱势群体的觉悟,他们无奈地面对了现在连回收点成本都不能的现实。
  事实已经成了事实,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元尚武看着下首坐立不安的苗海潮等人,一时也不知做何解释才好,当初又不是自己一意孤行,非要等到涨到二十贯每石才抛售粮食,结果又何至于如此?
  几个小钱庄和小粮铺的掌柜自然不敢指责元尚武的乾坤独断,却也只能哭丧着脸转向苗海潮道,“苗掌柜,您快想想办法吧,我们的全部家当都压上了,可不能就这么化为乌有啊。”
  “是啊,当初我们就不想跟他们干,通通快快地加入那票管会就好了,现在弄的赔了夫人又折兵,实在是亏大发了。”
  “之前谁说人多力量大来着?看来民不与官斗,总还是有些道理的。”
  。。。。。。。
  失败者就是如此,他们不想着怎么解决办法,却开始指桑骂槐地抱怨起当初的决策者元尚武和张墨来了,问题是,张墨还被赵信以畏罪潜逃给当场格杀了。
  那么,现在能够扛事的也就只有元尚武一人了。
  元尚武原本是个极有涵养的人,同时也有着自己的自尊,但这些天连连在苏游手上吃瘪,如今听了他们的闲言碎语,忍不住再次拍起了桌子,“够了!都给我闭嘴。”
  元尚武是元氏的代表人物,又是当朝内史令的长子,在座的诸位未必还会再相信他,可还是被他的气势震得安静了下来。
  元尚武巡视了众人的脸上亦圈,面色难看地说道,“当日我元尚武到扬州时,诸位可都是趋之若鹜,恨不得跪舔才肯罢休。当初因为吃了苏游的一顿午宴,又受了他的逼捐,所以你等对他心怀不满。我也是因为他害死了我家三弟,这才决意与他作对的,可这到也就是一场赌博,买定离手,或赢或输,都是自己选的路。我最后只问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众人听了元尚武的责问,面面相觑之后,都是满脸惭色。
  “现在形势逆转了,我们输了,苏游赢了,这就是最后的结果。你我如今齐聚于此,难道只是为了互相抱怨?有这心思,诸位不如一起讨论下咱们的下一步该怎么做,如何?”元尚武又叹了口气,面无表情地说道,说着又加重了语气,“你们不要以为我在转移话题,该我负的责任,我绝对不逃避!”
  苗海潮听了元尚武的话,又看了看众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压根就没有说话的心思,于是小心地向元尚武建议道,“我倒以为,解铃还需系铃人,也只能与经略使化解了。”
  元尚武点了点头,苦笑道,“化解只是一种体面的说法,实际上还是要向他请罪,而且化解不化解的还在于他,我身为元氏的长孙,自然做不出这等丢脸的事来。。。。。。。”
  苗海潮附和道,“确实,公子的身份比他高多了,上门拜访,于礼节不符,止增笑耳。事情是从我这开始的,还是由我来结束吧。”
  元尚武点了点头表示肯定,却再不说话,其余众人则再次把希望放在了苗海潮身上。
  苗海潮当先离席,留给众人的背影多少有些落寞。
  苗海潮骑着快马来到码头上苏游的官邸时,小九却直接挡了他的架,黑着脸道,“现在已是下班时间,经略使此时正与夫人团聚,你有预约吗?没有预约就请回吧?”
  苗海潮原本是放低姿态来的,也知阎王好惹小鬼难缠的道理,只好再次放低了姿态,说道,“麻烦小哥了,真的是有大事啊,关乎扬州城的动荡。。。。。。。”
  “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讲理啊?不会休息的人,又怎会工作?不爱惜妻儿的人,又怎会爱惜自己治下的老百姓?这是经略使的原话!”小九倒摇头晃脑起来,背诵起了苏游的语录。
  苗海潮当即识趣地奉上一大把银豆子,好说好歹的请他通融则个。
  小九垫着手中沉甸甸的一包银子,没好气地说道,“候着吧,我给你问问去。”这才转身往里走去。
  苗海潮左等右等都不见小九返回,想要闯进门去,又知自己那百八十斤的肉实在不够看门那些护卫几刀剁下来的;他此时心中无比烦躁,却也只能耐心地等着。
  足足等了一刻有余,小九才重又出来,一脸晦气地说道,“经略使此时正与东都钱庄和齐郡钱庄的掌柜饮宴,现在怕是没空接待你了,要不你先把帖子留下来吧,回头他有空了一定会优先接待你的。”
  苗海潮听了此语,口中差点喷出一口老血来。
  当初他与齐郡钱庄的掌柜和东都钱庄的掌柜可都是麦铁杖的座上宾啊,可现在呢?
  人家依然是座上宾,但自己却连门都进不去了,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因为自己站队的时候选错了人。
  苗海潮摇了摇头,与小九抱拳道,“那多谢费心了。”说罢便欲转身离去。
  小九却及时给了他一句忠告,“回去告诉你们东家,扬州府现在是经略使的天下,还想在这混下去的话,就让他乖乖夹着尾巴过来报道!再见吧您内!”
  苗海潮受了小九的侮辱,内心的怨气也只能憋着,若不是苏游的纵容,这门子何至于如此无礼?
  说到底还是苏游生气自己当日的背叛,又或许,他根本就不会在意自己此等小人物。
  不管怎么说,打脸来得太快了。


333畅叙离情

  小九对苗海潮说的话半真半假,真实的情况倒的确是苏游和齐郡钱庄扬州分号的掌柜和东都钱庄扬州分号的掌柜呆在一起,却并非饮宴,而是对于讨论着对未来的规划。
  在座的人,还有麦铁杖、张镇周、萧玮等人。。。。。。
  经过了最近十多天的拉锯,苏游通过萧玮之手在这场粮食战役中收入将近两千万贯的现钱,就算除去成本,剩下的也还有一千三四百万贯。
  由五百多万贯变成两千多万贯,这不是暴力是什么?
  当然,如果把这些钱分配下来的话,决策者苏游显然是要拿大头的,他至少也要拿一千万贯以上。
  事实上,苏游并不打算把钱拿出来,而是趁势倡导几个在粮食战役中有过合作的大商社和钱庄加入到七海商社来,以便扩大海外贸易。
  姚文广和萧玮等人对投资海外贸易还是有些忐忑的,一来是因为大海太过神秘莫测,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他们原本不是决策者,所以这事一时半会也决定不下来。
  至于张镇周,他护送来雁北到了扬州后,回去后倒是满载而归了。
  可以说,来雁北最后运来扬州的五十船粮食只是稍微露了一个面,就被张镇周直接带回扬州去了。
  当然,苏游不是小气鬼,因为张镇周的额外劳动,他又从个人的金库中拿出了二十万贯给他补偿;之所以这么大方,当然也跟他欠下了说好的五十匹战马有关。
  萧玮等人离开了,张镇周也满意地离开了,麦铁杖走的时候自然也得到了满意的承诺。
  众人离去后,苏游终于可以把自己的时间用在来雁北身上了。
  苏游回到后院时,来雁北正与霜儿逗弄那只图兰朵送给自己的雪獒;看到苏游进来,来雁北自是把雪獒交给了霜儿,然后就迎向了苏游。
  “想不想我?”苏游看着霜儿离开后,当即抱住了来雁北。
  来雁北无语,只是泪流满面。
  苏游放开了他,低低地安慰道,“辛苦了,可是收获不错。如果没有你带回的这些粮食,我难免会一败涂地了。”
  “这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吧,要不是你与张将军有出租船只和雇佣士兵的交易,我又怎会带回来这么多粮食?所以这一次,倒是你的先见之明救了自己。”
  “额,好吧,自从你离开以后,的生活糟透了,整天都生活在梦魇之中。。。。。。”苏游揽过来雁北,此时已是仲春的天气,但扬州在江北,春天来得还是晚了些,两人相谈着往屋中走去。
  来雁北听了苏游的相思,心中自然欢喜,却又故作不解地问道,“那,以后我还要不要离开你出去做买卖?”
  “不要了吧?你以后呆在扬州就成了,只要你挂着七海商社社长的名,外面的事就让孙叔和双鱼去操心吧,你每天去看看店面,然后就可以回来逛公园了。”
  “好吧,我也知道自己只是出面就好,反正一切有你。”来雁北点了点头,又突然问道,“听说你许我的那个花园也建了起来?”
  苏游点了点头,“恩,我还起了个名叫‘大观园’,你觉得如何?说到这大观园,也算是误打误撞变成的以工代赈的场地;刚开始动工的时候只有七八千人,现在倒达到一万五千人了,但随着粮价的暴跌,估计过几天这些工人就会大幅度减少了。”
  “这些人。。。。。。”来雁北听苏游如此说,自然觉得这些人忘恩负义,因为苏游建这个大观园是供吃供住的,当粮食达到天价的时候,供吃该有多大的吸引力?
  可现在。。。。。。
  “没事,这都在计划之内,按照我最初的设计,这大观园早就可以完工了,但为了救济那些难民,我也只好尽善尽美了。”苏游摇了摇头,无所谓地说完这话,又问来雁北道,“对了,你这一路上课还顺利吗?我也想听听你这半个多月的经历。”
  来雁北点了点头,当即陷入了回忆中。
  “自从那天你在琴岛下船以后,我们的船队在张龙赵虎等人的指引下倒是很快到达了百济,到了百济之后,我们便护送着扶余明。慧进了王宫中,百济的国王见我们送回了公主,又带回了许多百济的稀缺物资,当即盛情款待了我。我按照咱们既定好的策略,开口向他在码头买了一大片地,又花钱请人开始在那地上修起了仓库。。。。。。”
  苏游点了点头,他之所以有这个想法还是源于后世那些西方国家来中国开通商口岸,然后要求什么最惠国的待遇的流氓条款。
  苏游想在百济占领港口,自然也存了这些不良心思。
  来雁北却接着说道,“我在百济一边卖货,一边收购粮食,粮食是以货易货的方式收回来的,更多的货物,还是积压在仓库中。。。。。。。张大哥也许是因为这半个月的航海让他上了瘾,然后他就把我们从百济赚到的大部分钱用来买船和买其他的货物航向了新罗,跟他一起走的基本都是他原来的手下,元七娘子和她的侍女除外。”
  苏游当即猜测道,“也就是说,你这一来一回,根本就没带什么钱回来啊。。。。。。。”
  来雁北脸一红,也感觉到自己有些失败,当初七海商社成立之时成本是多少来着?一来一回之后,她手上的现钱连五十万贯都不到了,直接缩水了将近十倍。
  不过,来雁北运出去的东西还有一半在百济的仓库中呢,下次再去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收钱了,更重要的是,那些运回来的粮食不是钱吗?近百万石的粮食,如果按前些天扬州粮价卖出去的话,都能回收近两千万贯呢!
  苏游当然想到了这些,所以也觉得自己的调侃有些无理取闹,只好略过这个话题,接着说道,“这也在我的料想之中,百济小国,能带回来他们生产的物质才是关键,他们要是富强的话,也不用借咱们大隋的兵才能驱赶高丽的侵略了。。。。。。”
  来雁北感叹道,“是啊,看着百济人现在的生活状况,我们的人都自豪无比,冲着这个,也是不虚此行了。”
  苏游点了点头,笑问道,“你在百济待了几天?我原以为我到扬州时你也该差不多到了的。”
  “我在百济待只待了三四天啊,当时也是记挂着你要回扬州嘛,所以返回来的时候我又命令船队进入了琴岛湾,然后虚先生就把你的动向对我说了,我们又帮着他把琴岛湾外的一伙海贼缉拿归案了。。。。。。”
  “原来是这样。。。。。。咱们的人没什么损失吧?”苏游这些日子以来为着粮食的事头发都愁白了不少,要不是来雁北说起琴岛外的海贼,他都不记得还有这事了。
  苏游虽然问有没有损失,其实心中也知这只是废话,因为来雁北手下的人才不少啊。
  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四人就不说了,此外还有从张镇周处借来的兵,还有翟让吕忠肃这些人,如果这些人一起都不能对那几十海贼手到擒来的话,苏游就齿于承认自己认识这些人了。
  果然,来雁北轻轻笑了起来,“要是有吕前辈以及张龙赵虎等人的领导,对付那区区几十海贼还会损兵折将的话,我这脸可真没地方放了。当然是大获全胜啊,你都不知道即墨县县令是多么高看我们的。”
  苏游听来雁北说得高兴,自己心内也是欢喜的,遂又问起船坞的事来。
  来雁北对船坞倒是忘了关心,只好道,“船坞我倒没去看,当时也是想着打仗什么的,但孙叔和双鱼有去看的,似乎他们只造出了龙骨。。。。。。。想要完成第一条船,估计要到这个月的月中了,要弄齐一个船队的话,时间会更长。。。。。。。”
  “我忽然想到了一个笑话,说是有一个人知道煮一个鸡蛋需要五分钟,问,煮三个鸡蛋需要多长时间?”苏游摇了摇头,当即笑了起来。
  来雁北却认真地问道,“五分钟?什么意思?”
  苏游只好承认失败,万恶的分钟啊,原来在古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