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唐群英-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朔方铁骑很快控制了整个庄园,两名兵士将王实玉押来复命。李俶亲手为王实玉解开绳索。

李俶将白池县令贾仁斩首示众,为宋汝良等人平反,释放被抓的盐工。李俶命安重璋持朔方节度使兵符,率军前往五原捉拿盐州都督庞元晖、大盐商王百川、五原*县令魏明义归案。安重璋到达盐州,魏明义全家被杀,庞元晖、王百川双双畏罪自尽,王记盐行的账目失踪,数百万缗赃银不知去向。

李俶原本打算看在王实玉面上,留王怀玉一命,不想王怀玉在牢中被郭旰、王霆、皇甫敬失手打死。李俶没有责备三人。没有了人证、物证,五原盐案只得就此结案。

第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

李俶在陇右的一系列作为,引起了远在长安的李林甫的注意。李林甫担心李俶在陇右的势力不断壮大,与朝中太子李亨的东宫势力形成合力,危及自己的首辅地位。在李林甫眼中,李俶不过是个没有本事的纨绔王爷,因为年少无知,喜欢替贱民主持公道,出出风头而已。李俶身边如果没有了郭子仪、刘晏等人辅佐,定然翻不起大浪。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林甫得知李隆基对郭子仪十分器重,于是心生一计,寻机向李隆基进言:“广平郡王年少有为,办事干练,然而身为皇室宗亲,陛下的爱孙,节度三镇过于操劳。广平郡王帐下的郭子仪文韬武略,有大将之才,可委以重任。”

李林甫的一番话甚合圣意。李隆基下诏:“任命郭子仪为左卫大将军、朔方节度使兼安北大都护。李俶继续担任河西、陇右节度使,同时兼领陇右群牧都使。吉温不再兼任陇右群牧都使。”

散朝以后,吉温不解的问李林甫:“相公,您不是一直担心李俶小儿在陇右发展壮大,如今调走了郭子仪,削去朔方一镇,为何又拱手送出陇右群牧?”

李林甫反问吉温:“怎么,舍不得了?”

吉温低头回禀:“下官不敢。”

李林甫:“你兼任陇右群牧这几年,感觉如何啊?”

吉温连忙诉苦:“相公您是不知道,这陇右群牧都使官职不大,日常事务却十分繁杂,不好干啊。”

李林甫笑道:“这不得了,不过是些成天跟畜生打交道的事。广平王爱马,君子有成人之美,让他去干吧。”

吉温虽然不解李林甫之意,依旧谄媚道:“相公英明!”

见李林甫心情不错,吉温凑上前小声说:“下官前年视察贺兰马场,偶然得知一种野草,母马吃了会不育,即便生下小马驹也是残废。相公您看,下官卸任前要不要?”

李林甫当即给了吉温一巴掌。

吉温捂着脸,惊惶的说:“相公,您,您这是?”

李林甫怒道:“你想断送我李唐社稷吗!把陇右群牧完整的交给广平王,要是敢自作聪明,本相定不轻饶!”

吉温连忙点头许诺。

陇右群牧为大唐西北地区各军提供战马,蓄养的战马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三,一旦绝后,大唐帝国从开国至今苦心经营百年的骑兵基本上就废了。李林甫让李俶接替吉温担任陇右群牧,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李林甫觉察到安禄山似有不轨之心,密探回报安禄山在其辖区内的草原蓄养了大批战马。李林甫为了以防万一,有意壮大陇右群牧,以为平衡。吉温的本事李林甫十分清楚,所以都使一职必须换人,按李林甫的话说,这叫做“人尽其才,悉用其力”。

---

李俶接到敕令,非常高兴,设宴为郭子仪庆贺。陇右不少将领是郭子仪从行伍间选拔起来的,关于人员调派,李俶请郭子仪自行确定。郭子仪为李俶留下一批年轻有为的将领,并让次子郭旰继续留在李俶身边效力。

郭子仪前往灵州赴任,李俶出城十里送别。郭子仪拜谢李俶知遇之恩,两人年龄虽然相差三十岁,却早已成为忘年之交。

郭子仪离开武威后,李俶觉得自己这两年也历练得差不多了,满怀雄心壮志接管陇右、河西两镇和陇右群牧诸监。没想到半月下来,繁琐的大小事务把李俶忙得晕头转向,再无闲暇时间外出骑马狩猎。

李林甫通过安插在武威的耳目得知李俶的窘况,大笑不已,继续向李隆基进言:“户部右侍郎出缺,河西支度使刘晏办事干练,能力出众,堪当此任。”

李隆基知道刘晏是李俶身边的得力助手,特地向李俶征求意见。李俶不想因为自己,埋没一名治国能臣,主动推荐刘晏出任户部侍郎。

刘晏进京赴任,李俶出城为其送行。刘晏主管河西、陇右钱粮盐铁期间,发展商贸、调减税赋、使得丝绸之路沿线商贸兴盛,百姓生活日益富足。

---

裴遵庆见李俶陷在日常琐事中不能自拔,向李俶建议:“鄯州都督李光弼、河西兵马使安重璋都有统军之才,郡王可将两镇军务托付于二人。”

李俶奏请李隆基恩准,任命鄯州都督李光弼为陇右节度副使,知节度事。河西兵马使安重璋兼任凉州都督、河西节度副使。

空闲下来的李俶突然有种莫名的失落感,不可再像以前那样纵情玩乐。李俶左思右想,决定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发展生产,改善百姓生活上。陇右、河西节度使下辖十二郡五十县,登记在册的人口只有四十余万,加上吐谷浑、突厥、羌等游牧民族,总人口不到八十万。广阔的地域、良好的自然环境,加上刘晏在任期间打下的坚实基础,为发展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

李俶颁布法令,鼓励农民在水源丰沛的河谷地区开垦荒地,谁开荒,土地就归谁所有。凡新开垦之地,前两年不征赋税,后三年减半征收。

李俶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大力发展畜牧业,鼓励牧民饲养牲畜。畜牧业可为骑兵提供马匹,为边地军民提供肉奶和毛皮,减少农耕开荒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对于新接管的陇右群牧,李俶逐一走访各牧监马场,撤换不称职的官员,同时从西域和漠北高价购入大批优良马种,与青海璁、河曲马杂交,选育优良马种。

陇右地区矿产丰富,李俶专门成立将作司,组织边军开采银、铜、铁等矿藏。发展纺织、制革、冶铁等手工业,沿河流修建水车,利用水力提高生产效率。李俶请郭子仪协助,在胜州开采露天煤矿,使用煤炭作为燃料。

李俶颁布公告,重金招揽有一技之长的工匠,还别出心裁的组织工匠比试技能,给获胜的工匠授予官职和宅地。此举一出,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大批能工巧匠,最远的冶铁工匠来自大马士革,这些工匠带来了当时世界各地最先进的制造技术。

李俶通令丝绸之路沿线郡县整治道路,修善驿站,沿途军镇加强巡逻,严厉打击马贼流寇。规范各地市场,严禁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等不法行为。同时统一货物税收,只在玉门关、阳关征收关税,禁止沿途州县设卡收税。

李俶自己也没闲着,通过改良烟花制造出信号弹,统一装备骑兵部队。祁连山出产水晶,而凉州有不少制作玉雕的能工巧匠。李俶画出透镜的图纸,选用最好的水晶,找来玉匠照图打磨。玉匠们觉得这个王爷脑子有问题,大块上好的水晶不雕龙刻凤,竟然磨成薄片。李俶把水晶透镜装到可以伸缩的铜制圆筒上,眺望远处,效果还不错,李俶将其命名为“眺远”。

第五十二章 河西骁骑

李俶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很快使得陇右富庶起来,所谓“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陇右群牧上报的数据同样喜人,牛羊马驼共六十余万,其中马匹三十三万。看着府库里的钱粮和牧场里的骏马越来越多,李俶想起了王忠嗣对自己的嘱托,既然无法说服李隆基罢免安禄山,现在就开始积蓄军力,第一要务便是充实骑兵。

李俶召集陇右、河西几位核心军政官员开会,商讨扩军事宜。

裴遵庆听完李俶的扩军想法,立刻提出反对意见:“河西节度断隔吐蕃、突厥,陇右节度备御吐蕃,如今四海平定,突厥既亡,吐蕃新败。下官想不出任何理由奏请陛下扩充河西、陇右两镇军备。”

李光弼、安重璋提出附议。尽管节度使大权在握,但旗下各军的人员和马匹数量却是朝廷统一制定的,未经朝廷批准擅自扩军等同图谋不轨。

李俶早就预料到裴遵庆会提出反对,说出预先准备好的退而求其次的第二方案:“各军人数不变,将部分步兵转变为骑兵,调整人数暂定一万。”

不料裴遵庆仍旧坚决反对。裴遵庆对众人说:“一个骑兵一年的开销相当于十个步兵,将一万步兵改为骑兵,一年的开销增加巨大。这笔开销由地方承担,会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

安重璋对李俶说:“骑兵所用战马培育不易,幼马二岁开始训练,少则三年、多则五年,期间经过多次挑选,合格者方能用做战马,其间淘汰者十之八九。装备一万骑兵需要牧养十万匹马,没有三、五年时间,陇右群牧恐怕难以提供如此多的合格马匹。”

唐军步兵和骑兵的划分并不是兵士有没有马匹。河西、陇右的步兵大多都有马匹,这些马匹只用做交通工具,不能上战场冲锋陷阵。河西、陇右的骑兵至少配备两匹马,一匹战马用于冲锋陷阵,一匹良马用做交通工具。

李俶提出解决办法:“可以从牧民手中选购战马。”

裴遵庆:“按目前市价购买战马,每匹至少三十缗,一万匹就是三十万缗。陇右十二郡一年的税收不过四十万缗,郡王为将士发俸用去三十万缗,结余只有十万缗。”

李光弼对李俶说:“河西、陇右两镇现有骑兵三万,居各镇之首,目前形势下增加骑兵实无必要。兵贵于精而不在多,郡王如果想做些改革,不如增加训练以提高战力。”

李光弼的一席话令李俶茅塞顿开。李俶开始考虑改良骑兵部队的方法。

现代战争已经抛弃了人海战术,装备的水平和人员的素质成为决定性因素,人数不多的特种部队往往能在局部战争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李俶很快有了思路,组建一支全新的特种骑兵,人数不需太多,兵士从现有骑兵精锐中选拔,给他们这个时代能制造出来的最好装备,加上后世先进的训练方法。

河西骑兵的编制是大唐各边镇中最大的,李俶命安重璋从河西骑兵部队中挑选两千名有作战经验的兵士,从陇右群牧挑选两千匹最好的战马,组建一支全新的轻骑兵—河西突骑。

李俶参考现代军队的装备,全新打造河西突骑的装备,将沉重的铁甲换成质地坚韧、重量轻的皮甲,将兵士们脚上所穿的样式杂乱的布靴,换成统一制式的皮质骑兵靴,并加上马刺。为了让河西突骑在严寒季节能够野外作战,配备皮衣、皮裤、披风、毛皮大氅、手套、面罩、睡袋等冬季作战装备。披风分为黄白两色,白色专用于冬季,皮衣、皮裤、睡袋用于御寒,面罩用于抵御风雪和沙尘。武器配备方面,在原有马槊、横刀、擘张弩等骑兵武器基础上,每名兵士配发一把大马士革钢打造的骑兵匕首。匕首两侧开有血槽,是近身搏斗的利器。

兵士和装备到位后,李俶命李晟、皇甫敬负责河西突骑日常训练。李俶不时亲临训练场,引入现代军队的训练方法。

六个月训练期满,李俶将河西突骑分为左、右两军,分别由李晟和皇甫敬统领。李俶奏请朝廷批准,升任李晟为中郎将,皇甫敬为郎将。

河西突骑按照李俶制定的计划,平时一军沿河西走廊巡防边境,另一军驻扎武威休整待命,两军相互轮换。短短几个月时间,河西突骑便打了几场漂亮的歼灭战,令侵扰边境的马匪流寇闻风而逃。

---

李俶并不满足于河西突骑这支全新的轻骑兵,决定不惜重金改造和扩编西凉铁骑。西凉铁骑原本不到三百人马,大多是拜占庭人的后裔。李俶从陇右、河西骑兵中选出七百名身体强壮、作战勇猛的兵士,又在陇右群牧诸监挑选最强壮的战马,将西凉铁骑扩编到一千人。

李俶亲自参与骑兵装备设计,选材上不惜血本、大胆革新,设计上古今结合、中西合璧,在大批能工巧匠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制造出防御性能出众的新型铠甲。

新型铠甲的外观继承西凉铁骑的样式,与大唐现有的制式装备大相径庭,沿用拜占庭式的精钢全盔,头盔顶部插蓝色羽毛,作为部队标志。由精钢和皮革制成的复合铠甲,参考了现代坦克复合装甲理念,轻便灵活,穿戴方便,对弩箭的攻击具有很好防御性能。

银色铠甲配合蓝色披风和以狼为标志的袖标,威武之余颇有些现代气息,骑兵手套、骑兵靴、匕首等装备在河西突骑的基础上做了少量改进。经过脱胎换骨的西凉铁骑,由一支重装骑兵转变为全具装骑兵,既提升了重骑兵的防御力,又具备轻骑兵的机动性。

李俶将西凉铁骑更名为西凉狼骑,由马重英统领,肖翰为副。全军驻扎于武威,除日常训练外,没有安排其他任务。

西凉狼骑一经亮相,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不少军中兵士和陇右游侠把加入西凉狼骑作为人生目标。面对大批要求加入的热血男儿,李俶命马重英、肖翰谨慎挑选,宁缺勿滥,所需马匹和装备尽全力保障。半年后,西凉狼骑编制增加到一千二百人。

第五十三章 郭家小将

李林甫听说李俶在河西大肆扩充军备,先是搞出一个“河西突骑”,接着又搞出一个“西凉狼骑”,比起皇帝的“飞龙甲骑”有过之而无不及。李林甫通过各种手段,搞到一套“西凉狼骑”甲胄,指使王鉷携带上殿,弹劾李俶“违背祖制,私造兵甲,图谋不轨”。

这罪名要是换了其他人,即便侥幸不死也得流放岭南,永不得还。不过李林甫心里很清楚,李俶是李隆基心爱的嫡长孙,仅凭一副战甲未必能扳倒李俶。所以李林甫没有亲自出面,而是指使心腹王鉷上奏弹劾。

不出李林甫所料,李隆基看过王鉷带来的“西凉狼骑”甲胄,不但没有动怒,反而称赞李俶很有创意,斥责王鉷无事生非。李隆基既然不相信胡人安禄山会造反,更不会相信自己的爱孙李俶会有不轨之心。

李林甫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当面上奏李隆基,状告李俶在陇右“漫然作为,擅改兵制,徒耗资财,一无所益。”

李隆基看过奏章,对李林甫说:“十郎,朕听说你每次外出总是前呼后拥,铁骑开道,可有此事啊?”

李林甫没料到李隆基会突然问这样一个不着边际的问题,俯首叩地道:“臣有罪,臣为陛下办差多年,奉公执法,得罪了不少仇家,所以……臣以后一定轻车简从……”

李隆基笑着说:“好了,好了。这是干什么,起来吧。朕一点儿没有责备你的意思。”

“谢陛下。”李林甫站起身,擦拭着额头上的汗。

李隆基让高力士把奏章交还李林甫:“这奏章你拿回去,以后外出多带护卫,朕不能没有你。”

李林甫连忙跪地谢恩。

适逢盛世,国富民丰,奢华之风盛行,李隆基在花钱方面从不吝惜,不仅在长安城内外大兴土木,扩建亭台楼阁,更在宫廷中供养了大批“艺术家”,诗词歌赋、书法绘画、舞蹈乐器,应有尽有。

在给李俶的上谕中,李隆基劝诫道:“如今四海承平,把大笔钱花在兵士身上,空耗资财,徒劳无功。有了钱不妨为朕在西海建一座行宫,朕也学学周穆王,去玄池会会西王母。”

李俶在回奏中写道:“孙儿谨记皇爷爷教诲,立刻亲往西海,为行宫选址。”

李俶没有大兴土木为李隆基修建行宫,以李隆基的年纪不可能出京西幸。为了防范小人之口,李俶派人在西海岸边一座小山上平整地基,对外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