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秦皇-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她又很明白就连这孩童也不全是,因为她除了一个姐姐之外,还有两个比赵政大几岁的弟弟,但是他们对待自己却都像二娘和三娘一样刻薄。

    所以,到了今天,她终于明白,赵政不是用孩童二字便可在她的世界中替代的,赵政便是赵政,只此一人,独一无二。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两人之间没有生过一丝龃龉,相反自从赵政知道她与旁的女子不同,也爱书之后,便常常一手拿着竹简,到她这里来同她一起读,甚至有时候两人会因为竹简中的一些观点而争执一番。

    一开始由于她自己有着寄人篱下的心思,所以每次都不敢像赵政那样将话说得肯定,但在赵政面前她又没法违背自己真实的心意,所以她只好说得模棱两可。赵政最后只能叹息几声,最后两人相对无言一阵,赵政独自又拿起竹简匆匆走了。接着一天没来。

    那时她心里兀自思索着因由,格外敏感,甚至想着,若赵政再不理她,她无论如何也都要告辞而去,虽然遗憾但却无可奈何,毕竟赵政只是三岁的孩子,她同一个孩童又争论什么呢?不过在她即将要转回以前在苏府的心思后,赵政第二天却像之前那样来了。并且神情很是严肃认真地告诉她,在她面前可以不必那样拘束,可尽管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就像齐国稷下学宫里的士子门一样切磋学问。那时候她才明白,原来这个孩子不是像她的那些弟弟们一样,因为别人一点忤逆的心思,就置气。这个孩子难受得不是她的反驳,而是她不愿尽情、坦诚地放开她的反驳。

    从此以后,她便很快卸下了那份女儿家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心思,而只在赵政面前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比在她姐姐面前还要真实的自己。因为她知道这个孩子,只在乎她的主张,而不在乎她是个女子——如今在赵国掀起了一股打压女子的风潮,鼓吹女子是江山社稷的毒瘤,反对女子从政,甚至反对女子读书识字。对于家有可以识字的女子,那些“有识之士”们都要私下嘲笑、议论的。

    随着她彻底的放开,两人经常因为书中的一些言论而争得面红耳赤的,有一次甚至将赵府的一个侍女招了来,而那时她们两人又都各自在气头上,便没有解释清楚,导致最后赵政的母亲赵夫人匆匆赶来劝解。

    不过,误会很快就澄清了,赵夫人将赵政斥责了一番,随即又软声细语地反而向她这个客人赔不是,让她很是愧疚。同时也生出了担忧,因为她怕因为这件事,导致赵夫人禁止赵政再来和她切磋学问。

    那时她一面含着歉意地微笑,为着赵政解围,但同时也很忧虑地看了一眼赵政,而只一眼,赵政似乎就明白了她的心思。

    在赵夫人即将说完禁止的话,赵政便使出孩童的天真来,又说了一番叫人无法反驳的话,最后很顺利地说服了赵夫人。这件事便有惊无险地过了去,同时赵府里的下人们也不再像那日一般大惊小怪,对于这西院屋子里时常响起的争执习以为常。

    而她与赵政也在这一争一让中关系迅速亲近许多。

    苏盈玉早不把赵政只当作一个孩子,不把赵政当作一个弟弟了,而是将他引为知己好友。

    这日太阳刚升,她也刚刚梳洗完毕,便见她三岁的小友迈着大步,足履生风地走了过来,罕见地手中竟然没像往常一样拿着竹简。

    “苏姐姐!”虽然苏盈玉将赵政摆在了知己好友的位置上,但是她仍然没有将自己的全名告诉好友,虽说她不像赵夫人芳名冠绝邯郸乃至六国,但是毕竟她的父亲是赵国有名的大将,担不起有人不知道这名将家中唯有的两个女儿的名姓。苏盈玉现在还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不是她不信任赵政,而是她不想给赵政生出麻烦,若真得躲不过,她是预备悄悄地离开的。虽然,因为自己还不完全地坦诚而有所心虚,可是赵政从那日以来都未再问过她的全名,这也叫她的心虚消抵了些。

    盈玉脸上露出笑容,“今日怎么没带竹简来?”

    赵政刚刚还流畅的步伐,在看到苏盈玉脸上溢出的笑容后,便突然停滞了一下,但随即又连忙应付着笑了过来:“别以为今天我是想歇歇。”说话间已经来到盈玉对面,一撩衣服便跪坐下来。

    盈玉腰身纤细,身材修长,也是上身挺直地跪坐着,一双手得体的放在双膝上,“哦?那是带来什么论题了?”

    赵政嘴角上扬,弯起眼角笑起,“姐姐知我!”说着又前倾身子,右手端起摆在盈玉面前的陶碗,抬臂一仰头咕咚咕咚喝了下去,喝完又用袖子擦了嘴,“一夜没进水了有些渴。”说着放下了陶碗。

    苏盈玉笑骂道:“急什么,出得声音这样大!”又将赵政放过来的陶碗,推了出去,“这是我刚喝过的——”

    赵政歪头一笑,孩童的天真展露无疑,然而一开口却将这童真散了干净,“姐姐何时顾这些虚礼了?”

    苏盈玉眉间一凛,认真起来,“我从小便是如此,这礼之一字,早与我融在一起,你若尊敬我,就不要再说这样的话。”

    赵政拱了手连忙赔罪起来,“是我放诞了,旁人作礼是作给别人看得,姐姐是约束自身,值得赵政敬佩。”

    苏盈玉对赵政“小大人”的模样早就见怪不怪了,因此只是轻笑出声,“行了,行了,挑罪别人的是你,第一个赔礼道歉的也是你,叫我说什么好。”

    “这话,我可不赞同了。”赵政缩回身,重新挺直脊背,但是他总觉得不如苏盈玉那样优雅,“人同人之间总是不同的,一个不注意就会冒犯别人,这本是无心的,但是及时认错却是有心的。”

    苏盈玉笑着摇摇头,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好了,紧说正事吧,今天你是带了什么题目来?”

    赵政见状,清了清嗓子,转了刚刚嬉笑的神情,认真起来:“我昨日翻阅竹简时,看见这样一则记载:说孟子带着他的学生们到了齐国,齐王以极高的礼仪接待了孟子,并且为孟子在稷下学宫举行了一场辩赛。可是这被当今儒家尊为圣人一般的孟子,却只因学宫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与他意见相左而吹胡子瞪眼,甚至还跪在齐王面前要求处死那个无名学生——观姐姐近日以来的谈吐,赵政以为姐姐极认同儒家,可是在赵政看来,这游学推行之人尚且如此小肚鸡肠,有损圣人名号,不知道这儒家可否真如姐姐所想那样是人间正道?”

    赵政这话,同以往争论的开始一样很是刻薄。

    可苏盈玉却并没有立即生气,仍然心平气和地开口:“不知这则轶事出处哪里?可有考证?”

    “鲁史。”赵政脸不红心不跳伸口答道。

    苏盈玉一双明眸对上赵政,“我曾在幼时通读鲁史却不知其中有记载这样一篇。”

    被毫不费力揭穿地赵政并不显得窘迫,而是露齿痴笑起来,“鲁史外传。”

    苏盈玉却不再陪着赵政嬉笑,“据我所知鲁史外传非鲁国人所做,而是远在山西的一个小吏所撰。”盈玉说到这里顿了顿,“秦国向来以严刑厉法治国,对于儒家之言论主张,王道复古自来嗤之以鼻,受国政之风影响,秦国军民自然对儒家存有偏见,我观这鲁史外传很多记载都有待考证,完全没有史书应有的公允,内容更是不可信。儒家向来以兼容并包著称,孟子更是很能吸收百家之长,从而可将儒家发扬光大,到如今,儒生已遍布六国。阿政你所读之书,有抹黑之嫌。”

    苏盈玉虽然是软声细语般说出这番话的,但却并不软绵绵,一字一句都很有力地敲打在赵政的心上,让赵政没法不去正视。

第013章() 
赵政盯着苏盈玉看了一会儿,顿时将开始时那种要取笑人的心思压了下去。

    不可否认,赵政就如刚刚他自己半打马虎眼时说得那样,心中确实敬佩苏盈玉这个人。因为在赵国这个打压女子的国风、通过嘲笑与诋毁来阻绝女子养才的情势下,眼前的女子仍然可以滔滔不绝、沉稳自持,几番见解既非人云亦云、牵强附会,又非见识短浅、泛泛之谈、流于表面。而是真真有着才学谋划。

    她照着自己前世的经历来看,这苏姐姐的父亲恐怕并不主动让她读书思考,否则这苏姐姐也不会教那个“耗子”抓了去。她如今这番见识、谈吐只能是自己学来的。

    赵政想到有日看完书觉得疲乏后,在后院走走停停,扫眼花花草草,不知觉间走到一面石墙下,发现了石墙的缝隙中倔强生出几株草。

    赵政觉着苏盈玉就是那几株草,明明周围都是坚硬贫乏的石头,可是她硬生生能在其中绽放出绿色的生命来。无疑,她付出了远比那些在正常的泥地里开放的生命要多的努力。

    这些,前世的赵政是做不到的。所以,他敬佩苏盈玉。

    可是这敬佩中又因重重缘由又掺杂了一些别的东西。或许是作茧自缚,他自己在周围人、书籍、文字的耳濡目染之下,不知不觉间又觉得女子再如何才华横溢始终都比不过男子。在一些有才学的男子面前,女子那些“巧令言辞”不过是花拳绣腿,从来登不得大雅之堂。

    而苏盈玉刚刚的一番话后,他觉得他对女子生出了偏见,这偏见教他蒙住了心。

    “苏姐姐。”赵政不自然地笑了笑,“这次是赵政轻浮。”说完这句话后,他又觉得抚平不了自己心底的羞愧,便老老实实离开座位,站在苏盈玉身侧,向着苏盈玉恭敬地拱手鞠了一躬,直起腰后他才认真看着苏盈玉道,“政不该一直以来对姐姐生有偏见。”

    这一躬直教苏盈玉吃了不小的惊,本来对于这次的辩题,她也是一如往常,而并没有觉得赵政背后带了什么别的意思,她只当赵政想要赢她罢了。

    当赵政说出偏见二字,她一时间便百感交集。

    眼前的孩子比她想象得要体贴敏感,而且他不怯于承认心中曾有的龌龊。

    苏盈玉露出一个释然的笑,也从座位上站起,如往常一般得体又优雅得轻轻朝赵政也行了一个礼。

    赵政愣了一会儿,呆呆问道,“姐姐?”

    苏盈玉朝赵政走进一步,“也感谢阿政知遇之恩。”

    语毕,两人相视良久,终究扬开嘴角,眉眼带笑。

    因到了时辰,两个男仆依例抬了食案来,后面跟着几个侍女,提来热气腾腾得稠粥,端着些青菜,配了些牛肉。

    这些饭食自然不是只为苏盈玉一个人备下得,更多得还是食量惊人的赵政。

    赵政本来转了态度还想再重新认真地将那个辩题议论下去,虽说他原先对苏盈玉存了些妒忌的私心,但是这却并不影响辩题的具体内容。他尊得是苏盈玉客观求真的品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自己就因了这尊敬,而同意儒家的地位,儒家在这乱世的王道主张。一是一,二是二。赵政觉得前后两者完全是两码事。且他在坦诚了自己那点不堪的心思后,思路又重新通畅起来。

    可惜被这因循的餐时阻断了。

    他无奈地看着苏盈玉道,“圣人哪怕心思再高尚,主张再有远见,肚子一叫,鼎钟一鸣,都得乖乖去伺候这肉体凡胎。”边说,他边迈开步子朝着食案走去。

    苏盈玉步伐很小得跟在赵政后面。

    撩开连珠,赵政很清晰地看见从灰砂陶里冒出的纯白热气。脚下没停,一双眼睛很是熟练地扫到其它青铜盘里盛放的菜、肉。

    “都这时节了,”赵政搓搓手道,“怎么盛这些辅食的还是用铜盘呢?也该像这装粥得一样——”赵政小手敲了敲灰砂陶的身侧,发出闷闷的敲击声,“换成陶得,否则一会儿便凉了。”说完,他侧头看着苏盈玉笑,“姐姐,你说是不是?”

    苏盈玉只笑了一声,但也没开口回应,而是径自用食起来。

    食不言寝不语,这是苏盈玉的礼。

    赵政知晓,但是总有些不大得劲,“有些礼数总归过时了,这代代人都知道,这样不好,可是就因刻在简上的几个黑字,就得连连做着不合时宜的事。”赵政指得是,一年四季凡是富贵些、有身份的家户都是用青铜礼器来盛放菜肴这事。

    苏盈玉放下玉箸,示意已经吃好。侍女们见了,便端来温热的水,苏盈玉洗过手后用干毛巾擦干水珠从手上一淌而过后残留的水分。

    做完用饭过后的工作后,她起身离案。

    赵政一边大口喝着碗中的稠粥,一边拿起筷箸捡起盘里放得牛肉,喝完一口肉粥,又大口嚼起牛肉。正吃得酣畅间,眼角余光瞄见苏盈玉已经起身了,便忍不住将目光转回到苏盈玉刚用过的碗里——还剩下大半的粥。

    赵政大吃大喝的动作,罕见地停了下来,眉头一皱,放下碗和筷。

    候在旁边的侍女见状,忙要端上预备在一边的热水。

    赵政看着突然窜到眼前挡住他视线的侍女,“我还没吃好,急什么。”

    侍女闻言面色红了起来,嗫嗫嚅嚅地说了几声听不清的话,又无奈地退了回去。

    “苏姐姐——”赵政叫了一声,

    盈玉背对着赵政,没有回身,“你吃好了再进来罢。”说着拨开珠帘,身子隐了进去。

    赵政的脑里还残留着那纤瘦的身形,叹了一口气。

    旁边的侍女再次小声地提醒,“公子,粥菜凉了,不好吃的。”

    于是他便回过头,重新拿起碗筷,可是虽还像原先一般大口咥吃,但是却突然觉得口中没了什么味道。

    匆匆用过饭后,食案上灰砂陶里罕见地剩了大半陶的粥,青铜盘里的牛肉只似乎被捡走两三块,至于那些青菜则是一口没动。

    赵政见着食案被撤下去后,自己也有些惊异。

    不过正惊异着,却听见里屋内传来琴音。

    他神色一变,慢慢地走近珠帘,隔着珠帘他看见苏盈玉跪坐在琴边,指尖在琴弦间穿梭、时隐时现。

    听惯了赵府里琴瑟和鸣地靡靡之音,这番滞涩、停顿伤感、厚重,叫赵政蓦地难受起来,听着听着,他只觉着苏盈玉那纤细袅娜的身形在眼前模糊了,不是被这摇摇晃晃的长串珠子遮住了,而是被他自己眼里的东西遮住了。

    “自己刚刚是不是又让她伤心了?”赵政喃喃自问,“还是?她”

    赵政轻声叹气,转身背着手,离开了这里。

    至于那个辩题就暂且放下吧。

    虽然赵政很想说:六国之中各国君主都愿意尊奉儒家,对于儒生也很是善待,但也终究是善待而已。哪个人不好名声?毕竟千古留下来的东西,一时还变不过来,可是在这乱世,儒家的那一套大仁大义,恐怕只能被铁蹄踩得稀碎。

    可是纵使他说服了苏盈玉,又能改变些什么吗?

    赵政能想到这一层,苏盈玉何曾想不到?甚至连赵政想不到的,苏盈玉也想到了。

    可惜苏盈玉却没能教赵政明白,而只是与赵政徒劳地周旋于城门外。

    两人关于这世界的一些思想,互相缠绕,却始终未能融合。

第014章() 
那日后,赵政不再像以前那样积极,对什么事都要拿出绝对的态度。他开始有点怀疑自己,怀疑现下他所掌握的是否真是如磐石般的真理,而没有半点回旋的余地。

    他不大自信。

    而且他现在不过只是一个几乎手无缚鸡之力的黄口小儿,纵使见解——在他自己看来——如何“透彻”,然而也不过和苏盈玉一样,对这世事变迁无任何作用。他只能在下人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