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把开赛前的气氛炒得愈来愈热。
球场上,十几日来,被一场场比赛破坏了的场地,已经重新用黄土和石灰界过,平整如新。四面用石灰圈出六十步长,四十步宽的地儿,中间用线分了半场。球场两端各有一架八尺宽,六尺高的木制球门,门后罩了块鱼网。
这蹴鞠场本是衢山中部大路旁的一块四十来亩的空地,因土质不佳,不易耕种,一向是荒着的。但去年,赵瑜因原来临时充作蹴鞠场的观音山下校兵场太过狭小,不利百姓观战,便圈下了这块地,使人略加修整,改作了新的蹴鞠场。自去年秋收后的冬季联赛起,才开始启用,今次比赛乃是第二次。
衢山的蹴鞠联赛,赛程简单明了,岛东七村二坊,岛西六村四坊,各出一队抽签配对,进行单败淘汰,待决出东西两部第一后,再分个高下,决出冠军。今年决赛的两队,岛东是个渔村,岛西则是铁器坊。两队的二十名队员,一穿红,一服绿,背后都各自用布头绣了号码,在场边活动着。
时间慢慢过去,两队队员已经在球场边热身了很久,支援他们的鼓吹手却也把擅长的调子翻来覆去的吹了七八遍,口干舌燥,却仍不见开场。看台上等着的观众们也开始鼓噪起来。
正待众人渐渐不耐之时,坐在球场北侧高台上吹起了号角,两面大鼓随之响起,一叠三转,场中顿时静了下来。
鼓声三通响罢,球员们跑入半场各自站定。一身穿黑衣的裁判,把十二片牛皮缝制的皮球向场中一抛,便吹响了口中的木笛。
开场笛声鸣响,东西两队队员立刻上前追逐。皮球在球员脚下传递,不论哪队抢到球,另一队队员必会冲上来,或铲或撞,定要把球抢回。除了不许用手,其他动作都在规则范围之内。球员们的行动粗野豪放,每次交脚,都会有人翻倒在地,开场没多久,东队便有一人见血,在球场上翻滚着,到地不起。
裁判暂停了比赛,待东队用担架把受伤的球员抬了下去,又换上了一个替补球员后,才重新吹笛开赛。看到这一幕,西面看台上一片欢呼,东侧则大骂出声,两队的支持者互相瞪视,如不是隔着远,定会动起手来。
岛外的客商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在衢山以外,从没见识过如此激烈的球赛。宋时的蹴鞠运动,要么是两队隔着中央竖起的球框,各自射门,数多为胜,如同射箭,比试准头;要么就是杂耍式的白打,没有球门,仅是踢出花样,比的是哪个踢得更高,更巧,控制球不使球着地的时间更长,对抗性并不强。像衢山这样,如同军阵厮杀般激烈的蹴鞠比赛,自汉代之后,已经少有人见了。也只有在汉代,《蹴鞠二十五篇》之类的运动书籍,才会被归入兵书一类。
看着这样令人热血沸腾的比赛,客商们也不禁慢慢沉醉其中,像周围的人们一样,挥着拳头,为自己看好的球队叫好助威。看台上,人人如痴如狂……当然,赵瑜除外。
北侧高台上,赵瑜打了个哈欠,笑道:“还真是闹腾啊!都十几天了,还这么有精神……”
没人搭话。赵瑜看看左右,赵文目不转睛,赵武聚精会神,就连蔡婧、陈绣娘也捏紧了拳头,盯着场上的一举一动,时不时轻声惊呼。竟没一个察觉赵瑜方才有说话。
赵瑜有些尴尬的干笑两声。当初他在军中推广新式蹴鞠比赛的时候,可从没想过会有今天这个场面。衢山蹴鞠的规则,简单,粗暴,不忌血腥,没有什么红黄牌,本就是训练士兵的手段。蹴鞠比赛,一队十人,正合兵制,队正在球场上指挥部下,相互配合,与战场上没有区别。而比赛的胜负与否,也跟球队内部的训练、默契以及队正的战术指挥水平息息相关。
衢山军中,每隔数日,各都下属的小队间,都会进行比赛,一方面作为训练之余的娱乐活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发掘人才。但凡能多次获胜的队伍,都是被关注的目标,尤其是他们的队正,几乎都能成为重点培养的对象。这也是赵瑜推广蹴鞠运动的用心所在。
不过,现在蹴鞠在岛上的发展已经偏离了赵瑜的本意,对于已经成为休闲活动的足球比赛,他可没有兴趣。在他前世,看着两支球队辛辛苦苦踢了九十分钟,比分却是零比零,一点意思都没有,所以他在新规则中,剔掉了守门员的存在,只希望比赛能多进几球,但是现在看起来,还是一样没趣。
呿!赵瑜低头翻书。他前面去请陈先生,不过却能没请到,只拿到了一本刚被校点整理过的《论语》。横排版,有标点,加注释,生僻字后还加注了拼音,字体清俊端正,一丝不苟,拿去印书坊,立刻就能开版印刷。这本事,岛上没人能做到。
现在衢山义学中,把刚购来竖版书籍,加以校点整理,改为横版的工作,都是陈先生带着一批学生在做。要说陈先生的治学态度,确是严谨得很;要说他的才学,赵瑜也不够资格挑毛病。但是赵瑜却不得不苦笑,他请陈先生校点的文字,不是《论语》,明明是《司马法》和《孙子十三篇》啊!
赵瑜把书册翻着,看起来他的一点心思,已经被那陈先生看得通透。他把兵书改经书,分明是在委婉的劝诫。遗憾的是,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而且,赵瑜也绝不会改弦易辙,停下自己的脚步。
北地女真已蠢蠢欲动,而辽主仍游猎四方;汴京城中,昏君奸臣醉生梦死,但大宋上下已是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将起,正是英雄用武之地,他心怀天下,岂会甘愿苟居一隅!陈先生的苦心,却是白做了。
不过,《论语》乃是儒家经典,其中自含至理。多读几遍,也是无妨。赵瑜细读着书册,场中的鼓噪他充耳不闻,渐渐的,沉浸在文字中。
第二十三章 风雨(上)
政和三年闰四月二十三,癸酉。
赵瑜书房。
令衢山岛上军民津津乐道,痴醉如狂的比赛已结束两日,衢山军中的事务终于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虽然今次联赛的冠军奖杯是由赵瑜所颁,但他现在怎么也想不起,最后倒底是哪队获得了优胜。
不过,这件事并不重要。就连赵文也这样认为,眼前的这桩事已让他把所有与蹴鞠有关的事抛诸脑后。
“谈和了?”赵文向着上首,皱眉问道。'。 '
赵琦虽是坐在赵文之上,但被他一逼视,却不由得低下头去,呐呐不敢言。
赵琦方才向赵文诉说琉球之事时避重就轻,但最后结果却无法瞒着,被土著要挟和谈,又擅自同意,就算他名义上是衢山军的二当家,也一样说不过去。
赵文见赵琦不敢答话,便转而看向站在堂中的陆贾。他与赵琦两人在琉球的任期已满,同时被替回,接任那霸寨主之位的却是那霸寨左副都头许继组。今日两人终于回到衢山,与他们同船而归的还有一批伤员。他上前半步,抬头回道:“禀文头领,确是与其谈和了。”
赵文叹道:“说说缘由罢!”
陆贾便一五一十的把琉球之事分说了一通,最后道:“那日与今归仁按司的土酋谈妥之后,趁夜两厢夹攻,一举攻灭了浦添按司的大军,敌酋尽斩。按照协议,自浦添城以北皆归今归仁按司,岛南则归属我方。俘虏三七分账,虽然我们只拿三成,但毕竟他们人多,我方人少,尚算公平合理。”
赵文摇头:“这笔买卖划不划算,该由大当家评判,不是你我能说的。”见陆贾俯首受教,又道:“不过那今归仁按司的土酋竟然孤身前来谈判,也算是人杰了。与这等人杰做交易,就算吃点小亏,想来大当家也不会怪罪的。”
“真的?!”赵琦惊喜道。
“什么真的假的?”赵瑜笑着踏进门来。他方才去铁器坊,视察新造好的第二代水力锻锤的运作情况。这种用杠杆原理制造的重锤比第一代的落锤,锻打力道更强,锤击频率也更高,有了这新式锻锤,百炼钢自不必说,船只和火炮上的一些零件也更容易打造了。见此,赵瑜自是欣喜,回寨路上,都是笑眯眯的。入了书房,他一看赵琦也在,更是高兴。大喜道:“三弟,你回来啦!”
三人齐齐行礼:“二哥!”“大当家!”
赵瑜笑道:“莫多礼!莫多礼!”他看看陆贾:“陆兄弟,辛苦了!”再看看赵琦:“长高了不少!”却是开心得很。
几人叙说一阵离情,略道寒温,赵瑜坐下道:“刚才在说什么?说来听听。”
赵琦面现迟疑,赵文便使了个眼色,示意让陆贾把前事再叙述一遍。陆贾战战兢兢,又重说了一通。
赵瑜越听脸色越难看,听完之后,阴着脸,闭口不言。房内一时如入严冬,赵琦、陆贾都双股暗颤,半点不觉初夏时的温暖。
“大当家!”赵文看着不妙,为他俩解围道:“虽然与外岛野人和谈,是丢了些脸面。但毕竟于寨中无损,一百正兵也只战死十二人,伤了四成。二当家要对付的可是几十倍的土著,能做到这般也是难得了。”
赵瑜摇头:“和谈不和谈的,倒没什么,打不过就谈,那是理所当然的。什么面子,哪有性命重要!不过……老三!”他一瞪赵琦,赵琦慌忙站起,俯首受教。
“我听陆兄弟所言,那土著为了集合联军,花的时间有半个月之多,是也不是?”
“是!”赵琦小声道,但又立刻辩解:“但我接到哨探回报时,那里已经聚起三千多人了。”
“所以你就一直等着,等到野人来攻?应对的策略多少条,你却选了最蠢的一条。为什么不趁夜偷袭?土著是联军,乌合之众!互相之间毫无信任。对付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奇袭浦添城!那些土著能攻不能守,攻则勇武难当,但守呢?他们营寨城防能有多强?”
“……”
“……不敢孤注一掷,那就该在他们进兵设伏。琉球野岛,道路想来不会太好,周围草木茂盛,正适宜伏击战。且听你们说,几十里路,八千军力却走了四五天,兵力如此分散,把他们分批吃掉,又有多难?”
“二哥!我……”
“算了……”赵瑜摇头,“你这次是运气。面对的只是土著,要是碰上正规军,早就完了。你和陆兄弟回去把此战的经过都详细写下来,不要疏漏,也不要避讳,更不要怕丢脸,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全部记下,然后送去参谋室,与他们讨论一下此战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下次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
听得赵瑜的命令,陆贾当先站起,磨蹭了一阵,赵琦也站了起来,躬身听命。
赵琦、陆贾退去,赵瑜按着额角,一点好心情都无影无踪。
“二郎!”赵文见此,宽慰道:“其实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怎么说?”赵瑜抬起头。
赵文道:“一向以来,寨里奴工都是强掠而来,费时费力,抓到的人手却不多。但这次谈和,虽然只分到三成俘虏,但也有八百余人,且都是壮丁,至于剩下的七成,今归仁按司不一定养活得了,如果用拿些瓷器绸缎去换,大半也能换来。比起我等亲自做那脏事,却方便多了。”
赵瑜闭目深思。想想也是,赵文说的的确有些道理。他来的那个世界,西方殖民者捕奴也好,掠地也好,自己动手的时候都不多,多半还是利用当地土著部落间的矛盾,加以挑拨,从中渔利。比起他们,衢山军这两年在琉球的所作所为,立刻相形见绌,当真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
想定,赵瑜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文兄弟你去立个章程,把捕奴的制度改改,能买就买,不能买就想办法挑起乱子,再浑水摸鱼。至于原先的做法,除非探明土著太弱,不然还是备而不用的好。”
关于奴工制度,衢山岛上已改过一次,当初琉球岛上,当地奴工杀了两名殖民者,并逃之夭夭。自此之后,赵瑜便开始推行异地为奴制度,琉球土著只会去衢山,而留在那霸寨中的,则只有倭人和高丽人。若非如此,今次土著来攻,那霸寨内定然会有大乱。对于寨中制度,赵瑜一向是合用的就保留,不合用的便废除。只有不断改进的,才能保证制度的生命力。
赵瑜的这种观念早都灌输给赵文,从没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想法,他低头依命:“俺这就去办!”
他看看手中公文,又道:“派去福建的斥候俺已挑好。二郎是否要见见他们?”
“当然!”
第二十四章 风雨(下)
政和三年五月十日,己丑。
派去福建的探子已走了半月,若是一切顺利,十日后便能回返。而良乡船行也在赵文的掌控下按部就班的做着撤离陆上的准备,铜钱、生铁、硝石等战略物资如百川入海,不断的流入衢山的库房中。木料、石炭等岛上无法出产的常用物资,也在加紧囤积。一旦衢山举旗起兵,至少在半年内,这些原材料将无法再从陆上大批量购买。
火炮配套设施的研发进展也令人惊喜,在马林溪和邓肯的配合下,拥有观瞄装置,同时安装了木螺杆,能让炮口上下自由调整的炮架已经研发成功了,这两日便要进行试射。据马林溪所言,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他是拍着胸脯打了保票的。
不过赵瑜所希望看到的,是具备制退复进功能,可以精密调整炮口上下左右角度的新式炮架,但要达到这样的标准,以衢山现有的技术水平来计算,至少还要进行十年的发展。
“不知能不能赶得及?”赵瑜盘算着。
衢山岛上的军事训练从没停过,只要赵瑜一声令下,随时可以抽调出五百名经过严格训练且大部分见过血的战兵。不仅如此,良乡船行之下有千料以上的海船七十四艘,虽然常年在外跑着水运,但衢山港中随时都有五艘以上的海船停泊,从商船转为战船,只需水手们持弓披甲就可以了,弓弩、甲胄、旋风砲,向来都在底舱备着。
相对前面两者,铸炮便没那么容易。虽然在甲板下舱配备二十门炮位的三千料战船早在两个月前就完成了海试,但要想在向南方出兵之前,把配套的火炮全部备齐,赵瑜并不抱希望。而且炮兵是技术兵种,不消耗个几百上千斤火药,也培养不出几队合用的炮手。以现在的情况而言,攻打郑家,恐怕也只能把两具样品火炮搬上船打接舷战。
不过,赵瑜的出兵时间取决于童贯。必须等童太尉开始对衢山动手,他才能顺理成章揭竿起兵。所谓师出有名,没有让人认同的理由,就算以赵瑜的威望,也无法命令衢山军民重新下海反叛。官逼民反,官不逼,赵瑜想反都反不起来,下面的人如何会好日子不过,跟他干断头买卖?只有当现下富足丰裕的生活被官府破坏,岛上数千从良海寇方会在赵瑜的煽动下再度亮出爪牙。
按赵瑜和赵文的推算,从现在起,童贯的攻势随时可能到来。但具体时间却无法确定,可能就是明天,也可能是半年后。说不定等到邓肯把几十门青铜炮都造出来后,良乡船行还能安安稳稳的作着生意。但赵瑜却不打算多耗时间,如果三个月后还没动静,他便会派人上陆散布些流言,把童贯当年浪港惨败的底揭上一揭。‘不信那阉货还能忍得住!’
但是,赵瑜好像高估了童太尉的忍耐能力。这日午后,一个亲卫带着赵文的亲兵,急匆匆的走进赵瑜的书房,上前禀道:“大当家,文头领遣小人传话——州里派人下来了!州中观察推官领头,现下正在港中。请大当家速做准备。”
赵瑜猛的站起,“文兄弟可说了究竟何事?”
那亲兵回道:“只听说是下来检视巡检司武备的,正往寨里来了。”
“寨里?”赵瑜一愣,旋即醒悟,观音山上的这座衢山寨在官府簿册上其实是衢山巡检司的驻地。官府派人下来巡视,自然要进寨中。“我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