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兴唐-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太子的到来,将这个小山村轰动起来。
西门翀很艳羡地看着姚元崇。人生几样得意的事,莫过于久旱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富贵还乡时。也算是富贵了,只是岁数尚小,又没有正式科举录用,否则早就授予正式官职。可再怎么富贵,能请到太子陪伴着回乡吗?
前世是一个普通人,看到西门翀抓耳挠腮,李威走到他身边,低声打趣道:“西门君,如果顺便,孤改天也到你府上拜访一下。”
“不敢,不敢当。”西门翀说道。
真要去,脸面可大了。姚元崇好歹还能说是一个官宦世家出身的。自己是什么出身,一个佃农。太子如果拜访,将会轰动全国。但只是想一想,不象是这里,本来广成泽,皇帝常来常往的,太子来还是可以。他家在商州,基本都是山区,太子前往的机率,比到魏元忠的家乡还要
再说了,他家只有两间破茅草棚子,太子一行,怎么着也要象这样一行,近百号人。也不要坐了,估计往里面一挤,嘎啦啦,两声,茅草棚就挤倒了,连太子都会压在里面。至于什么招待的,想都不要想。
姚元崇的母亲与二弟,小妹以及村中所有乡亲都迎了出来。
李威看了看,姚元崇的母亲与姚元崇不大相像,大约姚元崇父亲相,不过老2倒是很像他的母亲,也比姚元崇瘦弱一些。姚元崇的小妹年龄有些小,大约与碧儿相仿佛,长相清秀,只是常年生活在农村,脸让太阳晒得有些黝黑。
走过去,冲姚元崇的母亲施了一礼,很尊重。
与自己母亲不同,可以对她用敬畏、害怕、崇拜、仰而观止各个心态表达,但与尊重无关。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做大事的人必须果断狠辣的。只是苦了亲人。倒是姚元崇的母亲,吃苦耐劳、贤淑有节、痛夫爱子,才是中国妇女的典范。
姚母连忙还礼,但不匆乱,毕竟跟丈夫见过世面的。
将李威一行,迎入姚家。
也还是挤,三进三出的院子,放在乡下倒也算是宽敞。可一下子近百号人涌进来,只能站了,坐是不想了。好在薛讷等人不计较,有的侍卫看到山村淳朴,于是骑马提前到广成泽溜达。
熬了三十多天,不准吃荤,不准狩猎,到了这个到处都是飞禽走兽的地方,早就耐不住了。
姚母吩咐女儿烧茶,态度很安详。
其实心中也在打鼓,儿子写信回来,说做了太子的对话,不是不懂,可就是不明白了,尽管对话非官非职,可这个对话要么是有学问的人当的,要么是有身份的弟子做的。自己这个儿子,去了一趟京城游学,顺便拜访了一下亡夫的忘年交魏元忠,怎么就成了太子的对话?她可不是一个真正的村妇,知道这其中的意义,现在是对话,将来太子登基,有可能比亡夫有出息得多了。
这也不算了,还将太子诳骗自己家中。
想询问儿子,又不好失去礼仪,忍住没有问。
这也是一个奇女子,不然不可能带着三个子女,从云贵那边,跋涉过千山万水,扶着丈夫的灵车,回到中原。
所以一肚子疑问,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端正恭敬地与李威交谈。
狄仁杰与魏元忠对视了一眼,眼神都有些尊重。没有这样的母亲,也培养不出这样的儿子。
但姚元崇的弟弟姚元景与妹妹,却不似她那么沉住气,不住地打量李威。心里想到,这就是太子啊,也没有长四只眼睛,两只鼻子。长得还很瘦,不象大哥,魁梧挺拨。
不过太子倒底是太子,说话的声音,举止,听上去看上去,很是舒服。
而且太子才华很好,在乡下里,就听到他写的那些诗,那些诗余,大哥肯定是作不出的。
姚元景看不打紧,但小妹看,姚元崇犯疑了。
太子大病了一场,就象开了灵窍一样,本来才华就过人的,病渐渐好了,说话又风雅有趣,态度又十分亲切,身份又那么尊贵儿。对少女直接秒杀。现在没有秒杀这个词,反正姚元崇心中就是这个意思吧。
不然徐舍人家的小娘子都不会从长安追到洛阳,又从洛阳追到少林寺。不要说她了,上官婉儿这点大,就要生死相随。连他的妹妹都赖着他不肯离开。哎,罪过,这样想可是不好嘀。
对自己小妹秒杀的可能性也不
这让他十分担心。
自己小妹是不错的,可是论家世、才学或者相貌与太子妃或者徐家小娘子,这些少女相比,终就是差些。太子一定看不上眼,反而害了小妹,空惹了相思。
设宴款待,很丰盛,吃得差不多,在李威耳边说道:“天色不早,殿下,是不是要到行宫去安息?”
李威也没有想到其他,带的人太多了,在这里确实叼扰姚家上下,点了一下头。
其实姚元崇是害怕他自己的妹妹……
可走在路上,姚元崇心中又打起了小算盘,行宫也不大妙儿,离自家也不算远。自己千算万算,怎么就没有算到这一节。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 旱魅胜火 竹纸喜人(上)
PS:新书榜前十的月票并不多,二百票不到,请大家用月票支持一下,看能不能进前十。老午也在奋斗,努力多码出一些字来更新……
=
六月了,天就热了。其实皇宫暑气还是不甚的,木质的建筑,每一所宫殿十分高大,至少李治办公休息的宫殿,都十分高大。有很好的隔热效果。
可热浪还是腾腾地从门口扑了进来,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即使不运动,身上也有许多汗,粘粘地,又热又让人难受。
两个小宫女提着用竹片做的大芭蕉扇,替李治扇着。
渐渐地,李治倦缩在床上,睡着了。
本来身体不大好,连年的灾情,又让他心力疲惫,人生生地就瘦了一大圈。看上去就象一只特大的佝偻病虾。
武则天怜惜地看了李治一眼,丈夫是好丈夫,也是一个好皇帝,可是老天似乎不大长眼睛,对太监轻声说道:“让陛下好好休息一下,不论发生了任何事,不得打扰陛下。”
“喏。”
武则天带着李首成走了出来。
李治心情不好受,她更不好受。其实说起来很古怪,自从那一年跟随丈夫封禅后,年色开始变得不好。几乎每年都有灾情。这让她心里面很堵,不管逾不逾制度,这些年,自己为了唐朝,可确确实实做了很多的事,即使她佩服的长孙皇后在世,也未必有自己做得多。
旱情得不到缓解,终于有少数大臣忍不住,郝处俊等人,多次上书,要举行大雩祭。又用很隐晦的话语说,这样的灾年,史上罕见,本来祈祷都来不及,可现在朝廷打算举办大雩祭的,为什么又要停下?上天能不发怒吗?
大雩祭事小,这是在逼宫啊,一旦求不来雨,所有矛盾都潜发出来,到时候必然拿自己做文章。其心可诛啊,可是这些人又说得如此巧妙,让人无可奈何。
“太子现在何处了?”武则天扭头向李首成问道。
旱情越严重,武则天越忙碌,每天各地的求急奏折,从关内到河东道、河南道部分地区,就象雪花片一样,向洛阳飞来。讨要粮食、物资。李治身体不大好儿,于是大部分奏折,都是武则天在批阅。连儿子的情况,都忘记了询问。
最烦恼不仅于此,为了朝廷这样在拼搏,可是一班大臣,时时刻刻地,都在惦念着她。
“禀皇后,太子离开少林寺,去了广成泽。”
“太子在少林寺斋戒了很久,一群侍卫倒得熬得很苦,但又不好在少林寺开戒。去广成泽,倒是一个好地方。唉,他就是一个软主,喜欢一些小慈小悲,连侍卫的心情都要想一想。”
“是,太子殿下很仁爱的。”李首成小心地答道。其实在心中诽谤,皇上这一大家子,越来越看不懂。太子先是对母亲极为不恭,然而突然来了一个大转变。于是皇后先是发怒,后来态度又是一变。皇上呢,先是对儿子很喜欢,现在呢,多少有些不悦。敢情这比六月的天,变脸来得还快。
但太子为什么从少林寺,又跑到了广成泽,武则天没有说。李首成也不会不识趣地问。
武则天又说道:“那个竹纸快要到时候了?”
“是,不过皇后放心,奴婢已经吩咐了将作匠官员派出大批工匠协助。其实都在风闻竹纸会十分便宜,西京官员也十分关注。”
“你说太子的竹纸会不会成功?”
“奴婢也不知。”其实心中也在替太子担心。实际上如终南山刺杀案发生后,长安所有官员想法一样,原太子性格温和,得罪过的人真不多。几乎没有人对他反感,所以一下子认定是刺客必是贺兰敏之所做。连武则天都不例外,什么证据不需要,就是你指使的。
但这个性格,并不好。狄仁杰与李威交谈时,也曾隐晦说过此事,一味软弱了,意味着扶不起来。扶不起来了,怎么能帮助你?所以原太子上书两位公主的事,再加上壮阔的诗余,对将士的理解,让刘仁轨产生好感。如果少了一样,刘仁轨都不会小媚眼直抛的。
虽然身为武则天的亲信,李首成对太子也恨不起来。
武则天这一问,心中又有些嘀咕。
皇后的心情,他是理解的,局面困窘,实际上为朝廷真的做了许多事,对百姓也不算很坏,可做了,皇上有些不大放心,臣子反对,老百姓却在诽谤。心情很恶劣。
就是如此,旱情逼得皇后,有可能连皇后的地位都有些难保。所以病重了,乱投医。想用竹纸来做大义。
大义啊
不但竹子真的做出纸,还要真便宜,便宜到让天下大部分人能用得起的地步,不仅如此,质量可以次一点,不要求与益州麻相比了,可最少得能书写。这几条加起来,大义才能赚到。
可是纸张问世以来,那种纸做到的?多少能人奇士,在对纸张改良,纸还是那么地贵。
然而经皇后一宣扬,此事几乎传扬天下,如果不成功,太子怎么办?
这比赌大雩祭,成功率还要低啊。
可是他却不敢说。又弯腰答道:“不过奴婢已经吩咐过人了,一旦竹纸出来,立即用最快的速度,向东都禀报。”
“嗯,跟本宫来吧,上柱香。”
“喏”
来到寝殿,寝宫正中放着各种菩萨的塑像,塑像下面摆着精致的铜香炉,李首成让宫女拿来香,在每个香炉里燃上炉香。武则天手里也拿着三根香,在每个菩萨面前膜拜祈祷。
借着外面的阳光,李首成可以看到武则天眼角却噙着泪花儿。
皇后,给人感觉很强势的,每天做那么多事,还要服侍陛下,就象一个永远不会倒下的铁人。可几个人能明白她内的酸楚与委屈,李首成不由地眼睛也酸酸的。
………………………………
“刘小娘子,今天开甑了吧?”一大早,连政务都不问了,窦至德就来到东宫问刘群。他后面还有许多大臣,张文瓘、萧德昭、姜恪,几乎所有大佬都全部过来了。
李威是没有看倒,看到了一定会很感慨,如果对工匠如此重视,以中国人的智慧,说不定在明朝时就提前进入了四个现代化。
当然,不是如此重视,很多很多原因。
一是太子的身份,就象明朝那个木匠皇帝明熹宗一样,做出一张椅子能卖出几万缗钱。当真如此之贵,说到底,还是他是皇帝。二是竹纸如真有传言的那么好,确实造福了天下,也如武则天所愿,大义争到了。三是一张小小的竹纸,不知道怎么弄的,都关系到国家政局的走向。
所以窦至德都忘记了自己是使相,对方只是一个宫女,竟然用了小娘子的称呼。
刘群心中也忐忑不安,不就是一张纸嘛,再好也是纸,可现在阵场太大了。那些个池子,侍卫日夜守护,游客倒有不少,每天几乎有几千人往哪里跑。可一个都不能靠近。
也不是没有好处,本来想请一些熟悉的工匠协助的,现在不用请了,要多少工匠,就有多少工匠,要什么样的工匠,就有什么样的工匠。
真的很担心,如果竹纸造不出来怎么办?
其实她与李贤想法一样,也甭要那么好了,只要能造出纸,就可以搪塞过去。
算了算时日,已经将竹子与石灰,放在甑里蒸煮了八天八夜。不过不是一个甑,是二十几个甑,蒸煮的火候,与石灰的比例,李威不大清楚的,这也要试验才能得出结果。
可是戴至德等人心中却是很担心。
原来对造纸工艺不大关心的,可这几天,几乎所有大臣都询问过造纸的相关工艺,不但造纸,一大半大臣现在也知道了,某些用藤、桑皮造出来的高档书画纸,为了光泽,还要用一些材料煮成涂料,涂料涂布再打蜡,最后用粗布或者石块揩磨厚砑光,有的写经纸为了避蠹,特地用黄檗染成黄色。
知道了,才知道纸为什么这么贵了,材料与人工成本确实很高的。
但就没有听过加石灰蒸煮。
刘群心里也不大有底,嚅嚅地说道:“今天可以开甑了。”
“那么去吧。”
特地让刘群上了马车,驶向了修政坊。打老远就看到许多人在围观,看到一大排马车过来,纷纷说道:“来了,来了。”
今天开甑,知道的人不少,所以来观看的人比以前更多,有学子,有普通百姓,有商人,还有一些闻讯赶来的造纸的作坊主,甚至有许多大家闺秀,比元宵节灯会还热闹。
人群闪开一条道,车队驶了进去,刘群看了看甑,说道:“开。”
打开了甑,竹子还是竹子,其实沤烂,也只是一个浸泡的过程,并不能真正做到让竹子烂成一团泥。想要它烂,就是接下来一道工艺,舂臼。将这个竹子放在石臼里,用石碓捣打,一直打成泥面为止。
舂臼结束后,将烂料倒入水槽中,用竹帘在不停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面附于竹帘上面,取的就是这层薄层面。
这几道工艺速度很快。
将作匠的工匠们将竹子捣烂,开始往水槽到倒了。众人一颗心提了起来。只要这个薄层面形成,意味着纸就出来了。至于纸张好坏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形成不了,那么这场轰动的竹子造纸,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工匠们开始将竹帘放入水槽,竹帘在水中晃荡,发出清脆的响声。荡料也有讲究的,用力均匀,荡出来的薄层面才会均匀,不然就是出来了纸,也是厚薄不等。但这个现在无所谓了,主要是要纸出来,最好很薄。
四下里鸦雀无声,一起睁大眼睛,看着那一排二十几个水槽。不一会儿,第一个工匠将竹帘拿了出来……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旱魅胜火 竹纸喜人(下)
沉闷的雷声从天边滚来,然后在行宫的上空落下。一场暴雨就到来了,只可惜与往常一样,挤了几滴,迅速雨就住了。
雨后的景色倒是动人,竹叶上、树叶上挂满了一些雨珠,太阳一露脸,便出现五颜六色的光芒。
坐在行宫中,狄仁杰失望地说道:“雨啊,又没有落下来。”
其实落下来了,至少地面湿了,洼地里还有一些水花,就是不大。也比不落好,关中景情亦是如此,人喝的水总归有的,就是庄稼成长的水,很成问题。
魏元忠也道:“河南各州尚行,就是关中啊。”
“孤在离开东都时,曾经出了一个主意,”李威将他那个给几个爵位刺激商人的事说了出来。
狄仁杰道:“陛下一定没有同意。”
“是。”
“殿下,以后这样的话还是少说不妙,虽说是赏赐了几个无干紧要的子男爵,说不定会救了无数关中百姓。可是楚王好细腰的掌故你有没有听过?”
“听过了。”
“圣上一动,天下效仿。今天是赏赐了几个商人爵位,可天下人认为陛下会替商人正名了。干旱只是一时的,即使今年难熬,明年却不会如此。熬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可此风一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