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兴唐-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这是他的小心心理。
经过这一次狠狠的催残,默啜就是李世民那样的人物,也没有机会了。东山再起,也要有本钱的。象这样扫荡下去,突厥人还有多少了?没有了百姓,他又用什么来东山再起?
消息传到洛阳,武则天终于坐不住。不是送去了十万人马,是四十多万人马,这才是绝对的力量。将武承嗣喊来,说道:“嗣儿,让周兴对裴炎动手吧。”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问鼎(六)
第一百五十四章问鼎(六)
转眼就接近了七月。
纵然在塞外,天气也热了起来,莽莽苍苍大草原上泛起白色的光,一缕缕的水气,让太阳炽的光芒从地下挤发出来,蒸腾到天空之上。李威再次返回了朔州。
将各个邸报打开。
脑海里有些疑惑,在记忆里东突厥,也就是史学家嘴中的后突厥时代,很牛的。
为什么败得这么惨?
会败,也必败,但在李威预计中,将会发生许多场的血战,失败的时间也预计会更晚。
他想法出现了一些误差。后突厥时代,在骨咄录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默啜时代。实力的对比,武周时代时,著名的大将几乎让武则天全部杀死,用人也为了保持政权的安全,以亲为主,所以选用的将领才能低庸。既便那时郭元振与唐休璟脱颖而出了,但又不得不防备西域与吐蕃,没有精力防备东突厥。
而此时,他几乎带来了唐朝所有的精英,与来自青海以西经历过历次战役的悍卒。就是河中与西域各族的将士,战斗力不强,但不是个体不强,主要各部分散,又没有一个有能力的将领指导。其实个体战斗力还是很强大的,并且更适合在这种广漠的大草原上作战。
东突厥并没有真正强大起来,象后来那样,先是将北方与东方的铁勒部吞并下去。如果十年后史上的东突厥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了,那么此刻突厥才是一棵小嫩苗,空有许多人口,在前几年裴行俭两次打压下,没有庞大的经济支撑,心理上还有些怯懦,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发展各种工业,包括制作武器的各个行业。
几乎是唐朝比较强大的时期与突厥比较弱的时期开战,反差巨大。
战斗术的失误,认为李威已死,几乎将全部军队率领出来,想借唐朝内乱的时候捞便宜,顺便将道真抓获,将所有突厥人凝聚起来。使后方空虚。
李威从呼罗珊、信德、德黑兰地区带来的财富,不断地赏赐下去,使士气激励。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于是突厥人败得很惨。
但从规模上,这也成了唐朝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役。一共出动了四十多万人马,甚至到了后期,诺曷钵又从吐谷浑,还有夏盐等州官员见势倒戈,陆续地增加了五六万人马,进入丰州与黑沙,总兵力几乎达到了近五十万的军队。这在唐朝建国史上,也从未有过的。
到了六月,成了收获季节,大量掳获来的牲畜与奴隶,从朔州开始,一直到丰州,到灵州、居延海、金山,甚至到北方,遍布于野,经过分配后,押向各地。
李威下了一条命令,基本上到此结束了。
本来顺便的将一些铁勒部拿下来的。甚至为了甄别,在脸上盖印章,在袖上系丝帕。然而形势发展到这一步,李威不由担心起会让回纥人在北方一枝独大。
平衡之道来了。
这是帝王必修之术。
但也到了回去的时候。
母亲让周兴审讯裴炎,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裴炎招认,是他蛊惑先帝与母亲的。并且伙同了郭正一与郭待举。大约知道魏玄同与岑长倩与自己关系良好,没有动。母亲将三人斩杀,全家流放岭南。
又接下来,刑讯周兴,没有来俊臣,也没有请君入瓮,只是用了周举刑讯人的方式,对他进行了刑讯。使周兴招供他也蛊惑了武则天,用酷刑使嫌疑人招供问罪,造成了许多冤案的发生。
于是再斩周兴。
反正哀家有错,但哀家是一个女流之辈,眼光短浅,这群大臣不好,这才有失误的。
接着又下诏自责,武承嗣用心叵测,贬为唐州刺史。
一场场肉戏来了,不但为了保帅,丢了车,还丢炮,丢马,丢卒。
接着再退还政权,自己没有回来,将政权全部交给了几个宰相处理。我都承认错误了,将一些不好的大臣给斩了,腾出空间让你回来,怎么着我还是你的母亲,你又能将我怎么着。
有的老百姓也是这样认为的。武则天不处理政务,一切太平,拨知反正吧。
但几位宰相的能力,将政务交给他们处理,可想而知的。
国家几乎乱了套,其实还有办法的,比如将各地的奏折往北方送,但迫于武则天的压力,官员们又不敢提议。李威甚至怀疑是不是母亲刻意这样做的,看一看,没有了哀家,会成什么样子?
不然当真没有办法?只要提拨一人,马上政令就会畅通无阻。狄仁杰
也许不及武则天,也许比武则天更胜一筹,但绝对比现在的局面好。
因此,也逼得他不得不回去。
将阿史那道真喊来,对他说了一件事:“朕马上就要回京了。”
“陛下,是要回京城。国家为重。”
“嗯,朕问你,对于朕在北方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
“陛下,臣也是大唐宗室的后裔,请对臣放心。”简单的话音道真还是能听出来的,皇上是害怕他不满意对突厥人的做法。因此说我是大唐宗室后裔,不是指他父亲阿史那社尔,而是指他**南阳公主。
“你能这样想就好,朕将会委托你一个重要的任务。”
“陛下请吩咐。”
“朕这次手段有些暴虐,然而迫于无奈。多次反叛,使朕失去了耐心。可是大草原朕也不想它成为荒漠。朕想你率领忠于朝廷的突厥各部,从朔方等地,迁向草原。并且朕将授于你单于大都护之职,独乐王。”
“陛下,臣不敢,”道真伏下去,诚惶诚恐的说。
独乐王是用独乐水授王的,等于是亲王。唐朝爵位,皇兄弟、皇子皆封国为亲王。皇太子之子,为郡王。亲王之子,嫡者为嗣王,诸子为郡公,有大功者进封郡王。
对功臣赏赐最高者莫过于国公。
异姓王只有颉利与处罗等四五个突厥可汗,才得到了这一爵位。也是目前为止,唐朝罕见的几个异姓王。
独乐王没有指国,但也等于是指国,突厥国
所以阿史那道真吓着了。
自己是什么身份,有什么能力,还是很清楚的。
“朕知道赏赐过重,然而你身份不重,诸部不服。朕给你独乐王的爵位,不仅给你管理诸部的资格权利,也是安抚人心。不然忠于我们唐朝的诸部见到朕的举措止,内心会很不安,有可能导致不好的事发生。同时,你将各部迁往北方,任务艰巨,受此爵不过。并且朕也将贯彻以前唐朝的政策,若是遇到灾年,国家继续对各部进行一些赈济。朕会指导你们一些方针,比如大设关市,进行交易,储备一些粮食与物资,以防不测之年。当然,你也要在北方给朕执行一些政策,让百姓学着中原的语言与文字,加强与中原的亲和力。以后朕将会派出专人,培育一些耐寒性的粮食,你也指导百姓在独乐水与嗢仑水耕种。从生活方式上,向中原百姓靠近。否则文化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始终有离心力。反反叛叛,对他们不利,对中原不利。”
此次打压得很狠,突厥百姓数量几乎缩水了三分之二。再将他们迁往阴山以北,不给一些优惠的政策,百姓心中会不满,尽管授了道真独乐王之爵。
过了阴山,地域广大,又挪出大量真空地带,足以塞下许多百姓。突厥人这些年在关外始终没有改变生活习惯,也能适应。但最怕的就是凶年,一场大寒,牲畜多半会冻死,掣肘着北方百姓数量的繁衍。回纥等部一直不是突厥人的对手,原因也在此。数量上跟不上去,而突厥人背借着阴山之南的优势,恢复得快。所以铁勒各部一直生活在突厥人的阴影响下。
契丹人的强大,也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幽州的北方。若是将阴山以南与幽州到营州这一块地方腾出来,意义非同小可的。
“可是南河套、云朔……”
“朕会有计较。”
“喏。”
两人又商量了迁移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这一点很重要,若是百姓反感,甚至有可能将道真杀死,重新叛乱。接着,又召见了各部族的酋长,进行了磋商,同样给了不少优蕙的政策,比如挤出一些庄园与田产,供他们敛财,再赏赐一些官爵,在长安腾出一些府邸,若是在大漠上呆厌烦了,可以回长安享受。进行拉拢,让这些首领成为大漠与中原的纽带,配合道真的工作。
这才下了诏书,大军陆续的从大漠,从阴山向回撤退。
李威也率领十几万军队,返回雁门关,不过陆续的遣返回家,到洛阳时,只剩下六万多军队。除了几万军队是从洛阳本地带出来的外,还有两万是从青海带过来的将士。
渡过了黄河,行了没有多远,就可以看到洛阳城了。
望着洛阳城墙,在地平线上越来越清晰,李威感慨万千,经过了十几年的折腾,这一刻,一颗悬着的石头,才落了地。
心中有感慨,有期盼,还有一种陌生。
越来越近,大军驶过,腾起了一片尘土……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 启航(一)
第一百五十五章启航(一)
陛下到了白马寺?
一干站在城门口准备迎接的官员面面相觑。
“是,他说这几年,战死了许多将士,到白马寺为诸将士祈福七天。”侍卫恭恭敬敬的答道。
大臣们只好来到白马寺恭迎。
通往白马寺的道路上,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用警惕的眼神看着诸位大臣。颇有意唱鸿门宴的味道。
其时,白马寺景色很优美,两边山道上长着许多石榴树,挂着一个个的小石榴,没有成熟,但看上去很可爱。山道阴翳,蓊葱的树木,让人觉得凉意逼人。
但诸位大臣,一颗心忐忑不安。
进了白马寺,没有接见,侍卫禀报说李威正在与主持下棋。
大家只好站着。
大约两人棋逢对手,一盘棋下了很久,大家都站得累了,侍卫才出来通报,说李威让他们进去。
在禅房,也没有那么大的禅房,大臣们只好站在院中,地位高的人,挤到院中两棵大树下边,地位低的人,只好站在大太阳下边,让太阳烤晒。但一个个心里面清楚,这是皇帝对他们很不满了,才刻意这样做的。
李威背着手走出来,诸臣参拜,李威虚扶,让他们起来。
随着下了诏书,先是对制度的改革。
所有官制还原,武则天设立的官制全部推翻了。然后再度将政事堂迁于门下省。原来没有注意,但母亲这一迁,李威做了反思,才觉得祖父的伟大之处。
加强了门下省的力量,对帝位也会起一个很好的监督。因为没有决策权,仅有审议权,门下省设政事堂,又不会产生权相。当然,制度是制度,若是帝王昏庸,再好的制度,也阻止不了国家的衰败。
而且为了进一步对帝权的掣约,自此以后,凡是不经门下省审批的诏书,不得颁发。是自此以后,今天的诏书不在其列。然而为了掣肘门下省权利膨胀,李威接着又恢复了李世民的一些做法,让各部官员参与政事堂的议事。不过为了简便,是每天传一到两部,或者监与寺。比如今天以户部的事务为主,户部的主要官员必须到门下省政事堂参议。
民主不行了,但可以让现在的制度民主最大化。
诸人相互看了一眼,没有敢说话,但心里面都在说,这样一来,帝权等于无形中削弱了一部分。不过侍中这个职位就变得十分抢手了。
侍卫读完,李威缓缓问道:“各位可有异议?”
“没有。”齐声答道。
甚至有的大臣眼光长远的,都能看到其中的妙处。这样一来,国君贤明,没有什么妨碍,一旦出现一个昏庸的帝王,可以对帝王荒诞做法,进行掣肘。
但还是制度,是死的。遇到一个残暴的帝王,对制度进行强行的更改,将权利集中,大臣居于弱势地位,还是无可奈何。这个,李威也解决不了。
侍卫这才读第二道诏书。是人事的调动。
先是羽林军,让李谨行与契苾明为左右羽林军大将军。暴力机器得控制起来。
这才宣布一项项授命。
中书令空缺,本来有一个最好的人选,李义琰,不是才能,是资历,而且对自己十分忠心,却让母亲下诏处死了。狄仁杰又还了原,继续为侍中。左右仆射,本来也有两个好的人选,韦方质与苏良嗣,这一回不是资历,也不是才华,而是年龄。若是让魏元忠担任仆射,相对而言,与狄仁杰年龄皆过偏低。
但没有关系,国家真相与尚书之职,时常空缺。于是空缺了。
然后到了朱敬则,果然是御史大夫,同门下三品。
长长的授命没有完,让韦思谦为礼部尚书,顶了武承嗣空缺。裴居道仍然为刑部尚书,但这一次李威提拨了一人,徐有功,为刑部侍郎。这是一个小人物,事前都没有人注意。不过李威对他与张柬之一直在暗中关注,果然用法持平,百姓乐于为用。
大家都感到很愕然,不是徐有功岁数小,也四十出头了,而是资历浅。就是这个岁数,也显得很年青,毕竟是六部侍郎之一。可在李威的威势下,不敢反驳。
将魏玄同重新调回来,担任了礼部侍郎,但略略有些不满,若不是这几人当时的知迷不悟,裴炎说话就没有权威,因此,仅授了平章事,而不是同中书门下三品。另一个人岑长倩亦是如此,重新召回来,担任了兵部尚书。将武三思兵部尚书之职罢免,担任什么职务,却没有提。大家不由地扭头看了看武三思,武三思没有作声,脸色也很平静,不知他在想什么。
其实诸武当中,论阴谋诡计与手段的,只有他才是佼佼者。
不过也没有授予岑长倩使相职位。
这才到两个重要的职位,吏部尚书授予了魏元忠,并且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加使相,是一个很有权势的宰相。为了这一授命,李威提前将魏元忠调到自己的身边。
魏知古担任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一是有才能,二是忠心。
接着又让姚璹担任工部尚书,本来还有一个人选,韦弘机,让他担任工部侍郎,或者重新担任司农卿的职位,然而去年时,韦弘机病死。无可奈何了。其实这个人将会有大用的,江南大开发,只有他最懂土木。
但最后两道授命,又让诸位官员目瞪口呆,六部里都塞了自己的亲信,可是中书省没有塞,于是让姚元崇返回,担任中书侍郎。虽然知道他是皇上的亲信,可太年青了吧?
骞味道忍不住道:“陛下,不妥。”
“为何不妥?甘罗十二岁拜相,姚元崇今年多大了?或者你认为你的才能比他高?”李威阴森森地说。
骞味道吓得再次不敢言。
又读了一项授命,让张柬之为尚书左丞。此人才能也可,不是那种佼佼者,但对李唐宗室十分忠心,有他在尚书省,李威可以对尚书省感到高枕无忧。
接下来又颁发了一道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授命,让默默无闻的宋璟担任了给事中。很多人都十分茫然,此人是谁?
西门翀的授命都没有人争议,为卫尉少卿,还有一个人,对昔日祟文饱的直学士裴汲,李威一直记忆犹新,于是此次乘机授予了太常卿之职,还调回一个人,霍王李元轨,担任宗正卿,掌控宗室。
最后一道授命,又让大家感到惊异。
迁杜景俭为大理寺卿。
有的人知道,这个人本来是殿中侍御史,算是帝党,于是出为益州录事参军,隆州司马房嗣业移为益州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