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攻略-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价码是彻底摧毁山东衣冠士族,而要求就是保住他们的生命。
至少保住那些无辜之人的生命,山东士族也并非都是十恶不赦之徒,十恶不赦之徒都是掌权者,而底下的那些分支,不见得日子就过得好,也就是一个名头,实际上并没有为非作歹的能力,即使他们想为非作歹,也没有做过,他们应该活下来,因为他们并没有过错,就和崔孝义自己一样。
用自己的命,换回大唐原本就要发生的流血惨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捣毁山东士族,让他们连反应抵抗的时间都没有,就把他们解决了,而那些罪魁祸首,就看皇帝的意思了,是先杀掉,还是留到最后再杀掉,全凭皇帝的意思。
苏宁认为,按照李二陛下的尿性,一定会先狠狠的折辱报复一下那些曾经折辱过自己的不可一世的山东世家头头脑脑,然后再恶狠狠地干掉他们,享受着变态的快感,之后才能恢复正常,所以这些人的死亡是很有必要的,也有利于苏宁下一步计划的实施,只是苏宁原本希望崔孝义可以活下来,担任后山东时代的士族领袖,和皇家合作,但是现在看来,崔孝义是非死不可的了。
还有崔章,也是非死不可的,包括那个看到信件的高级无间道,这三个人必须要死,他们死掉,苏宁才能高枕无忧……真是想不到,自己也会有被人抓住把柄的一天,当时还是太自信了,没想到会闹出这种事情来,但是,让一个这样了解自己,相信自己的人死掉,甚至可以说是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知己崔孝义死掉,苏宁还有点儿舍不得。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自己的那封信里面看出来自己的真实目的是要让大唐皇室成为虚位君主,而实现大唐特色的政治体制,要让皇帝的权力变为全体大唐公民的权力,将皇室视为一个吉祥物,代表性的集团,而并非权力集团,崔孝义敏锐的察觉到了自己的真实意图,竟然从那样一点点蛛丝马迹里面就能察觉出来,他真的很不一般,真的很不一般,若是可以活下来,或许会成为自己的最好助手也说不定。
朋友常有,知己难求。
“对了,苏侯,老夫所思所想,苏侯的真实意图不仅仅是要让当今皇帝无法乾纲独断,而是要让未来的每一个皇帝都不能乾纲独断,不知道是否是真的呢?虽然苏侯的样子已经大概让老夫肯定了,可是老夫还是很奇怪,苏宁年纪轻轻就手握重权,和皇帝的赏识不无关系,那么苏侯又为何要对自己的恩人做出这种事情?”崔孝义说完了所有的事情,得到了确切的回答之后,问起了这个问题。
或许他还是比较奇怪的,他到底还是大唐的人,跳不出时代的局限性,或许他所理解的意思就是苏宁想要架空未来的每一任皇帝,自己去做权臣,或者组成一个权力集团,一起架空皇帝,把大唐的实权夺过来。
这其实和君主立宪的本质并无多少差别,最早的君主立宪,也就是这个意思,一群具备相当实力的贵族和商人联合集团和皇帝分掌权力,慢慢的,皇帝的权力被架空,成为象征性的元首,而宪法意义上的真正的权力就被掌握在了议会和首相的手里面。
这和崔孝义所理解的礼物的本质有这差不多的联系,但是吧。苏宁并不是这样的想法,也没有自己做权臣的打算,虽然以古代眼光看现代的君宪,的确就是一群有实权的大臣架空了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但是这群大臣的来源和首相的来源,并不是崔孝义意识当中的朝廷官员。
他并没有跳出时代的限制。
苏宁于是说道:“这和恩人有何关系?皇帝看重我的才华,可以用来使他的国家更强大,所以给了我这样的地位和权力,这实际上就和商户雇用百姓做工是一样的,我是做工的小工。皇帝就是雇主。这里面只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和恩人有何关系?”
崔孝义一愣,没说话,苏宁接着说到:“所谓的不让皇帝拥有实际权力。那是因为我个人认为中华大地之所以王朝更替不断。之所以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说。是因为把整个中华的全部命运寄托在了明君和清官身上,所有人都认为只要有明君和清官,他们就有好日子过。
国家也是这样。有了明君和清官,自然会变得更加强大,但是,崔先生,纵观历史,您觉得是明君和清官多呢,还是暴君昏君和贪官庸官多呢?”
苏宁反问,崔孝义长大了嘴巴,还一会儿才说道:“自然是后者居多。”
苏宁点了点头,说道:“所以,王朝更替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国家衰亡,皇帝昏庸,官员**无能,军队无法打胜仗,豪强兼并土地,百姓流离失所,被逼无奈起兵造反,或是亡于他国之手,这才是王朝更替的原因,但是本侯个人以为,这正是因为所有人都寄希望于明君清官和圣人出世来拯救他们,却并不从根本上解决为何暴君昏君庸官贪官多于明君和清官的问题。
所有人都在考虑为何前隋会亡国,为何盛极一时的前隋会亡国,却不曾考虑过强大如先秦,强大如前汉后汉,强大如隋,却一一灭亡,没有任何一国可以逃避灭亡的命运,所有人只看到了前隋的覆亡,却不曾去考虑为何每一个王朝都一一灭亡,为此本侯才会在三国当中写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分,这确实本侯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为何,就不能出现一个万世永固的王朝。”
崔孝义根本说不出话来,带到苏宁喝了一口酒之后,崔孝义才极度震惊的问道:“为何?”
苏宁说道:“因为一个皇帝英明,不能表示下一个,下下个,第四个第五个皇帝也英明,一个官员能干,不能代表另一个,在一个,第三个第四个官员也能干,皇帝的权力太大,官员的权力也不小,官员若是为非作歹还有人可以制止,可是皇帝若是为非作歹,就好像那些著名的昏君一样,谁能制止?
因为君王昏庸而导致的国家灭亡并不是一次两次,但是即使人们屡屡提起,却还是无法避免因为君王昏庸而导致的国家灭亡,百姓流离失所,皇帝也是人,也会犯错误,但是他们的权力太大了,一言以决生死者,皇帝也!这才是国家灭亡的根本原因,若是皇帝不能保证个个都英明,那么国家的灭亡就是迟早的事情,说到底,没有人可以制衡皇帝。
就好像山东士族一样,你为何会逃得远远的,乃至于动用各种手段自保,不就是因为你兄长崔孝礼的权力没有人可以制衡吗?或许有人可以提出建议,但是最终的决定权,依旧在崔孝礼的手中,他是家主,无论摆出多么礼贤下士的模样,都不能改变他是最终决定人的现实!
一个家族尚且如此,一个国家又如何不会如此?若是不能改变这一点,国家就永远无法逃避灭亡的命运,一个国家灭亡,另一个国家建立,却仍然会灭亡,永远都是如此,本侯不希望再这样下去了,不希望每一次我们建立起来的美好的一切都毁于战火,然后重新建立,再一次毁于一旦,再建立,再被毁,这样循环往复,我们将永远停留于原地,无法前进!
我不希望在如此,我希望大唐可以成为一个永远存在的强大国家,让大唐的子民可以安居乐业,不用再承受战乱之苦,可以安心的事生产,读书学习,按照自己的才能考取官职,或者从事各种职业,不用再担心国家动乱,因为皇帝根本没有扰乱天下的权力,那个时候,官员都会因为各自的政绩或者是错误而获得升职和贬官,做到这一切的不是朝廷,而是各地百姓。
只有将任免官员的权力付之于百姓,让百姓去监督他们的官员,做得好就继续,做的不好就要被弹劾而去职,这样,才能避免因为贪官污吏的胡作非为和皇帝的不作为而导致的国家动乱,那个时候,大唐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万世永存。”
四百九十三美丽新世界
苏宁并不指望有人可以了解自己的想法从而认同自己的想法,一起推翻君权,限制金权,争取神圣的民权,要是有人表示自己理解的话,苏宁一定会第一时间取了他的性命——不是奸细就是二五仔,挂羊头卖狗肉的!
一千多年呢,能指望大唐的人明白什么叫民权?大唐的百姓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在为他们争取权利,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帮他们争取权利,他们在乎的就是他们脚下的一亩三分地,还有能否吃饱肚子。
在最初级的生理需求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能指望社会演化出争取民权的民权斗士吗?人类的需求永远都是循序渐进的,只有吃饱了肚子有了学识有了思想,才会明白自己要为何而奋斗,为何而战,为何而进取。
大唐多的是吃不饱肚子的饥民,他们会因为一口饭而跟着你造反,却不会为了什么所谓的当家做主的理想为了民权而奋斗,因为他们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做民权,也不明白民主对于他们而言有什么好处,所以在大唐搞什么共和那是笑话,天大的笑话,只有从高层做起,只能从高层做起,自上而下,让高层的人接受这种理念,让读书人学习这种理念,然后传播下去,这才是正途。
他们只有吃饱了肚子,有了余钱,念了书,了解了世上的道理,过个几代人之后,才会有人明白什么叫做民权,什么叫做民主。现在,苏宁能做的也就是把最高层的政治体制与理念确定下来,并且引导着人民,教化人民,让他们读书,扫盲,才有希望。
所以崔孝义并不能理解苏宁到底是说什么,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或许苏宁有些地方考虑的实在是太对了,他们只考虑到前隋覆亡的教训。却甚少去思考更前面一点的强大朝代为何灭亡。而为何每一个朝代都会灭亡,他们在私下里面也聊过大唐灭亡的必然性,可是却没有人去想,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华夏千古以来总是跳不出这个怪圈子。
现在崔孝义发现了有一个人在考虑这个问题。虽然不能明白到底是为什么。到底苏宁说的是什么意思,可是,他却能明白。为什么一个苏宁就能让他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为什么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就能让他们不知所措,一群人在一起开会商讨对策,流露出了多少年来从未见到过的慌张。
一开始崔孝义还奇怪,这是为什么,怎么一个小孩子就能让他们如此的不知所措,这完全不像是当时实力强大为所欲为、几乎就是天下之主的山东士人,那封信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但是如今的这番话,却让崔孝义彻底的了解了这一切的原因。
李二陛下的那群人只是看到了几十年以后,他们以为苏宁看到了百年之后,所以如此看重苏宁,而山东士族看到了百年以后的兴衰,预估了大唐的灭亡,他们只是看到了一个大唐,而他们以为苏宁也看穿了他们,事实上,苏宁既没有看到百年以后,也没有看穿了山东士族,苏宁看穿了历史。
这是一个看穿了历史,并且努力的理顺历史的轨迹,然后顺着历史的轨迹找到了一切的答案,按照自己心中的答案塑造着未来的可怕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师傅才可以教育出这样的弟子?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教育处这样的孩子?苏宁身后到底有没有一个庞大的千古势力在支撑着他的一切行动?否则他为何如此无惧,如此睿智?
这世界,谁主沉浮?这天下,是何人在操控?
崔孝义苦笑着摇摇头,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苏侯,老夫已经明白为什么山东士族会败在你的手下,你要知道,他们不是败在老夫手下的,老夫没有一个人对付一整个山东的能力,但是你有,你有这样的能力,并且可以将它付诸实施,皇帝只是看到了几十年以后,他死去,新皇即位,他在为新皇做准备。
山东士族自以为看透了唐庭,认为唐庭不过百年寿命,所以他们自以为看到了百年以后,他们无一例外的都认为苏侯的眼光比他们长远,但是老夫却看出来,并非是苏侯的眼光长远,而是苏侯看穿了千古华夏的奥秘,看穿了这千百年来一切的奥秘,他们自以为掌握了整个天下,但是苏侯你却掌握了千百年来的一切,焉能不败,焉能不败啊!”
崔孝义的话倒是让苏宁有些汗颜了,掌握了千百年的一切?呵呵呵,太抬举自己了,只不过自己比这些人晚出生了那么少少的一些时候,多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东西,然后又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大唐,成为了他们的对手,又因不忍看到华夏再一次坠入一个无法开脱的轮回,这才不得不与他们作对。
他们要是愿意合作,一心为了华夏,那倒好办了,不用杀人,不用费神,只要全心全意的自我发展就好,但是可惜,纵观历史,历史告诉人们,人类永远是内耗高于对外抗击,人类好像都很喜欢内斗哪怕是在抗击外敌的时候,内斗依然很重要,不能失去自己的权力名位,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苏宁知道崔孝义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才会和他这样说,而且他也快死了,要不要这样说实际上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是不这样说的话,多少会觉得遗憾,因为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理解自己,愿意和自己探讨问题的人,却只剩下短短的生命了,如何能不感到惋惜呢?
崔孝义注定看不到未来的美丽新世界,可是他能见证这一切的开端是在自己的手上实现的,或许,他也会很高兴的。
“崔先生。我想您是看不到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了,甚至于在未来的史书上,也不会留下您的事迹,您的事迹,将没有多少人可以知道,为此,我深感遗憾,可是,我一直都认为,一个真正的伟人。他是不会计较名和利的。因为在这些人的心里面,就好像军人不把生命看得最重要一样,他们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为了这些。他们愿意放弃生命和名利。”苏宁很是认真的对崔孝义说道。
崔孝义笑道:“苏侯是在说老夫就是那样不看重名利的人吗?”
苏宁没说话。只是笑了笑。崔孝义随后摆摆手,摇摇头道:“老夫不是那样的人,也不是什么伟人。老夫只是惜命而已,老夫不希望早早的死去,老夫贪图于享乐,老夫想要享受完所有的东西之后再死去,并不是为了什么超乎生命的东西,你说为了保命而建立了这样的组织,老夫还能算是什么伟人吗?”
苏宁笑道:“又有谁是一开始就明白世间道理的呢?有哪里能有生而知之者呢?正是因为没有生而知之者,所以,我们才需要教化万民,让他们明白他们该明白的,这样国家才能安定,才能富强,同样的,圣人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圣人,孔老夫子也不是一生下来就能写出儒家经典,讲述仁义理智信。
不过是看得多,做得多,说得多而已,人活到了一定的程度,一定是可以知道一些过去不知道的事情,也会做出一些过去做不出来的事情,一个人二十岁和四十岁的时候能是一样的吗?只要他还有些进取之心,就绝对不会原地踏步,那么就必然会不一样,所谓人老成精,人见多了世面,才会明白一些过去不明白的事情,过去不会做的,才会去做。
本侯不相信关云长一生下来就立志要义薄云天,忠义无双,也不相信赵子龙一生下来就一身是胆,敢打敢冲,更不相信诸葛武侯一生下来就知道天下要三分,做出隆中对,他们都是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会变成后来的模样。
关云长读了春秋,知晓了春秋大义,又经历了汉末乱世,性格才逐渐完善,成为忠义无双之人;赵子龙是跟随过公孙瓒痛击外夷,又跟随袁绍征战,看透了袁绍的为人,知道了所谓四世三公不过是一个幌子,这才跟随了刘备,长期的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