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贵公子-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大家族。因为何家是他母亲的家族,这是必须要拜年的。不过由于何家也是合兴泰的合股家族之一,使得这种拜访在别人眼中也就带了一些别的东西。因此,赵永泰也就需要对其他八个家族一一进行拜访,以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由于九个家族分别在几个地方,因此这一趟下来也就需要不少的时间。还好现在各家族所在城市之间的马路都已经修通了,要不然单是单程所需要的时间,到元宵节也是不够的。

另外,他还要挤出时间给雏鹰堂和雄鹰堂的孤儿们拜年,这个计划是他发起的,也是他未来计划中的重要组成。总不能说提出计划就好了,其他的就让下边的人去完全。最起码他也需要时常进行关注,要知道一个好计划却得到一个烂结果的事情是很多的。

实际上孤儿收养计划这几年实行的效果并没有赵永泰想象中那么好。

一方面是合兴泰的分号目前还是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覆盖面相对来说还比较小。另一方面寻找孤儿也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在这方面商行的支持力度并不是很大。

当然了,这也有一些客观的原因:如果那些孤儿的年岁小还好,基本上只要向他们提供一段时间的吃穿,他们就会愿意接受商行的收养。而如果年岁大一些,就比较麻烦了。他们见过的世间丑恶已经很多,他们已经学会了一些保护自己的手段。

提供吃穿他们会小心的接受,但如果想要他们跟着走,那是完全不可能的。而大多数年岁小的孤儿又是跟着这些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在他们的带领下,这些小孩子也就不愿意跟着商行走了。

而商行各分号里做这些事的人都只是商行的伙计之类的人员,也没有经过相关方面的培训。所以他们一般都是以施舍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孤儿,而且也大多缺乏耐性。在他们看来,好心给这些小叫花提供吃穿就不错了,难道还要求他们来享受?爱来不来,不来是你们自己的损失。只是由于商行有规定,使得他们不敢不执行。要不然在被拒绝了几次后,不恶语相向就不错了,还想他们保持友善的态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此,已经开办了三年的两堂,总人数到现在才几百人。其中雄鹰堂才不到30人。而且这些孩子之前还都是呆在离台州的距离比较近的城里,他们相对来说听到的合兴泰的好话比较多一些。另外这些地方一些贫穷人家也有主动去台州找活路的,这也使得他们愿意到台州来看看。

不过这件事的发展趋势还是好的。由于按照商行的规定,各分号每个月都会在固定的时间给这些孤儿们送吃穿。长时间下来,这些孤儿们的警戒心也就降低了许多。毕竟如果想要骗他们,根本不需要这么长时间的做戏,他们还没有这么高的利用价值。渐渐地,也就有了一些孩子愿意接受商行的收养,来到了台州。不过尽管是这样,来的多数还是年岁小一些的孩子。

促成这种情况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说起来很讽刺,当这些孤儿们每天都吃不饱穿不暖时,他们还能互相帮助,而当合兴泰开始免费向他们提供衣食后,其中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孩子就开始抢夺年纪比较小的孩子的东西,他们不再去乞讨或者做工,开始享受这种“美好”的生活。

而后,这种现象越来越多,甚至还吸引了一些成年的乞丐加入这场“盛宴”。这些城里的人们突然发现,好像一夜之间城里的乞讨者就少了许多,而且剩下的都是些年龄比较小的小孩儿。当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通后,那些年龄小的孤儿们过得甚至比以前还要差。因此,这些年龄小的孤儿们开始主动寻求商行的帮助。

不过那些年长的以及成年的乞丐们,已经习惯了这种享受的生活,怎么能够让这些物质间接供给者就这样跑掉。他们知道这些孤儿少一个,合兴泰每次提供的衣食就会少一份儿。因此,他们开始禁锢、圈禁这些小孩儿。更残忍的还有将小孩儿的腿打断的。只要人不死,合兴泰一样会提供那个人的份额。而且要是遇到当地的合兴泰员工比较好心的,还可能会提供他们一笔医药费。当然了,这些钱肯定不会用来给这些小孩儿看病用。用来赌博或者逛窑子的机会更大些。

并不能说合兴泰的人不用心,毕竟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商行的事。而且在多次被拒后,大家也没有这种耐心去继续跟这些不相关的人深入接触。做被拒绝的好人,一两次就好了,再多别人只会说你是傻子。

不过当这种情况发展得越来越烈时,终于还是被合兴泰的人给发现了。

(不好意思,有事耽搁了,而且最近有点儿卡。第二章今天尽量出,如果不能的话会在后面补上。)

第二卷 蛟龙入海 第八十四章 救自救者

发现这个问题的是扬州分号的一名伙计李言。这名也是孤儿,以前也是在扬州市面上流浪,后来遇到合兴泰招工,他就去试了试。因为他手脚灵活,脑袋瓜机灵,被分到了销售部,嗯,这时都叫伙计。生活好起来了,他也将他以前的伙伴们都介绍到了合兴泰。

只是他毕竟也只认识几个人,而且由于这几年天灾不断,也有不少流民跑到扬州城里乞讨,使得扬州城里的流浪者和孤儿数量还在不断攀升。这些人不认识他,也就不太相信他的话。不过相比别人,他对待这些人的耐性要多得多,态度上也要好得多。渐渐的,一些孤儿也就开始接受他了。

有一天,一个小孩子跑来找他,说他们几个愿意去台州。他很高兴,为了自己能够帮助到这些跟他一样遭遇的孩子,也为了这些孩子以后的好生活。不过晚上到了他们约定的时间时,却没有人来,这让他很奇怪。因为之前看那个孩子的态度,分明是真的希望能够去台州,不应该会临时变卦才对。而且就改变主意,至少也应该来告诉他一声。

因此,他就去了那些孤儿的常住地,想问问到底什么原因。不过他没想到,他到那儿看到的确是一幅让他完全没有想到的画面:几个孩子被打得浑身是伤地躺在地上低声呻吟着,而那个跑去跟他联系的小孩儿不但浑身是伤地躺在地上,而且双腿还成不正常的角度弯曲着。连呻吟声都没有了,都不知道他是否还活着。而几个年龄大一些的孤儿当时正拿着棍棒在威胁其他的小孩儿。不过他们并不是这里的主事者,主事者是扬州城里一个有名的泼皮无赖周二麻子,他正在旁边喝酒吃肉,好不快活。

看到这一幕,李言心中无比愤怒,不过他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进入合兴泰让他知道了一件事,商行就是他们的依kao和后盾,只要是合理的要求,商行都会给予支持。当然了,有些要求可能由于权限的问题,回复时间会比较慢一些。因此,他第一时间赶回分号向管事汇报了此事。

扬州城作为江南地区最繁。荣的几个大城之一,当然也就是合兴泰最主要的奢侈品市场之一。因此扬州分号管事的位阶还是比较高的。位阶的高低,不单是决定着权力的大小,同时也决定着他所能获得的信息量的大小。所以扬州分号的管事杨嵘也就比别人对这个孤儿收养计划知道得多一些。

这个由赵永泰一力推行的计划,。除了能够为商行博取名声外,至少短期内不可能为商行,特别是对各地分号带来其他好处。也是因为如此,各地大多数分号才对这件事并不热心。不过杨嵘却在这件事上看到了另外的好处,可以通过这件事讨好赵永泰。

当然了,其他分号的管事并不。是傻子,能通过这件事讨好未来的董事,他们肯定会不遗余力地去做。只是他们不知道赵永泰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或者说他们不认为赵永泰是真的想收留这些孤儿,而只是想通过这件事来博取一个好名声。因此,他们觉得只要能定时向这些孤儿们提供总部规定的衣食,那也就行了。而且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效果还更好一些。如果把这些孤儿都收留了,转移到了台州,那这里的人们也就看不到商行的这种善举了。毕竟人们除了需要眼见为实外,通常一段时间后就会遗忘。

不过杨嵘知道赵永泰并不是想为自己为商行博。取这个名声,他是真心想要收留这些孤儿。当然了,同时能够博取一些名声也是不错的。毕竟是做好事,有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因此,扬州对这个计划的执行力度也就比其他地方要大一些。效果上来说当然也要好些,特别是针对一些新入城的孤儿,他们对城里的孤儿和商行的戒心是一样的,因此,合兴泰的行为也就更能够获得他们的信任。

得到这个消息后,杨嵘当机立断,一面派人通知府。衙,一面集合了商行的人员,直接去营救那些孤儿。名声的作用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这时的人们通常还是喜欢用本地人,或者同乡人。因此分号里大部分人都是扬州本地人,就算不是,也都在扬州住了几年了,大家也就认识不少人。因此,商行的营救队伍里时常有路人加入,他们都认识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人。

从合兴泰分号到孤儿们的常住地不到两里地,。队伍却从最开始的二三十号人,急速扩大到了二三百号人。什么杀猪的张屠夫,买菜的王大爷。而且这个人数还在急速增涨着。不过这时有不少人完全是被人群给吸引过来的了,群聚效应和好奇心在这里又一次展现了它强大的影响力。不过等大家都知道了孤儿们的悲惨遭遇后,也都义愤填膺地加入了这个队伍。

不过由于队伍。越来越大,声势也就越来越高。等大家到达目的地时,周二麻子早就得到了风声,带着几个小弟已经溜走了。留下了一群挤在墙角瑟瑟发抖的小孩儿,以及那几个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小孩儿。杨嵘当众代表商行收留了这些小孩儿,更是给受伤的小孩儿们请了大夫。此举再次获得了扬州百姓们的交口称赞。

这次小孩儿们当然不会再拒绝了。十几个没受伤的小孩儿很快就被送往了台州,而那几个受伤的小孩儿则是要等到养好了伤之后才会被送往台州。只是被打断腿的那个小孩儿最终还是没能撑过去,第二天就离开了这个只呆了不到八年的世界。

当然了,这件事引起的反应到此并没有结束。赵永泰得知这件事后,静静地想了一个下午。此时他才想明白,为什么后世会提出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很多时候都没有自主权,因为他们的知识、阅历还不足以让他们具有理性的判断,当然也就不能做出对他们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第二天,赵永泰就向董事会提交了孤儿收养计划的修订案。有重大改动的就一项:十岁以下孤儿强制收留,十四岁以下孤儿半强制收留。简单的说就是十岁以下的孤儿,只要确定了身份,直接送往台州收留。而十四岁以下的则是要留在当地观察一段时间,无不良嗜好及行为者送往台州收留;有这些问题的孤儿,不严重的留在分号里学习改造,严重的直接释放,不在收留范围内。

另外,商行不再向非收留范围内的孤儿们提供免费衣食。一开始,那些已经习惯了享受生活的大龄孤儿们还或主动或被动的到各地分号闹事。还义正严词地责问商行为什么不再向他们提供衣食,什么没有善心之类的。不过得到了总部指示的分号管事们根本就懒得跟他们客气,直接让伙计们乱棍打了出去。几次之后,他们也就不敢再去闹事儿了。

不过还是有一些不甘心的孤儿在当地的泼皮无赖带领下给商行捣乱,偷盗之类的什么好做做什么。很是给合兴泰各地分号制造了一些麻烦。只是这些市井底层的人完全不清楚合兴泰潜藏在底下的强大力量。他们在玩得不亦乐乎,觉得很解气的同时,却给他们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江南地区各府县的衙门在同一天里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抓捕行动,针对的就是市面上的泼皮无赖以及他们手下的打手。而且同时出动的还有各地世家大户的家丁。这次行动可能是有史以来以地痞流氓为目标,规模最大的一次清剿行动,同时也是效果最好的一次。此后,江南地区说夜不闭户有点儿夸张,但小偷小摸的确实少了许多。也算是为江南地区的百姓们做了一件好事。

这次的事件让赵永泰再次明白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以后合兴泰基本上不再在受灾地区进行救济,都只是招工。当然了,签订了用工合约,就可以得到商行的救济了。

崇祯六年正月初十,合兴泰出台了新的用工制度。不管是在哪儿签订的用工合约,签订完成后,都可以申请预支一部分薪水,以解燃眉之急。同时取消了签订合约后由商行免费救济的条款。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商行的额外开支,另一方面也让这些人更加珍惜这份工作以及由自己预支的工钱购买的粮食。

促成合兴泰用工制度的修改,除了是因为陈彬他们的拐骗绑架案外,还因为之前有人投诉说商行免费救济的米粥分配不均,谁得到的干一些,谁得到的稀一些,很是让人哭笑不得。另外还有少数人居然在各地粥棚之间流窜,宁愿天天喝这种稀粥,也不愿意去做工。而且往往就是这种人在各个粥棚捣乱,说米粥的问题。妄图对合兴泰造成一些影响,以此来向合兴泰要求一些好处。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西方人会说上帝救自救的人了。

第二卷 蛟龙入海 第八十六章 产能矛盾

对于这个禁令,赵永泰自然是不会反对。当然了,他的反对也无效。对于这件事,商行上下的诉求是一致的。因此,以后就算是他不顾禁令,想偷偷摸摸的上船,不但不会有人帮他,反而还会阻止他。

赵永泰虽然活了两世,但他对于活着,一点儿也没有产生厌倦。而且这一世的生活更加精彩,他更是不愿意提早结束。因此之前他才会向佳雯他们保证不再随船出海。

其实他之前坚持要随船出海也是迫不得已:出身护卫队的海卫队员们对于航海完全是一窍不通;而从官军水师调过来的将领们对于操船可能还行,但对于远航可能还不如经常出海的商船船员。当然,这个问题不大,只要商船船长们将远航的经验和航线告诉他们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完全没有海上炮战的经验,他们对于海战,还停留在一拥而上,放火、跳帮这些近战战术层面上。如果他们像这样使用新式战船,那别说想要打赢,不落个全军覆没就不错了。因此,他之前才会坚持要随船出海。虽然他自己对海战也根本没有经验可谈,但至少他知道一些基本的要素。

现在经过了三场战斗的锤炼,海卫舰队基本的海战战术已经形成。特别是建立了敢战的决心和战而胜之的信心,对于海卫舰队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只有这样的舰队,才能实现商行,乃至大明的海洋发展战略。现在赵永泰再随船出海,对于舰队的成长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好处,反而可能因为他的存在而产生顾忌。这也是赵永泰不再坚持上舰的主要原因之一。

既然赵永泰表示了接受,董。事们也就不再深究这个问题了。直接开始了下一个议题,关于赵永泰与朝鲜三大家族签订的合作草案。

随草案附上的还有何佳盛他们。对于朝鲜市场的分析报告。由于这份报告赵永泰也署了名,因此董事们只是稍微讨论了一下,也就认可了这份报告的分析结果。当然了,期间他们也就一些问题询问了赵永泰。

根据这份报告的分析结果,商。行至少在两三年内不用再担心工坊的产能释放不足的问题,不但如此,工坊的产能还可以再次进行扩充。根据这份报告的分析结果显示,商行传统工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