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战旗-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带着一丝不甘,就作弄了一下曾一阳。
反而,曾一阳不为所动,根本没在意的意思。带着众人,进了独立三十二旅的旅部,一座四进三出的大院里。
众人谁也没想到,曾一阳连一句客气话都没说,直接把所有人都拉到了作战室。
看到会议桌,主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上面放着两个金黄的荷包蛋,曾一阳先是一愣。但肚子却不争气的叫了起来,不好意思的哈哈一笑,对警卫员李红兵说:“叫炊事班给大伙都临时开小灶,我想大家都没有吃饭,正好边吃边谈。”
后半句是对陈光他们说的。
刘先河他们早就饿了,知道曾一阳这人没架子,开玩笑道:“有人嘱咐我,让我等着,等打下了鹰潭进城吃饭睡觉,我可一直都记着呢?”
曾一阳心想,我早就进城了,不久是你们跟的慢了,怎么还怨起我来了。当即也调侃的说:“我说呢?最不能得罪读理的。”
众人一看,所有人中,就刘先河是一副读书人的打扮,穿上了军装,也掩盖不住他身上的书卷气。再加上,鼻梁上一副黑色,粗框的眼镜,更想像是大学生,猎奇,弄了身军装来过过瘾的样子。
大伙打量了一下刘先河,可不是就这副摸样吗?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起来了。
刘先河好气的说道:“亏我还一直担心你,原来我都是自作多情。”
“手里有王牌,不怕。”没等曾一阳说,苏长青就插话道。
进城实在是太顺利了,众星捧月般,簇拥着王耀武一伙人,直接大摇大摆的进成,整整一个团,连盘问的都没有。
“难道他们没一个反抗的,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都是死忠的于他的,尤其是部队军官,更是已经是个人崇拜了,眼里只有他们的校长,都是不要命的主。”一直战斗在第一线的陈光等人,不免想到蒋嫡系部队中,军官带头冲锋的景象,疑惑的问。
曾一阳想到王立恐吓王耀武他们的话,也笑了,脱口道:“都是王立这小子,太损了。嘴里说我们优待俘虏,一转眼,又说,如果他们反抗,就是反革命。直接卖到汉冶萍的煤矿上,让日本人治他们去。还吓唬他们说,凡是被买到日本人煤矿上的矿工,一律先把头破剥,好让亲人认不出来,吓的他们一个个哈腰点头,坚持服从我们的安排。”
端着一托盘,好几大碗面条的李红兵,小心翼翼的将堆的高高的海碗送到了个人的面前。
“炊事的老李说,厨房还有一锅炖着的羊肉,让你们慢点吃,待会儿还有红烧羊肉和羊肉汤喝。”
气氛,就在众人的雀跃声中,热烈起来。
国人的习惯,最容易在饭桌上熟悉,不久,陈光几个也和曾一阳他们开起了玩笑。
相对于曾一阳他们的其乐融融的气氛,陈诚一个人,独坐在南昌行营的战役指挥部里,天阴沉沉的,窗外一片漆黑。而他头顶上的,那盏白炽灯,散着苍白光芒。
此刻,担任着中路军总指挥的他,默默的看着窗外,他不过是站在窗台边上,其实他什么也看不到。三十年代的南昌,天一黑,就全城只有零星几点亮光,根本就像是黑夜中坟场深处的鬼火,幽暗,而又诡异。
老头子要来南昌,他这个总指挥当然是重点召见的对象,尤其是成了翁婿之后,他们身上多了一层关系,但更加是多了一份期望。
蒋介石力压众人,将这个江西剿共的重任放到自己身上,有道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部队还在集结,两个旅的旅部已经联系不上,这可让他们这么办。
按蒋介石的习惯,他来江西,几个黄埔一系的师旅长,是必然会被接见的,届时一番战前的勉力也在所难免。
不远处电台室里,传出电台特有的长短声,让他的心更繁琐了。对方的诡异,让他有种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觉,心里只好暗暗祈祷,王耀武和柏天民千万不要有事。
'波okid=17231oo;波okname=《修仙之弃天》'朋友的新书,讲述一个天弃男儿,修仙成神的故事。有兴趣的去看看吧!代替朋友,谢谢大家!!!
第一卷泣血年代第六十章昏招
“报告,剿总急电!”
凌晨四点,电台值班警卫,一敲房门,底气十足的在门外打断了刚刚躺下的周浑元。
第五师师长周浑元担心着自己的后路,一夜都在等斥候的回报。眼看,就要天亮,才在指挥室边上的小房间里凑活一下。等天亮,估计也该有消息传回来了。
他哪里想得到,派出的斥候,都被余得水的侦察连,悉数全部俘虏,正在掀他的老底,毫无保留的将兵力,布防都掀了个底朝天。
周浑元眯缝着眼,胡乱的套上了一件军装,打开房门,接过了警卫手里的电报,一边着牢骚:“这个陈长官,到是耍起驸马爷的脾气来了。第五师可不是你十八军的序列,去,给熊长官报,就说什么前方敌情不明,如果方部残敌,进犯我军防线,该如何布防。”
和熊式辉一样,周浑元也是江西人,而且是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在老家驻扎,算是衣锦还乡,就他的意思,哪里也没有比抚州更好,对于围剿红军,他是举手一百个赞成。
虽然他也算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但嫡系也分个三六九等,他一不是黄埔出身(保定六期),二不是浙江人,三又没有重量级人物推荐,很明显,他就是第九等的边缘人物。
这从他,当了一个第五师的代理师长,一当就是一年,足以说明他身份的尴尬。
好在蒋介石不认,还有他的老长官熊式辉在,拉了他一把,于是他更是对熊式辉感恩涕零,遇事就请示。这让熊式辉感觉到,即便他已经不是第五师的师长,而手下的老部下,都记得他这个长官,就像一直都没走开一样。
当官最忌讳的莫过于,人走茶凉。不但显出自己阅人无能,都提拔了一伙白眼狼,还显出手下人的势力。
熊式辉一点也不为深更半夜的,部下打扰而不悦,反而就着台灯,拿着周浑元的电报,一看就是看了三遍。
反复着推敲着其中的缘由。
说起来,熊式辉,还和陈诚是亲戚。他夫人是宋美龄的结拜姐妹,而陈诚的妻子是宋美龄的干女儿。他这个长辈却在陈诚面前怎么也硬气不起来,看看人家,北伐的时候才不过是一个团长,手里就两千来号人,而自己呢?早就是师长了。
现如今,陈诚已经是十八军的军长,手下五个甲种师,德式装备,还有一个野战炮团,谁看都眼热。
而自己呢?
顶着个江西省主席的高帽子,手底下能调动的也就是一个第五师。在这有兵就是王的世道里,他的第五师都要没了。江西也就不要呆了,行政院委员的冷板凳,就有一个归他了。
一按电铃,叫来的副官,在他耳边耳语几句。
副官转身走开,喝着一杯刚泡好的浓茶,顾竹筠悄悄的来到他的背后,给他披上了件单衣,手指轻轻的按在他的肩头。
熊式辉闭着眼睛,搭在夫人顾竹筠细嫩的手背,抱歉的说:“夫人,吵着你了。这天眼看就凉了,听话上楼去再睡一会儿,小心着凉。”
顾竹筠爱意深切的看着他的丈夫,在她的眼里,他的丈夫无疑是最优秀的。
副官轻轻的敲响了他客厅的房门,熊式辉张开眼睛,打起精神说道:“进来。”
顾竹筠见是军国大事,一个人先上楼睡觉去了。
“钧座,陈长官只命令第五师,往鹰潭一带行进,反而让刚到东乡的十四师按兵不动。现还不清楚,到底鹰潭生了什么。只不过,独立第三十二旅联系不上,王耀武的旅部也失去了联系。您看......”副官小心的对熊式辉说道。
他知道,就熊式辉的脾气,肯定要爆。
啪——
手掌和硬木写字台桌面的强势碰撞,让他感觉手心传来一阵刺痛。一拂衣袖,一盏上好的景德镇官窑的瓷器盖碗,就这么四分五裂的散落在地上,那只不甘寂寞的碗盖,还顺着墙角,滚到了沙底下。
其后,愤怒的在客厅中间来回的走着,背着手,像是在想对策,其实不然,他是在消气。这也是他平心静气的好办法,一般带兵的人,脾气都不会太好,尤其是旧军队中出来的,士兵带着匪气,就是说话文明点,都会被当成没用的家伙,被人欺负到头上。
虽然,他更向往周瑜式的儒将,摇扇瑶琴间,就让八十万曹军飞灰湮灭,可时不我待,就是没有这个机会。日本6军大学毕业的他,有着让很多国民党将军们都汗颜的学历,却少了他们的果断。
见熊式辉久久不说话,副官想着还有个周师长在等消息,就试探的问:“钧座,是否先让周师长放放,就说......”
“就说什么?有赤匪在他防区出现?在上个月,他不是报告说,大战数日击溃了方志敏部,对方溃逃入怀玉山区,余孽正在追剿之中。别忘了,这份战报还是我签字的。”熊式辉顿时大怒,咆哮着喊道。
他就没说,周浑元的这份告捷电报,还是他授意的呢?
没办法,军队的底子烂了。谎报军功,也就成了**的一大特色,换句话说,如果周浑元,没有谎报军功的话,他这个代理师长就一直没有希望转正。
许是走累了,熊式辉停了下来,叹了口气说:“让周浑元照着陈诚的命令做,毕竟他才是中路军总指挥,长官的命令还是要听的。”
副官欲言又止,犹豫的转身去报,等到房内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
熊式辉才恶狠狠地说:“陈诚啊!陈诚!要是第五师损失惨重,你就等着下台吧!”
就凭这句话,熊式辉也看出了其中的危机。显然,他对这个保定八期炮科的小师弟,已经是恨之入骨了。(熊式辉是保定二期)
再说,曾一阳这里,陈光几人见到‘美食’,顿时大快朵颐。
一个个看着都是瘦瘦的红军将领,张开大嘴,一扒拉筷子,大嘴这么一吸,脖子一粗,一咽,能下去二两面去。
曾一阳算是开了眼界,看架势,小脸盘大的海碗,就是三碗也不够他们吃的。
炊事员知道曾一阳和刘先河的习惯,饭量都不大,所以他们虽然用的一样的碗,但汤多面少,熬好的羊肉汤,切上一把蒜叶,嫩绿蒜叶浮在乳白色的汤上,看着就有食欲,面条入味十足。
“同志再来一碗......”
果然,两人才刚吃,吴高群就将一碗面条都倒入了肚子里。话音刚落下,就听陈光也争先恐后的要了一碗。
直到下了三锅,才让他们几个缓了下来。
曾一阳心惊胆战的看着几个吃的脑门上,青筋厚起的红军将领,不免想到,苏区已经到了这等困难的地步了吗?那种难受劲,曾一阳怕多看了,自己会被噎个半死。
他没有想到的是,苏区的困难远远要比他想象的要大的多。
别看中央苏区地方够大,全部加起来,比江西一省的地方都要大上一点。按道理给七万红军给养不成问题。但事实上,苏区都是山地,能种粮食的地方少,而且多为杂粮为主,什么地瓜、高粱、南瓜,有的连粮食都算不上,就是这样,也只能吃个水饱。
可红军战士要训练,要战斗,这么点粮食哪里够。
再说,一天五分钱的菜金,要买盐、买油、买菜,有青菜吃的日子,已经是过节了。
吴高群好不容易犹豫着放下了碗筷,心里不舍的看着大盆里泛着油光的羊汤。喃喃的说:“为了这顿饭,少活几年都要得。”
曾一阳看着,满足的摸着高高隆起的肚子的吴高群说:“苏区的粮食供应跟的上部队的需求吗?”
吴高群看了看陈光,见对方不言语,犹豫的说出了实情:“原来老百姓的日子也很不好过,能够征收起来的粮食也有限。所以很多战士,都会自己也种点顶饱的,最受欢迎的就是南瓜。即不沾地方,个又大,看着瓷实。”
“那么菜呢?”刘先河说。
陈光打了个嗝,接口道:“每天五分钱的菜金,干部领导还要打七折。这点钱,就够买点盐,腌点咸菜什么的。还有部队缺医少药,战斗中负伤,没有医用酒精,就用盐水,很多战士连盐都舍不得吃。”
......
曾一阳听着陈光等人的述说,才明白了苏区已经是在物资,经济都面临崩溃的边缘了。
眼下部队也是扩无可扩,对于一个县只有几万,十几万的苏区来说。青壮本来就不多。
如果打下抚州,这个江西的粮仓,尤其是眼看要稻谷成熟,一旦收缴起来,几十万石的粮食还是有的。这样中央红军一年的粮食不都就有了吗?
但随即,他就把这种不合情理的想法给抛去了,摇了摇头,回到了现实中。
警卫把桌子上的碗筷都收拾干净后,曾一阳仔细回忆了脑海中,想要告诉大家的几点信息,和红四十军成军后的第一仗该如何打,才能打出红四十军的军威来。
第一问题就是,部队整编,作为军事主官,曾一阳也疑惑,为什么军委不派政委,或者指定一人为政委。
这和他的身份有关,头顶共产国际的光环,在共产国际总部工作过的他,想起了苏联创办共产国际的初衷。其中不乏霸王条款,其中就有一条,“各国的党员,凡是有反对共产国际的,一律开除党籍。”
就凭这条,中央也不会给他派政委,相反会让他兼任政委。可以说,红四十军就成了他的一言堂。
第一卷泣血年代第六十一章家底丰厚
“同志们,现在我宣布,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十军正式成立了。”宣布一个军的成立,曾一阳也表现的很慎重,至少表情上看是这样。
陈光、吴高群、刘先河、苏长青几个在作战室,都是四十军的领军将领,相继站起来,鼓掌欢迎。
其中最数高兴的就是吴高群了,他指挥部队,从来都没有想过,还有机会指挥炮兵,一路上,他可看到不少大口径炮击炮都驮到自己团战士的背上。
双手使劲的拍着,连手心拍的通红都没有感觉到。
等到众人的兴奋劲稍微下去一点,曾一阳当即宣布四十军的职务。既然红军军委让自己斟酌着办,他还真不会把这个权利给放掉。
“我宣布,红四十军各部队编制,和职务。”
刷,一下,周围都安静的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曾一阳莞尔一笑,心说,我还以为各位都无欲无求了,既然都想要给肩上加加担子,他也不介意多给他们一些自由。
“军长兼政委:曾一阳;
副军长兼前敌指挥:陈光;
军参谋长:苏长青;
军政治部主任:刘先河;
代理后勤部长:李全福
第1o1师师长:吴高群;
第1o1师政委:刘先河
军属独立团团长:李林;
军属独立团副团长:王立;
军属机炮营营长:丁永信;
军属机炮营副营长:奎大勇;
军属侦查营营长:余得水;
部队变动情况如下:原独立团,第二、第三营,补充营,归1o1师指挥,部队以混编的方式,打散编入1o1师各营,充实过后,将扩编成三个小团和一个补充团,总人数在4ooo人左右,担任主要作战任务。”
当曾一阳宣读完职务的任命后,不少人都露出疑惑的眼神,尤其是苏区来的老三十四团的团长吴高群。
考虑了很久,吴高群才站了起来说:“军长,我虽然很感激您对我的信任。但是我还是恳请军长将我下方到团一级指挥员,这主要是我刚担任团级指挥员,一下子升任师级指挥员,恐怕能力上跟不上。而且,我们又是深入敌后,每时每刻都有战斗任务,我怕由于我经验不足,让部队蒙受损失。”
曾一阳当然明白,吴高群的意思,更多的是为他担忧,将军权下方后,自己的威信是否会降低。点头示意对方坐下,起身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