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生于望族-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东行夫妻要离开的消息不久就传遍了整条柳街,顿时引起了轰动。各房族人,无论是老太爷一辈的,叔伯婶娘一辈的,还是堂兄弟姐妹一辈的,都纷纷前往长房见柳东行与文怡,诉说自己的不舍,再三挽留他们多住些日子。理智些的人,只是伤心地掉几滴泪,再三表示自己的感激,并请他们夫妻日后多回来看望族人;那些激动的族人,索性就号啕大哭了,简直恨不得他们夫妻带上自己一块儿走。
因为几乎每一房的人都来了,而且还不只来一次,有时候某个人跟父母子女来过了,过后又会跟堂兄弟、妯娌或姐妹们再来一回,长房的门槛在两天之内便迅速降低了一半高度。这让长房的现任主人们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因为这些上门的族人没有一个是冲他们去的,仅有几个原与他们交好的,会在拜访完柳东行与文怡后顺道去看看他们。
柳复深觉再让柳东行在恒安多留些日子,会对自己在族中的地位产生很大的威胁。他是全柳街最希望柳东行尽快离开的人,为此他拿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行动,主动帮忙准备了各种路途上能用到的东西,大到马与马车,小到手炉干粮茶水,应有尽有,还给护送柳东行一家的士兵们送了丰厚的程仪与暖和的棉衣,写了好几封书信让柳东行带着,以备路上遇到他从前的故交时,可以获得方便。最后,他还在家里给柳东行夫妻设了盛大的践别宴。
柳东行欣然接受了他的好意,在践别宴上,对柳复从头到尾都恭敬中不失亲切,并且再三替其他族人说好话,请柳复不要为了前些时候发生的一点不值一提的小争执对各房族人怀恨在心,大家都是为了家族好而已。目睹这一切的族人都说,行哥儿实在是个好孩子,不愧是容氏太夫人的亲孙子,即使受到了这么多不公的待遇,但对曾经亏待过他的叔婶,却仍然不忘礼数,对曾经给予他关爱的族人,更是知恩图报。
柳复心中有一种想要吐血的感觉。柳东行现在是家族中现任官职最高的人,有他在,柳复想要给族人一个教训,还得思虑再三。原想着等人走了,自己就能放开手脚,让族人知道谁才是一族之长,但有了柳东行这番话,只要自己做点什么,马上就会被认定是心胸狭窄之人,对名声十分不利。可若什么都不做,自己又很难吞得下这口气。想他柳复自少年成名,数十年来一帆风顺,何曾受过这等窝囊气?若是柳东行给他气受,看在对方曾经帮过自己的份上,他还能忍了,可是柳氏族人……不过是一群看他眼色度日的庸人罢了
柳复甚至对自己的长子生出了几分不满,认为柳东宁对族里的长辈太过客气了——他可是族长之子犯得着这般礼敬那几个没半点本事却只能靠巴结长房来存活的小人物吗?还有,他跟柳东行那么亲近做什么?东矢、东俊与东乔才是他的亲手足
柳顾氏此时也一肚子气。她自打嫁进柳家,二十年来不知为这个家族做了多少事,可如今,在各房女眷眼中,她居然不如一个乳臭未干的顾文怡受人尊敬她可是族长夫人啊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那些妯娌居然因为文怡而夸奖平阳顾氏的女儿教养好,但接着又小声添上一句“只有长房差强人意”,这是什么意思?这些人当她是聋子吗?
若不是丈夫再三勒令,她才不会出席这种无聊的场合呢可又同样因为丈夫的警告,她再生气也只能死忍着,不能对文怡与别房女眷说一句不逊之语。她只坐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再也忍受不下去了。顾不上妯娌们的窃窃私语,她借口身体不适,命文娴留下做陪客,自己匆匆离席走人。
柳复听说这件事后,脸上的神色更沉了几分。
文娴留在席上,面上维持着勉强的笑意,却如坐针毡。文怡已经完全是今天宴会堂客席上的焦点,她只需要静静地坐在那里,微笑着倾听别人的话,时不时回应一两句,别人就会冲她笑,然后跟身边的人说她是多么的谦逊亲切。可文娴身为主人家的儿媳,同样笑着坐在那里,却没有一个人与她搭话。
文娴曾经试图跟柳四太太说话,柳四太太回应了两句,便很快参与到妯娌们关于族学的话题中去了,把文娴撇在了一边。文娴觉得很委屈,又再试图跟邻桌的两位堂妯娌搭话,她们冲她笑笑,随口应了两句,便开始窃窃私语,声音虽小,她却隐约听到了“从没见过这么窝囊的正室”这样的句子,脸色顿时一白。
她知道她们在笑话什么。这些日子,全族都在关心族学的事,连柳东宁也整天为了族学在外头奔走,以至于族中没几个人关心发生在她房中的婢妾争风的笑话。
但没几个人关心,不代表她们不知道。现在各房的女眷都听说了,东宁新纳的两个小妾,一个是母亲赐的姨娘,一个是新开脸的陪嫁丫头,天天争吵不休,当中又有另一个未开脸的陪嫁丫头被卷了进去,她这个正室居然无法弹压,害得正经夫主柳东宁都不敢沾家了。柳氏一族各房也有过妻妾之争,但是连自己的陪嫁丫头都管不住的正室,还是头一回见。
文怡就住在长房,自然也听说过这件事,还留意到了邻桌那两位妯娌的窃窃私语。那两位妯娌来自旁支末系,夫婿在族中不受重视,只守着几十亩薄田过活。他们不依靠长房,也对长房没多少敬意,反而因为柳东行与文怡的善行,使得他们的儿子能有机会读书,因此对东行与文怡还有几分感激,今天才会特地前来践行的。文怡犹豫过后,决定当作什么都没听到。文娴软弱不能压制陪嫁丫头与妾室是事实,她何必为了一个不亲近的堂姐妹,去与两个弱势的族人争吵?不过是一句闲话罢了,文娴不会吃一点亏。
文怡继续微笑着与各位婶娘们交谈,偶尔逗逗几位小堂妹,席上一片和乐融融。她以为文娴也会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把那点小风波抹过去。没想到宴席结束后,文娴居然会走到她面前,请她借一步说话。两人到了小花厅后,文娴摒退从人,便开始指责文怡不该坐视他人欺侮自己。
文娴道:“我知道如今满族里都在夸你好,你的贤名都传得全恒安城都知道了,可你也不该为了保住这点名声,便任由柳家人恶言中伤我们顾家的名声呀有,我与你论娘家的关系是姐妹,论婆家的关系是同出自长房的妯娌,在场的人里,再没人比你我之间更亲近了。为何别人笑话我,你却装作没听见,无动于衷?别跟我说你没听到,我看见你转过头来看了我和她们一眼。”
文怡有些奇怪地打量着文娴,发现她一脸悲愤,似乎快要哭出来了,想了想,便道:“依你说,我该如何反应才是?那两位嫂子是私下说的话,议论的又是你,你要我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这件事摊开来,然后要求她们给你赔礼吗?”
文娴愣了愣,脸色渐渐发白。
如果是那样,恐怕她会更加丢脸。
文怡看着她,叹了口气:“五姐姐,我真不明白你是怎么想的。你从前在家里时,虽然性子弱了些,常常被底下人拿捏住,可是自打你去了京城,又管过几天家,按理说已经改了许多才是。你从前教训我们姐妹几个时,何等有派头?怎的如今连个陪嫁丫头都压制不住呢?我这几日虽住在客院,却没少听说内宅的传言。你这是怎么了?”
文娴的呼吸有些急促,飞快地避开了她的目光:“这是我们家的事,与你无关。”
文怡挑挑眉:“这话说得好,既是你们家的事,与我无关,那你把我拉到这里来质问,又是为什么?我为何要为与自己无关的事跟别的族人交恶?”
文娴眼圈一红,急喘两下,挤出一句话:“我知道如今连你也不把我放在眼里了……不,早在你得了诰命的那一天起,你就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文怡冷知:“族里多的是没有诰命的女眷,谁会被自己的陪嫁丫头压制到这个地步?她们说你闲话,确实不好,但她们难道是在撒谎?你说我不该为了自己的名声坐视别人中伤娘家,我却觉得你的所作所为正是让别人轻视我们娘家的缘因呢”
“你知道什么?”文娴再也忍不住了,“我难道不想教训那两个贱人吗?可是我骂了燕儿,婆婆就要怪我不贤惠我骂了阿碧,阿碧就说我违了祖母的意思我只能拿侍琴出气,可侍琴已经开了脸,我又没法越过相公处置她我为了顾家的名声,苦苦忍让,你无比风光,却不肯助我一言,现在是谁在伤害顾家的名声啊”
文怡冷笑一声:“姐姐好委屈啊,我倒不明白了,你要处置侍琴,难道宁弟拦你了?阿碧再得大伯祖母的宠,也越不过你这个正经嫡孙女去二婶是你亲姑姑,难道会因为你教训了小妾几句,便把你休回家去?五姐姐,不要因为自己无能胆怯,就把错都归到别人头上。你那天还说要做宗妇,要让族里的人都看到你的好处呢,连陪嫁丫头都不敢收拾,日后如何服众?我劝你先把外头的闲言碎语都放一边吧,先将家里的事料理妥当再说贤惠?贤惠是什么?只要你能把家里管好了,不给夫婿拖后退,便是好妻子了。别人议论几句就受不了,你还过什么日子?”
她转身就要走,文娴却呜咽一声哭了出来:“你知道什么?你试试过我这样的日子你有福气,才敢说这种话,我若连好名声都保不住,又怎能在这个家里立足?”
文怡觉得有些好笑:“照你这么说,难道我什么都用不着干,只需在家坐着,就能得到今天的一切吗?难道我没有被人议论过?我没有受过长辈的气?你自己先胆怯了,自然会束手束脚,让别人得寸进尺去欺负你你要是能拿出教训娘家姐妹的气势,再把出嫁后在娘家人面前的架子摆出来,这柳氏族里还有谁会小看你?自己不尊重,倒怪别人”
文娴瞪着她,深吸一口气,板着脸道:“别说大话了,你家又没小妾,没通房,你自然能说得如此理直气壮。等到九妹夫纳了小妾后,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还能如此镇定别拿好听话来搪塞人,你若是个真大方的,又怎会容不下云儿和雨儿?”
文怡沉了沉脸,翘起嘴角:“二弟妹,对付小妾,我确实是不如你有经验,但即使我真有那一天,也不会象你这样被人踩到头上来”凑近一步,压低了声音,“而论管家,还有与族人相处,你却比我差远了。别拿小妾的数目来向我炫耀,先把自个儿的家事理好再说吧”
不等文娴有所反应,她已经转过身:“这是我最后一次提点你了,二弟妹,若你还不醒悟,我可没耐心去管你。正如你先前所说,这是你们的家务事,与我无关”
她大踏步走出了小花厅,一阵风般带着丫头离开了,一路上的婢仆均纷纷让路行礼。文娴却呆愣地落在后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远去。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对芝麻包
第二日柳东行与文怡准备启程时,柳东宁前来相送,特地为昨晚的事向文怡道谢。
文怡有些讶异,没想到他居然会知情,忙道:“这算不了什么,不过是妯娌闲谈罢了。只是二弟如何知道?”
柳东宁叹了口气:“她昨儿晚上回房后,呆坐了一夜,早上起来,便寻了个借口把侍琴打了,以此震慑院中众人。侍琴先前做过的错事比这一回要严重得多,她都不曾真正下狠手,顶多是骂一顿而已,若是无缘无故,她又怎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教训侍琴?我又问了她身边侍候的丫头,知道她昨晚曾与嫂嫂面谈,便猜想一定是嫂嫂提点过她了。”
文怡笑笑:“不敢说提点,那到底是你们家的内务,我不过是劝了她几句,让她管好身边的人,别让内宅之事扰了二弟读书罢了。二弟既是下定决心要考科举,又为了族学之事连日奔波,若是在家里还不得安生,岂不是太辛苦了?你哥哥一直在担心你呢。”
柳东行在一旁十分配合地道:“是啊,我都听说了,虽然是族里流传的小道消息,有所夸大,但也有几分真。你明年就要下场,眼下已近岁晚,时日本就不够了,族学正式开课前,你又要每日前往李先生家中请教学问,何等劳累?弟妹不能为你分忧,也就罢了,居然还纵容家中婢妾给你添烦忧。我虽不好说什么,也为你感到不平。”
柳东宁微微红了眼圈,略有些哽咽:“哥哥嫂子疼我,我心里感激。我娘子她……她就是那样的性子,胆大的时候,连娘家至亲都不放在眼里,胆小的时候,连底下人踩到她头上,她都不敢吭一声。明明大舅舅是京官,她却只记得岳父丢了功名,总觉得别人都瞧不起她。我也曾劝过她不要理会外头的闲言碎语,只管在母亲面前侍奉,讨母亲的欢喜,对底下的人,不管是谁,该教训的就教训。可她还是那样……我也是没法子了。”
文怡见他哭了,有些尴尬:“二弟别担心了,二弟妹刚进门不久,遇到没经历过的事难免会手足无措,时日一久就好了。她如今不是已经醒悟了么?想必她日后定不会再这样了。二弟只管安心念书吧,功课要紧”
柳东行也皱眉道:“哭哭啼啼地做什么?拿出点男子汉的气度来”一拳击上他的胸板。
柳东宁被他打得后退半步,痛叫一声,又忍不住笑出声来:“大哥,很疼啊,弟弟可是文弱书生,经不起你的铁拳”
柳东行翻了个白眼:“瞧你这小身板,我说什么来着?读书之余,也跟着学些骑射功夫,不求你能上阵杀敌,好歹把身体练结实了,日后进了考场,熬个几日,也不至于被人抬着出来。”
柳东宁笑笑,低下了头:“知道了,我会记住的。”顿了顿,“我屋里的事,哥哥嫂子不必担心,娘子有长进了自然好,若是没有,我也不会弃她不顾的。”他淡淡一笑:“当初我一时激愤,答应了这门亲事,实在是误了她。既然如此,我就把这辈子赔给她吧。”
文怡与柳东行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不好受。文怡只能加重了几分语气:“说什么赔不赔的?你们已经是夫妻了,自然是一荣俱荣的。你难道还能替她在婆婆面前尽孝、替她料理内宅事务不成?这些事还要靠她自己你把功课学好了,考了功名回来,她自然也更有底气。”柳东行补上一句:“若是你把心力都花在内宅上头,耽误了科考,将来受苦受气的可不仅仅是你妻子孰轻孰重,你可要分清”
柳东宁讪讪地低下了头,耳根发红,面有愧色。他又犯糊涂了,就象堂兄先前骂他的那样,他的目光就只盯着内宅那点小事上头了,见识太浅
柳东行知道堂弟窘迫,却不肯先开口安抚。他要对方把自己的话牢牢记在心上,不论是谁来劝说,都不能动摇
文怡有些不忍,便扯开了话题:“相公,你方才说起让二弟学些骑射功夫,可武院的师傅不是还没找到么?我们这一走,族里还有谁能找到好师傅呢?”
柳东行眼角弯了弯,好笑地瞥了她一眼道:“这个不妨事,天儿冷着呢,族里的弟弟们身子骨弱,在这种天气里骑马射箭,没得冻坏了他们。只要明年开春前找到人就行了。我从前在营里时,曾识得一位老把总,因年纪大了,家中又只有一个病弱的老母亲,战事结束后便卸甲归田与老母团聚去了,老家正好在康西一带。等我们到了南边,安顿下来,便派人去请他。他骑射俱佳,又通兵法,性情坚毅,考武举前还参加过乡试,族学武院师傅这个位置最适合他不过了。”
柳东宁大喜:“我这些天都在烦这个事呢,原想着哥哥已经替我请来了两位先生,这一个武师傅就由我自己想办法吧,不料哥哥已经有了腹案,而且还是这般上佳的人选就怕委屈了他,既是一位把总,那就是朝廷命官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