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闯王-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遽然闻听,当时只剩下惊喜,狂喜,颤抖,晕乎了。
吕世当时更加深深理解了大家的沿用老官职称呼的本心,看看现在的陈策便已经知道了。
赵兴推拉一把已经狂喜的不知道怎么是好的陈策,小声提醒道:“陈首铺大人,还不赶紧谢闯王知遇之恩?”
这轻轻一推,立刻让处在天堂里的陈策醒来,左右看看,确认自己不是做梦,立刻恭恭敬敬站起,弹弹身上不存在的尘土,撩起袍角,屈膝——吕世见状,一把抄住,笑着道:“老的官职就这样沿用,但是,老的理解却绝对不可以沿用,那样起步还是要百姓见官下跪?那我们还不是变成高高在上的官僚老爷?这点大家一定记住。”
陈策老脸一红连连称是。
吕世对大家道:“我们沿用老的官职部门,但也不是一味的照搬,根据我们无为而治的精神,有许多部门要精简,但也需要根据我们的形势,也要增加一些部门,这样才能顺应我们的新政策,新形势。这点我们以后要仔细推敲,然后颁布施行。”
这点,再次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军队怎么办?”过天星探过身子问道。
1015 11:26:25|9309704
第七百零八章 政府成立
时令已经进入腊月二十,转眼便是传统的节令小年,整个陕西再无战事,各地百姓已经安居乐业,原本死气沉沉的村寨,在根据地信用社发放的贷款,和三叔拿出从秦王手中缴获的五千万白银的刺激下,这时候已经变得活力无限。
距离真正的大年还早,但是,早就有那挨不住寂寞的孩子,不顾大人的呵斥,偷出些小鞭来,寻了些小伙伴跑到村外点燃,于是,这里一声脆响,那里一声爆炸,让原本就变得充满生机的陕西,更加显得活力无边。
市场各地市场上也早就人头攒动,挤不开压不开的满是人潮,各地往来的商贩,为陕西带来了他们最需要的一切商品,同时在这里赚的盆满钵满之后,再从根据地各地工厂里购买外地没有的产品,再次启程,这样,根据地的各个工厂也没有因为即将过年而放工,那些工人也愿意在得到双倍工钱的前提下,为即将到来的大年积攒下更肥厚的年货。
这时候,大家期盼的闯王大婚的消息没有,却看到各地张贴起了闯王第一份公告,在公告前,早就有识文断字的政务官开始对百姓朗读讲解。
这张被称为闯王府第一公告的内容实在让百姓振奋,每个看到或者是听到的人们,不断将这一公告内容传开,传开,直到整个陕西每个人都耳熟能详。
公告的文字直白,没有那原先的粉饰酸腐。
布告宣布,在陕西,成立以闯王为首的大闯王府,管理全陕西一切事物。
闯王府施行军政分离,一切从简以减轻百姓负担,因此,王府下设七部,分别为吏部,户部,教育,兵部,都察院,工商部,安全部。
吏部负责官员升迁任免,户部掌控闯王府收支,农商税务征收,教育,掌管文教卫生,兵部掌管全部军队,都察院掌管法律监察案件审理,工商部掌控工商运作,大局调控。安全部负责根据地安全。
(本来吕世不想设立这个部,但是考虑监军士的权力越来越大,军政几乎全部掌控在他们手中,吕世不想让锦衣卫情况再次出现,于是,将监军士堂堂正正的设立为安全部,并且将监军士拆分,放弃民政监督,而将民政监督的这部分全部交还给都察院。)闯王府下设省府县,但现在按照实际情况,不设省。省为省长(暂缺)府为知府,县为县令,县里还设有督头,教育,督查,法院。税务局,乡里由百姓推举乡老管理。
明确规定废除大明一切苛捐杂税,农业税按照原先根据地颁布的施行,其余所得全部归于百姓,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占有。各地掌握在私人手中的土地,租赁给佃户,地租不得超过年收成的四成,各地豪强地主所拥有的土地依旧合法,每年向政府缴纳与百姓相同的地租。商税只收百分之四,工业税除却酒类外,一切以百分之五取。取消陕西境内所有沿路税卡,一次交易,一次税收,绝不许额外收取。
闯军从新整编。
(拿下整个陕西,不等于根据地就安全无忧,不等于就是天下太平,吕世和他的兄弟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敌人要面对,因此上,一支强大的军队是这一切的后盾。
原先的军队人数已经不能负担起这些任务,因此在此扩军已经成为必然。
于是,吕世和吴涛过天星等研究决定,军制不能沿袭大明的制度,而依旧沿用闯军当初的编制,闯军原先的大方针不变,依旧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战兵,这是常备军。
战兵里的步兵按照陕西地势划分四大战区,按照现在的习惯,以应对来自陕西四方的官军以及敌对势力的进攻。按照现在的习惯,他们分别被称为镇北,平南,讨西,征东。
每个战区下辖两个纵队,是以原先的老八队为基础再次扩编而成,每队扩编成五千人马,称为纵队,每个纵队下辖五个大队,每队一千战兵。四个枪兵队中队,其中三千枪兵,一千刀盾兵。另设一队火器中队,火器队每队装备虎尊炮五十门,床子弩十架,长弓手八百。每队额外配备娘子军五十名,负责救护宣传。同时,每纵队设监军士二百名,负责战场侦查,军纪监督。
每个纵队又**设立火器营,辎重营。
火器营装备虎尊炮二百门,床子弩**包一百副,只听从纵队将军调遣,成为纵队绝对的实力。
辎重营不归纵队管辖,只负责这一纵队军事物资的转运调配。
守备军负责守卫地方安全,弹压各地骚乱,守卫边界城镇,每个守备军不设纵队,只要队,按照实际情况设定兵员多寡,主要以虎尊床子弩等守城武器装备。
原骑兵黑虎军编制不变,大朗的守备军骑兵也纳入其中,有人马一万,这是根据地的机动部队,依旧归过天星统领,大朗副之。
这些军队的兵源来自百姓,但不再有军户一法,而完全采取义务兵制度,每个根据地所属百姓,男性年满十八到三十的青壮都必须服役三年,十八岁以下加入当地儿童团,一边学习文化,一边学习军事,三十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必须加入当地民兵,每月必须要按照根据地正规军的训练方式,训练五天,随时准备补充守备队缺额。)人事安排如下,闯王吕世,掌控一切。
文臣以陈策为首,成为闯王府首铺,辅佐吕世处理政务。
吏部尚书:郑浩户部尚书:李纯厚教育尚书:顾丰兵部尚书:吴涛都察院尚书:赵梓工商部尚书:李文中(李先生)安全部尚书:赵兴军事上闯王府下设大元帅,(这绝对是为过天星量身定做。)与陈策平级,负者辅佐闯王军事,大元帅当仁不让的便是过天星。
大元帅下设四大军区。军区的首脑称为大将军。
征东将军:耿奎镇北将军:朱铁讨西将军:顾年平南将军:陈车黑虎军将军:大朗根据地总守备:大将军曹猛军需处总管:三叔技术研究院总管:二郎娘子军大将军:李春兰由首铺陈策组成第一届内阁,七部尚书兼任内阁成员,一切大事以内阁商量决断,如有分歧,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断,最后报闯王批准。
由大元帅过天星组成军机处,吴涛兼任军机处领班,在战时,协调一切与战事有关的各部门,以保证闯军的胜利。
同时,布告上宣布,原先投诚之原大明官吏全部罢免,招回西安政务速成班学习,如果有学习合格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再次任用,如不能通过学习考试,将罢免为民。
布告一出,震动天下,根据地百姓更是奔走相告,因为,这布告不但说清了百姓应该的义务,也说明了百姓所享受的权利。最主要的是,这张布告一出,让所有的人都知道,现在,他们不再是杆子,不再是杆子领导下的流寇,而是堂堂正正的闯王麾下百姓,可以真真正正为这新兴的,朝气蓬勃的政府奔走拼杀。这一点,其实远远超过了这张布告上面所记载的内容。
这个消息被无数往来陕西的商人带走,带向整个大明,让大明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一个真正的政府,一个高效的政府出现在陕西大地,出现在那昏暗的天地一角,它的诞生,就仿佛一支火炬,撕裂了压的人喘不过气来的昏黑天地,照亮了许多人的心。
但是,无论这布告如何震动,百姓的心中,尤其是老根据地的百姓心中,却依旧惦记着他们的闯王吕世的婚姻大事。于是,大家再次推出乡老恳请吕世结婚。
吕世也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下来,不过,整个大婚不会铺张,一切从简,只是吕世出钱,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请一帮老兄弟喝上一顿便罢了。
这样的决定,多多少少让人有点失望,但是,吕世的婚事从简,不等于百姓不与吕世同喜同庆。
腊月二十六那天,也就是三叔决定的吕世大婚的大喜日子,天不亮,吕世的小院里欢笑不断,进进出出的全部是根据地的兄弟,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无限欢喜的神色,每个人都真诚的送给一身大红的吕世春兰最真诚的祝福,对已经笑的见牙不见眼的三叔三婶给予最诚挚的祝福。
大街上更是鞭炮锣鼓震天的响,吕世小院门前,流水一样走过自发前来给闯王道喜的百姓,士卒,商贾等等各色人等。有许多人更是从远远的陕北赶来,这让吕世无限感动。
当人群终于散去,吕世和春兰这对艰难恋人,终于成为神仙眷属。这让根据地所有的百姓欣慰。
当红烛将尽的时候,吕世紧紧的搂着怀中的春兰,低声的,像是说给春兰,更像是说给自己:“我终于在这个世界上有了一个家,我终于成为这个世界上一个真真实实的一员。”
1016 2:41:04|9315594
第七百零九章 别样境遇
陕西在闯王吕世的领导下,过了一个安详富足的好年。但正所谓年难过,年难过。难过的不但有大明帝国的皇帝,在商洛山中,更难过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李自成。
自从吉县一战,最后得益的不过是两个人,而李自成就是其中一个,当时战后,他收拢已经群龙无首的杆子合计十万,让李自成的实力如吹气一般壮大起来。
但是,这十万人马毕竟来自各个杆子,其间难免有些摩擦厉害,在真正出战以前,还需要磨合整顿,于是,李自成带着这些人马走进了商洛山中,准备整顿休整,之后在开春的时候出山再战。
这商洛一带本来是李自成的熟地方,老百姓同农民军多有瓜葛。农民军把这地区叫做“软地”,官方把这地区的百姓说成“通贼”。可是李自成带着人马三四天来,经过许多村村落落,却看见老百姓都藏了起来,只留下一些老年人看守门户。只有当他的人马来得突然,百姓们逃避不及,才能够看见一些年轻的人。虽然也有胆子较大和同农民军的关系较深的人自己找上来,报告官军以及周边消息,带领路径,但毕竟为数不多。
李自成明白,老百姓怕打仗,怕官军,也怕杆子掳人、抢人、奸淫和杀人。特别是老百姓看见他的部队如今处在败势,更不敢同他的队伍接近。三四天来因为到处老百姓纷纷逃避,粮草空前困难,消息也得不到,使他苦恼万分。
处理了一些事情以后,高夫人就吩咐亲兵们赶快把晚饭端来。闯王望着她问:
“一功在哪里?”
“把人马安营以后,他一直在为全军的粮草事奔忙,到现在还没休息。知道你要召集大将们来老营议事,我已经派人去告诉他,要他吃过饭就来这里。”
“这村里还有老百姓么?”
“老百姓当然有,可是都躲到山里去啦。听说这个寨子的老百姓还有不少,可是人人都成了惊弓之鸟,看见过人马,要打仗,还有不怕之理?我一来到就叫弟兄们寻找本村老百姓,可是只找到几个聋三拐四、留下看门儿的老头老婆,连话也说不清楚。我又叫弟兄们想办法继续寻找。只要能找到几个懂事的男人,多少总可以打听到一些消息。”
李自成低头烤火,等候晚饭,心头焦的而沉重,十万大军,在这商洛山里乱转,没有一块合适的落脚之处,根本就是取败之法,尤其没有粮食,这更加要命,如果自己让大家连饭都吃不饱,说不得,不出几日,这十万家底就要散去一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其实,近一两年来,李自成他常常在心中琢磨着吕世的办法,在羡慕的同时也迷惑不解,他知道,要得天下必须如何解民倒悬收买民心,为着这问题,他在不打仗的时间用功读上多知道古人成败的道理,也希望从中能够看到吕世办法的出处。也喜欢找一些老年人闲论古今和民间疾苦。但是,收获欠佳,或者说根本没有收获。
在军纪方面,他也比过去更加注意,还着实杀了一些犯奸淫掳掠的人。但到底怎样把队伍弄得像人们所说的“秋毫无犯”,他没能认真去做,因为一则他手下的部队不全是他的老八队,二则天天奔跑和打仗,不给他一个驻下来整军练兵的机会。有些朋友时常对他说:“自成,睁只眼合只眼吧。水清了养不住鱼,谁替你卖命打仗?就是如今这样,已经比官军好多啦!”比较起来,他的队伍确实比官军好得多,所以这一年来他除抱着“打富济贫”的一贯宗旨外,也针对着老百姓痛恨官兵苦害的思想,用“剿兵安民”这句话作为号召。可是现在看来,打富济贫也好,剿兵安民也好,都显然很不够。要做到使老百姓欢迎,真不容易!
“他吕世是怎么做到的呢?”每每这个时候,李自成都要仰天询问,而后就是一声叹息,没有答案,也没有人给他答案。
亲兵们把弄好的晚饭端上来了。摆在桌上的是半碗腌萝卜调着辣椒面,篮子里放着四个包谷面窝窝头,其余的全是蒸土豆,另外每个人面前有一碗稀饭。李自成早就饥肠辘辘,狼吞虎咽地吃下去一个窝窝头,然后端起稀饭碗喝了几口。名为稀饭,其实碗里边不见小米,在灯亮下照见人影,不如说是清水煮干野菜倒较恰切。自成一边吃土豆一边想着粮食快完了,只能勉强支持三天,而这一带又是穷山,不断地遭受天灾和兵灾,十室十空,即令找到百姓,在仓猝间根本没办法找到粮食。
自己这次下定决心,要想在这商洛山中落脚,自己就要不再靠劫掠度日,也学学吕世,将息民力,给百姓一个好印象,而如果不靠劫掠就要靠银钱收买,银钱自己现在倒是有都是,但是,有钱得有粮食啊,现在的状况就是,自己托着银子就是无处买粮。那怎么办?只能走回老路,劫掠,这真是个死局啊。
同他在一起吃饭的是高夫人、双喜和张鼐。他不肯把自己的焦灼心情在他们的面前露出来,只在心中盘算着目前的严重局面。
吃毕饭,他看几位大将还没来到,便叫双喜和张鼐在老营休息,自己带着几名亲兵出去看看。几年来他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在每日作战或行军宿营之后,他总要到将士们中间走走,到彩号们中间看看。愈是情况紧张,他愈要这样。因为习惯了,所以高夫人明知他今天非常辛苦,多么希望他休息一阵,却不敢开口劝他,只好任他出去。在自成走出堂屋后,她心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